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肉大捧一进一出视频来了,肉嫁高柳1~4动漫在线观看,四虎影院176,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

銅川礦務局

銅川礦務局:是1955年在原同官煤礦的基礎上建立的國有大型煤炭企業,成立于1955年11月1日。2004年2月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成立后,為陜煤集團公司下屬的國有大型煤炭骨干企業。年核定生產能力1061萬噸,2004年全局煤炭產銷量首次突破千萬噸。礦務局現有生產礦井8對,獨立核算單位28個。 截至2006年底,全局在冊職工27143人,離退休職工32783人,職工家屬共21﹒7萬人。企業資產總額51﹒07億元。建局52年來,累計產銷煤炭2﹒876億多噸,給國家上繳稅金15﹒66億多元。

銅川礦務局基本信息

中文名 銅川礦務局 成立時間 1955年11月1日
企業總資產 51﹒07億元 員工數 27143 人
地理位置 陜西省銅川市紅旗街11號 氣????候 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氣????溫 平均氣溫10.6℃ 主管單位 陜煤集團公司

銅川礦務局簡介

1、地理位置

銅川礦務局玉華煤礦位于陜西省銅川市西北37公里處的焦坪礦區東北端的印臺區玉華鎮(原焦坪煤礦),距銅川市37公里。

2、自然條件

氣候: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氣溫:多年平均氣溫10.6℃,最低-18.2℃(一月),極端最高37.7℃(6月)。

風況:向風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風,主導風向為NE,次主導風向為SW,平均風速為2.3m/s,最大18m/S,靜風頻率塬區18%,谷區34%。

3、交通條件

鐵路:鐵路運輸咸(陽)—銅(川)線與隴海線接軌,礦區專用鐵路線梅(家坪)—七(里鎮)線直達玉華礦區。

公路:公路運輸與210國道及銅(川)—黃(陵)高速公路相接。

銅川礦務局發展

1、礦區歷史

銅川礦務局玉華煤礦是國家“八五”和“九五”期間重點煤礦建設項目。是焦坪煤礦的后續煤礦.

1991年12月玉華煤礦正式開工建設。

2002年8月玉華煤礦正式竣工投產。

玉華煤礦是陜煤集團公司的骨干礦井,銅川礦務局一座新型現代化支柱礦井。

銅川礦務局現狀

1、礦區條件

玉華煤礦是國家“八五”期間重點煤炭建設項目。井田走向7—10.5公里,傾斜寬2.8—4.8公里,井田面積34平方公里。

①儲量

玉華煤礦井田地質儲量37738萬噸,可采儲量26280萬噸,

②生產能力

玉華煤礦礦井設計年原為產量150萬噸,經過改擴建工程,生產能力將提升成為年產3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炭生產企業。

玉華煤礦礦井實行一井一面機械化生產,機械化程度達100%。

2、煤種煤質

玉華煤礦主采侏羅紀4-2煤層,煤層平均厚度10米,煤種為長焰煤,低灰、低磷、低硫,發熱量6000大卡以上。

銅川礦務局產量

2002年玉華煤礦原煤產量為116.87萬噸。

2003年玉華煤礦原煤產量180.14萬噸。

2004年玉華煤礦原煤產量實現222.27萬噸。

銅川礦務局造價信息

市場價 信息價 詢價
材料名稱 規格/型號 市場價
(除稅)
工程建議價
(除稅)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供應商 報價日期
銅川PVC舞蹈地膠板 全/OS舞蹈地膠 pvc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歐氏

m2 13% 北京世紀耐德科技有限公司2
數字四分機 型號:SL-L16-4;特性:可控制四部,DPMR協議;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SUCCBLR

13% 河北京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數字三分機 型號:SL-L16-3;特性:可控制三部,DPMR協議;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SUCCBLR

13% 河北京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開關盒加 2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宜賓天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辦事處
數字一分機 型號:SL-L16-1;特性:可控制一部,DPMR協議;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SUCCBLR

13% 河北京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放傳感器 品種:傳感器;規格:5-10000pc;說明:含工頻位相傳感器;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三相電力

13% 武漢三相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清條石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m3 13% 重慶和霖建材有限公司
龍牌冰川礦棉板 規格:300×600×15mm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CJD

m2 13% 常州市武進東方人防實業有限公司
材料名稱 規格/型號 除稅
信息價
含稅
信息價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地區/時間
放采集裝置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廣東2021年3季度信息價
放采集裝置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廣東2022年3季度信息價
放采集裝置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廣東2022年2季度信息價
放采集裝置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廣東2022年1季度信息價
放采集裝置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廣東2020年3季度信息價
放采集裝置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廣東2020年2季度信息價
放采集裝置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廣東2021年4季度信息價
放采集裝置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廣東2021年2季度信息價
材料名稱 規格/需求量 報價數 最新報價
(元)
供應商 報價地區 最新報價時間
公安警徽 3米×2.8米|1m2 1 查看價格 深圳市國韻工藝品有限公司 廣西   2018-12-06
消防牌子 長1.2m高1.55m|1個 1 查看價格 南寧八方廣告有限公司 廣西  防城港市 2022-11-16
消防 規格:120×120×135cm主體采用厚度≥1.8cm優質E1密度板,環保烤漆工藝制作.顏色柔和舒適,搭配合理.除外框外,內部配有優質板材制作的小家具,適合兒童進行角色扮演、職業扮演游戲.|1套 2 查看價格 廣州市育才游樂設備有限公司 全國   2019-10-11
警察牌子 長1.2m高1.6m|1個 1 查看價格 南寧八方廣告有限公司 廣西  防城港市 2022-11-16
放檢測機 見圖紙 ,見相關資料(施工圖設計說明書及主要設備材料表)|1個 1 查看價格 西安博源電氣有限公司廣州辦事處 廣東  江門市 2016-11-07
六盤 SK-623 1370×1030×1755 380V5.5/層|1臺 1 查看價格 新麥機械(無錫)有限公司貴陽分公司    2016-01-27
伸縮器(四.力閥業) SSQW-10 DN1200|1個 1 查看價格 四川川力智能閥業有限公司 廣西  南寧市 2013-08-06
滇無患子 1、種類:喬木2、胸(地)徑:16-18cm3.高度:5.5-6m4.冠幅:3m 5.分支點:2.0-2.2M,三級分支以上,主分枝≥3且粗壯,樹冠飽滿,形態優美,全冠假植苗6.土球粒徑綜合考慮7、養護期:兩年|1株 1 查看價格 云南風景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市 2022-12-06

