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土與結構接觸性能試驗及模擬方法研究 | 項目類別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
項目負責人 | 李立云 | 依托單位 | 北京工業大學 |
土-結構接觸屬于不同介質的接觸問題,對土-結構系統處于強非線性階段的反應具有較大的影響,是目前土與結構相互作用問題分析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關鍵環節。針對這一問題,本項目擬首先從完善現有的試驗技術手段入手,采用試驗方法研究循環荷載作用下土體/飽和土體-結構接觸面動態變形-強度特征,土體/飽和土體-結構接觸的靜、動應力-應變全過程曲線,揭示土與結構接觸面的力學特性及破壞機理;在此基礎上,基于損傷理論和彈塑性理論,建立接觸問題的率相關彈塑性損傷動力本構關系模型、接觸面破壞過程的模擬模型及破壞判別準則;開展土與結構接觸問題的接觸力學分析方法研究,推動接觸位移不連續問題處理方法的研究;進而為結構抗震的合理分析奠定基礎,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2100433B
批準號 |
50808006 |
項目名稱 |
土與結構接觸性能試驗及模擬方法研究 |
項目類別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申請代碼 |
E0810 |
項目負責人 |
李立云 |
負責人職稱 |
高級實驗師 |
依托單位 |
北京工業大學 |
研究期限 |
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經費 |
22(萬元) |
檢測回路模擬試驗是檢測儀表沒有與計算機連接時進行的儀表模擬實驗,由綜合校驗儀顯示檢測結果;工業計算機系統回路模擬試驗是檢測儀表與計算機連接后與計算機一同進行的模擬試驗,由計算機顯示檢測結果。
模擬運輸振動試驗機符合標準:EN、ANSI、UL、ASTM、ISTA,GB等運輸標準。振動方式:往復回轉式。振動幅度:1英寸。振動頻率:1.6Hz~5Hz.最大負載:500Kg和100Kg兩種或指定。...
先建橋梁模型,按照規范計算出試驗荷載,保證荷載效率在0.85至1.05之間。一般靜載試載荷載用三軸車。動載試驗車速按經驗及設計取值。 現場試驗。試驗數據及動態曲線。 按照現場實際加載位置用MIDAS計...
格式:pdf
大小:307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對DSJ-2型電動四聯等應變直剪儀進行改裝,在改裝后的剪切儀器上進行了粘土自身、粘土與光滑及粗糙混凝土、粘土與平行及垂直紋理木材4個含水率共80個試樣的剪切試驗。結果得到了不同含水率不同正應力下土與不同結構接觸界面的剪切應力應變曲線。研究結果表明,粘土與結構接觸界面的抗剪強度、摩擦角、粘聚力等力學參數與土體含水率、接觸材料類型及接觸材料粗糙度密切相關。
格式:pdf
大小:307KB
頁數: 4頁
評分: 4.6
簡要回顧了國內外有關結構柱抗震研究中所采用的地震荷載模擬加載方法。以加載方法的原理為依據可以將單體結構柱單元的地震模擬試驗裝置可以分成豎向懸臂梁式,簡支梁,以及反彎雙曲式、即所謂“建研式”三種。進行水平加載的同時軸向力的加載方法可以分為做動器直接加載,后張法加載,以及通過滑動墊層加載等。傳統的軸向加載方法的共通問題是實際施加的側向力必須根據軸力的施加方法而進行修正。在大比例結構柱子的試驗時以及動力加載或變動軸力加載時,問題更為復雜。本文介紹了第一作者發明的新型加載裝置,簡稱MUST(Multiple Usage Structures Tester)。與既往加載系統比較,MUST能實現側向力加載和軸向力加載分離,可直接測得施加至試驗柱的側向荷載和軸向荷載。
《混凝土結構試驗與理論研究》將混凝土結構試驗和理論結合進行討論,內容包括緒論,混凝土的本構關系,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撓曲承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及構件的受剪承載力,鋼筋混凝土梁受剪破壞的尺寸效應,受剪承載力理論模型與試驗,延性與約束混凝土,后記與補遺。
進行土與結構接觸面的動態剪切特性試驗。 2100433B
土釘支護技術在永久支護工程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國內外對永久性土釘支護的抗震性能研究開展甚少。我國是地震多發地區,研究土釘支護結構體系的抗震性能和設計理論顯得尤為重要。本項目旨在通過振動臺模型試驗揭示土釘支護結構體系在地震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和破壞機理;考慮土釘支護結構和土體的動力相互作用,采用合理的土體動力本構模型,尋求適當方案合理預測土釘支護結構體系破裂帶的產生、寬度和傾角,消除因破裂帶產生造成的計算時的病態網絡依賴性后,開發相應的有限元計算程序,并利用振動臺試驗驗證和完善此方法。建立土釘支護結構體系的強度、穩定性和變形的分析方法,提出穩定分析的時變安全系數計算方法,建立基于地震永久變形的安全評價方法。針對幾種典型形狀的邊坡,統計地震作用下破壞面的地震反應規律,提出簡便的抗震穩定性分析方法。對推動土釘支護結構抗震設計理論發展具重要意義。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