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系統配電線路內由同一接地故障保護電路的外露可導電部分,應用PE線連接,并應接至共用的接地極上。當有多級保護時,各級宜有各自獨立的接地極。
第一個符號 T 表示電力系統中性點直接接地;第二個符號 T 表示負載設備外露不與帶電體相接的金屬導電部分與大地直接聯接。
TT方式供電系統是指將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直接接地的保護系統,稱為保護接地系統,也稱TT系統。電氣裝置中的接地和防電擊是個十分復雜的問題。 TT 系統多用于無等電位聯結作用的戶外, 其接地和防電擊尤為復雜。
如果在tt系統中增加一根接地保護線,會使得不出現故障的設備也與出現故障的設備帶同樣的接觸電壓,會給人身安全帶來危險,建議不增加接地保護線。
應該是TN-S系統吧
TT系統:變壓器低壓側中性點直接接地'網路內所有受電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用保護接地線接至電氣上與電力系統的接地點無直接關聯的接地極上; TN_C系 統:變壓器低壓側中性點直接接地,網路內所...
TT系統的主要優點是:
(1)能抑制高壓線與低壓線搭連或配變高低壓繞組間絕緣擊穿時低壓電網出現的過電壓;
(2)對低壓電網的雷擊過電壓有一定的泄漏能力;
(3)與低壓電器外殼不接地相比,在電器發生碰殼事故時,可降低外殼的對地電壓,因而可減輕人身觸電危
害程度;
(4)由于單相接地時接地電流比較大,可使保護裝置(漏電保護器)可靠動作,及時切除故障。
TT系統的主要缺點是:
(1)低、高壓線路雷擊時,配變可能發生正、逆變換過電壓;
(2)低壓電器外殼接地的保護效果不及IT系統;
(3)當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帶電(相線碰殼或設備絕緣損壞而漏電)時,由于有接地保護,可以大大減少觸電的危險性。但是,低壓斷路器(自動開關)不一定能跳閘,造
成漏電設備的外殼對地電壓高于安全電壓,屬于危險電壓;
(4)當漏電電流比較小時,即使有熔斷器也不一定能熔斷,所以還需要漏電保護器作保護,因此TT系統難以推廣;
(5)TT系統接地裝置耗用鋼材多,而且難以回收、費工時、費料。
TT 系統在我國低壓供電系統運行歷史長,技術比較熟練,但也存在的一些問題:
①饋電用電源回路總開關或中級保護用的漏電電流保護器不能保證正常供電,如一合閘就跳閘等;
②末級用戶產生故障時越級跳閘而末級漏電電流保護器卻拒絕動作,擴大停電范圍,影響工農業生產;
③在保證安全供電的條件下用電設備容量受到限制。
TT系統適應于有中性線輸出的單、三相沒合用電的較大的村莊,加裝上漏電保護裝置,可收到較好的安全效果。有的建筑單位是采用TT系統,施工單位借用其電源作臨時用電時,應用一條專用保護線,以減少需接地裝置鋼材用量。把新增加的專用保護線PE線和工作零線N分開,其特點是:①共用接地線與工作零線沒有電的聯系;②正常運行時,工作零線可以有電流,而專用保護線沒有電流;③TT系統適用于接地保護占很分散的地方。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188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本文分析了TT系統的主要優勢,闡述了TT系統中安裝剩余電流保護器的必要性,并且通過分析計算給出了在安裝剩余電流保護器的情況下,TT系統中設備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應取值的范圍以及接地電阻的具體設計方案。
格式:pdf
大小:188KB
頁數: 5頁
評分: 4.6
