寄語
序
學院派與大眾趣味的混搭 撰文:黃居正
丹麥諾堡丹佛斯科技主題公園“積雨云”
安徒生家鄉的“積雨云”
丹佛斯科技主題公園 撰文:馬庫斯·布魯姆
采訪尤爾根·梅爾
采訪斯汀·霍諾爾
阿聯酋迪拜塔
摸天的迪拜塔——世界上最高的獨立式建筑
采訪艾德里安·史密斯
英國倫敦溫布利大球場
天價溫布利球場
溫布利球場
采訪羅德·謝爾德
美國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
美國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
新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建筑形式
采訪羅瑞恩·艾登伯格
采訪麥德琳.伯克維格朗
美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史密森學會Kogod庭院
美國Kogod庭院
史密森學會
中國秦皇島紅飄帶
綠林中的紅飄帶
最少干預——綠林中的紅飄帶
觀念與立場——有關“紅飄帶”的解析與思考 撰文:孔祥偉
采訪俞孔堅
JJu拿火多倫多安人略皂家博物館李秦水晶宮
安大略皇家博物館
公共機構同公眾的再接合 撰文:斯戴芬·雷蒙德
采訪斯戴芬·雷蒙德
世界新七大奇跡
鏈接
世界七大新建筑奇跡地圖2100433B
《世界七大新建筑奇跡》的編撰起因于《CorldeNastTraveler》2008年4月號推出的“世界七大奇跡”,范圍涉及近兩年建設完工的世界各地新建筑。《CotldeNastTraveleler》被驢友譽為旅行的圣經級雜志,隸屬于美國著名出版機構CorleNast集團,該集團旗下還擁有《VOGUE》等眾多知名媒體品牌。這樣的雜志評選出的“奇跡”,必然兼具大眾趣味與專業眼光,正如《建筑師》雜志主編黃居正在序言中提到的“學院派與大眾趣味的混搭”。《世界七大新建筑奇跡》在內容上也力圖做到該評選的特性:專業性與大眾趣味的雙重滿足。既滿足大眾的鑒賞需要,比如文字通俗易懂,配上精美的插圖,再穿插一些該建筑的逸聞趣事及建造故事;又把建筑的艱深部分用圖紙和文本的方式適當表達。全面剖析了這七個具有代表性的新建筑的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解讀了當代世界建筑的新潮流。在編輯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七個新建筑項目本身的精彩程度令人欣喜至興奮,因此壓縮了原計劃中對奇跡評選過程的采訪及介紹,盡可能用有限的篇幅最大程度地展現項目本身的魅力。
世界七大奇跡世界古代七大奇跡 通常是指:埃及的金字塔、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土耳其的月亮神阿泰密斯女神廟、位于地中海的羅得島太陽神銅像、亞歷山大燈塔、希臘奧林匹克的宙斯神像、土耳其國王摩索拉斯陵墓。但...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位于塔的北壁第十三石級,距地面約 20 米高。入口處四塊巨大的石板構成“人”字形拱門,往里是 100 余米長的坡狀隧道直達墓室。墓室長 10.43 米,寬 5.21 米,高 5.82 ...
古代7大奇跡胡夫金字塔(埃及吉薩,仍存在)空中花園(伊拉克巴比倫,毀于地震)宙斯神像(希臘奧林匹亞,毀于火災)亞底米神廟(土耳其以弗所,毀于火災)摩索拉斯王陵墓(土耳其哈利卡納蘇斯,毀于地震)太陽神銅...