銅川礦務局簡介

1、地理位置

陜西銅川礦務局東坡煤礦位于銅川煤城東陲的印臺區高樓河鄉,與蒲城、白水、富平三縣接壤,西距銅川市37千米,東距蒲城縣45千米。

2、自然條件

氣候: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氣溫:極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多年平均氣溫10.6℃。

降水:降水量累年平均為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為54%,蒸發量1640mm。

風況:向風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風,主導風向為NE,次主導風向為SW,平均風速為2.3m/s,最大18m/S,靜風頻率塬區18%,谷區34%。

3、交通條件

東坡礦井四鄰西距晉長二級路0.3公里,東元慶集煤站2公里,太洛公路約5公里。

銅川礦務局發展

1、礦區歷史

1958年10月東坡煤礦始建。

中途因故停建,1970年東坡煤礦重建。

同年10月份東坡煤礦簡易投產。

1984-1988年東坡煤礦進行了改擴建,設計能力為90萬噸/年。

銅川礦務局現狀

1、礦區條件

東坡煤礦隸屬銅川礦務局,是陜西省煤業集團管轄的企業。東坡煤礦井田面積32.35KM2,全礦現有職工2566人。

①儲量

東坡煤礦可采儲量4311.4萬噸,尚可服務年限為29.3年。

②生產能力

東坡煤礦近幾年來,經過對礦井生產、運輸、通風和提升系統的技術改造,使礦井生產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2004年礦井生產能力核定為105萬噸/年。

2、煤種煤質

東坡煤礦煤質牌號為焦瘦煤,主要作動力用煤,宜作火力發電,蒸汔機車、建材廠、一般鍋爐用煤和民用煤。

東坡煤礦商品煤的各項指標為:灰份30.50%、水份3.9%、硫份低于2.5%、揮發份25%、發熱量5300大卡、粘結性4%。

銅川礦務局產量

2004年東坡煤礦礦井生產能力核定為105萬噸/年。

銅川礦區位于渭北石炭二疊紀煤田西部,東臨蒲白礦區,西接旬邑、淳化礦區,儲量16億噸;焦坪礦區位于黃隴侏羅紀煤田中部,南臨銅川礦區,北接黃陵礦區,地質儲量11.94億噸,可采儲量7.98億噸,礦井呈東西橫向點布,長達100多華里,號稱“百里煤海”。所采煤田,按地質年代分為銅川、焦坪兩個自然礦區。主要生產焦煤、瘦煤、長焰煤和不粘煤等品種,供應省內電廠、華中、華東電網及其它工業用戶和民用。

銅川礦區的東坡、金華山、王石凹等礦生產的焦瘦煤,生產能力達400萬噸,主要用于電力等工業;焦坪礦區的陳家山、下石節、玉華礦生產能力660萬噸,生產的長焰煤、不粘煤,為優質動力煤。

按照陜煤集團公司“十一五”規劃和礦務局的發展目標,在穩定銅川老礦區生產能力的基礎上,戰略重點向陜北轉移。我們堅信,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實現“十一五”規劃的宏偉藍圖中,銅川礦務局這顆“渭北明珠”,必將放射出更加奪目璀璨的光芒。

銅川礦務局常見問題

  • 銅川礦務局的介紹

    銅川礦務局:是1955年在原同官煤礦的基礎上建立的國有大型煤炭企業,成立于1955年11月1日。2004年2月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成立后,為陜煤集團公司下屬的國有大型煤炭骨干企業。年核定生產能力106...

  • 銅川礦務局的陳家山

    1、地理位置陳家山煤礦位于陜西省銅川市西北方向,著名佛教圣地香山腳下,距離銅川市區70KM,行政區屬耀州區廟灣鎮,為陜北侏羅紀煤田焦坪礦區西部邊緣井田。2、自然條件氣候: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 銅川礦務局這個單位咋樣?待遇好不?

    單位還可以 待遇嘛 一個月也就是個3000多左右 可以長期在那干

銅川礦務局位于三秦腹地的陜北高原與關中盆地過渡帶,北枕連綿起伏的子午嶺,南依廣袤富饒的渭河平原;南距十三朝古都西安102公里,北距人文初祖黃帝陵80公里、革命圣地延安240公里;交通運輸環境十分便捷 ,咸(陽)銅(川)鐵路、梅(家坪)七(里鎮)鐵路和西(安)銅(川)一級公路及305省道直抵礦區中心,西(安)包(頭)公路 川境而過。礦區內80多公里的專用鐵路與115公里的自營公路。

詳情

銅川礦務局簡介

1、地理位置

銅川礦務局鴨口煤礦地處銅川市印臺區廣陽鎮,西距銅川市35公里。

2、自然條件

氣候: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降水:蒸發量1640mm,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為54%。

風況:向風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風,主導風向為NE,次主導風向為SW,平均風速為2.3m/s,最大18m/S,靜風頻率塬區18%,谷區34%。

3、交通條件

鴨口煤礦至廣陽鎮路段屬銅川礦務局專用公路,

鐵路:鐵路總長145公里通過縣境,銅川-蒲城環形煤炭專運鐵路與西延鐵路交匯。

公路:公路有渭清、西禹公路,公路總長1414公里。

銅川礦務局發展

1、礦區歷史

1958年12月15日鴨口煤礦始建。

1966年12月28日鴨口煤礦移交投產。

銅川礦務局現狀

1、礦區條件

鴨口煤礦隸屬于銅川礦務局,面積21.3平方公里。

①儲量

鴨口煤礦地質儲量100萬噸。

②生產能力

鴨口煤礦礦井年設計和核定生產能力均為60萬噸,服務年限85年。

2、煤種煤質

鴨口煤礦礦井為低沼氣礦井,主要可采煤層5#2,瘦混煤品種。

商品煤發熱量4800-5200大卡,質量穩定,是優質的工業和電力用煤,建礦以來累計生產原煤1681萬噸。

銅川礦務局產量

鴨口煤礦礦井原煤產量由投產初期的4.7萬噸/年增加到60萬噸/年,最高年產達68萬噸。

2002年鴨口煤礦原煤產量42萬噸。

2005年鴨口煤礦原煤產量的58.2萬噸。

銅川礦務局簡介

1、地理位置

銅川礦務局下石節煤礦位于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瑤曲鎮境內,東臨著名的唐玉華宮森林公園,西臨全國佛教名山香山寺,依山傍水,風景獨秀。

