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與一些有機基團形成的金屬有機化合物。有機砷化合物在自然界并不多見。主要通過合成方法制備
中文名稱 | 有機砷化合物 | 外文名稱 | organoarsenic compound |
---|---|---|---|
解釋 | 砷與一些有機基團形成有機化合物 | 制備方法 | 合成法制備 |
有機砷化合物廣泛用作藥物。對氨基苯胂酸氫鈉鹽對實驗性的錐蟲病有療效 。胂凡納明(簡稱606)可治療梅毒,現存有機砷化合物已不用于治療梅毒,但仍用于治療非洲錐蟲病和阿米巴痢疾。有機砷化合物所引起的毒性反應可用2,3-二巰基丙醇解毒。
概述
砷與一些有機基團形成的金屬有機化合物。有機砷化合物在自然界并不多見。主要通過合成方法制備。有以下幾類:
①胂酸
通式RAsO(OH)2,R為烷基、芳基或雜環基。一烷基胂酸和二烷基胂酸通常由亞胂酸的堿金屬鹽與烷基鹵反應制得,此反應產率較高,可批量生產。烷基鹵中伯烷基鹵反應最快,仲烷基鹵反應慢,叔烷基鹵不起反應。芳基胂酸可用下列反應制備:ArN2X+As(ONa)3→ArAsO(ONa)2+NaX+N2此法也可用于制備雜環基胂酸,如3-吡啶基胂酸。胂酸可形成酸式鹽和中性鹽。
②亞胂酸
通式RAs(OH)2。可由胂酸用溫和還原劑還原成為亞胂酸或它的酸酐(RAsO)x通常的還原劑為二氧化硫和氫碘酸。亞胂酸酐和二鹵烷基胂與硫化氫或硫醇的鈉鹽作用得(RAsS)x,與硫醇作用得RAs(SR')2。這些化合物在藥理學上有用。
③偶胂化合物
通式RAsAsR。可由腫酸用強還原劑還原制備。
④伯胂、仲胂、叔胂
伯胂RAsH2可由胂酸、亞胂酸、二鹵烷基胂或偶胂化合物用鋅粉、鹽酸還原制得。仲胂R2AsH可由二烷基胂酸還原制得。伯胂、仲胂均為劇毒物質,易氧化,必須貯藏于惰性氣體中。叔胂R3As用格氏試劑、鋰試劑或三烷基鋁與三鹵化胂反應制得。
⑤三價氯胂
在三氯化鋁或氯化汞存在下,將乙炔通入三氯化砷時,可得到下列的三種三價氯胂的混合物:ClCH=CHAsCl2、(ClCH=CH)2AsCl、(ClCH=CH)3As。它們是糜爛性毒劑,用于化學戰爭中,前者糜爛性最劇烈。砷也可生成一系列五價砷的有機化合物:RAsX4、R2AsX3、R3AsX2、。
有機錫作為防腐劑,催化劑,主要在燙金膠,粘合劑或者糊料中存在,使用環保化學品
對于有機錫化合物的限制,歐盟之前已經先后發布過89/677/EEC、1999/51/EC和2002/61/EC,規定有機錫混合物用作游離締合的涂料(free association paint)中的生...
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區別:無機化合物即無機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鹽、、無機鹽等。一些簡單的含碳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和碳化物等,由于它們的組成和性質與其他無機化合物...
格式:pdf
大小:125KB
頁數: 3頁
評分: 4.8
1 高二化學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①有機物都是從有機體中分離出來的物質 ②有機物都是含碳的共價化合物 ③有機物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④有機物不具備無機物的性質,都是非電解質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團不屬于官能團的是( ) 3.下列物質與 CH 3CH 2OH 互為同系物的是( ) A.CH 2=CHCH 2OH B.CH3OH C. D.C2H 5OCH 2OH 4.下列物質屬于同系物的是( ) ①CH 3CH 2Cl ②CH 2═CHCl ③CH3CH2CH2Cl ④CH 2ClCH 2Cl ⑤CH 3CH2CH 2CH 3 ⑥CH3CH(CH 3)2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⑤⑥ 5.按碳骨架分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H 3CH(CH 3)2屬于鏈狀化合物 B.
格式:pdf
大小:125KB
頁數: 4頁
評分: 4.6
室內環境問題越來越引起關注,但是室內可吸入顆粒物中的有機化合物研究較少,尤其是其中的酯類物質,更是被研究者忽略。主要采用氣相色譜法及色質聯用法對采集的室內可吸入顆粒物樣品進行分析,得出了顆粒物中的脂肪烴、芳香烴和酯類物質的種類及濃度,并且分析了這些有害物質的來源。
1.來源和用途
毒砂(砷黃鐵礦)和斜方砷鐵礦是兩種能被熔化生產單質砷的礦石。單質砷和三氧化二砷(As2O3)是作為商品生產,后者是許多砷化合物的生產原料。單質砷用于與鉛和銅一起制造合金。砷化合物有許多用途,包括用作催化劑、殺菌劑、除銹劑、殺真菌劑、動物飼料添加劑、防銹劑、藥物、獸藥、制革劑以及木材防腐劑。砷劑是第一種治療梅毒的藥,并且一直用于治療阿米巴痢疾。硫砷密胺(一種有機砷化合物)是治療由非洲錐體蟲引起的神經病發病期的最有效藥物。
2.砷的暴露和吸收
砷能通過腸胃系統和肺途徑被吸收,對砷關注的主要是內吸收毒害。三氯化砷(AsCI3)和有機砷化物路易斯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作毒氣)可以透過皮膚,這兩者對暴露者有很強的危害性,并且是強的糜爛性毒劑(引起水泡)。普通砷化物As2O3通過肺和腸道被吸收,固體顆粒的大小是它被吸收多少的主要因素。粗粒子的化合物趨于穿過腸胃并且通過大便排出。
砷有 3和 5氧化態,并且 3氧化態的無機化合物通常是比較毒的,轉為砷(V)一般對環境有利,其危害大為降低。
砷是絕大多數土壤的自然組成部分。許多食物中含砷,特別是水生貝殼類動物。成年人每天通過正常來源平均攝入大約低于1毫克砷。
3.砷的代謝、轉移和毒害作用
生物化學上砷使蛋白質凝結,與輔酶一起形成配合物,抑制ATP(三磷酸腺苷)的產生。與鎘和汞相似,砷是“親硫”元素。砷有某些與磷相似的化學特性,并在某些化學過程中替代磷,起不利的新陳代謝作用。下圖《砷(Ⅲ)干擾ATP磷酸化作甩產生的過程》所示概述了這種作用。圖上面的反應說明從甘油醛一3一磷酸酯,酶催化合成1,3—雙磷酸甘油酸酯,其生成物繼續反應生成三磷酸腺甙(ATP),這是一種人體內新陳代謝中必需的產生能量的物質。當亞砷酸鹽AsO33-出現時,與甘油醛一3一磷酸酯結合生成一個能經過非酶自發水解的產物,阻止ATP的形成。
砷中毒的解毒藥可以利用它的“親硫”性,采用含有巰基的物質,如2,3—二巰基丙醇(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