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膜作為涂裝(油漆或噴粉)的底層,是它應用最廣泛的領域。
它可提高涂裝層的粘附性能和耐潮濕及耐浸水性能,基本上阻止可能發生的腐蝕擴散。不能以為噴砂、噴丸和無油的表面可以不做磷化處理,雖然這些清潔表面與涂裝層有很好的結合力,一旦在腐蝕環境中,氧氣、水氣、二氧化硫、等滲透到基體,由于基體的導電性和涂層與基體之間的毛細管作用,不可避免地吸收電解液形成微電池,發生電化學腐蝕并向周圍擴展,因變形和磕碰造成的局部涂層破損,會使膜下的腐蝕擴展更快,最后導致涂層鼓泡。
經磷化處理后,腐蝕過程會被限制在涂層損壞的地方,因為其余的部分仍與基體牢固地粘結在一起,又是非導體的磷化膜,形不成微電池,從而抑制了膜下腐蝕。
涂裝磷化工藝
涂裝磷化以薄膜磷化為主,膜厚一般在1~5um,最適合作油漆的底層,膜越薄,則涂在膜上的漆膜抗機械變形性能越高,漆膜的光澤和粘附性能也最好。2100433B
鋼鐵磷化主要用于耐蝕防護和油漆用底膜。 ①防護用磷化膜 用于鋼鐵件耐蝕防護處理。磷化膜類型可用鋅系、錳系。膜單位面積質量為10-40 g/m2。磷化后涂防銹油、防銹脂、防銹蠟等。②油漆底層用磷化膜增加...
國內做磷化粉劑的廠家很少,主要是為了運輸方便。 粉劑的使用也較為不穩定,有的也要另外添加一些液體添加劑。 還有使用成本也不比磷化液便宜。 幾個大的跨國做表面處理的廠家(如漢高、帕卡等)基本沒有粉劑。 ...
1、磷化作用 (1)涂裝前磷化的作用 ①增強涂裝膜層(如涂料涂層)與工件間結合力。 ②提高涂裝后工件表面涂層的耐蝕性。 ③提高裝飾性。 (2)非涂裝磷化的作用 ①提高工件的耐磨...
格式:pdf
大小:154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8
鋼鐵零件“四合液”磷化槽采用2500×1200×800mm長方體地上水泥槽,為了防止“四合液”磷化液腐蝕水泥表面、污染“四合液”磷化液、降低磷化質量,經過查找資料和施工前的操作試驗,決定采用環氧樹脂膠粘劑和兩層玻璃絲布粘合而成。經使用效果較好。現簡介如下: 一、環氧樹脂膠粘劑配比環氧樹脂膠粘劑的配比(重量份)列于下表 [注]環氧樹脂817為英國產,環氧值為0.41~0.49。先在準備好的鐵桶中稱取1千克817環氧樹脂,按下表配比要求稱取T-31固化劑,加入并攪
格式:pdf
大小:154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介紹了熱浸鍍鋅金屬構件涂裝過程中的表面磷化處理工藝、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推薦一種自配的磷化產品,希望有助于解決當前熱浸鍍鋅涂裝中存在的表面處理問題。
(1)涂裝前磷化的作用
①增強涂裝膜層(如涂料涂層)與工件間結合力。
②提高涂裝后工件表面涂層的耐蝕性。
③提高裝飾性。
(2)非涂裝磷化的作用
①提高工件的耐磨性。
②令工件在機加工過程中具有潤滑性。
③提高工件的耐蝕性。
《金屬表面磷化技術》以磷化處理順序為主線,主要從磷化藥劑與制備工藝、預處理工藝、磷化工藝及質量控制四方面,對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進行了系統總結及解答。其中,將不同的磷化工藝內容,歸納為涂裝磷化與功能磷化兩大部分,便于讀者參考閱讀。書中推薦的150余種實用配方以及大量實例,是作者近40年的表面處理工作實踐經驗的結晶。
磷化用途:磷化膜主要用作涂料的底層、金屬冷加工時的潤滑層、金屬表面保護層以及用作電機硅鋼片的絕緣處理、壓鑄模具的防粘處理等。被廣泛應用于汽車、船舶、航空航天、機械制造及家電等工業生產中。
涂裝前磷化的作用:增強涂裝膜層(如涂料涂層)與工件間結合力;提高涂裝后工件表面涂層的耐蝕性;提高裝飾性。
非涂裝磷化的作用:提高工件的耐磨性,令工件在機加工過程中具有潤滑性;經適當的后處理,可提高工件的耐磨性。
金屬上的磷酸鹽轉化膜有各種用途,它們對于提高油漆與金屬的結合力和抗腐蝕性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涂裝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它們也可用作防銹的油載體、金屬冷加工過程中潤滑劑的載體、金屬冷作過程中的潤滑劑的載體、潤滑以及摩擦表面的潤滑等。有兩種基本類型的磷化,第一種是在含有多種加速劑的低酸度的堿金屬或氨的磷酸鹽溶液中靠被溶解的金屬離子自身形成磷化膜,其基本上是一種無定型膜,我們稱其為鐵系磷化。這種類型的磷化膜通常是油漆很好的基底,主要是鋼鐵。此膜有可塑性,作為盤管涂漆前處理,然后成型時漆膜不會破裂。不過,與其他類型的磷化膜相比,鐵系磷化膜涂裝耐腐蝕性能低,因此,在室外環境或在重負荷應用條件下是不用這種磷化膜的。
