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子,井鹽鹽井固井工具。鐵制,作功部分加鋼。
由云頭、扁方鐵條及兩個蹄尖稍向外彎曲的“羊蹄子”組成。四川場修治井時,用以叼換井下木柱套管或勾取落筒。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cywc4y6" class="single-tag-height">2.2MB
頁數: 6頁
評分: 4.3
紅花羊蹄甲 、紫荊、洋紫荊、羊蹄甲有什么區別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 baidu 點擊數: 更新時間: 2011-5-6 這個問題可真是暈死人的!看拉丁名才準確!不能單看中文名稱(要 看你是哪里人,沒有固定的叫法!因為大陸內地、香港、臺灣對三者的叫法完全 混亂?。?********************************************************************* ************ 首先,最易區分的是 紫荊(注意開的花不是“香港的 紫荊花” ),與其他 三者完全不同?!緦W名】: Cercis chinensis Bunee ,花小而密,先開花后長 葉,初春開花,多分布在北方。是和上面的花完全不同的花。又叫滿條紅、蘇芳 花、紫株、烏桑、籮筐樹。為豆科 紫荊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
格式:pdf
大?。?span id="8kie9cz" class="single-tag-height">2.2MB
頁數: 1頁
評分: 4.7
紅花羊蹄甲 Bauhinia blakeana(英文名 Hong Kong Orchid Tree) 別名:洋紫荊、紅花紫荊、香港櫻花、艷紫荊、洋櫻花 蘇木科羊蹄甲屬 形態特征: 常綠喬木,樹高 6~10米。葉革質,圓形或闊心形,長 10~13厘米, 寬略超過長,頂端二裂,狀如羊蹄,裂片約為全長的 1/3,裂片端圓鈍。 總狀花 序或有時分枝而呈圓錐花序狀, 先于葉或和葉同時開放; 紅色或紅紫色; 花大如 掌,花瓣5,其中4瓣分列兩側,兩兩相對,而另一瓣則翹首于上方, 形如蘭花狀; 花香,有近似蘭花的清香,故又被稱為“蘭花樹” 。莢果扁平,狹長橢圓形,沿 腹縫線處有狹翅;種子扁,數顆。花期十一月至翌年四月。 生長習性: 熱帶樹種,喜歡高溫、潮濕、多雨的氣候,有一定耐寒能力,我 國北回歸線以南的廣大地區均可以越冬。適應肥沃、濕潤的酸性土壤。 花語:在中國古代,紫荊花常被人們用來比擬親情,象征兄
世界羊毛生產的優勢在南半球。大洋洲原毛產量占世界原毛總量的40%左右。澳大利亞主要生產細毛,新西蘭主要生產半細毛,個體產毛量年平均達5.0千克以上。南美洲的產毛水平也較高。澳大利亞、新西蘭、蘇聯和中國是羊毛主要生產國,其產量約占世界羊毛總產量的60%。羊毛主要輸出國除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外,還有阿根廷和烏拉圭以及南非等。
澳洲
澳大利亞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孕育出世界最好的羊毛。羊毛之中又屬美利奴羊的羊毛優其優質,美利奴羊,是澳洲特有的一種綿羊。以最先培育該羊的農場命名,羊毛直徑16~17.5微米,其外觀、手感和工藝特性均類似山羊絨。
美利奴羊適應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氣候條件,能耐干燥寒冷,忌潮濕,可終年在天然草場或人工補播草場上放牧,但對灌木叢多的地區不宜。冬、春季節是母羊的妊娠期和哺乳期,需補飼干草、青貯料和精料。合群性強,年產羔一次,產羔率120%~170%。但澳大利亞育成的布魯拉系(Booroola)美利奴羊,產羔率可達200%以上。利用年限一般為6~8年,壽命長。
美利奴羊按用途可分為毛用、毛肉兼用和肉毛兼用 3種類型。其中肉毛兼用型對營養需要和生態條件的要求較高,毛肉兼用型次之,毛用型的要求最低。毛用型按毛纖維的細度又可分 4種類型:①超細型美利奴。羊毛直徑15~18微米(折80支),毛長5~9厘米。特點是毛細和有極柔軟的手感,大部分用于織造輕薄優良精紡毛織品。②細型美利奴。羊毛直徑18~20微米(折70~80支),毛長5~10厘米。主要作衣料用毛,包括用于制造精紡和粗紡織品。③中型美利奴。羊毛直徑20~22微米(折60~64支),產量最多,最適于織造男裝用的優質精紡毛織品,特點是耐用美觀。④強壯型美利奴。羊毛直徑22~25微米(折58~60支),毛長6~12厘米,纖維較粗且長,用于織造耐穿的精紡衣料,亦適于織成輕細的針織毛線。