格式:pdf
大?。?span id="qa1pkpi" class="single-tag-height">103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印度教育規劃研究所之邀,筆者率中國教育代表團于1991年10月訪問印度.在印度,有此一說:“不去泰姬陵,等于沒到過印度”。為此,好客的主人專門安排我們代表團前往泰姬陵。
格式:pdf
大?。?span id="hpqhqyn" class="single-tag-height">103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印度教育規劃研究所之邀,筆者率中國教育代表團于1991年10月訪問印度.在印度,有此一說:“不去泰姬陵,等于沒到過印度”。為此,好客的主人專門安排我們代表團前往泰姬陵。
深坑酒店
有建筑專家表示:建造這樣一個上下高度落差巨大的深坑酒店是一個極其復雜、浩大的工程,因其“深度”也將同時帶來許多的世界級建筑技術難題,無論在地下空間的運用,地質方面的考查和研究論證,消防、防水、抗震以及建成后的使用和管理,都沒有先例可查。自2013年3月正式動工以來,酒店的各部分工程都在穩步推進,而此次鋼結構工程部分的招標也成為項目推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依托先進技術 突破世界性建筑難題
“建筑的核心生命力,首先在于安全。”國內鋼結構第一人,杭蕭鋼構董事單銀木在采訪中表示,“此次深坑酒店的周邊是陡峭的巖石壁,又位于地下負65米,防震將是很重要的安全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反復檢查建筑設計的強度和抗震性能,期間充分論證和發揮鋼結構建筑的抗震優勢,最終確保深坑酒店主體建筑可抗8級以上地震。”
“另外,這次深坑酒店獨特的弧形坑壁環境,將成為我們鋼結構工程制造和施工的一道‘攔路虎’。”杭蕭鋼構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施工核心技術研究所所長李慶剛補充,由于酒店主體結構為配合坑壁環境也被設計成弧形,這就對酒店用鋼不論是材料形制還是強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此,擁有H型鋼生產線、鋼筋桁架樓承板生產線、高頻焊生產線和CCA板生產線等各類生產線和嚴格產品質量管理的杭蕭鋼構,將充分發揮自身先進的技術優勢和強大的產品生產能力,以保障深坑酒店鋼結構工程的施工和建造。
同時,“負65米”的施工環境也將為杭蕭鋼構提供一次別樣的“施工舞臺”,眾所周知,大多數工程中施工單位要解決的是如何將人員和材料、設備向上運輸,而此次深坑酒店的施工建造,杭蕭鋼構需要面臨將材料和人員“往下運輸”的新挑戰?! ? 面對如此特殊的環境,杭蕭鋼構現場項目部安裝項目經理蔣韜自信的對記者表示,此次深坑酒店最終版的施工方案是出自杭蕭鋼構設計施工團隊之手,因此無論是何種挑戰,都已經做了充分考量。其實,這樣的自信還來源于杭蕭鋼構已經擁有從美國、日本引進的最先進生產設備及焊接機器人和裝配機器人等硬件優勢以及按照歐標、美標的嚴格管理和生產,并結合豐富的國外施工經驗,如法蘭克福航空鐵路中心、格魯吉亞青奧村酒店等,保障該鋼結構工程能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
科研實力和先進管理相輔相成 終獲青睞
對于此次中標世界建筑奇跡鋼結構工程,單銀木用了“水到渠成”四個字加以總結。杭蕭鋼構作為國內最早涉足鋼結構行業的企業,十分重視科技與創新,與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福州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多所著名院校和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擁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參編、主編30多項國家、行業標準及規程規范,90多項工程獲魯班獎、詹天佑獎、中國鋼結構金獎、省(市)鋼結構金獎等行業獎項,先后獲得200余項國家專利成果。除了強大的科研實力,杭蕭鋼構領先同類行業的先進管理體系成為了企業迅速發展,脫穎而出的“必殺技”。單銀木特別強調,作為國內最早引入TOC約束管理理念的鋼結構企業,不僅對企業車間產品的生產和成本做了提升和控制,還進一步提高了現場施工的效率。
“我們企業的管理不僅僅是提升生產力,更重要的是將企業內從設計部門到業務部門,各個部門之間形成了合力,從而能為客戶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杭蕭鋼構大客戶經理龍偉義談到此次項目的中標,也頗有感慨。正是這種團結一致的凝聚力,并結合企業的科研實力,才得以讓客戶充分認識到杭蕭鋼構從技術到管理的先進和優勢,最終在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該項目。
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是杭蕭鋼構能夠中標“深坑酒店”的關鍵,這企業長遠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鋼結構建筑作為綠色建筑的重要代表,市場前景將愈加廣闊,企業也只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迎接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內容簡介
