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可以挖出苗,移栽要在冬季沒有下雪的天氣或翌年春季2月,按照株距2米、行距2米進行。為了保證栽苗成活,栽后要澆水和培土保墑。等到第3年,苗已經成活,可按株挖穴,將腐熟的廄肥與土拌勻以75噸/公頃。施入穴內,施肥后再覆土并澆水培土保墑,確保苗的成活。
木瓜樹的適應性特強,且性喜陽光,能耐干旱、瘠薄和高溫,坡地、山崗、溝谷、梯田以及屋前院后均適宜于種植。尤其在pH值為6.5-7.5的沙壤土中,因土層深厚、質地疏松且有機質含量豐富、排水良好,因而樹木生長旺盛,產量高。在坎邊栽培為最優(yōu),采收果實方便。
由于前期的樹冠比較小,而行株距空間比較大大,可間作人參、田七、西洋參、竹節(jié)人參、頭頂一棵株、江邊一碗水、七葉一枝花、八角蓮等其他藥材或矮桿農作物,實現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中耕除草:木瓜園里最忌諱發(fā)生草荒,一旦有雜草滋生,必須及時除掉。木瓜樹周圍松土要在4-5月份進行,并進行第1次鋤草;第2次鋤草在7-8月,應在雜草易生時對成齡樹進行鋤草松土。每年不能使用化學除草劑超過2次,在生長季節(jié)可在樹盤覆蓋秸稈和雜草。
分期施肥:木瓜施肥要以施磷、鉀肥為多,要與松土鋤草結合進行,春季按10千克/株施堆肥,秋季施肥按15千克/株施水糞土或草木灰,要挖10厘米深的溝在樹周圍70厘米處,把將肥施下后立即蓋土,為了防凍冬季應培土壅根。施肥的基本原則是大樹多施小樹少施,一般按每年2-3次施肥。
修剪整枝:木瓜樹成齡后,要保證豐收必須要修剪。1/3枯枝、密枝和枯老枝應在冬季枝葉枯萎時和春季發(fā)芽前進行修剪,讓樹成內空外圓的冠狀形,要在修剪后,進行1次施肥。
水分管理:在水分方面,木瓜的要求并不高,其有著很強的抗旱能力,通常情況下,可在花芽萌動前后和果實膨大期各進行1次透水灌溉。而遇到雨量充沛的季節(jié),必須疏溝排水要及時,對根部腐爛進行有效地防治,防凍水要在入冬前結合施基肥灌1次。
一般于初熟期采摘木瓜比10月采摘更為合適,如果過早的話,水分多就味道淡;太晚容易果質松泡,品質就不高。可以晚采摘的是那些留種的。采摘后的木瓜果,可趁鮮縱剖成2半,再在開水中浸燙5分鐘左右,也可以放入蒸籠蒸10-20分鐘,然后撈出心向上進行仰曬,也可用微火烘干就可成為藥材。
可采發(fā)育較好的1-2年生的枝條,將其剪為2-3厘米長的插條,并在每條留2-3個節(jié),一般在春季發(fā)芽前或秋季落葉后扦插,在春季可大面積扦插。按行距30厘米在整好的苗床上開深2-3厘米的溝,以10厘米株距于溝內斜插后在進行填土壓實。再實施澆水和蓋草,確保土壤濕潤,等到枝條生長出新葉和新根,即可除蓋草。還應對苗期松土、除草、澆水等加強管理,移植大田可待其生長1年后進行。
一般在春、秋兩季于老樹周圍挖穴,再把生長于其根部的枝條彎曲下來,壓入其中,而在土里埋下中間部分,只在穴外留住枝梢。為了促其生根發(fā)芽,用刀在靠近老樹的枝條基部把皮割開一個缺口,等其生根后就切斷枝條,帶著根進行移栽。移栽的時候,要選好地塊再挖樹穴,要讓栽樹的深淺基本與苗木原生根痕保持一致。以便根系能夠舒展在穴內,等栽好再把定根水澆足。一般春、秋的季為最佳移栽時間。
一般在10月下旬開始秋播,選取成熟的鮮木瓜種子,把外皮稍晾干后播種,播后出苗不能在當年而在翌年春季。也可以把春季作為播種時間,采收種子后以濕沙儲藏到下一年的2-3月再進行播種,播種之前應將事先選好的地深翻3厘米,將雜物、雜草抖凈后,開溝作寬1.5米(含0.3米寬的溝)的廂,要依地形而定廂長,一般應有7-10米的田塊廂長,再開出橫溝,以此對排水和田間管理有利。把畦整好的畦后,再其內開深3厘米的溝,播種按行距2厘米、株距1厘米進行,播完種后,接著覆土、耬平并壓實。一般的用種量為6千克/公頃。出苗應在播后待地溫10℃左右之時,松土、除草、澆水等工作應在出苗后進行。
分布于中國和緬甸;在中國分布于陜西、甘肅、四川、貴州、云南、廣東。中國各地常有栽培,主產四川、湖北、山東、安徽、浙江等省,湖北以鄂西山區(qū)種植為主。皺皮木瓜喜光又稍耐陰,有一定耐寒能力,對土壤要求不嚴,耐瘠薄,但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
