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養;觀株型;景觀綠化等;家具;特種用材;裝飾工藝品。
有性繁殖(種子繁殖)。
喜光;喜溫;喜濕;中等;1-多年生長;性成熟期15-20年;果熟期10-11月;受精至果熟期當年成熟;無大小年。
葉可供飼養天蠶,葉子初步分析含粗蛋白質3.1%,粗脂肪1.9%,天蠶絲可制釣絲、 琴弦、衣刷等,過去以廣東海南的安定、樂會、萬寧、陵水等縣經營最多。枝葉、根、樹皮、木材可蒸樟油和提制,樟油是調配各種香...
該種精油成分主為葵醛及十五烷醛或松油醇。 可提取芳香油。沉水樟木材纖維長度1240um,寬度15um,可與意大利楊媲美,是造紙的好材料;沉水樟樹體含水量高,根系發達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優良樹種。 沉水...
樟木是提煉化工原料(分子式 C10H16O)、油(由和其它如桉葉油素、芳樟醇、松油槨、素以及副產品白樟油、紅樟油、藍樟油。多種萜類化合物組成)、芳樟醇最重要的原料樹種。成材的樟樹樹干和根部含有高至20...
福建省。
亞熱帶。
高產、優質;樹冠傘形;樹干通直度一般;分枝角中;結實性為結實多。
2013年由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培育。
海拔160.0m,土壤類型:沙壤土、紅壤,微酸性。
格式:pdf
大小:84KB
頁數: 7頁
評分: 4.5
香樟 即樟樹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代表樹種, 常綠喬木 。葉互生,卵形,上面光亮,下面稍灰白 色,離基三出脈,脈腋有腺體。 樹皮幼時綠色,平滑;老時漸變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縱裂。初 夏開花,花有 6 片,中心部位有 9 枚雄蕊,每 3 枚排成 1 輪。花小,黃綠色,圓錐花序。 核果小球形, 紫黑色, 基部有杯狀果托。 因全株散發樟樹的特有清香氣息, 故在民間多稱其 為香樟 。廣布于中國長江以南各地。 該樹種枝葉茂密,冠大蔭濃,樹姿雄偉,能吸煙滯塵、涵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 是城市綠化 的優良樹種, 廣泛作為 庭蔭樹 、行道樹、 防護林及風景林。 樟樹所散發出的松油 二環烴、樟腦烯、檸檬烴、丁香油酚等化學物質,有凈化有毒空氣的能力,有抗癌功效,過 濾出清新干凈的空氣,沁人心脾。長期生活在有樟樹的環境中會避免患上很多疑難病癥。 樟樹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 氣候,耐寒性不強,對土壤要求不嚴,較
格式:pdf
大小:84KB
頁數: 4頁
評分: 4.6
凍害是北方引種香樟的重要制約因素,研究主要氣象因子對香樟凍害的影響,對北方引種及馴化具有指導意義。該研究按秋末初冬氣溫驟降型和嚴冬持續低溫凍害型。選取棗莊市近幾年較重2次凍害,對造成2次低溫凍害的幾種氣象因子進行對比分析,并對相關氣象要素和凍害結果進行相關性檢驗。結果表明:(1)秋末初冬氣溫驟降型凍害的關鍵因子是降溫幅度和極端低溫的強度;(2)嚴冬持續低溫凍害分析的關鍵因子是極端低溫強度和香樟凍害臨界溫度的持續時間,地面極端低溫對1~3年生新植香樟影響較大;(3)2015年11月和2016年1月的2次凍害疊加是造成棗莊市2016年香樟樹毀滅性打擊的關鍵因素。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