· 吉薩金字塔 · 秦始皇陵 · 古羅馬大角斗場 · 舍農索城堡 · 圣瓦西里大教堂 · 泰姬陵 · 自由女神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收錄的這七座建筑,以各自巧奪天工的結構與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著稱于世,展現出建造者令人稱頌的智慧,堪稱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觀。 這七座建筑依建筑時間從古至今排列,無論是古老的埃及金字塔,還是美國自由女神像,都呈現出參與創造、建設它們的工匠們“思考→改進→完善”的過程。凝聚在這些建筑奇跡中的精神與智慧穿越千年歷史,聯系起過去與今天。 精致的三維立體紙雕與這七座古今建筑巧妙結合,生出獨特的魅力。翻開這本奇妙的立體書,讓我們一起觀賞即使身臨其境也未必能夠觸及的動人細節,從各個角度欣賞這些世界建筑奇跡。 卡米耶·馮·羅森柴爾德(Camille Von Rosenschild) 法國作家,現居俄羅斯,她的創作受到電影導演蒂姆·波頓的很大影響。 瑪麗·卡尤(Marie Caillou) 法國平面藝術家,曾獲得裝置藝術的相關學位,也學習過動畫與數碼平面造型藝術制圖,從事插畫、漫畫、動畫電影等工作,創作了多種圖文并茂的優秀作品。 奧利維耶·沙博內爾(Olivier Chabonnel) 法國紙雕藝術家,1989年自學立體書制作,熟悉從設計到制作的全套流程,編輯、出版過多部立體書作品。
一期于2002年完工,2006年完成擴建就算“公社”并不依傍于中國長城這一古代奇跡之側,她仍不減其本身就是奇跡的風采。這里的房屋,分別由12位最頂尖的亞洲建筑師設計。而背后的創意人,是一對房地產開發商夫婦,張欣與潘石屹,他們給每座建筑的預算是1百萬美元。以神戶地震避難所設計圖一舉成名的日本建筑師坂茂,設計了里面的“家具屋”,材質是通常用于組件家具的三合板,中國設計師張永和,設計了分裂形狀的“土宅”,一個箱子形狀的四方住房,從中間一分為二,然后像扇子一樣展開。
長城腳下的公社歸入德國高檔酒店集團凱賓斯基旗下,作為豪華酒店經營,并由凱賓斯基負責今后的擴建,將擁有21套房屋(其中一部分是仿建原有的房屋)。但“公社”內的步行道將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那是長城傳承下來的,從來就沒動過。
福斯特與合伙人公司,2007年底完工美國駐華使館透露,2004-2009年期間,中國將建設108座新機場——其中包括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北京國際機場,由福斯特與合伙人公司設計。新機場航站樓要趕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前的2007年底開放,面積超過1百萬平方米,比五角大樓還大。
按照設計,新機場剛開放時每年能容納4千3百萬旅客,到2015年,要達到5千5百萬客流,按照國際機場協會(ACI)2004年的統計,這一數字很可能使北京機場成為全球客流量最大的10大機場之一。面對如此大的規模和客流,福斯特合伙事務所在設計中非常關注旅客的感受,比如,一定要保證旅客必須步行的距離不會過長。
福斯特曾經設計香港的超大型赤臘角國際機場,以此為借鑒,結構上向外伸展的北京機場航站樓將只有一個屋頂。為了幫助旅客在這么大的空間里辨識各個部分,天窗在各個部分的墻面上投下黃色或紅色的光影——一個頗微妙卻很有創意的指向系統。建筑師們也始終考慮到了持續性:一個環境控制系統將減少碳的排放,并且天窗順南北方向開,可以減少陽光照射,使整個建筑保持清涼。
上海世界金融中心大廈,設計:Kohn Pedersen Fox Architects。
2008年完工上海環球金融心位于浦東的陸家嘴金融區,不愧高樓中的高樓。這座造型優雅的101層摩天大廈,等到2008年初落成時,將成為(至少暫時)世界上最高的樓。
建高樓最大的困難之一,是樓的結構要能承受住大風。建筑師們用自己的創意,解決了這個問題,準備在樓頂加一個四方形的設計,以減小風的吹襲。這個開放的區域不僅能幫助大樓減弱搖擺的幅度,它本身還將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室外觀景臺——站在第100層樓上,從未有過的高度,會讓你不自覺地眩暈。
PTW和奧雅納(Ove Arup)公司設計,2008年奧運前完工人們稱之為“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正在建設中,將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服務,她的外觀很有震撼力,輕質的特富隆板,把建筑改造成一個高能效的溫室一樣的環境。太陽能也將被利用起來,為游泳池的水加熱,這樣可以重復使用經過兩次過濾、逆水洗過的泳池水,而從前,這水一般都當做廢水扔掉了。
多余的雨水也要收集起來,并存儲在地下水箱,以后充盈泳池。波浪形的外部框架,造就了泡沫形狀的外部景觀,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系統,它的理論基礎,是都柏林三一學院的兩位物理學家對肥皂泡的結構特征的研究。這個獨特的結構,能夠幫助建筑抵抗幾乎任何一種地震的破壞。
OMA/Ole Scheeren(荷蘭大都會建筑事務所/奧雷·舍人)與雷姆·庫哈斯,在建項目,2008年完工。
新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的設計,顛覆人們心目中摩天大樓的概念——而且由于它違反了北京的建筑規定,還必須經過一個特別審查小組批準。這組由兩座斜高樓組成的建筑,沒有應用建筑工程的承重和橫向負荷的標準體系,每一座都在頂部和底部有90度的傾斜,以形成連綿不斷的環狀。
工程師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制造“管狀”的支撐。這種不規則的“斜肋構架”,體現了管狀支架的力量分布。由雷姆·庫哈斯和奧雷·舍人設計,奧雅納公司進行工程設計的這座央視新樓,重新定義了摩天大樓的概念。