道路照明采用 TN-S 和 TT 接地系統的探討 摘要:城市照明配電系統的接地保護形式的選擇,是確保接地保護系統安全可靠保證 人身安全的可靠保證。本文主要介紹我處在黃海路西延道路照明工程中分別作了對 T N-S 系統和 TT 系統相線碰燈桿的短路試驗進行比較,并作一探討。 《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中規定道路照明配電系統的接地形式宜采用 TN-S 系統或 TT 系統,明確了道路照明應采用的接地形式。由于路燈線路長,負荷分散、行人容易觸及 外露導體等特點, 應通過具體分析計算、 針對不同的接地形式選擇配置正確參數的保護器件, 才能確保安全,尤其是人身安全。 一、道路照明采用 TT 系統的分析 TT 系統是指將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直接接地的保護系統,也稱為保護接地系統。第一 個符號 “T”表示電力系統中性點直接接地; 第二個符號 “T”表示負載設備的金屬外殼部分與大 地直接連接,而與電源端接地無關
1、在TT系統中,配電變壓器中性點應直接接地。電氣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所連接的接地極不應與配電變壓器中性點的接地極相連接。
2、TT系統中,所有電氣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宜采用保護導體與共用的接地網或保護接地母線、總接地端子相連。
3、TT系統配電線路的接地故障保護。
在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線系統中,所有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均經各自的保護線PE分別直接接地,稱之為TT供電系統。
第一個符號 T 表示電力系統中性點直接接地,第二個符號 T 表示負載設備外露不與帶電體相接的金屬導電部分與大地直接聯接,而與系統如何接地無關。在 TT 系統中負載的所有接地均稱為保護接地,如圖所示。這種供電系統的特點如下:
1 )當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帶電(相線碰殼或設備絕緣損壞而漏電)時,由于有接地保護,可以大大減少觸電的危險性。但是,低壓斷路器(自動開關)不一定能跳閘,造成漏電設備的外殼對地電壓高于安全電壓,屬于危險電壓。
2 )當漏電電流比較小時,即使有熔斷器也不一定能熔斷,所以還需要漏電保護器作保護,因此 TT 系統難以推廣。
3 )TT 系統接地裝置耗用鋼材多,而且難以回收、費工時、費料。
有的建筑單位是采用 TT 系統,施工單位借用其電源作臨時用電時,應用一條專用保護線,以減少需接地裝置鋼材用量。
把新增加的專用保護線 PE 線和工作零線 N 分開,其特點是:
①共用接地線與工作零線沒有電的聯系;
②正常運行時,工作零線可以有電流,而專用保護線沒有電流;
③ TT 系統適用于接地保護占很分散的地方。
電源變壓器中性點接地,電氣設備外殼采用保護接地。電氣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用PE線接到接地極(此接地極與中性點接地沒有電氣聯系)。
在采用此系統保護時,當一個設備發生漏電故障,設備金屬外殼所帶的故障電壓較大,而電流較小,不利于保護開關的動作,對人和設備有危害。為消除T系統的缺陷,提高用電安全保障可靠性,根據并聯電阻原理,特提出完善TT系統的技術革新。技術革新內容是:用不小于工作零線截面的綠/黃雙色線(簡稱PT線),并聯總配電箱、分配電箱、主要機械設備下埋設的4-5組接地電阻的保護接地線為保護地線,用綠/黃雙色線連接電氣設備金屬外殼。
它有下列優點:
1)單相接地的故障點對地電壓較低,故障電流較大,使漏電保護器迅速動作切斷電源,有利于防止觸電事故發生。
2)PT線不與中性線相聯接,線路架設分明、直觀,不會有接錯線的事故隱患;幾個施工單位同時施工的大工地可以分片、分單位設置PT線,有利于安全用電管理和節約導線用量。
3)不用每臺電氣設備下埋設重復接地線,可以節約埋設接地線費用開支,也有利于提高接地線質量并保證接地電阻≤10Ω,用電安全保護更可靠。
TT系統在國外被廣泛應用,在國內僅限于局部對接地要求高的電子設備場合,在施工現場一般不采用此系統。但如果是公用變壓器,而有其它使用者使用的是TT系統,則施工現場也應采用此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