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X射線衍射殘余應力分析儀 | 產????地 | 加拿大 |
---|---|---|---|
學科領域 | 材料科學 | 啟用日期 | 2013年4月1日 |
所屬類別 | 分析儀器 > X射線儀器 > X射線衍射儀 |
材料試驗。 2100433B
-56~56℃ 120mm孔。
焊件焊后的熱應力超過彈性極限,以致冷卻后焊件中留有未能消除的應力。焊接溫度場消失后的應力稱為殘余焊接應力焊接過程的不均勻溫度場以及由它引起的局部塑性變形和比容不同的組織是產生焊接應力和變形的根本原因。
焊接應力分為焊接瞬時應力和焊接殘余應力,焊接瞬時應力足夠大時會導致焊接過程中的變形這也就是為什么焊接時采用工裝固定還有合理的焊接工藝的原因;焊接殘余應力是熔池金屬冷卻凝固以及熱響應區金屬冷卻產生的應力...
控制變形及減小消除焊接應力的方法 一、控制焊接變形的方法 1、設計措施 (1)選擇合理的焊縫尺寸: 焊縫尺寸增加,變形隨之增大,但是過小的焊縫尺寸將降低結構的承載能力,并使焊接接頭的冷卻速度加快,熱影...
格式:pdf
大小:1017KB
頁數: 5頁
評分: 4.3
X射線應力測量法是廣泛應用的無損應力測量方法,本試驗研究了X射線衍射法測量鋁合金厚板表面殘余應力。對7075淬火鋁合金厚板的表面殘余應力進行測量,得到了7075淬火鋁合金厚板表面殘余應力的分布區間和一般規律,并對表面殘余應力分布的邊緣效應進行了探討。
格式:pdf
大小:1017KB
頁數: 4頁
評分: 4.8
介紹了采用振動時效技術消減水電站鋼岔管焊接殘余應力,以及用X射線衍射法進行焊接殘余應力測試來對振動時效效果進行定量評價。并舉例說明X射線衍射測試焊接殘余應力的應用情況。
采用X射線衍射技術,能對各種金屬材料零部件在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和機加工以及噴丸等表面處理后進行非破壞性殘余應力檢測,既可以在實驗室鉛玻璃防護罩內對試樣進行測試(Z軸700mm自動行程),又可以攜帶到工作現場對各種成品零部件的不同部位(例如在120mm圓孔內部非破壞測試)進行殘余應力的定量分析,并且在測量殘余應力的同時測量剪切應力。
當一束單色X射線入射到晶體時,由于晶體是由原子規則排列成的晶胞組成,這些規則排列的原子間距離與入射X射線波長有相同數量級,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線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產生強X射線衍射,衍射線在空間分布的方位和強度,與晶體結構密切相關。這就是X射線衍射的基本原理。
1913年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父子(W.H.Bragg,W.L.Bragg)在勞厄發現的基礎,不僅成功地測定了NaCl、KCl等的晶體結構,并提出了作為晶體衍射基礎的著名公式──布拉格方程:2dsinθ=nλ
式中d為晶面間距;n為反射級數;θ為掠射角;λ為X射線的波長。布拉格方程是X射線衍射分析的根本依據。
Darwin的理論稱為X射線衍射運動學理論。該理論把衍射現象作為三維Frannhofer衍射問題來處理,認為晶體的每個體積元的散射與其它體積元的散射無關,而且散射線通過晶體時不會再被散射。雖然這樣處理可以得出足夠精確的衍射方向,也能得出衍射強度,但運動學理論的根本性假設并不完全合理。因為散射線在晶體內一定會被再次散射,除了與原射線相結合外,散射線之間也能相互結合。Darwin不久以后就認識到這點,并在他的理論中作出了多重散射修正。
Ewald的理論稱為動力學理論。該理論考慮到了晶體內所有波的相互作用,認為入射線與衍射線在晶體內相干地結合,而且能來回地交換能量。兩種理論對細小的晶體粉末得到的強度公式相同,而對大塊完整的晶體,則必須采用動力學理論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物質結構的分析盡管可以采用中子衍射、電子衍射、紅外光譜、穆斯堡爾譜等方法,但是X射線衍射是最有效的、應用最廣泛的手段,而且X射線衍射是人類用來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第一種方法。X射線衍射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現已滲透到物理、化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以及各種工程技術科學中,成為一種重要的實驗方法和結構分析手段,具有無損試樣的優點。
X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約為20~0.06埃)的電磁波,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質,并能使熒光物質發光、照相乳膠感光、氣體電離。在用高能電子束轟擊金屬“靶”材產生X射線,它具有與靶中元素相對應的特定波長,稱為特征(或標識)X射線。考慮到X射線的波長和晶體內部原子面間的距離相近,1912年德國物理學家勞厄(M.von Laue)提出一個重要的科學預見:晶體可以作為X射線的空間衍射光柵,即當一束 X射線通過晶體時將發生衍射,衍射波疊加的結果使射線的強度在某些方向上加強,在其他方向上減弱。分析在照相底片上得到的衍射花樣,便可確定晶體結構。這一預見隨即為實驗所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