北京當代MOMA(LINKED HYBRID),設計:Steven HollArchitects Li Hu, lead architect ,2005年12月28日動工,2008年完工。
當代MOMA將為2,500人提供700間公寓,面積160萬平方英尺,堪稱大型可持續性住宅的典范。世界上最大的地熱降溫和供暖系統,將讓這個由八幢樓組成的小區,保持恒定的溫度,每幢樓的第二十層,都有小餐館、干洗店等服務中心,相互連接,形成一個“圈”,把八幢樓也連在一起。一組雙層管把水從地下100米處抽上來,在樓層之間循環。
效果:這個水循環系統冬季時是一個大型散熱器,夏季便是降溫系統。不用鍋爐供熱,不用空調送涼。廢水回收是另一特色,過濾廚房水槽和洗臉池的廢水,拿來沖衛生間。
上海崇明東灘生態城(Dongtan Eco City),總體規劃:Arup,一期2010年完工。
奧雅納設計,開發商是上海上實集團。一期于2010年完工上海上實集團開發的這座東灘生態城,面積與曼哈頓不差上下,待2040年全部完工以后,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可持續的國際性城市。與曼哈頓一樣,她也坐落在一個島上——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長江上的東灘,離繁華的上海城咫尺之遙。
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之前,生態城的第一期工程可落成,將成為50,000居民溫馨的家園,可持續的家園。今后五年要完成的目標是:水凈化設施,廢物管理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道路基礎設施將把這片原先是農田的區域與上海連通。
國際體育場(鳥巢),設計:Herzog & de Meuron。
赫佐格與德梅隆,2008年完工運動場館的設計,歷來沿續古代遺留的世界奇跡——古羅馬圓形大競技場。由赫佐格與德梅隆設計的北京國家體育館,嘗試改造經典的體育場館的結構,以適應更注重生態的時代。
這兩位瑞士建筑師(泰特現代博物館是他們的成名作),設想一個可供91,000個座位的自然通風的建筑——或許是迄今為止最大型的“生態友好型”體育場館。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們開始創造一個沒有嚴密包圍的外殼、卻仍能運轉自如的建筑,但仍然要為聽眾和運動員遮風避雨。
為了解決這些設計上的困難,他們觀察自然,尋求靈感。場館的外部網格縱橫,看上去與用樹干和枝條精心搭造的鳥巢一般無二。場館內每一個獨立的空間,從衛生間到餐館,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單位,罩在外面那些格子里——整個建筑都罩在一個開放的網格下,以獲得自然通風的效果。建筑師還用一層半透明的膜,蓋住縱橫交錯的外立面上任何一點縫隙。
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上海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上海城市建筑集團。2005年12月正式開通。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深水港最關鍵的一期工程完工的時候,正值中國的第一座跨海大橋——20英里長,六車道的東海大橋,正式通車的時候,那是2005年12月。這座跨越東海、形態優美的斜拉橋,連接上海與洋山島,到它2010年全部完工的時候,上海將成為中國第一座自由貿易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港口)。
為保證在臺風和大浪來襲時的行車安全,東海大橋設計成S形。據《上海日報》報道,造橋的費用已達12億美元,此橋將成為中國之最——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之一,但是這個冠軍也就能保持幾年,到2008年,以上海為起點(或終點,依你的旅程而定)、將近22英里長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將取代它成為新的之最。
設計:Paul Andreu and ADP。
國家大劇院靠近天安門廣場,面積490,485平方英尺,是一個玻璃和鈦的結構,定于2008年開放,外形看上去好像飄浮在一個人工湖上。這個在中國首都繁忙的大道和古代建筑群中顯得非常醒目的建筑,招致了北京市民的惡評,因為與周圍的經典建筑,如人民英雄紀念碑(為革*烈士建立的)、龐大的人民大會堂,或天安門城樓等,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圍繞法國建筑師保羅·安德魯,一向不乏爭議——或者說,不乏新意。在上一代,1974年時,他設計的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因不循舊法,搞了個不同尋常的波浪形,就備受指責,但安德魯前無古人的建筑,后來被認為讓戴高樂國場從更歐洲化和國際化的各個機場中,脫穎而出,與眾不同。(同樣由安德魯設計的戴高樂機場2E航站樓,在2004年因發生坍塌事故,并有四人在事故中喪生,而引起關注。)
北京那設計出格的國家大劇院,與將在那里面上演的大戲一樣精彩,那里將有一個2,416座的戲院,一個2,017座的音樂廳,一個1,040座的劇場。當夜幕降臨,它那半透明的外殼,將讓過往行人影影綽綽地看到這三個禮堂里正在上演的劇目,這正體現這座建筑的公共性本質。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