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日,成都水污染事件:位于郫縣三道堰的市自來水六廠發現水質異味,懷疑水源被污染。水壓不足,成都市主城區開始陸續報告用水困難。4月2日都江堰市崇義鎮境內柏木河污染,系牌號為川U-23880的江淮牌貨車違法傾倒垃圾所致。
傾倒垃圾為約4噸廢舊塑料、有機玻璃熔煉殘留物,從涉案車輛提取的殘留物與事發地現場提取樣品化驗比對,所有理化指標完全吻合。
●2010年7月12日下午 福建省環保廳通報稱:紫金礦業集團公司旗下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現死魚。7月3日福建紫金礦業紫金山銅礦濕法廠發生銅酸水滲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嚴重污染,紫金礦業直至12日才發布公告,瞞報事故9天。
●2010年7月30日,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發生爆炸事故:監測發現苯類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質污染。國家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向媒體通報,受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響,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吉林、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啟動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采取措施確保群眾飲水安全。2100433B
污染水質的樣本可以進行物理或化學測試,方法很多。可根據精準要求和污染物特征選用。
常見的物理測試有溫度、固體濃度(如總懸浮固體)和濁度。
水樣本也會用到分析化學來檢驗。許多現成的測試方式可以用于檢驗有機和無機化合物。常用的方式包括檢驗pH值、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營養素(硝酸鹽和磷化合物)、金屬(包括銅、鋅、鎘、鉛和汞)、油、總石油烴含量和農藥等。
許多污染時間與時間緊密相連,特別是雨季來臨時。由此,匆忙搜集的樣本常常不足以確定污染水平。在搜集這類數據時,科學家常常使用自動取樣機定時取樣。生物樣本測驗要從水體搜集動植物資料。根據測試種類要求,生物體可能會在測量后放回水體,或通過生物檢定法進行解剖來確定毒性。
水污染是指對水體(湖泊、河流、海洋、含水層及地下水等)的污染。若污染物沒有經過處理去除有害物質,就直接或是間接的排放到水中,就會引起水質污染,造成環境退化。水質污染會影響整個生態系,包括水體內的所有動植物。這類的影響不只是針對個別物種或是特別地區的一些生物,也會對整個自然界造成影響。
日趨加劇的水污染,已對人類的生存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成為人類健康、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據一些機構調查,在發展中國家,各類疾病有80%是因為飲用了不衛生的水而傳播的,每年因飲用不衛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萬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稱作"世界頭號殺手"。水體污染影響工業生產、增大設備腐蝕、影響產品質量,甚至使生產不能進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響人民生活,破壞生態,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損害很大。
為此對水污染的分析、檢測是至關重要的,這離不開對污染水體的水質抽樣的過程。通過水質樣本獲得的數據可以對整個流域水質的污染級別進行劃分,并能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無污染。
突發性水污染事故的預防措施 近年來,特大突發水污染事故發生頻繁,給人們生產、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因此,預防突發性水污染事故發生就顯得很重要。盡管有些水污染事故是難以預料和防范的,但突發性水污染事故有...
赤潮和水華都屬于水污染。赤潮多出現于大海,顯紅色,大量覆蓋容易使水生動植物缺氧,大量死亡,還有一種石油開采泄露,隨著洋流會造成大面積水污染,致使鳥類沾染上石油,身子變重,無法飛翔。水華出現在湖里,顯綠...
水資源變化大的原因有兩方面,一個是氣候、自然的變化,我們應采取適應性的對策,一個是對人類活動影響的變化,我們應采取人、水和諧的措施。總的原則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避免所謂的人定勝天”。水資源發展措施...
格式:pdf
大小:193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南水北調中線是最先建設的輸水工程,其建成將有效緩解北方水資源短缺的局面,同時也對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但是,作為一條遠距離調水工程,跨越多個不同的流域,多個省級行政區域,任何不當行為都會給輸送的水體帶來水質污染甚至造成重大水污染事件。而近年來,國內頻發的重大水污染事件則暴露出我國水污染應急機制還非常的不健全,以及監管部門職能劃分不清晰,公民知情與參與程度不夠等種種弊端。所以在南水北調中線輸水工程建設過程中,盡快建立和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應急機制是十分必要的。
格式:pdf
大小:193KB
頁數: 3頁
評分: 4.3
突發水污染事件處置中水利工程的應急運用方式主要有\"攔\"水、\"排\"水、\"截\"污或\"引\"污、\"引\"水等,可以采取單個或多個既有工程的運用,也可建設臨時工程。應急運用時,要考慮防汛、用水、抗旱和水利工程的基本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對水利工程的運用,應確定合理的啟用條件和限制條件,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抽樣又稱取樣。從欲研究的全部樣品中抽取一部分樣品單位。其基本要求是要保證所抽取的樣品單位對全部樣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抽樣的目的是從被抽取樣品單位的分析、研究結果來估計和推斷全部樣品特性,是科學實驗、質量檢驗、社會調查普遍采用的一種經濟有效的工作和研究方法。
一般抽樣的過程如下:
1、界定總體
界定總體就是在具體抽樣前,首先對從總抽取樣本的總體范圍與界限作明確的界定。
2、制定抽樣框
這一步驟的任務就是依據已經明確界定的總體范圍,收集總體中全部抽樣單位的名單,并通過對名單進行統一編號來建立起供抽樣使用的抽樣框。
3、決定抽樣方案
4、實際抽取樣本
實際抽取樣本的工作就是在上述幾個步驟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所選定的抽樣方案,從抽樣框中選取一個個抽樣樣單位,構成樣本。
5、評估樣本質量
所謂樣本評估,就是對樣本的質量、代表性、偏差等等進行初步的檢驗和衡量,其目的是防止由于樣本的偏差過大而導致的失誤。
在分層抽樣中,采用分層比例抽樣可以提高樣本的代表性,及對總體數量指標的估計值的確定,避免出現簡單隨機抽樣中的集中于某些特性或遺漏掉某些特性。
它是根據某些特定的特征,將總體分為同質、不相互重疊的若干層,再從各層中獨立抽取樣本,是一種不等概率抽樣。分層抽樣利用輔助信息分層,各層內應該同質,各層間差異盡可能大。這樣的分層抽樣能夠提高樣本的代表性、總體估計值的精度和抽樣方案的效率,抽樣的操作、管理比較方便。但是抽樣框較復雜,費用較高,誤差分析也較為復雜。此法適用于母體復雜、個體之間差異較大、數量較多的情況。
1.驗收抽樣檢查
驗收檢查是指需方(即第二方)對供方(即第一方)提供的檢查批進行抽樣檢查,以判定該批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并決定對該批是接收還是拒收。驗收檢查也可以委托獨立于供需雙方的第三方進行。
2.監督抽樣檢查
監督抽樣檢查類似于驗收檢查對孤立批的抽樣,但由于質檢機構能力的限制,往往不可能采用計數標準型那樣的大樣本,而只能采用小樣本抽樣的方法。鑒于對檢查不合格的企業可能采取較嚴厲的處罰措施。因此,對受監督方的保護必要時予以優先考慮,即把供方風險控制為較小的數值,在此前提下只能放松對需方風險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