另一種類型的磷化是含二價金屬離子的鹽,并在金屬表面形成不溶性磷酸鹽,生產中廣泛使用的是磷酸鋅、磷酸錳和Zn-Ni,Zn-Ca、Zn-Mn-Ni等磷化。開始Mn2+、Ni2+等離子在鋅系磷化液中加入的量很少,其目的是細化結晶和提高膜的防護性,但為了提高磷化膜的抗堿性能,特別是在陰極電泳涂裝及較惡劣條件下使用的涂裝,近代鋅系磷化液中Mn2+、Ni2+等離子的含量已超過Zn2+量,即在鋅系磷化液中Mn2+、Ni2+等已由原來的“第二陽離子”提升為“第一陽離子”,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三元系磷化”或“多晶磷化”。由于磷酸錳、磷酸鋅-錳膜有較高的硬度,被用來作滑動摩擦的潤滑劑的載體。磷酸鋅、磷酸錳、磷酸鋅-鎳和磷酸鋅-錳等膜全都或多或少為粗糙的結晶結構,雖然粗糙的結晶可吸收更多的潤滑劑或防銹油在某些潤滑和防護上是有利的,但對大多數其他方面的應用往往是不利的,特別是作為油漆的底層。在這種情況下將導致更多的油漆消耗,并使其失去光澤,除非所用的油漆量超過鐵系磷化膜上所用的量。更大的問題是,涂裝后的金屬件不能有更大的彎曲和變形,因為彎曲或其他變形將導致漆膜結合力的喪失,這是由于第二類磷化膜比鐵系磷化膜結晶粗的原因。
改善的方法有:
1)加強磷化前的處理:磷化前用膠體鈦鹽沖洗可得到細而薄的磷化膜,從而使磷化膜變得有可塑性,這大多用于涂裝前處理,不能充分得到顯微結晶的磷化膜。
2)改變磷化液本身的成分。其一是前面提到的Zn-Ca磷化。這種方法能得到致密而且顯微結晶的膜。
3)另一種得到顯微結晶磷化膜的方法是加入聚磷酸鹽,如焦磷酸鈉、三聚磷酸鈉、六偏磷酸鈉等。不過這種槽比Zn-Ca磷化槽更難控制,要得到顯微結晶磷化膜只需在磷化槽中加入很少量的聚磷酸鹽,稍微超過就會使磷化完全停止。另一方面,在酸性磷化槽中聚磷酸鹽非常不穩定,而且在某些條件下一般壽命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且在膜上就要迅速地消耗掉。在流水線上用聚磷酸鹽必需用微處理機控制。
4)在磷化液中加入含各種基團的有機物也是一種降低膜中和結晶尺寸的良好方法。
5)游離的和絡合氟離子是最常用的添加物。此外,為了提高磷化膜的防護性,氟代磷酸鹽也可用。
由于金屬是極性物質,而油漆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是非極性的,如果直接在鋼鐵件表面刷涂油漆,結合不牢,油漆很容易剝落,在涂裝前先進行磷化可解決這一問題,這是由于磷化時跟金屬表面Fe反應,是磷酸鹽牢固沉積在金屬表面,同時由于磷化膜有細小的孔隙,當噴涂油漆時,油漆高分子滲入磷化膜孔隙中,增加了油漆的附著力,使油漆不容易剝落,從而增加防腐蝕時間,涂裝磷化一般采用鋅系或鋅鈣系磷化。
工藝一般為:脫脂--水洗--酸洗--水洗--表調--磷化--水洗--熱水洗--干燥。
磷化膜類型可用鋅系、錳系。膜單位面積質量為10-40 g/m2。磷化后涂防銹油、防銹脂、防銹蠟等
由于磷化后,在鋼鐵件表面形成一層磷化膜,隔絕了空氣,氧氣等,把磷化膜的孔隙封閉后,有較好的防腐蝕效果。常用的裝飾性磷化有錳系,鋅系,鋅鈣系,鋅錳系。其中錳系磷化膜顏色最深,為黑灰色,鋅系顏色最淺,為灰色。對于裝飾性磷化,首選錳系磷化,由于錳系磷酸鹽的穩定性,其防腐蝕能力大大優于鋅系磷化,同時錳系磷化顏色深,顆粒晶體為半球狀,手感細膩,并且錳系磷化膜耐磨性大于鋅系磷化,適合于對耐磨要求更高的情況。
工藝一般為:脫脂--水洗--酸洗--水洗--表調--磷化--水洗--熱水洗--浸油。
由于磷化膜具有細小的微孔,能夠儲存皂化液,起到潤滑的作用,防止在冷擠壓過程中工件粘在模具表面,損壞昂貴的模具。
磷化膜可起減摩作用。一般用錳系磷化,也可用鋅系磷化。對于有較小動配合間隙工件,磷化膜質量為1-3 g/m2;對有較大動配合間隙工件(減速箱齒輪),磷化膜質量為5-20 g/m2。
一般用鋅系磷化。用于電機及變電器中的硅片磷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