2、自然條件

氣候: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到9月份為54%,蒸發量1640mm。

風況:向風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風,主導風向為NE,次主導風向為SW,平均風速為2.3m/s,最大18m/S,靜風頻率塬區18%,谷區34%。

3、交通條件

下石節煤礦距銅川市區約54公里、銅川新區45公里,在梅七線瑤曲站設有專線鐵路,交通便利。

銅川礦務局發展

1、礦區歷史

下石節煤礦礦井原設計生產能力60萬噸/年。

1980年2月下石節煤礦簡易移交投產。

1996-1997年下石節煤礦經一期技改,開始使用綜采放頂煤設備,此后連續6年堅持對各生產環節系統進行技術改造。

2000年下石節煤礦礦井形成“一井一面”生產布局,采掘機械化程度100%。

2005年2月6日下石節煤礦經省煤炭工業局核定礦井年生產能力為160萬噸。

銅川礦務局現狀

1、礦區條件

下石節煤礦井田長4公里,傾斜寬約3.3公里,含煤面積13.2平方公里。

①儲量

下石節煤礦可采儲量1.27億噸,原設計服務年限101年。

②生產能力

下石節煤礦礦井年生產能力為160萬噸。

2、煤種煤質

下石節煤礦生產的“蛇山”牌優質環保長焰煤被省政府列為“環保型”用煤,被評為90SO環保型指標。

銅川礦務局產量

2000年下石節煤礦原煤產量達89.56萬噸,實現扭虧為盈。

2003年下石節煤礦原煤產量達162.8萬噸。

2004年下石節煤礦原煤產量達183萬噸。

銅川礦務局簡介

1、地理位置

銅川礦務局王石凹煤礦位于銅川市東郊13公里處的傲背村。

2、自然條件

氣候: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氣溫:多年平均氣溫10.6℃,極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

降水:降水集中分布于7-9月份為54%,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蒸發量1640mm。

風況:向風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風,主導風向為NE,次主導風向為SW,平均風速為2.3m/s,最大18m/S,靜風頻率塬區18%,谷區34%。

3、交通條件

鐵路:鐵路通過縣境,銅川-蒲城環形煤炭專運鐵路與西延鐵路交匯,鐵路總長145公里。

公路:公路有渭清、西禹公路,公路總長1414公里。

銅川礦務局發展

1、礦區歷史

王石凹煤礦由前蘇聯列寧格勒設計院提出初步設計方案,西安煤礦設計院承擔技術設計。

1957年王石凹煤礦開工建設。

1961年11月20日王石凹煤礦建成移交生產,年設計能力120萬噸。

銅川礦務局現狀

1、礦區條件

王石凹煤礦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之一,是銅川礦區煤炭生產的大型骨干礦井之一,也是當時我國西北地區的第一座最大的機械化豎井,全礦現有3574人。

①生產能力

王石凹煤礦設計能力為年產120萬噸。

2、煤種煤質

王石凹煤礦主要生產5#焦瘦煤,發熱量在5000-5600大卡,供省內各電廠等用戶。

銅川礦務局產量

1973年王石凹煤礦首次達到設計能力,原煤產量達到120.1萬噸。

1979年王石凹煤礦原煤產量達到133.3萬噸。

1985年王石凹煤礦又以年產原煤151.33萬噸的紀錄,第三次奪得全國高檔普采冠軍。

2004年王石凹煤礦原煤產量166.82萬噸,為歷史最好水平,先后有6年達到和超過礦井設計能力,有13年完成和超額完成國家生產計劃。

銅川礦務局簡介

1、地理位置

徐家溝煤礦地處陜西省銅川市境內, 井田位于銅川市印臺區廣陽鎮,距銅川市21Km。

2、自然條件

氣候: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在7-9月份為54%,蒸發量1640mm。

風況:向風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風,主導風向為NE,次主導風向為SW,平均風速為2.3m/s,最大18m/S,靜風頻率塬區18%,谷區34%。

3、交通條件

徐家溝煤礦鐵路公路經過礦區,交通十分便利。

銅川礦務局發展

1、礦區歷史

1958年徐家溝煤礦開始建設。

1966年3月28日徐家溝煤礦正式投產。

銅川礦務局現狀

1、礦區條件

銅川礦務局徐家溝煤礦是國有大中型煤炭生產礦井,面積9.75平方公里。

①儲量

徐家溝煤礦可采儲量為1682萬噸。

②生產能力

徐家溝煤礦設計生產能力45萬噸。

2、煤種煤質

徐家溝煤礦礦井現采煤質牌號為瘦煤。粒度小于50mm,全水分3-5%干基灰分28-35%,干煤無灰基按發分15-19%,應用基低位發熱量5300-4800大卡,全硫分1.5-2.5%。

煤的特點為:中灰、中低硫、低磷、高發熱量。主要用于省內外電廠的動力用煤。

銅川礦務局產量

2003年徐家溝煤原煤產量也達到了設計生產能力,完成45.1026萬噸。

銅川礦務局簡介

1、地理位置

銅川礦務局金華山煤礦位于渭北煤田銅川礦區東部,行政區劃隸屬銅川市印臺區紅土鎮管轄,東西分別與徐家溝,王石凹礦毗鄰。

2、自然條件

氣候: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為54%,蒸發量1640mm。

風況:向風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風,主導風向為NE,次主導風向為SW,平均風速為2.3m/s,最大18m/S,靜風頻率塬區18%,谷區34%。

銅川礦務局發展

1、礦區歷史

1958年7月金華山煤礦開工建設。

1963年11月金華山煤礦建成投產,設計生產能力45萬噸/年,1977年9月至1987年10月改擴建,設計生產能力達到90萬噸/年。

銅川礦務局現狀

1、礦區條件

金華山煤礦隸屬于銅川礦務局。金華山煤礦寬約4.5公里,長約5公里,井田面積23平方公里,煤層埋深為480米。

①儲量

截止2004年底金華山煤礦保有地質儲量7642.9萬噸,可采量4710.9萬噸。

②生產能力

金華山煤礦建成之初設計生產能力45萬噸/年,后經1977年9月至1987年10月改擴建,設計生產能力達到90萬噸/年。

2004年金華山煤礦核定生產能力為90萬噸/年。

2、煤種煤質

金華山煤礦主產煤種為焦瘦煤,商品煤發熱量達5100大卡/公斤以上,具有中灰、中低硫、高發熱量的特點,屬優質配焦煤及熱動力用煤。

銅川礦務局產量

2004年煤炭產量完成63萬噸,創出了建礦以來炮采最高記錄。

銅川礦務局簡介

1、地理位置

陳家山煤礦位于陜西省銅川市西北方向,著名佛教圣地香山腳下,距離銅川市區70KM,行政區屬耀州區廟灣鎮,為陜北侏羅紀煤田焦坪礦區西部邊緣井田。

2、自然條件

氣候: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降水:降水量累年平均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為54%,蒸發量1640mm。

