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直立灌木。小枝有粗壯略帶鉤狀的皮刺。羽狀復葉,小葉3-5,少數7,廣卵形至卵狀矩圓形,葉小而狹,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銳鋸齒,兩面無毛,上面暗綠色,有光澤,下面色淡,葉柄和葉軸散生皮刺或短腺毛:托葉大部分拊生在葉柄上,先端分離成披針形裂片,邊緣具腺纖毛。
花常數朵簇生,或單生,花較小,徑約3厘米;花梗長,綠色,散生短腺毛,花托近球形,萼片三角狀卵形,先端尾尖,呈羽裂狀,外面無毛,內面和邊緣有短絨毛,花瓣玫瑰紅色,單瓣或重瓣,倒卵圓形或長圓形微香,花柱離生,具毛。薔薇果卵形或梨形,熟時黃紅色,萼裂片宿存。花期4月下旬至10月,果熟期9-11月。
中國各地普遍栽培。小月季對環境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很嚴。喜光,喜溫暖,一般氣溫在22-25℃最為適宜,高溫對開花不利。
插穗采集及扦插生根
從母本植株上剪取生長健壯的枝條,修剪成含5片葉片、長1.5厘米左右的插條,以最短的時間扦插到穴盤或直接扦插在花盆中,基質選用2份顆粒直徑在1-4毫米的進口泥炭加1份的珍珠巖,充分混合均勻。直接利用花盆扦插時,可根據花盆大小決定扦插枝條數量,一般10厘米花盆扦插4株,15厘米花盆扦插5株。扦插時插條基部蘸取250pp米的生根粉后插入基質中。扦插深度應適宜,把葉片和芽眼露在基質外面。插條應略偏外,有利于形成更大的株形。為了吸收更多光照,葉片應朝向光線較強的方向,切忌葉片相互覆蓋。扦插操作在陰涼處進行,以防止插條失水萎蔫。
生根管理
扦插后立即放置于可控制微環境的拱棚內,棚內適宜溫度設定在27-30℃,保持基質溫度比氣溫高3-4℃,有利于生根。扦插棚內空氣濕度越大越好,盡量保持在100%。根據天氣情況調節棚內濕度,天晴時定時對小棚內的插條進行噴霧,以增加空氣濕度,防止葉片失水。陰天時在傍晚到第2天早上期間適量通風透氣,防止因濕度過大發生病害,定期對棚內噴施殺菌劑。基質濕度穩定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50-60%,確保通氣保水。
光照控制方面,扦插初期插條還未生根,要求光線較弱。當光線很強時,要在溫室的房頂上噴白,或加蓋遮陽網。扦插10天左右開始生根,適當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以及其他生理活性物質的合成,從而提高扦插成活率。在早晨和傍晚給予一定的光照,促進生長。扦插20天左右,根系發達,小苗開始旺盛生長,此時應給予較強光照。
月季為常綠或半常綠灌木,具鉤狀皮刺。羽狀小葉3~5枚,花常數朵簇生,微香,單瓣,粉紅或近白色。花期10月。香水月季,由月季與巨花薔薇天然雜交而來。枝長,常帶攀援性,小葉5~7枚,表面有光澤,新梢、嫩葉...
形態特征 月季為落葉灌木或常綠灌木,或蔓狀與攀援狀藤本植物。莖為棕色偏綠,具有鉤刺或無刺,但也有幾乎沒有刺的月季。小枝綠色,葉為墨綠色,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小葉一般3~5片,寬卵形(橢圓)或卵狀長圓...
