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棕喜高溫、濕潤、強光照環境和肥沃的土壤。年平均溫度24~27℃,年降雨量2000~3000毫米,分布均勻,每天日照5小時以上的地區最為理想。年平均溫度23℃以上,月平均溫22~30℃的月份有7~8個月以上,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
油棕形態特征
直立喬木狀,高達10米或更高,直徑達50厘米,葉多,羽狀全裂,簇生于莖頂,長3-4.5米,羽片外向折疊,線狀披針形,長70-80厘米,寬2-4厘米,下部的退化成針刺狀;葉柄寬。
花雌雄同株異序,雄花序由多個指狀的穗狀花序組成,穗狀花序長7-12厘米,直徑1厘米,上面著生密集的花朵,穗軸頂端呈突出的尖頭狀,苞片長圓形,頂端為刺狀小尖頭;雄花萼片與花瓣長圓形,長4毫米,寬1毫米,頂端急尖;雌花序近頭狀,密集,長20-30厘米,苞片大,長2厘米,頂端的刺長7-30厘米;雌花萼片與花瓣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毫米,寬2.5毫米;子房長約8毫米。
果實卵球形或倒卵球形,長4-5厘米,直徑3厘米,熟時橙紅色。種子近球形或卵球形。花期6月,果期9月。
油棕喜高溫、濕潤、強光照環境和肥沃的土壤。年平均溫度24-27℃,年降雨量2000-3000毫米,分布均勻,每天日照5小時以上的地區最為理想。年平均溫度23℃以上,月平均溫22-30℃的月份有7-8個月以上,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
該草適于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喜光,也較耐陰,再生力強,亦耐踐踏。對土壤要求不嚴,能適應低肥沙性和酸性土壤,在沖積土和肥沃的砂質壤土壤上生長最好,但在干燥的高丘上生長欠佳。由于匍匐莖蔓延迅速,每節均能產生...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陰,忌陽光暴曬。毛杜鵑喜涼爽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寒,怕熱,耐半陰,不耐長時間強光暴曬。生長適溫15~28℃,冬季能耐-8℃低溫。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質壤土為宜。
生于海拔150-1900米的山坡、丘陵等的灌叢中、疏林中以及路邊、溪旁和村舍附近。 耐干旱,每年冬季施入基肥,喜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鹽堿。較耐寒,長江流域可露地越冬,能耐-5℃的短暫低溫。喜陽光,也能...
油棕原產地在南緯10°~北緯15°、海拔150米以下的非洲潮濕森林邊緣地區,主要產地分布在亞洲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美洲。中國引種油棕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廣東、廣西。
油棕分布在南緯10°至北緯15°、海拔150米以下的非洲潮濕森林邊緣地區,主要產地分布在亞洲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美洲。中國引種油棕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廣東、廣西。
油棕栽培技術
移植:當長至4-5片葉時,移植于40厘米×45厘米的營養袋中(最好是選擇黑色營養袋),以間隔80厘米的株行距成正三角形重新排列。移苗時間應掌握在下午17:00點以后,移植后及時澆足定根水,移植一個月后可拆除遮陰棚。育苗過程中,應做好水肥管理:視天氣情況澆水,視苗長勢施肥。幼苗期每周施尿素(或等當量的人糞尿)一次,以每株0.1克的量兌水噴施,每次施肥后結合澆水清洗葉面,避免肥料灼傷嫩葉。苗中期視苗長勢于每株根圈處施NPK復合肥10-15克,干旱季節追施農家肥,出圃前追施適量草木灰,促進苗木健壯生長,提高定植成活率。
定植:培育為12-14個月生的苗時便可出圃定植,定植時應選擇葉片羽裂早、開叉大、葉面積大、裂片多的壯苗,于雨季初期定植為宜。定植前兩個月進行整地、挖穴,穴規格一般為100厘米×100厘米×80厘米,每穴施入40千克農家肥作為基肥。每公頃定植165-195株,采用三角形植距,使葉片充分受光,保持最大的同化面積,以減少花序敗育,從而提高產量。
中耕:油棕定植后的管理植后的1-4年為幼齡期,以營養生長為主,在封行以前一定要控制萌生植物,做好中耕除草,每年除草3-4次。葉片盡量保留或修去少量老葉。2、3齡時,每年每株施有機肥30千克,視長勢可配施化肥,化肥的施用以氮肥為主,適當施磷肥和鉀肥。油棕到六七齡時進入旺產期后,對水、肥的要求強烈,一般每年每株施用有機肥50千克,硫酸銨或氯化銨2-3千克,過磷酸鈣2-3千克,氯化鉀或硫酸鉀1-2千克。
