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苔長度一般在8~30cm左右,有的甚至長50cm。
苔蘚植物是一種小形的綠色植物,結構簡單,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苔蘚植物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一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
生長在海拔較高的山區,熱帶、亞熱帶的潮濕地或沼澤地。
中國大部分地區山地均有分布。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均有分布。
可單獨或和其它基質混合使用,容易栽培。
使用前需充分吸水(可在水中浸泡);
用純水苔栽培時,可將水苔剪短,以利于今后移栽。
移栽:把植物小苗用水苔栽培,長大了要上土盆的時候,可以直接把包裹著水苔的根部放到花盆里,再加土填滿,這樣可以安全使植物度過適應期,不至于因為忽然改變生長環境使植物出現不適應甚至死亡。
嫁接:在植物的新鮮切口包裹上水苔,加一層塑料包好,可以促使傷口盡快愈合。或者在需要強制生根的部位包裹水苔。
有的可以養活,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養殖方法:1、準備容器,最好不通風,比如我的這個塑料瓶。2、把水苔泡起來 作為繁殖的基質。3、取出活水苔。4、丟進水中泡起來。5、把死水苔賽進罐子里,加一點水。6、【...
做水苔是指培養水苔。水苔是一種天然的苔蘚,又名泥炭蘚(Herba Sphagni),為泥炭蘚科植物。苔蘚植物是一種小形的綠色植物,結構簡單,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水苔,泥炭蘚可以人工種植。 泥炭蘚又名水苔、苔蘚,貴州人習慣稱之為海花草。泥炭蘚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多生長于高濕沼澤、森林山坡濕潤的溝邊林下及草叢中。貴州是我國泥炭蘚的主要產...
廣泛用于各種蘭花的栽培,是種植栽培基質上等材料之一。
水苔使用前先把干燥的水苔浸泡在清水里一段時間,吸飽水的水苔會漸漸恢復生機,體積變大數倍,就可以用了。
水培花卉植物:在花瓶里養滿水苔,把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水里,根系會和水苔自然結合一起生長。最大的好處是,水苔可以在水中制造氧氣,幫助植物根系發育,為根系制造一個比純粹的營養水更理想的生長環境。
純天然產品,材料干凈,無病菌,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保水及排水性能好;
具有極佳的通氣性能;
不易腐敗,可長久使用,換盆亦不必全部更新材料;
單獨使用,純水苔可用于栽培大多數的食蟲植物;
與泥炭、珍珠巖等混合使用,提高基質的透氣、保濕性能;
局部運用,可放在基質的上部保濕,也可放在盆底,防止細顆粒基質流失,提高基質的保濕性能,增強盆底的透氣性。
制作微景觀也可以使用~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7頁
評分: 4.7
淶源縣是河北省鐵礦資源地之一,境內鐵礦床主要為沉積變質型和夕卡巖型,后者主要圍繞王安鎮巖體產出,而位于巖體西南側的溝苔青鐵礦具有夕卡巖型礦床的典型特征,早期夕卡巖—晚期夕卡巖—氧化物—早期硫化物—晚期硫化物階段均有顯示;此外它還有其特殊之處,如主—被動侵位機制、超覆接觸關系、伴生多金屬礦產等;因此雖然它規模較小,但總結和分析其成礦特征及規律,對附近區域尋找同類礦產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憨態可掬的熊貓、印度風格的大象、活潑靈動的兔子……這些可愛的小動物身上怎么都長草了?
原來這是一種新型盆栽,叫水苔娃娃,不但好看有趣,還脫離了土壤種植,既干凈又好打理。它們的制作者是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商品花卉專業的女大學生賀靈凱。因為這些水苔娃娃,賀靈凱走上了創業道路。這幾日賀靈凱非常忙碌,她要創作各種造型的“水苔娃娃”盆栽,參加本月28日第六屆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比賽的創業項目評比。
一個完全手工制作的水苔娃娃售價50—150元不等。親民的價格、獨特的創意,讓水苔娃娃的訂單源源不斷,包括溫州木棲地連鎖花店的專柜訂單、其他高校的團購訂單、校內同學的零散訂單。從研發成功到現在的一年多時間里,賀靈凱靠自己的雙手已經賣掉近兩百個水苔娃娃。 2100433B
基質準備:以干凈的水苔為基質(智利水苔或阿根廷水苔),移植前至少浸泡半個小時以上。若使用國產水苔需煮沸或微波加熱殺菌。之后將水苔水擠干,使其松軟透氣后種植。
組培苗準備:用干凈的清水洗凈組培苗上的培養基(清洗時和移植過程中注意對植株的保濕,不讓植株葉片有萎蔫現象),組培苗不進行藥劑浸泡。
移植:用水苔包住植株基部(不過高,以包住根部為宜),并有一定的緊實度(用手指捏,能下陷后又能彈起恢復),移植好后,用清水澆透定根水。
馴化:不論是自培還是購買的幼苗都需要馴化才能良好適應當前環境。馴化過程不可急于求成,應謹慎的逐步增加幼苗與空氣、光照的接觸,整體時間為三周最佳。可用一次性透明杯或塑封袋進行。
捕蠅草的種子采收后應盡快播種,時間越久發芽率會降低,保存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幼苗會在一個月左右發芽,但生長緩慢,3-5年才能長到成株,可活長達幾十年。
1、 準備好播種的花盆:將花盆填滿基質后放在剩有純凈水的玻璃缸或水盆中,使基質吸水至表面濕潤,再用噴瓶將表面噴濕(霧狀噴射)。
2、 播種:適宜溫度15-30度,種子直接撒于潮濕潔凈的基質表面(可用純水苔或混合泥炭),表面不蓋土或覆蓋1-3毫米高的細泥炭或細粒赤玉土以幫助固定根系,保持高濕度和明亮的光線(盆底可放水盤保濕)。
3、 噴水:用噴瓶將表面噴濕(霧狀噴射),小心噴射,以免種子被沖走。
4、培育:將播好種子的花盆連同玻璃缸或水盆一齊放在向陽的窗臺內側,如果是水盆,應加頂端開口塑料罩保濕。注意及時補水,一般10天左右發芽(20度)。
5、 成苗: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可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