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燈彩是傳統的民間藝術,在人們娛樂文化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燈展、燈會”,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節日慶典活動中,能增添節日熱烈的氣氛,表達美好的愿望,能創造出良好的社會效應,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內涵。
蘇州燈彩制作可追溯至南北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之久),且盛行于歷年的“上元”燈會。隨唐宋元明清的歷史發展而品種愈多,技藝益精,與人們結下了千年的不解之緣。
自明朝以來,蘇州燈彩的制作具備了全國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優勢。以蘇州古典園林亭臺樓閣為范本的造型燈體,以蘇州上乘絲綢為面料的燈身,以吳門畫派技法繪制的燈面,加上以唐代“華勝”再現的蘇州套色剪紙的燈花為一體的蘇州燈彩,以其鮮明的地方特色在全國久負盛名。
蘇州燈彩門類齊全、品種豐富、色彩雅麗、造型獨特、工藝細致、制作精良,是全國僅有能保持掛燈類、壁燈類、座燈類、大型藝術燈彩、人物燈彩組合景等五大類120余品種制作(從小到10公分左右,大到30多米不等的藝術燈彩)的地區。
蘇州燈彩每個品種的工藝各有特點,各具特色,每件燈彩每件作品,迄今仍采用手工制作,而扎架、裱糊、剪紙、繪畫、裝飾由于色彩、規格不一,須上下銜接,道道把關,沿襲了傳統歷史表現手法和吳地文化元素。
蘇州燈彩包涵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融入造型、剪紙、繪畫、色彩等多種工藝手法,形成了一門獨特的系統的手工制作技藝,是一種綜合工藝美術的載體,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中的瑰寶。 2100433B
歷史上利用刺梨釀制刺梨酒的記載,最早始見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吳嵩梁在《還任黔西》的詩句:“新釀刺梨邀一醉,飽與香稻愧三年”。比此詩稍早或稍晚的貝青喬的《苗俗記》載:“刺梨一名送香歸……味甘...
褐石建筑,在歐洲也被稱為“紅磚建筑”。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的蔓延,大批中產階層在英國興起。在舉世聞名的英國高等學府中,應運誕生了真正屬于中產的、獨樹一幟的“紅磚大學”。 當第一群來到新...
徽派建筑是漢族傳統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中外建筑大師所推崇,流行于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及嚴州、金華、衢州等浙西地區。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
格式:pdf
大小:284KB
頁數: 4頁
評分: 4.3
在對騎樓的由來、形態、功能、結構及文化風格的調查分析基礎上,對騎樓的歷史淵源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廣東騎樓建筑是基于印度“外廊式”殖民建筑、地中海“柱廊”宗教建筑、歐洲“敞廊式”市場建筑、中國“檐廊式”店鋪建筑、中國“干闌式”居住建筑等不同形式發展融合而成。
格式:pdf
大小:284KB
頁數: 2頁
評分: 4.3
托馬斯·杰佛遜(Thomas Jefferson,1743-1826)是美國的創始人之一,他起草了美國建國的政治綱領—《獨立宣言》,并在1801-1809年間出任第三任美國總統(連任兩屆)。其實他還有許多其它頭銜: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杰佛遜紀念堂的官方介紹資料稱他是"政治哲學家、建筑師、音樂家、書籍收藏家、科學家、園藝學家、外交
傳承保護
2021年5月24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申報的制漆技藝(壩漆制作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晉作家具制作技藝源于秦漢,宋元時漸趨成熟,明代中期達到鼎盛,并一直延續到清代末期。
晉作家具在明代中末期硬木材料日漸枯竭的情況下,以當地軟木材料代之而起,成為家具制作世界里的一枝奇葩。
晉作家具利用當地優質軟木如核桃木、榆木、楸木為材,沿用制作硬木家具的技術,制作的家具線條流暢、厚重質樸,被業內人士稱為“軟木黃花梨”。其本色家具要經煮、泡、烤、磨、漆、光等工序。
大漆家具要經過披麻、披灰、上漆、描金、畫彩等復雜的工藝流程。“龜裂斷紋漆”、“竹木藤三木結構”、“五彩與描金”等是其主要的技藝絕活。晉作家具制作技藝以家庭傳承為主,逐漸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地方傳統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