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套管鉆井管柱優化設計與可靠性分析 | 作????者 | 宋生印 |
---|---|---|---|
出版社 | 石油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9年10月 |
頁????數 | 228 頁 | 定????價 | 70 元 |
開????本 | 16 開 | 裝????幀 | 平裝 |
ISBN | 9787518336258 |
第一章 套管鉆井技術簡介
第一節 套管鉆井技術的優點
第二節 國外套管鉆井技術特點及發展簡況
第三節 國內套管鉆井技術現狀
第四節 國內外幾種套管鉆井技術原理
第二章 套管鉆井管柱屈曲和彎曲行為
第一節 直井段套管柱屈曲的臨界載荷能量法預測模型
第二節 套管柱在軸向力和扭矩作用下的螺旋屈曲
第三節 斜直井段套管柱屈曲行為的靜力平衡法分析
第四節 彎曲井段套管柱應力極限分析
第三章 套管鉆井管柱摩阻和扭矩計算模型
第一節 垂直井旋轉鉆進過程中套管柱的扭矩計算
第二節 二維井眼中管柱摩阻計算模型
第三節 三維井眼中管柱摩阻計算模型
第四節 二維和三維井眼中管柱的扭矩計算
第五節 套管鉆井管柱摩阻和扭矩數值分析軟件
第四章 鉆井套管螺紋接頭有限元分析
第一節 彈塑性接觸有限元混合法基本理論
第二節 有限元半解析法基本理論
第三節 套管鉆井螺紋有限元分析軟件
第四節 13"para" label-module="para">
第五章 套管鉆井管柱振動與減振
第一節 套管柱振動分類
第二節 下部套管柱有限元動力學分析
第三節 保護及防止套管柱失效的措施
第六章 套管鉆井套管柱與巖石磨損試驗
第一節 套管鉆井管柱與井壁之間接觸壓力的計算
第二節 磨損試驗方案和試驗程序
第三節 J55 鋼級套管磨損試驗
第四節 N80 鋼級和P110 鋼級套管磨損試驗
第七章 含磨損等缺陷套管的剩余強度分析
第一節 無缺陷套管體的強度計算
第二節 套管體的缺陷描述
第三節 含均勻磨損缺陷套管的剩余靜強度分析
第四節 含偏磨缺陷的套管剩余靜強度分析
第八章 套管鉆井套管的P-S-N 曲線及可靠性分析
第一節 套管鉆井套管的P-S-N 曲線
第二節 套管鉆井中套管柱的可靠性數值模擬計算
第九章 鉆井套管螺紋接頭疲勞壽命
第一節 偏梯形套管螺紋應力應變分布
第二節 套管螺紋應力集中系數計算
第三節 套管螺紋材料基本力學性能計算與測量
第四節 套管螺紋拉—扭疲勞試驗
第五節 疲勞壽命評估預測
第六節 單螺紋疲勞和套管螺紋疲勞壽命等效性分析
第十章 套管鉆井作業參數優化選擇
第一節 套管鉆井水力參數優選
第二節 套管鉆井臨界轉速計算
第三節 套管鉆井鉆壓計算
第四節 套管鉆井可能的最大井深的計算模型
第十一章 套管鉆井專用螺紋脂
第一節 套管鉆井專用螺紋脂性能要求
第二節 套管鉆井專用螺紋脂的開發與試制
第三節 套管鉆井專用螺紋脂性能試驗
第四節 套管鉆井專用螺紋脂性能評價試驗方法
第五節 套管鉆井專用螺紋脂現場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2100433B
本書系統介紹了套管鉆井管柱優化設計及完鉆后剩余強度、疲勞壽命預測評估。主要內容包括: 套管鉆井管柱屈曲、彎曲行為; 摩阻和扭矩計算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數值分析軟件開發; 鉆井套管螺紋接頭有限元分析及套管鉆井管柱振動與減振技術; 套管鉆井套管柱與巖石間磨損的試驗研究及完鉆后套管及接頭的剩余強度、套管鉆井管柱和接頭的疲勞壽命及不同存活度下的可靠性分析; 套管鉆井作業參數優化選擇方法以及套管鉆井專用螺紋脂。
本書適于鉆完井工程技術人員閱讀。
套管鉆井是指用套管代替鉆桿對鉆頭施加扭矩和鉆壓,實現鉆頭旋轉與鉆進。整個鉆井過程不再使用鉆桿、鉆鋌等,鉆頭是利用鋼絲繩投撈,在套管內實現鉆頭升降,即實現不提鉆更換鉆頭鉆具。減少了起下鉆和井噴、卡鉆等意...