薔薇科薔薇屬,叢生性落葉灌木,花單瓣或重瓣,花繁密,3~25朵成花束狀,花白色、紅色、粉紅均有,花期長,春末至秋季均開花。
溫度調控盆栽小月季不同生長階段所需要的溫度有所不同,應根據植株的生長階段進行調節。第二次修剪間苗后不久現蕾,溫度控制在22℃左右,以控制植株生長,利于上市銷售。
濕度調控盆栽小月季生長過程中理想的空氣濕度應保持在70-80%,不低于50%,當濕度高于80%或低于50%時,會影響植株生長。為確保適宜的空氣濕度,溫室內安裝高壓噴霧系統和環流風機,澆肥、打藥等生產操作會增加溫室濕度,應避免陰雨天進行操作。當溫室濕度到85-90%時,應進行通風降濕。
光照調控月季需較強光照,在全日照條件下生長健壯。其葉片光飽和點為3.5-5.0萬勒克斯,光補償點為1.0萬勒克斯,只有光照強度大于光補償點,才能有效促進生長開花。除扦插期和銷售期需要較弱光照外,其他生長階段需要強光。在有效輻射范圍內,月季的產量和品質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夏季晴天光照太強易導致灼傷、花朵褪色等不利影響,應遮光,選用遮陽網遮陰,或溫室涂白。冬季日照條件較差,不能滿足小月季要求的光照水平,容易徒長,產生盲花,抗病性減弱。為保證小月季正常生長,有效防止植株徒長,縮短生長周期,實現周年規模化生產,在冬季必須進行補光。因此,應利用透光率高的玻璃溫室,并用高壓鈉燈進行補光。每只高壓鈉燈1000瓦,高度在2米左右。在冬季,晴天時采用晚間間隙補光,陰雨天白天、晚上連續補光方法,確保每天的光照時間不低于12小時,防止植物在過長的黑暗中形成花芽。
肥水調控一般情況下,為生產出高質量的盆栽小月季產品,灌溉用水宜采用回收的雨水,雜質少,EC值低,pH值合適。在干旱季節雨水不充足的情況下,可利用水處理系統對自來水進行處理,去除氯離子、雜質等,確保水質符合要求。施肥采用基肥和追肥兩種方式,基肥使用緩釋肥料,用于供給植株整個生長期的營養。追肥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pH值控制在5.5,EC值為1.6-1.9MS/厘米。
不同生長階段吸收營養的能力有所不同,所供給的肥水應有所不同。生根苗移出扦插棚的前期,肥水EC值應低于1.0MS/厘米,此后慢慢提高。營養生長階段以氮肥為主,修剪后5天左右,植株開始旺盛生長,此時加大施肥量,不能缺肥,EC值為1.6-1.9MS/厘米,否則直接影響質量。花蕾開始萌發時,以磷、鉀肥為主,并輔以氮肥。
另外,施肥量根據季節、天氣靈活掌握。人工澆水時直接澆到植株基部,不能澆到花朵上,防止引起花朵腐爛。夏季由于氣溫高,應注意檢查盆花的干濕狀況。
為打破植株頂端優勢,使植株形成理想的飽滿株形,需對盆栽小月季進行必要的修剪,一般情況下需要3次修剪才能形成株形飽滿的植株。
第1次修剪移出扦插棚2-3周后,枝條長至一定高度,莖葉健壯,初現花蕾時便可以進行第1次修剪。修剪過早,枝條過于柔嫩不宜修剪,過晚會導致生長不整齊。在上部第一片復葉處修剪,同一個花盆的枝條應該在同一高度上修剪,同一個品種修剪的高度也應該一致,大約在6-8厘米。第1次修剪后不應立即澆水,否則易發生傷口感染,導致植株死亡。2-3天后,當傷口變干,有萌芽時再澆水。
第2次修剪第1次修剪1周后進行第2次修剪。因為第1次修剪時漏掉的小芽在修剪后會迅速長出,導致株形參差不齊。修剪高度保證在統一水平線上。
第3次修剪第2次修剪以后3-4周便可進行第3次修剪,不同的季節時間有所區別,冬季植株生長緩慢,3次修剪時間可略微延緩。若進行扦插取條更應延緩修剪時間,待枝條強健后再修剪。修剪應在新長出枝條的第一個5片葉子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修剪。有時為防止株形過高,盡量降低修剪的高度。一般在新長出枝條的自下往上第2-3個芽處修剪植株,高度保持在9-11厘米。第3次修剪直接影響植株株形,應著重加強這個環節。第3次修剪后植株處于迅速生長階段,應給予更多的肥水、光照和生長空間。
白粉病
危害癥狀:主要發生在嫩枝部位,葉面、嫩梢上生一層白色粉狀物,引起病葉卷曲,發生嚴重時葉片變黃脫落,花不能開放或花姿不整,影響植株的生長和觀賞價值。一般4月中下旬初次侵染,5、6月份蔓延。
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氮肥不宜過多,應適當增施鉀、鈣肥。適時修剪整型,去掉病梢、病葉,改善植株間通風、透光條件。發病初期可噴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預防措施:為了減少使用農藥,應在生產溫室內安裝硫黃熏蒸器來有效防治白粉病的發生。每100平方米安裝1臺硫黃熏蒸器,垂吊于溫室中,距地面1.5米處熏蒸器內盛20g含量99%的硫黃粉,安裝定時器,以便在夜間溫室里沒有人員工作的情況下進行加熱熏蒸。電熱硫黃熏蒸器采用電爐控溫均衡發熱方式,通過加熱使硫黃升華形成微小的硫黃顆粒,均勻分布于相對密封的溫室大棚內,在作物各個部位而形成一層均勻的保護膜,起到殺死和防止病原菌侵入的作用,抑制溫室內空氣中及月季表面白粉病菌的生長發育,從而有效治療和預防月季白粉病。