木瓜樹的栽培技術:采種:8-9月當外果皮呈青黃色時即可進行采收。將采回的鮮果剖開,掏出涼干,選取子粒飽滿的留種;也可在11月果皮風干后,削開果實,取出,進行留種。育苗:木瓜育苗以播種繁殖為主,也可行壓...
一、選擇園地選陽光充足、土質肥沃、濕潤且排水良好的地方種植,也可利用田邊地角、山坡地、房前屋后種植,成片栽培時,按株行距1米×2米開穴,每穴施入5-10千克的農家肥與泥土混合作基肥。育苗地宜選疏松肥沃...
一、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木瓜喜溫暖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我國南方較溫...
落葉灌木,高達2米,枝條直立開展,有刺;小枝圓柱形,微屈曲,無毛,紫褐色或黑褐色,有疏生淺褐色皮孔;冬芽三角卵形,先端急尖,近于無毛或在鱗片邊緣具短柔毛,紫褐色。葉片卵形至橢圓形,稀長橢圓形,長3-9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急尖稀圓鈍,基部楔形至寬楔形,邊緣具有尖銳鋸齒,齒尖開展,無毛或在萌蘗上沿下面葉脈有短柔毛;葉柄長約1厘米;托葉大形,草質,腎形或半圓形,稀卵形,長5-10毫米,寬12-20毫米,邊緣有尖銳重鋸齒,無毛。
花先葉開放,3-5朵簇生于二年生老枝上;花梗短粗,長約3毫米或近于無柄;花直徑3-5厘米;萼筒鐘狀,外面無毛;萼片直立,半圓形稀卵形,長3-4毫米。寬4-5毫米,長約萼筒之半,先端圓鈍,全緣或有波狀齒,及黃褐色睫毛;花瓣倒卵形或近圓形,基部延伸成短爪,長10-15毫米,寬8-13毫米,猩紅色,稀淡紅色或白色;雄蕊45-50,長約花瓣之半;花柱5,基部合生,無毛或稍有毛,柱頭頭狀,有不顯明分裂,約與雄蕊等長。果實球形或卵球形,直徑4-6厘米,黃色或帶黃綠色,有稀疏不顯明斑點,味芳香;萼片脫落,果梗短或近于無梗?;ㄆ?-5月,果期9-10月。
危害皺皮木瓜的主要病蟲害有葉斑病、炭疽病、輪紋病、干腐病和蚜蟲、紅蜘蛛、木瓜螟、梨木虱等。生產上要在3月上旬(萌芽期)噴1次0.5°Be石硫合劑,鏟除越冬病蟲源。4月下旬(謝花后)噴1次50%的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20%滅掃利2000倍液,以防治蚜蟲、紅蜘蛛等。5月下旬至6月上旬(麥收前)噴1-2次50%多菌靈膠懸劑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以防治葉斑病和果實病害;麥收后至落葉前,每隔半月噴1次多菌靈或退菌特等殺菌劑與波爾多液(1:1:200)交替使用,同時注意防治各類毛蟲、梨木虱和刺蛾等害蟲。
早春先花后葉,很美麗。枝密多刺可作綠蘺。
作行道樹:公園、庭院、校園、廣場等道路兩側可栽植皺皮木瓜樹,亭亭玉立,花果繁茂,燦若云錦,清香四溢,效果甚佳。
造型與點綴:皺皮木瓜作為獨特孤植觀賞樹或三五成叢的點綴于園林小品或園林綠地中,也可培育成獨干或多干的喬灌木作片林或庭院點綴;春季觀花夏秋賞果,淡雅俏秀,多姿多彩,使人百看不厭,取悅其中。
制作盆景:皺皮木瓜可制作多種造型的盆景,被稱為盆景中的十八學士之一。皺皮木瓜盆景可置于廳堂、花臺、門廊角隅、休閑場地,可與建筑合理搭配,使庭園勝景倍添風采,被點綴得更加幽雅清秀。
據化驗分析,皺皮木瓜優(yōu)良品種含蛋白質0.45%、脂肪0.57%、粗纖維2.11%、可溶性固形物8.8%、果膠9.5%、有機酸3.22%,每100克鮮果中含鈣24.79毫克、磷6.04毫克、鐵4.53毫克、維生素C96.8毫克、維生素A6.35微克。此外,還含有17種氨基酸,氨基酸總含量達529毫克/100克。皺皮木瓜最突出的特點是含有豐富的齊墩果酸等有機酸,加工產品不需添加防腐劑、檸檬酸、香精、色素,是風味獨特的純天然綠色食品。
