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漢族篇
1 “一顆印”民居
2 徜徉在逝去的歲月――昆明文明街區的建筑裝飾
3 僑鄉風情――騰沖和順、綺羅村落民居
4 會文千古 澤潤百家――會澤古城合院民居特色
二 傣族篇
1 月光下的鳳尾竹
2 西雙版納傣族的村寨與寺廟
……
三 白族篇
……
四 彝族篇
……
五 哈尼族篇
……
六 納西族篇
……
七 摩梭人篇
……
八 藏族篇
……
九 怒族篇
……
十 壯族篇
……
十一 專題篇
……
2100433B
云南是多民族建筑文化交融共生的圣地:漢族的“一顆印”;傣族的“竹樓”;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彝族的“土掌房”;哈尼族的“蘑菇房”;納西族的“石頭房”;摩梭人的“木楞房”;藏族的“碉房”等……都仍保留著一種完全與自然親和的方式,她們是那么讓人著魔,讓人迷戀,讓人不停地探究追尋。無論是歷史還是文化,都會在建筑這個歷史的化石巖層上烙下深深的印痕,本書正像一個拾取這些印痕的匣子,全方位、多視角、多層次地展示了云南許多地區和民族異彩紛呈、獨具風韻的建筑文化。打開這個匣子讓它成為普通人也能了解多彩云南民族建筑文化的一個窗口!
《便衣警察》 《死于青春》 《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海巖文集》 《永不瞑目》 《海巖散文》 《玉觀音》 《海巖中篇選》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海巖長篇經典全集》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愛人》 《煽》 ...
徐韋華,在臺灣很有影響力的著名拼布作家,從事 拼布材料包 設計多年,經驗非常豐富。《一縫就成的拼布小物》是一本實用的拼布書,以面紙套、手機袋、卡片夾、零錢包、筆袋、相機包等非常實用的拼布小物的制作講解...
前言第1章 概述1.1 傳統的圖解展開法1.2 程編計算公式法展開放樣1.3 計算器的程編計算應用第2章 圓柱面構件的展開2.1 被平面斜截后的圓柱管構件2.2 被圓柱面截切后的圓柱管構件2.3 被橢...
格式:pdf
大小:251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重大的一個歷史過程,它不但體現了"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表象,更要在"加強農村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的內涵與精神上賦予實質,只有兩者的結合才能反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利用原有鄉土文化所呈現的農村新風貌,才能形成與城市不同民情、不同風俗的景觀和特色。因此,保護和利用鄉土建筑文化是新農村建設的一條思路,它在很大程度上成其為支撐鄉村居民自身構筑美好家園的理念。
格式:pdf
大小:251KB
頁數: 5頁
評分: 4.5
鄉土建筑文化是鄉土社會的載體,真實記錄著鄉土社會的思想智慧、知識經驗、技術藝術、禮俗習慣的現時態與歷時態。它的基質存在于鄉土社會認同和運用的哲學思想、材料使用的知識智慧以及民間信仰之中。它具有民族性、從“理”性、適應性、隨“人”性等特性。解讀鄉土建筑文化,必須以“人”為本,通過建筑物的“物理形態”,洞見其建造、利用和維護過程中的“事主”、 “事件”、 “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