風況:向風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風,主導風向為NE,次主導風向為SW,平均風速為2.3m/s,最大18m/S,靜風頻率塬區18%,谷區34%。

3、交通條件

鐵路:鐵路通過縣境總長145公里,銅川-蒲城環形煤炭專運鐵路與西延鐵路交匯。

公路:公路有渭清、西禹公路,公路總長1414公里。

銅川礦務局發展

1、礦區歷史

1970年4月28日陳家山煤礦開工建設。

1979年6月11日和1981年12月15日分兩期工程建成投產。

銅川礦務局現狀

1、礦區條件

陳家山煤礦是銅川礦務局大型現代化礦井和國家出口煤基地之一. 井田走向5.5公里,傾斜長2.9公里,面積16.1KM2,礦井現有在冊職工3267人,其中:1個綜采隊,3個綜掘隊,2個掘進隊。

①儲量

陳家山煤礦地質儲量14174.9萬噸,可采儲量9446.2萬噸。

②生產能力

陳家山煤礦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150萬噸/年,于2003年11月30日達產。經過技術改造后,2004年度礦井核定生產能力為260萬噸。

陳家山煤礦采掘機械化程度分別達到100%和75.7%。

2、煤種煤質

陳家山煤礦煤質優良,煤質為低-中灰、低硫、低磷、中-高發熱量的不粘煤(BN)。

主導產品“香山”牌優質長焰煤,不僅暢銷國內市場,而且遠銷日本、韓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

銅川礦務局產量

2003年陳家山煤礦原煤產量為165萬噸。

2004年陳家山煤礦原煤產量為214萬噸。2100433B

銅川礦務局文獻

談銅川礦務局東坡煤礦選煤廠主廠房的結構設計 談銅川礦務局東坡煤礦選煤廠主廠房的結構設計

格式:pdf

大小:331KB

頁數: 4頁

評分: 4.5

主要介紹不規則鋼框架主廠房的結構布置,介紹振動梁計算、構造及制作要求,同時介紹鋼柱應力的控制要求及長細比比較大時鋼柱的處理方案。所介紹的工程在同等的條件下用鋼量較少,符合國家提倡的節能減排的思想,增加社會效益。

立即下載
雞西礦務局建井工程處施工經驗專輯 雞西礦務局建井工程處施工經驗專輯

格式:pdf

大小:331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7

雞西礦務局建井工程處施工經驗專輯

立即下載

天津開灤礦務局大樓在和平區泰安道5號,現為中共天津市委,建于1919~1921年,由英商同和工程司美籍工程師愛迪克生和達拉斯設計。總建筑面積9180平方米,建筑風格為希臘古典復興式,三層混合構。大樓坐南朝北,東西為長向,平面呈矩形。外形莊嚴肅穆,門前設有坡道,高石臺階兩側筑有水磨石古典式花盆四座。外檐立面一、二層,為高10米14根愛奧尼克巨柱式空廊,空廊兩端略突出,墻面轉角作壁柱裝飾。三層為帶閣樓層的檐部,檐口飾齒狀。樓內中部是貫通三層的大廳。以愛奧尼克大理石立柱支撐,柱頭均以紫銅板制成,做工精細。廳頂作半圓形,井字分格鑲彩色玻璃。頂拱上有精美雕飾。廳內地面飾彩色馬賽克,周圍作大理石墻群。辦公用房沿周邊設置。主房間內設有木制古典壁柱,并裝有古典式壁爐。室內外裝修雍容華麗,其造型是歐洲古典建筑形式的代表作。

富賀鐘解放

1949年11月21日,富賀鐘一帶解放。12月15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員接管平桂礦務局。從此平桂礦務局從官僚資本企業轉變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工業生產迅猛發展,創造了五十年代的輝煌業績。1962年起,隨著可采礦產資源的逐漸減少,礦山生產逐漸下滑,企業連年發生經營虧損。1981年到1989年,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實現了扭虧為盈,獲得了新的發展。從1991年起,不斷深化企業改革,調整產品結構,進行二次創業。2000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對一批資源枯竭礦山實行關閉破產。平桂礦務局走上了關閉重組之路。五十多年來,平桂礦務局的發展變化大體上可分為六個時期:

大發展時期

(1950-1957年) 1950年3月起,平桂局隸屬中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有色金屬管理總局直接領導,行政上接受平樂軍分區領導。在三年經濟恢復時期,平桂工人激發了很高的生產工作積極性。國家在大力發展國營礦業生產的同時,發展公私合營礦業生產,先后將珊瑚聯合公司(1950年接管)、可達公司等私營錫業改組為公私合營;組織和指導民窿和砂民從事采錫生產。富賀鐘礦區內錫礦業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格局,既有國營、地方國營單位,又有公私合營單位,還有私營的民窿和個體的砂民。1951年4月軍管結束后,礦務局隸屬于中南有色金屬工業管理總局廣西分局。當年,礦務局成立礦區公安局、平桂機械廠、平桂工人醫院。經批準,平桂精錫開始使用"五星SN"商標。

陶鑄視察

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廣西省委代理書記陶鑄到平桂局視察。1952年7月,有色金屬 工業廣西分局從桂林市遷至西灣,與平桂礦務局合組新的廣西分局,管轄全省的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下轄10個錫礦和分礦,2個煉錫廠,小型真空磚機,煤矸石制磚機,高效頁巖制磚機,大型粘土制磚機;以及銻礦、煉銻廠、煤礦、電廠、機廠等共17個生產礦廠,分布在富賀鐘地區(平桂)、恭城栗木礦區(栗桂)、南丹河池礦區(丹桂)、田東煉銻廠(田桂)。同年,先后接管寶勝公司(后改稱川巖分礦)、太昌公司(后改稱牛廟分礦)、西發公司(后改稱花山分礦)、可達公司(后改稱可達錫礦),成立平桂工程隊,首次接受蘇聯專家技術指導。這時期平桂礦務局年年盈利,共盈利1357萬元,年均盈利452萬元,共交稅金128萬元。

