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銀鏡反應 | 外文名稱 | silver mirror reaction |
---|---|---|---|
簡介 | 銀化合物的溶液被還原為金屬銀 | 目的 | 檢驗醛及還原性糖 |
優勢 | 操作簡單,現象明顯,易于觀察 | 主要器材 | 試管,酒精燈,燒杯 |
格式:pdf
大小:20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玻璃板上的銀鏡反應 ——制鏡 高中階段化學教材中醛和葡萄糖性質之一的銀鏡反應, 都是在試管內壁進行 的,若要在玻璃板上實現這種反應 ——制成鏡子,則需要掌握一些實際經驗和方 法,現將其工藝簡單介紹如下。 1 儀器和試劑 (1)儀器:堿式滴定管或吸量管、 100 mL量筒、燒杯、試劑瓶、玻璃板(20 cm×30 cm或 4 cm×5 cm)。 (2)試劑:硝酸銀、濃氨水、氫氧化鈉、葡萄糖、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 (3)溶液配制 A 液:取硝酸銀 1.7 g加水(本實驗中配制試劑用水 皆指蒸餾水或去離子 水)100 mL,配成 0.1 mol/L 硝酸銀溶液。 B液:在 1體積濃氨水(含 NH3 量約 28%,密度為 0.9 g/cm3)中加入 4體 積水,配成約 3 mol/L 的氨水。 C液:取氫氧化鈉 4 g加水 100 mL,配成約 1 mol/L 的氫氧化鈉水溶液。 D液:取葡萄
可用來檢驗有機物中含有的醛基,如:乙醛、葡萄糖等。這種反應又叫銀鏡反應。
氫氧化二氨合銀可將醛基氧化成羧基,方程式為:
RCHO+2Ag(NH3)2OH=Δ=RCOONH4+2Ag↓+3NH3+H2O
(此反應只用到Ag(NH3)2+,但使用Ag(NH3)2OH效果最佳)
生成的銀均勻附在內壁而形成銀鏡,所以叫銀鏡反應。
也可以檢驗果糖中的羰基(果糖中的羰基會異構成醛基)
純凈的氫氧化二氨合銀是白色晶體,極不穩定,容易分解為AgOH和NH3,AgOH又會分解為Ag2O和水,實驗室常見的是氫氧化二氨合銀的氨水溶液,一般用氧化銀溶于氨水制得,具有強堿性和強腐蝕性,因此被稱為"苛性銀"
二氨合銀(教科書上常寫作銀氨絡離子)和葡萄糖(C6H12O6)中的醛基發生銀鏡反應,在這個反應里,硝酸銀與氨水生成的銀氨溶液中含有氫氧化二氨合銀,這是一種弱氧化劑。銀被還原了出來。葡萄糖結構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