電力系統自動化 電力系統自動化是我們電力系統一直以來力求的發展方向,它包括:發電控制的自動化(AGC已經實現,尚需發展),電力調度的自動化(具有在線潮流監視,故障模擬的綜合程序以及SCADA系統實現了...
1.確定套管的下入深度 2.編寫場地套管現場號并準確丈量套管 3按照套管下深計算出要下入井內的套管順序并編寫入井號 4用通徑規逐一通徑 5涂抹密封脂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 6頁
評分: 4.4
利用CAE仿真技術和可靠性疲勞實驗方法,研究了套管鉆井中的有關力學問題。分析了不同徑厚比套管的受力狀態、磨損套管剩余強度、套管柱的振動模態和疲勞可靠度。研究結果表明,徑厚比越大,套管管體Mises應力越大,套管發生失穩的臨界荷載越小。對于均勻磨損,隨著磨損長度的增大,套管的剩余抗拉和抗扭強度逐漸變大,并達到一個極限值;對于非均勻磨損,其剩余抗拉強度與磨損長度之間的關系均近似服從指數分布。兩種磨損狀態下,套管柱剩余抗拉和抗扭強度都隨磨損量的增加而降低;套管柱外徑對套管橫向振動固有頻率的影響大于徑厚比對其的影響,縱向固有頻率主要取決于管柱長度。運用可靠性方法,基于概率分析設計了單軸和雙軸疲勞可靠性試驗,得到了套管柱的單軸和雙軸概率疲勞特性,推導出套管鉆井的P—S—N曲線方程。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 9頁
評分: 4.6
本文首先進行了厚壁筒結構的失效分析,建立了厚壁筒結構失效的強度失效狀態函數,接著研究了結構可靠性計算的直接積分法,分析了直接積分法中涉及到的三個關鍵技術問題,最后進行了厚壁筒結構的可靠性分析與可靠性設計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厚壁筒結構設計變量的均方差對結構的失效概率有較大的影響,在實際工程中應加強其質量控制。本文的研究結果為厚壁筒結構的設計、制造提供了有價值的理論參考,其方法可以應用于船舶與海洋工程、建筑、機械、化工等領域,具有較大的理論及實踐意義。
書名:結構可靠性分析與隨機優化設計的統一方法
書號:978-7-118-09884-6
作者:李洪雙、馬遠卓
出版時間:2015年4月
譯者:
版次:1版1次
開本:16
裝幀:平裝
出版基金:
頁數:303
字數:371
中圖分類:TB114.3
叢書名:
定價:48.00
套管鉆井與常規鉆桿鉆井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它是鉆井工程的一次技術性革命,它能為油田經營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套管鉆井有如下特點:
1、套管鉆井使用標準的油井套管,并使鉆井和下套管作業同時進行;
2、井底鉆具組合裝在套管柱的下端,可用鋼絲繩通過套管內部迅速取出。在取出過程中可保持泥漿連續循環;
3、整個鉆進過程中,一直保持套管直通到井底,改善井控狀況;
4、套管只是單方向鉆入地層,不再起出。除非打完井后確認是干井,可能要起出最后一段套管柱;
5、套管鉆井可沿用許多已有的鉆井技術,如定向鉆井、注水泥、測井、取芯和試井等作業;
6、應用這些技術和原來相比主要區別是不再依靠鉆桿,而是靠鋼絲繩進行更換鉆頭作業;
7、套管鉆井使用標準的油田套管進行,唯一不同的是,套管接箍或螺紋需要改進,以便提供鉆井所需要的扭矩;Tesco公司打第一口試驗井時選用的螺紋是(Hydrill 511 Premium Thread),接箍則選用改進型加強接箍(Modified Buttress Coupling)。
前言
第一篇有限樣本條件下結構不確定性的非概率定量化及傳播分析方法
第二篇面向多源不確定性的結構可靠性分析理論與方法
第三篇復雜不確定性環境下的結構可靠性優化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