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陽江市應急指揮中心 | 外文名 | Yangjiang Emergency Command Center |
---|
陽江市應急指揮中心完成網絡系統、音視頻系統建設、軟件平臺及辦公設備等軟、硬件設施建設。信息化網絡設計充分考慮到多部門融合、防災減災信息量大的特點,采用目前較先進的光路技術,實現光纖到桌面,將各類監控音視頻流進行網絡化處理。這個平臺不僅能實時與省應急辦、省防總、省氣象局等省級網絡平臺連接互通,而且還與各縣(市、區)、鎮(街道)的網絡連接,實現平臺四級緊急視頻會商。同時,以氣象、三防、應急三個部門網絡的基礎,中心接入地震、海事、海洋漁業、電力、公安消防等部門的應急指揮平臺和視頻監控,努力打造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覆蓋互聯互通平臺,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提高效率。
陽江市應急指揮中心著力打造"大應急"指揮平臺,融合氣象、三防、預警信息發布等各類業務系統,建立完善多個平臺的輔助決策指揮系統,逐步實現科學決策與指揮手段現代化。
在完善市三防指揮系統建設方面,整合大中型水庫、重點河道、重點漁港碼頭以及各地站點的水雨情及視頻監測,建立和完善陽江市三防預警決策支持信息系統,提高指揮處置時效。
在建立突發事件預警決策輔助系統方面,突發事件預警決策輔助系統5分鐘內能收集到全省的氣象資料,能保證一張圖無縫隙融合所有氣象災害點應急物資救援隊隊伍等資料,實現突發事件決策的高效、精細和完整。
在建立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方面,根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的發布流程,建立統一發布、運作高效、覆蓋全市的預警信息發布體系。同時建立了手機、廣播電視、電話、氣象頻道、網站、大喇叭廣播、電子顯示屏、微博和微信、海洋應急廣播平臺等多種發布手段和相對應的發布子系統,有效解決預警信息傳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陽江地處亞熱帶,雨量充沛,物產豐富,是粵西著名的"魚米之鄉",但也是廣東省的臺風、暴雨中心之一,每年臺風、暴雨、地質災害等頻繁發生,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為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全面提高防災減災應對能力,妥善處置公共突發事件,成立統一的信息發布平臺和指揮平臺,是一頂民心工程。
近年來,陽江市委、市政府按照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省長朱小丹關于"大應急"的工作思路,創新機制,整合資源,先行先試,成立了市、縣兩級應急指揮中心,積極打造“大應急"指揮平臺,統一發布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應急指揮中心是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應急指揮...
對于應急指揮中心的設計與建設,最重要的一個流程就是設計環節只有設計環節好了,在建設的過程當中才不容易出錯。
業務管理水平,中電智通結合實際情況,利用3G/4G無線網絡,推出一套交通應急指揮系統...還支持普通手機安裝終端軟件,實現專用終端的全部功能,充分加強各...
在陽江市應急指揮中心籌建過程中,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紀家琪(時任廣東省應急辦主任)、省氣象局局長許永錁、副局長鄒建軍,陽江市委書記魏宏廣、市長丘志勇、副市長李孟志等領導多次調研指導,研究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加快各方資源整合,努力打造"大應急"指揮平臺。
在廣東省氣象局的大力支持下,陽江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科學應對,高效有序"的原則,整合應急、三防、氣象、地震等應急管理機構資源,于2014年8月26日成立陽江市應急指揮中心,為陽江市政府直屬正處級事業單位,并加掛陽江市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陽江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的牌子。陽江市防汛防旱防風指揮部辦法室法定職責不變,與中心合署辦公。目前,陽江市應急指揮中心內設綜合科、應急指揮科、災害治理技術科、預警信息發布科、防汛防旱防風科、技術平臺裝備科6個科室。陽春市和陽西縣參照市的模式,均成立縣(市)一級應急指揮中心。
陽江市應急指揮中心將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科學應對、高效有序的原則,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以落實和完善應急機制為基礎,以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為重點,努力建設全省一流、全國先進的應急指揮平臺。
完善系統建設,推進資源整合,擴大平臺功能。健全完善應急指揮決策輔助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預測預報預警系統、應急數據庫,利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打造智能化的指揮體系,全面提升我市應急指揮能力。
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監測預警,實現全面覆蓋。加強與各部門溝通合作,完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機制,實現重大突發事件的指揮處置、預警“縱向到底,橫向到邊”。
完善預案體系,注重可操作性,確保科學有序。建立和完善各級各部門應急預案體系,完善應急專家庫建設,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確保處置突發事件科學、高效、有序。
抓好隊伍建設,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各部門業務工作培訓,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全年24小時應急值守,確保緊急情況及時處置和信息報送及時準確。
市應急指揮中心成立以來,各項工作機制、工作制度已經建立,指揮中心運轉比較順暢。今后,市應急指揮中心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的工作部署,按照"大應急"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動應急指揮工作再上新臺階,為陽江實現在粵東西北地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437KB
頁數: 8頁
評分: 4.6
應急監控指揮中心 1 建設目標 通過應急監控指揮中心大屏系統實時顯示視頻信息,實現在中心對周邊地 區安全和運行狀況進行全天候的監控和運行管理, 加強周邊地區安全管理, 提升 日常管理與應急處置效率。 通過應急監控指揮中心緊急事件管理和視頻會議系統,實現緊急事件下應 急協調和指揮調度, 滿足突發事件時應急會商和處置的需要, 提高對突發事件處 置能力。 2 應急指揮中心 中心將建設大屏幕顯示系統、視頻會議及會商控制系統、值守操作平臺、 高清網絡監控管理平臺等,系統建設完成后,將作為地區運行監管、會商、突發 事件應急處置與指揮調度的綜合管理場所。 2.1 方案設計 應急監控指揮中心包括會商區、大屏幕顯示墻、日常值守操作區三部分部 分。 2.2 區域劃分 (1)會商區 (2)日常值守操作區 值守操作區設置一組綜合控制臺,沿墻擺放,其中每一綜合控制臺均能夠 擺放多臺顯示器,操作臺下部設置計算機及控制
格式:pdf
大小:437KB
頁數: 18頁
評分: 4.5
國家電網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建設規范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圍 ........................................................................................................................................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
2020年5月30日,江陰舉行2020年“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啟動儀式。儀式上,江陰市應急指揮中心揭牌成立。
南京市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中心。
2021年11月,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應急管理部授予全國應急管理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交通運輸綜合應急指揮中心,政府機構。
2020年10月,交通運輸綜合應急指揮中心聯合黨支部被評為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抗疫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