種子開始萌芽后,當其幼根長約1厘米時,播入規格為8厘米×12厘米的營養袋中(移栽基質采用壤土:有機肥:河沙=3:1:1的比例配置,播種前1天用3‰的高錳酸鉀溶液對基質進行消毒),移植于營養袋后覆蓋土,蓋土厚度為1厘米為宜,澆足定根水,搭建遮蔭棚(棚高1.6米左右),搭蓋透光度為75%的遮蔭網,以預防陽光對幼苗的灼傷。
格式:pdf
大小:26KB
頁數: 4頁
評分: 4.7
本文整理于網絡,僅供閱讀參考 南天竹的生長習性 南天竹的生長習性 南天竹性喜溫暖及濕潤的環境,比較 耐陰。也耐寒。容易養護。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 土。對水分要求不甚嚴格,既能耐濕也能耐旱。比較喜肥,可多 施磷、鉀肥。生長期每月施 1~2 次液肥。盆栽植株觀賞幾年后, 枝葉老化脫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莖留 15cm左右便可, 4月修 剪,秋后可恢復到 1m高,并且樹冠豐滿。 常綠灌木。土壤。花期 5-7 月。野生于疏林及灌木叢中,也 多栽于庭園。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 土生長。 南天竹的養殖方法 繁殖以播種、分株為主,也可扦插。 可于果實成熟時隨采隨播,也可春播。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 季進行。扦插以新芽萌動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長時進行。室內養 護要加強通風透光, 防止介殼蟲發生。 種子繁殖 秋季采種,采后即播。在整好的苗床上, 按行距 33厘米開溝, 深約
格式:pdf
大小:26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香樟 樟樹多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水濕,但 當移植時要注意保持土壤濕度,水澇容易導致爛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鹽堿土。 主根發達,深根性,能抗風。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速度中等,樹形巨大如傘,能遮陰避 涼。存活期長,可以生長為成百上千年的參天古木,有很強的吸煙滯塵、涵養水源、固土防 沙和美化環境的能力。 女貞 女貞耐寒性好,耐水濕,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蔭。大葉女貞木樨科女貞屬 ,別名: 楨樹,大葉女貞,高桿女貞。樹皮灰綠色,平滑不開裂。枝條開展,光滑無毛。漿果狀核果 近腎形, 10~11 月果熟,熟時深藍色。大葉女貞不耐干旱和瘠薄,適生于肥沃深厚、濕潤 的微酸性至微堿性土壤。 大葉女貞陽性樹種,喜光,喜溫暖環境。適生于深厚、肥沃、濕 潤的土壤,對土壤的適應性強,酸性、中性、堿性土及輕度鹽堿土均可生長。深根性,側根 廣展,抗風力強。忌積水,不耐
“棕櫚木蘊含了生命之源的意義,它通身洋溢的原始氣息,制成的所有產品都滲透著島嶼的氣息,讓家居更加貼近大自然。
我國也有棕櫚木,但是最早的棕櫚木也才是80年前引進的,樹齡不夠無法用來制作家具,因此原料必須進口!目前國內油棕木家具的木材全部來自馬來西亞油棕木,做家具選材用的樹的年齡必須在20年以上,而且制作家具的時候只采用樹的根部,其余的部分就要浪費掉。
在泰國,棕櫚木被編為紅木類,是泰國和緬甸的“國木”!
由于其貴重的品質和產地的局限,百年的棕櫚樹資源是非常稀缺的,所以進價為一般木材的四倍以上,目前能提供上等珈誠油棕木的工廠全世界僅有一家,位于馬來西亞。
珈誠油棕木家具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兩張相同規格的桌子,也會因為色差的關系存在細小差別。然而如此珍稀,卻并非難于搭配,顧客即便是喜歡上其中一件,也不用擔心會影響與家裝整體的混搭。
油棕屬共2種植物,產非洲熱帶地區和南美洲;其中原產非洲的油棕,廣泛作為油料作物栽培,中國熱帶地區有引種栽培。
非洲油棕?形態特征
野生非洲油棕櫚樹為 單莖,高可達20米。羽狀葉,開許多簇狀密生小花,花為三萼三瓣。果實在開花6個月后成熟,簇生于短枝上,單個果實呈卵圓狀,長約4厘米,成熟時為黑色,基部為紅色。果肉和果核均含有大量油脂。單株樹的產果量為2至12簇不等,隨樹齡增長而逐年增加,每簇重15至25公斤。美洲油棕櫚樹干沿地面匍生,葉片大而寬闊,但花、果與非洲油棕櫚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