霜霉病
危害癥狀:多數發生在新枝的中、下部葉上,病葉葉面呈灰黃色到污紫色的不規則水漬狀斑點,最后變成同樣顏色的病斑,如同發生藥害的癥狀。高濕時,還可看到白色霉斑,病葉輕搖就會掉落。
防治方法:清除感病葉片、病莖和病花,減少侵染來源;降低種植密度,通風透光,可減少發病;發病初期噴灑25%瑞毒霉(甲霜靈),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40%乙膦鋁(疫霉靈)200-2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7天噴1次,連續3-4次。注意各種藥劑交替使用,噴霧時應均勻周到;為了防止霜霉病的發生,可以預先噴灑2000倍液代森銨,或500倍液代森錳鋅或代森錳進行預防。
灰霉病
危害癥狀:葉、花、花蕾及嫩莖均能發病,受害部分密生黑霜。花瓣上出現紅褐色凹狀小斑點,隨著花朵開放,出現黑褐色的腐敗現象,如果把受害的花枝采收后放入冷庫,病害會進一步的發展。灰霉病繁殖的最適溫度為15℃,21℃以上或2℃以下,發病會受到抑制。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病葉,減少侵染來源,對于凋謝的月季花應及時剪除;要通風透光,種植不要過密;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即噴藥保護,5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2-3次,防治效果較好;用70%代森錳鋅500倍液噴霧進行預防效果好于治療效果。
蟲害紅蜘蛛、薊馬、蚜蟲是盆栽小月季生產中最為常見的蟲害,防控要從栽培技術、環境衛生、環境條件控制等方面綜合治理。
栽培措施:選用抗性強的品種,并提供最佳栽培條件,避免高溫、干旱等脅迫。避免大批量修剪,降低種植密度。
環境衛生:保持溫室環境衛生清潔,及時將枯枝爛葉和雜草打掃干凈。修剪等操作應在沒有紅蜘蛛的區域,在通風口裝防蟲網。對蟲害特別嚴重的區域進行隔離,防止蟲害擴散。
物理防治:在溫室中懸掛藍色和黃色黏蟲板,誘殺成蟲,減少產卵,并及時通過黏蟲板分析蟲害發生程度,進行有效防治。
利用生物肥皂等產品替代化學殺蟲劑,通過藥液與害蟲有效接觸,使害蟲脫水、窒息等物理作用殺蟲。
觀賞:四季開花,花色豐富,花期長,用途廣泛,管理方便而備受人們的喜愛,可片植花壇或叢植草地觀賞,也可片植布置花壇,或作為觀花地被,也可盆栽觀賞。
藥用:花可以入藥,性味甘、苦,溫。歸肝經。活血調經,解毒消腫。主治月經不調,捅經,閉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瘰疬,癰腫。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通過對湖榕(Ficus sp.)和小葉榕(Ficus microcarpa L.)花形態結構特征的比較研究表明:湖榕和小葉榕的花果形態結構有較顯著的差別。湖榕雌花的萼片數多為4片,萼片頂部都有毛,花粉位為精園形,花粉壁較薄,其結實率較低,只有0.1%;小葉榕雌花的萼片數多為3片,萼片頂部光滑無毛,花粉粒為圓形而壁較厚,其結實率較高,為29.1%。
月季是很多人都喜歡的花卉,我們在平時養護月季的時候,也經常會出現很多問題,特別是蟲害的問題,讓很多人都非常的苦惱,下面給介紹幾個小技巧,讓大家可以吸取一些小經驗,在養月季的遇到這些情況,可以輕松應對。
白粉病
白粉病對于養月季的小伙伴一定都不陌生,而且招這種病的月季通常會讓大家比較苦惱,開始的時候葉子上會出現一些白色的顆粒,如果不及時發現病治療,就會一大片都出現白色粉末狀的東西。
所以,要及時的為月季治療,以免病情更加嚴重,用粉銹可跟水按照一定的的比例混合,噴灑在月季上,最好全部的都噴灑上,也可以在溶液中加入一點百菌清,這樣也可以防止再次出現白粉病。
黑斑病
如果月季得了黑斑病,會讓月季沒有絲毫的抵抗力,可以說是月季的頭號禍害了,在一開始的時候是褐色的小斑點,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逐漸的擴大,到最后會葉片發黃,成為禿枝。
想要治療黑斑病可以往月季上噴藥,用阿米妙收藥劑兌水,噴灑在葉片的反面,如果莖干也有病害,也要噴上點。其次要注意澆水,在澆水的時候一定不要把水澆在葉片上,最好沿盆邊澆,把月季放在通風的地方,適當的修剪,保持充足的光照,相信很快就會好了。
紅蜘蛛
紅蜘蛛是月季常見的蟲害,很多花卉都會招紅蜘蛛,所以,在養護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如果月季招了紅蜘蛛會讓月季的葉片出現黃斑塊,嚴重了會導致葉片脫落。
解決方法可以用阿維菌素藥劑兌水之后噴灑在葉片上,最好每三天噴一次,連續噴個3次左右基本上就好了,但要注意葉片的正反面都噴一下,如果蟲害比較嚴重也可以兩天噴一次。
月季是非常漂亮的花卉,月季花在開花之后非常的漂亮,而月季如果花謝了之后要及時的給月季做護理,要不然容易讓月季生長不好,所以,在月季在開花之后建議要進行護理,那么,月季在開花之后要怎么做呢?應該怎么讓花卉生長的更好呢?