澳大利亞所產美麗諾羊毛雖多,但一般禁止出口,所以在國內市場是罕見的,市面上大多的美利奴羊毛被都是仿造,或者是從南非或阿根廷進口的次羊毛。
美利奴羊具有羊毛長而明顯彎曲,光澤好,細度均勻的特點。美利奴羊毛為乳白色,平均細度、長度、卷曲形態、磷片結構、縮絨性、吸排濕功能等方面,都優于一般羊毛。購買美利奴羊毛被要認清“美利奴羊毛”標志(MERINO)
羊毛被在制作時需進行一系列處理,必須對羊毛進行清洗、去脂、殺菌、消毒、防腐等處理,這一過程統稱炭化。炭化處理的羊毛,可抑制細菌滋生和蟲咬蟲蛀,具有防腐、防蟲、防蛀和安全作用。優質的羊毛被 ,經過水洗、脫脂、炭化、梳理加工成被子的內膽,然后加上高支紗、高密度全棉布料制成。國內一些羊毛被使用包裝全棉防雨布料的概念是在全棉布料的外面掛一層漿,從而達到防雨的效果。但是這種面料的棉布織數低于30*30的國際標準,因而需要掛漿。這種布料的特點是聲響較大,而且洗滌后會縮水和起皺。而且漿是一種化學產品,在環保意識很強的澳洲幾年前已不使用。
東漢《神農本草經》列入有毒植物21種,包括鉤吻、藜蘆、烏頭、羊踟躕等,特將羊踟躕列為大毒的下品藥物;明代《本草綱目》則說其“花、根、葉有大毒,羊食其葉踟躕而死”。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羊踟躕全株最毒部份是花與果實,但山羊、綿羊之流中毒事件,卻多發生在早春萌發嫩葉、動物饑不擇食之時。所以羊踟躕毒死人與牲畜,并非憑借詭譎妖冶的黃色花朵。
羊踟躕毒素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使人畜麻醉、步履蹣跚、喪失知覺,猶如醉酒,而且此毒素似乎與酒相合后毒性更烈?!吨袊卸局参铩芬粫Q:“歷代流傳的蒙汗藥組成之一即是此花;相傳此花與酒同服能使人麻醉、喪失知覺?!边@與明末梅元實《藥性會元》記載相合:“羊躑躅花,不可服,誤則令人顫抖昏倒一晝。如用,可拌燒酒蒸三次,即無虞矣。同它羅花(即曼陀羅花)、川烏、草烏合末,即蒙汗藥。”《藥性會元》一書在海內已經絕跡很久,近年來從東瀛作為善本回歸。此書是在講羊躑躅花時提及蒙汗藥的,其用處也是療毒治瘡,這與其他明清方術與小說中的麻藥“蒙汗藥”在主要成分與用藥目的上都極為不同。其他“蒙汗藥”似乎都不提羊躑躅花,現在認為梅元實這個蒙汗藥是受神醫華佗的“麻沸散”啟發而得的。
那么華佗“麻沸散”配方又是從哪而來的?西方學者曾經指出,華佗的“麻沸散”與西亞早期的麻藥很像。陳寅恪先生在清華大學撰文《三國志曹沖華佗傳與佛教故事》,指出“華佗”與梵語“藥神”頗有淵源,華佗的本名為“敷”而非“佗”,當時民間把華佗比附印度神話中的藥神,因此稱之為“華佗”,實以視之。陳寅恪的意思很明顯,華佗這個名字來自印度神話,是當時中國的好事者將印度神話在民間傳播,以致最后被陳壽拿到了中國的歷史之中,編纂了《三國志》。所以,有人認為華佗與“麻沸散”皆來自古印度,但可以確定的是,即便魏晉時期中土確實照方配制了麻沸散,那也只能是以羊踟躕為主,而非印度普遍用作麻藥的曼陀羅,因為曼陀羅花至少要等到唐朝,才傳入到中原地區。2100433B
【來源】 本品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Rhododendron mllle G. Don 的干燥花。
四、五月花初開時采收,陰干或曬干。
【性狀】
【鑒別】本品粉末黃棕色?;ǚ哿K拿骟w形,直徑58~97μm,具三個萌發孔?;ㄝ喾窍倜啥嗉毎M成,交叉排成數列,直徑29~68μm?;ü诜窍倜?,單細胞,直徑10~20μm,長可達 400μm以上,壁薄,有的可見壁疣?;ǚ勰冶砥ぜ毎惗嘟切位蝾悎A形,直徑13~31μm,排列整齊而緊密,壁稍增厚,有的紋孔明顯,細胞內含有黃棕色物質?;ü诒砥ぜ毎L方形、類方形或不規則形,直徑26~78μm,壁薄,呈波狀彎曲。
【性味與歸經】辛,溫;有大毒。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濕,散瘀定痛。用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皮膚頑癬。
【用法與用量】 0.6 ~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注意】不宜多服、久服。體虛者及孕婦禁用。
【貯藏】 置干燥處,防潮。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