恢復建制

1953年1月,廣西分局奉命撤銷,恢復平桂礦務局建制,隸屬于中南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管轄原廣西分局所轄單位含:可達錫礦、珊瑚錫礦、栗木錫礦、大廠錫礦、芙蓉廠銻礦、田東煉銻廠、柳州煉錫廠、水巖壩錫礦、水洲寨錫礦、牛廟分礦、花山分礦、川巖分礦、西灣煤礦、西灣電廠、冶煉廠、機械廠等。同年,成立平桂探礦大隊,接管天就公司(后改稱新路分礦);1954年,成立試驗所,水洲寨錫礦搬遷望高,改稱望高錫礦;

到1955年,礦務局改由中央重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直接領導。次年改由冶金工業部領導,是年8月,分木溜槽選廠開始采用搖床掃選尾礦。當年,重工業部部長王鶴壽視察平桂。此后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錫礦業發展迅速,從露天水采砂錫礦發展到開采地下脈錫礦。

1956年,露天水采采場達31個之多,砂錫礦采礦能力達4.84萬噸/日,井下脈礦采礦能力600噸/日。露天砂錫水力機械化開采工藝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選礦工藝不斷革新,先是用新式木溜槽取代舊式木溜槽,接著創造了膠質螺旋榴槽選礦工藝,最后形成由磨礦機、跳汰機、搖床組成的全機選工藝流程,選礦年處理量達1004萬噸。錫冶煉設備不斷增加,錫冶煉能力達7000噸/年。

到1956年底,總產值、精錫和鎢精礦產量均提前一年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產品均以大大低于國際市場價格的"國撥價"上交國家,為國家工業建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1953年至1957年,精錫年產量從3461噸增至5380噸(其中西灣冶煉廠精錫年產量由2807噸增至4124噸)。全局共投入基本建設資金3315萬元,更新改造資金411萬元,固定資產原值從1364萬元增至6668萬元,凈值從895萬元增至5249萬元。此期間年年盈利,共盈利4931萬元,年均盈利986萬元,盈利最多的一年(1955年)達1207萬元。1957年,平桂局奉命接管泗頂鉛鋅礦(籌備處),10月,廣西省委書記兼省長韋國清視察平桂局。

調整時期

(1958-1965年)

1957年11月,奉冶金工業部和廣西省委命令,平桂礦務局改為廣西省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受冶金部和廣西省人民委員會雙重領導,負責管理全省的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并接手管理原冶金部地質局湖南分局在廣西的204勘探隊、215勘探隊、粟木勘探隊及冶金部在平桂的工程處。礦務局黨委也改為廣西省委派出機構,歸省委直接領導。這年,冶金部先后在平桂局召開全國性"螺旋榴槽選礦經驗交流會"和開辦"全國水力開采先進經驗學校"。

1958年6月,廣西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奉命搬遷南寧辦公。11月中旬,經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批準,重新成立平桂礦務局,所轄廠礦全在富賀鐘礦區,計有珊瑚錫礦、望高錫礦、牛廟錫礦、水巖壩錫礦、新路錫礦、里松礦、西灣發電廠、西灣選煉廠、西灣機修廠等9個廠礦。

1958年,按上級要求組織"大躍進",雖然生產計劃所定指標偏高,但是由于職工干勁大,主要產品產量完成了計劃,創造了富賀鐘礦區年產精錫4336噸的歷史最高紀錄;同時,西灣選煉廠用火法煉出了我國第一批特號錫(含錫99.96%)。里松礦生產了鈦鐵礦、獨居石、鋯英石、褐釔鈳等新產品,時發電廠裝機容量近12800千瓦,全局發電9182萬千瓦時。是年,時任中共中央委員、共青團中央書記胡耀邦視察平桂礦務局。

1959年,全局砂錫礦采礦生產能力達4.25萬噸/日;選礦生產具備重選、磁選、浮選等工藝,應用全機選流程處理含錫褐鐵礦、褐釔鈳砂礦工藝更臻成熟;全年生產精錫4001噸。里松礦首次采用水力機械化開采褐釔鈮礦,并用螺旋搖床進行選礦試驗。12月,第一座運用磨機、跳汰機、搖床(磨、汰、搖)聯合作業的新型選礦流程的新路錫礦金窩肚1000噸/日砂錫礦采選場建成,次年元月投產。

1960年,因國民經濟開始出現困難影響以及可采資源逐漸減少,礦業生產開始下滑,精錫年產量降至2500噸左右。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前四年(1958-1961年)年年盈利,年均盈利677萬元。

1962年,出現解放后第一次虧損,全局虧損345萬元。

1963年虧損105萬元。1964年到1965年,兩年均略有盈利,共盈利83萬元。

1958至1965年,全局共投入基本建設資金5148萬元,更改資金478萬元,期未固定資產原值8221萬元,凈值585l萬元,這八年共交稅金1971萬元,1962年,冶金部部長呂東、中南局第二書記王任重(由廣西區黨委書記覃應機陪同)先后視察平桂。

1963年起,平桂局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有色局領導。10月建成自行設計的第一座處理難選砂礦機械化采選場-水巖壩礦新桂采選場。

1965年,第一座1500噸/日全跳汰流程機選廠建成投產。同年,西灣選煉廠鼓風爐煙化爐系統建成投產。

挫折時期

(1966-1976年)

從1966年5月開始的"四清"運動起,平桂進入一個動亂時期。

特別嚴重的是1968年5月24日至7月8日期間,礦區內嚴重對立的兩大派群眾組織在西灣地區發生大規模武斗,附近5個縣的武裝民兵亦前來參加武斗。"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局非正常死亡人數多達475人。因開展"文化大革命",全局處于半停產狀態,珊瑚錫礦長營嶺坑口、煤礦大嶺和天塘坑口因武斗停產而被地下水淹沒,局內各種規章制度廢弛,國有資產損失嚴重,浪費驚人。

1968年,精錫產量僅858噸,是解放后產量最低的一年,全局虧損965萬元。

1969年起,雖然逐漸恢復生產,但砂錫礦可采資源繼續減少,生產能力隨之下降,全局采場和坑口減少到16個,其中,砂錫礦采場13個,采礦生產能力僅為1.1萬噸/日;鎢錫礦坑口3個,生產能力僅為200噸/日:砂錫礦因品位越來越低,難采難選,生產成本直線上升。

1966年至1976年的11年中,除1966年盈利189萬元外,其余10年共虧損3792萬元。十一年共交稅金1863萬元,共投入基本建設資金1245萬元,年均僅113萬元,投入更改資金2363萬元。