1、月季花后進行修剪
月季在開花之后要及時的進行修剪,這樣可以不至于讓月季消耗更多的養分,讓養分蓄積給月季花,讓月季更好的生長,促進月季第二次開花。月季花開花之后要及時的給月季施肥,讓它更好的補充營養,保證充足的肥料。
2、月季開花之后分株
月季花開花之后不僅要修剪,還可以對月季進行分株,月季的分株是把月季從盆里拿出來,然后把土壤打散,打散之后,把月季新長的小月季枝條,可以直接小心的分出來,分成幾株,然后把幾株月季分別種在幾個盆里,月季的生存能力特別強,但也要稍微的注意下養護,一周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正常養護了,這樣月季就由一盆輕松變成幾盆了。
但還有一點要注意,分株的月季上邊的葉子不要留的太長了,要稍微的剪一下,剪掉的枝條也不要扔了,可以用來扦插,非常的容易成活。還有一點剛分株好的月季不要急著施肥,等過一段時間,根據植株的生長狀態來是覅欸就可以了。
3、月季開花后的扦插
剛剛說到,剪下來的枝條可以用來扦插,下面給大家將將月季花開花之后的扦插工作,把從月季上剪下來的枝條,稍微的修剪一下,可以泡一下多菌靈溶液,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干,之后把需要扦插的枝條直接放在盆土里進行扦插就好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要在月季需要扦插的枝條上留幾片葉片,但是莖不要留的太長。
盆土要多加一點沙土,澆水的時候要澆透,期間注意不要讓太多水,保持稍微的濕潤就可以了,然后放在通風的地方進行養護就好了,一般一兩個周就可以生根了。
這是藍妖每日原創文章的第879天
月季養殖系列文章:第77篇
大家都知道月季花開花美,開花多,但如果月底了月季花消苞,你是否會覺得很郁悶呢?
好不容易養到含苞待放了,卻突然花苞黃了,消苞了。頓時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那么養的好好的月季花為什么會消苞呢?我們只有找到了消苞的原因,才能針對性解決問題。下面藍妖就來給您分析下,可能引起月季消苞的原因。
月季消苞的原因: 常見的月季消苞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3種。
1、肥不足
月季開花多,對養分的消耗多。有些月季品種非常的多頭,一個枝條上課開六七朵甚至十幾朵花。
有些花蕾最先開放,消耗很大一部分養分,如果施肥不及時,小的花蕾就容易因養分不足而發黃枯萎。
對于特別多頭的月季品種,有時也會因為肥料不足,而出現集體枯黃的消苞情況。
因此在月季的花蕾期一定要注意及時追肥補充能量。尤其對于多頭月季,如果肥水管理不是很充足,可選擇適當疏蕾,以免造成消苞。
2、光照不足(突然變換環境)
月季是非常喜陽光的花卉,需要較多的陽光照射。很多花友會在月季含苞待放時將月季盆栽搬到室內觀賞,然后沒過多久就發現花苞出現枯黃的現象。
這主要是因為原本光照充足的月季,遇到突然的環境變化,光照不足導致的不適反應。
在此提醒咱們的花友朋友,在花卉的花蕾期,盡量少搬動,以免因環境的突然改變而造成不良的后果。
3、突然干旱
月季花是不耐水濕也不耐旱的花卉品種,因此在平時的管理中應注意合理的水肥管理。
如果花蕾期的月季突然遭受干旱,就可能會出現花苞枯黃脫落的現象。這是植物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在惡劣的環境下,會首先選擇放棄部分器官,如花、花蕾、葉片、部分枝條等。
如果你的月季也出現過消苞的情況,不妨對照看看,找到原因正確解決。想跟藍妖學習月季養殖技巧嗎?關注藍妖的微信公號:藍妖花園(ilanyao)就能找到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