至1976年,固定資產原值減少到6988萬元,凈值3048萬元。這期間,1966年在可達建成第一座900噸/日砂錫礦干采采場;機廠建成白鐵球車間,解決了鐵球鐵棒自供問題;冶煉廠從精錫冶煉中回收砒霜成功;新路礦木橋面場回收鋅精礦成功。

1970年建成龍水金礦水電站、西灣選煉廠煉銅車間、上皇350千瓦水電站;

1971年,里松礦開采褐釔鈮風化殼的回面渡采場建成,選煉廠用電解法從高鉛錫中回收鉛、鉍成功;

1972年,珊瑚礦處理難選中礦的白鎢車間建成,機械廠建成煉鐵高爐投產;

1973年,水巖壩礦白沙塘采選場改建為鈦白粉車間,搪瓷型鈦白粉產能為500噸/年。同年建成龍水金礦大洞電站。

1975年,龍水金礦張公嶺坑口選廠建成;

1976年,選煉廠建成5000噸/年硫酸工程投產(5年后停產)。這期間,1967年1月起由廣西軍區軍管,1968年8月起,礦務局行政上受梧州地區領導,業務上受廣西壯族自治區有色局領導。

此后,1979年7月,礦務局再次隸屬于廣西區冶金局。

恢復整頓時期

(1977-1980年)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按照上級指示精神,進入恢復、整頓期。

1979年下半年,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議精神,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八字方針。年底,所轄生產廠礦有珊瑚錫礦、水巖壩錫礦、新路錫礦、龍水金礦、西灣選煉廠、西灣機修廠、西灣焦化廠、工程隊等。期間,錫礦業繼續呈下滑趨勢,精錫年產量在933噸至1090噸之間徘徊,但低品位錫礦采選工藝和錫冶煉工藝日益成熟,一級錫以上品級率一直保持100%。

1979年,在國家首次評審和頒發優質產品獎時,西灣選煉廠生產的精錫繼榮獲廣西名牌產品稱號后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是廣西當時唯一獲國優金獎的產品。同月,珊瑚礦黑鎢精礦和水巖壩鈦白粉雙獲廣西區優質產品稱號。這幾年中,企業經濟效益仍無大的好轉,除1978年盈利61萬元外,其余三年共虧損470萬元,但四年共交稅金734萬元。在生產建設方面投入基本建設資金5387萬元,年均1347萬元;投入更新改造資金1740萬元。

企業發展方面:

1977年,西灣焦化廠投產,焦炭生產能力2萬噸/年。同年12月,里松礦研制的波形條床搖床,獲冶金工業部科技成果獎。1978年,里松礦風化殼礦床采選試驗項目獲自治區科學大會優秀科研成果獎。

1978年,局衛生科和冶煉廠、廣西醫學院合作完成的"肺錫末沉著癥的研究"獲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科技成果獎。自治區批準水巖壩礦為"大慶式"企業,地質勘探隊獲冶金工業部全國有色系統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優異成績獎。

1979年,自治區批準平桂工程隊為"大慶式"企業,龍水礦100噸/日金采選工程竣工投產。從7月起平桂礦務局又隸屬于廣西區冶金局。

扭虧為盈

(1980-1990年)

1980年12月3日,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委員會、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復函冶金工業部(簡稱"三委"批示),同意平掛礦務局"在五年內生產的錫和鎢精礦交外貿部優先安排出口,其中150噸錫作為國家外貿計劃內安排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出口指標,其余的錫和鎢精礦由外貿部代銷,外貿差價(扣除外貿手續費后,外匯按國家規定內部結算價折成人民幣)留給企業,彌補虧損,多余的作為發展基金。外匯分成按國家規定辦"。"三委"批示極大地鼓舞了全局職工。

1981年,珊瑚礦長營嶺新建的2000噸/日錫鎢采選廠正式投產,井下采礦能力和錫鎢選礦能力獲得較大提高。全局固定資產從1980年的7860萬元增至1.19億元,凈值從3281萬元增至7414萬元。當年甩掉了連續十三年的"虧損帽",盈利106萬元。這期間,1980年,機修廠制氧車間建成投產,生產能力30萬立方米/年。當年自治區領導趙茂勛、周光春先后來局檢查工作。新路礦白面山深埋砂錫礦地下水采800噸/日采選工程建成投產。珊瑚礦黑鎢精礦和水巖壩礦黑鎢精礦分別榮獲1980年度廣西名牌產品和廣西優質產品稱號。"飛碟"牌精錫也榮獲冶金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1981年,水巖壩礦黑鎢精礦又榮獲廣西名牌產品稱號。當年10月,冶金部授予水巖壩礦"安全生產先進集體"稱號,平桂局"飛碟牌"精錫商標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注冊,并自此逐步形成平桂局"飛碟牌"產品系列。

1982年,冶金部在平桂局召開錫選礦會議。冶煉廠與試驗所共同制定的錫精礦化學分析方法列入國家標準,并獲國家標準總局科技成果獎。

1983年4月起,平桂礦務局成為新成立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簡稱中色總公司)的直屬企業。當年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平桂局黑鎢精礦評為中國有色總公司優質產品和廣西名牌產品。

1984年,進行了全面的企業整頓,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企業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西灣選煉廠首次煉出含錫99.99%的高級錫,"飛碟牌 精錫再次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珊瑚礦和水巖壩礦生產的"飛碟牌"黑鎢精礦首次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銀質獎,"飛碟"牌黑鎢精礦、"飛碟"牌鈦白粉商標獲國家商標注冊證書。中國金屬學會第一屆全國冶金尾礦學術會、中色總公司安全工作會議先后在平桂召開,水巖壩礦被國家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評為"安全月活動先進單位"。

第七個五年計劃期間,經國家計劃委員會批準,平桂礦務局繼續享有產品出口優惠政策。除繼續每年上交150噸錫外,其余的錫和鎢精礦由國家代理出口,凡計劃出口以外的,兩年內免征出口關稅。

1987年,"飛碟"牌精錫評為中色總公司優質產品,而精錫、銳鈦型搪瓷鈦白粉、黑鎢精礦則同獲廣西優質產品稱號。其間因全局砂錫采礦場僅剩下3個,其中兩個為復采老尾礦,砂錫采礦能力為850噸/日左右,降到歷史最低水平;脈礦坑口4個,井下采礦能力在1000噸/日左右。但主要產品仍然繼續保持高質量,精錫產量徘徊在996噸到1891噸之間。

1989年,平桂局的"飛碟牌"精錫和黑鎢精礦繼續保持國優金質、銀質獎。其間,水巖壩礦鈦白粉繼搪瓷型后,又開發出涂料型,生產能力從1500噸/年提高到3500噸/年。全局多種經營項目獲得較大發展,涉及16個行業。珊瑚礦的仲鎢酸銨,桂林辦事處的招待樓,建安公司的大理石、聚脂/環氧粉末,勘探隊的塑料偏織袋,新路礦的上皇-大巢梯級水電站,機械廠和珊瑚礦聯辦的人造金剛石等先后投產或運營,礦產業以外的產業產值及利潤均占全局總額中的l/4以上。

1985年,礦務局制定了"礦業為主,多種經營,綜合利用,深度加工,外引內聯,工貿一體"的辦礦方針,確定了"開發能源,穩定錫鎢,加強冶金,擴大建材,發展化工"的戰略措施,號召進行二次創業。當年,精錫產量達2570噸,創1961年以來最高紀錄。"飛碟"牌錫鉛焊料評為廣西區優質產品。平桂工人醫院評為廣西區首批7所"文明醫院"之一,冶煉廠獲廣西質量管理獎。年底,中國有色總公司總經理費子文到平桂檢查工作。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產值年均增長9.1%,產量年均增長7.5%,利潤年均增長25.2%,出口產品為國家創匯5420萬美元,上交稅金2000多萬元。在重新發展時期的前九年(1981-1989年),平桂局年年盈利,共盈利3679元,年均盈利408,7萬元。

1990年,因錫、鎢國內外市場疲軟,價格猛跌,加上離退休職工猛增至5471人,營業外支出增大,全年虧損580萬元。以上10年,共上交稅金4921萬元。國家基本建設投資888萬元,更新改造資金共投入6429萬元。

1990年末固定資產原值1.96億元,凈值8838萬元。這期間,1986年,水巖壩礦從鈦白水解母液中提取氧化鈧工藝流程投產,成為國內從鈦白水解母液中提取氧化鈧的首家生產單位。同年,全國有色系統28個科研、勘探、教學、生產單位的80多名專家匯集平桂,召開"平桂礦區找礦資源討論會"。平桂冶煉廠錫鉛焊料獲廣西區優質產品稱號。1987年,礦務局被中國有色總公司評為全國有色工業系統先進礦山,榮獲"振興礦業"獎杯。同年,珊瑚礦與中南工業大學合作研制,應用于仲鎢酸銨生產的熱球磨機,獲國家專利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平桂桂林招待所新建6800多平方米的7層接待大樓竣工營業。冶煉廠、珊瑚礦分別被中國有色總公司評為安全生產紅旗單位和先進單位。當年,新路礦上皇--大巢梯級水電站的大巢站正式發電,裝機容量2 X1000千瓦。建安公司的聚脂/環氧粉末涂料廠、地質勘探隊塑料編織袋廠先后建成投產。

1988年,全局盈利1187萬元,是自1981年扭虧為盈以來盈利最多的一年。

1989年,經廣西區技術監督局計量定級評審復查,礦務局被確認為"二級計量單位"并榮獲證書。同年"飛碟"牌精錫錠在北京首屆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黑鎢精礦榮獲中色總公司優質產品稱號。水巖壩礦工程師楊評章評為全國勞動模范于9月赴京參加國慶慶典及全國勞模大會。同年,機械廠女工潘火嬌被中國有色總公司、中國機械冶金工會全國委員會評為全國有色金屬工業特等勞動模范。10月,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統計局等評定、平桂礦務局列為1988年中國行業50家最大經營規模工業企業,位于有色金屬礦采選行業第7位。

本年內,"飛碟"牌精錫第三次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黑鎢精礦第二次榮獲國優銀質獎。平桂聯合化工廠的聚酯/環氧粉末涂料被評為全國輕工業優秀新產品、廣西優質產品及廣西新產品開發成果三等獎。水巖壩礦3500噸/年涂料型(BA01-01)鈦白粉改擴建工程完工,開始試生產。冶煉廠獲中國有色總公司頒發的質量管理獎。機械廠與珊瑚礦聯辦的桂東超硬材料廠第一臺壓機投產,生產人造金剛石單晶。并于次年產能達40萬克拉/年。

1990年,全國有色系統40多名專家學者又匯集平桂,召開平桂地區找礦科研交流會。年內,機械廠與北京礦冶研究總院聯合研制的JT-5型鋸齒波跳汰機,繼1988年獲有色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后,榮獲國家科技成果證書。同時,"飛碟"牌跳汰機獲國家商標注冊證書。冶煉廠被中國有色總公司評為全國有色金屬工業系統安全生產紅旗單位。錫鉛焊料第二次評為廣西區優質產品。

調整產業結構

(1991-2000年)

1991年4月至次年5月,平桂局實行住房、醫療、人事、勞動、工資等各項制度深化企業改革。

1992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將平桂礦務局列為"三個一批"中的扶持型企業。平桂局與中色總公司簽訂《實行"多種經營、老礦復蘇"改革試點協議書》后,加快了多種經營發展步伐,水巖壩礦阻燃塑料異型材料、新路礦隔熱鎮水粉、建安公司酯基硫醇錫(有機錫)相繼投產,開始籌建賽特磁記錄材料廠。

該年,多種經營的產值比1991年增長52.7%,占全局總產值的43%,全局固定資產原值突破2億元,凈值9416萬元。經全國劃分企業類型協調小組審核批準,平桂礦務局定為國家大型一檔企業。由國務院經濟貿易辦公室、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勞動部、人事部聯合頒發大型一檔企業證書。此期間,1991年,"飛碟"牌精錫和黑鎢精礦榮獲第二屆北京國際博覽會金獎,"飛碟"牌DYTA、PYTA-7750型液壓徑向跳汰機榮獲銀獎。平桂鈦白粉廠經國家化工部驗收合格、獲得化工部第一批頒發的鈦白粉生產許可證。本年起,平桂礦務局開始升掛國家質量獎旗。同年,珊瑚礦的仲鎢酸銨,飛碟牌精錫、黑鎢精礦、鋸齒波跳汰機和聚酯/環氧粉末涂料五種產品同時榮獲廣西優質產品稱號。

自1970年創辦的水泥廠產能擴大到8.8萬噸/年。本年,錫鉛焊料,錫基軸承合金、精鉛、精鉍均使用"飛碟"商標,分別獲得國家商標注冊證書,"飛碟"系列進一步擴大。

1992年,在全國三氧化鈦顏料標樣評選會上,鈦白粉廠的BA0卜-01鈦白粉獲第三名。年內,珊瑚礦長營嶺坑口采礦隊隊長劉明樹榮獲全國總工會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章"和授予的"全國優秀班組長"稱號。水巖壩礦阻燃異型塑料制品廠,新路礦隔熱防粉廠、建安公司酯基硫醇錫(有機錫)廠等相繼建成投產。平桂局"八五"重點工程電廠6000千瓦機組正式并網投入運行。

光緒33年

(1907年。),廣西巡撫在西灣設官礦局委張繼龍任總理,以西灣大嶺為中樞,搭棚為局,就地收礦(此為平桂礦務局前身,亦成為廣西官辦有色金屬礦冶業的開端),成為富賀鐘礦區首次設立的官方礦政機構。官礦局先是購銷私營公司和民礦采挖的煤炭、錫砂和錫塊,稍后開辦大嶺煤礦(于清宣統元年,即1909年開始鑿井,次年井成,開始排水采煤),繼續鼓勵私營錫業公司和商人領取執照,采冶錫礦,交集錫塊。從此,官礦局兼有礦政和礦業雙重職能。

民國元年

(1912)辛亥革命后的政局基本平穩,官礦局恢復收購錫砂、錫塊,并支持商人洗砂、冶煉,所產錫由官礦局運銷,礦業日漸發達。民國6年(1917年),官礦局開始購銷鎢礦砂。收購的錫、鎢經香港運銷法、美、英、日等。民國7年(1918年)官礦局在富賀鐘礦區設望高、白沙、松木、新村坪、立頭源、水巖壩、廟灣、蓮塘、半路圩、賀街10個收砂分局,收購錫、鎢礦砂。之后幾年,因戰亂,礦業停閉;至民國14年(1925年)時賀縣縣長請兵恢復官礦局,并借地八步辦公,次年搬回西灣,修筑西灣至鐘山公路。

民國17年

設模范礦場于水巖壩,開始采用砂泵、水槍等機械設備采礦,木榴槽選取礦。同年,設提煉總廠于西灣,提煉各收砂處交來的錫砂,為自煉精錫之始。爾后由于戰亂礦業時盛時衰,管理機構數度易名,曾先后稱為富賀鐘三縣礦務整理處(1925年)、富賀鐘官礦局(1929年)、富賀鐘礦務局、富賀鐘礦務整理處(1930年)、富賀鐘礦務整理委員會(1931年)。稍后,隨著廣西省礦政機關的變更,又先后稱為廣西省建設廳駐富賀鐘辦事處(1932年)、廣西省礦務局駐富賀鐘辦事處(1934年)、廣西省礦務局(在西灣辦公、1934年)、廣西省礦務局駐平桂區辦事處(1935年)、平桂區礦務辦事處(1936年)。民國25年,省營錫礦經理處成立于望高,開采陶馬嶺、馮屋排錫礦。同年,開始建設廣西電力廠八步分廠(廠址在西灣龍頭山)。此后數年間,私營錫業最盛,注冊的大小民礦單位多達849家,其中錫業公司82家,民窿430家,水莊、旱莊、明湖等小礦點337個。此期間,富賀鐘礦區年產粗錫2000余噸。從民國21年(1932年)起,重新勘測礦區,調查地質,探測萌渚嶺(姑婆山)水源,籌建錫礦公司并鉆探西灣煤礦,制訂礦章,劃分礦地,商礦日益發達,賀成、海華、濟華、民利、鐘寶、大中等大公司相繼成立。民國23年、24年,官商合營的茶盤源錫礦、西灣煤場相繼成立。到民國26年(1937年)國民政府對西灣煤田和富賀鐘砂錫礦進行調查,首次將砂錫礦按成因分為沖積砂礦和殘坡積砂礦兩大類。

民國27年

(1938年)10月1日,國民政府經濟部資源委員會與廣西省政府合資組建平桂礦務局,資本總額500萬元,會、省各半,所轄礦廠有望高錫礦、西灣煤礦、西灣電力廠(原八步電力分廠),并籌建煉錫廠和機械廠,因受廣西省政府委托,全權辦理平樂、桂林兩區所產錫砂之收購、提煉及精錫之營運事宜,平桂故此得名。礦務局本部設西灣龍過水處。與此同時,平桂區礦務處設西灣黃花山麓不再行使礦業職能,僅保留礦政職能,負責管理平樂、桂林地區的私營錫業公司和砂民。民國27年(1938年)八步電力分廠建成,正式發供電,裝機容量2 X 1600千瓦,是當時廣西裝機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不久,西灣電力廠遭日寇飛機轟炸,被迫停業發電,礦業生產因缺電呈滑坡狀況。西灣電力廠遷址重建后,又因日寇逼近礦區,全局奉命疏散,1940年夏,電廠發電機及鍋爐等設備,移至觀音山巖洞內重新安裝。兩年后方恢復發電、采錫、煉錫、采煤等正常生產。1941年2月,煉錫廠建成廣西首座8.5平方米粗煉反射爐,次年半路圩煉鐵廠建成。1943年8月,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考察西灣煤田,在平桂局禮堂演講。同年9月,籌建水巖壩錫礦場(次年2月建成)。1944年,煉錫廠所產精錫質量提高到99.8%,并按國際標準鑄錠(25公斤/錠),在國際市場信譽日高。私營錫礦業亦逐步恢復。較長時間內,平桂礦務局自產錫砂不多,主要靠收購私營錫業公司和砂民所采的錫砂,以供冶煉和運銷。民國38年(1949年),富賀鐘礦區共有私營錫業公司和礦莊353家。此時,平桂礦務局所轄錫礦的砂錫礦采礦生產能力為2277立方米/日,煉錫廠年產精錫314噸,煤礦的采煤生產能力為90.7噸/日,年產原煤2.9萬噸,年產焦炭201噸,發電廠裝機容量3200千瓦,年發電量1538萬千瓦小時。全局職工2160人。

銅川礦務局相關推薦
  • 相關百科
  • 相關知識
  • 相關專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州市| 洛浦县| 沙洋县| 江川县| 汽车| 新丰县| 苏州市| 合水县| 腾冲县| 鹿邑县| 福建省| 神木县| 密山市| 高雄市| 甘南县| 昭通市| 龙井市| 襄汾县| 嵩明县| 阿尔山市| 武隆县| 河北区| 峡江县| 贵德县| 垦利县| 星子县| 涟水县| 衢州市| 庐江县| 建平县| 十堰市| 萝北县| 邮箱| 思南县| 汤原县| 苍南县| 营山县| 仲巴县| 韩城市| 平南县|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