果實含蘋果酸、酒石酸、構椽酸及丙種維生素等,干制后入藥,有驅鳳、舒筋、活絡、鎮(zhèn)痛、消腫、順氣之效。 據中國上海藥物研究所等單位聯合測定,皺皮木瓜中含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具廣譜殺菌作用的齊墩果酸,對傷寒、痢疾桿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等都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此外,民間還流傳著很多用皺皮木瓜健身治病的土方、驗方,如加蜜糖煮食用,可順氣、活血、壯筋骨;皺皮木瓜煎湯服,用于產婦催奶;老年人用皺皮木瓜枝干作手杖,可舒筋活絡,延年益壽。另外,皺皮木瓜對腰腿酸痛麻木,腓腸肌痙攣,四肢抽搐,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病癥具良好的功效。
格式:pdf
大?。?span id="lznxcqe" class="single-tag-height">23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木棉的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向陽的、土層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種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實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陰涼處。過 數天,攤開晾曬,果裂種脫,除去絮毛雜物,陰干后貯存。早春 2-3 月間播種,播前催芽, 用條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頃用種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強管理,待幼苗長 至 5-6cm時,可進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達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開花,后長葉。花冠五瓣,橙黃或橙紅色。花萼黑褐色,革質。花后結橢圓 形碩果,內為卵圓形的種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術 用播種、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采集, 種子發(fā)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 2cm,平均氣 溫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齊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進行, 用長 80-10
光皮木瓜物種分類
皺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 Nakal)
別名貼梗海棠、貼梗木瓜、鐵腳梨。果實成熟7~10天后果皮微有皺縮,故名皺皮木瓜。果實可作蜜餞、果醬和果汁等多種食品。干燥的果實做藥用。皺皮木瓜屬中藥木瓜的主流產品。
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Koehne)
別名木瓜海棠、降龍木、風水樹、香瓜、木瓜、榠楂、木李、木梨。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光皮木瓜主要供觀賞,初夏賞花,秋季賞果,深秋夜色變紅也很艷麗。實生苗5-8年后進入花果期,光皮木瓜的藥效甚微。由于其果實木質無實用價值,果供觀賞,因其果實干燥后仍然光滑,不皺縮,故名光皮木瓜,我單位主要用其繁殖綠化苗木。
木李:主產山東、河南、江蘇。由于藥用效果差,國家藥檢局與2003年下文,禁止藥用。這說明,木李在藥用方面、食用方面暫無用途,又因木李,也屬稀有樹種,樹形好、病蟲害少,作綠化銷路較好。
毛葉木瓜(Chaenomeles cathayensis Schneid)
別名木桃。原產于中國西南一帶。落葉灌木至小喬木。果實卵球形或近圓柱形,先端有突起,長8~12cm,黃色有紅暈,味芳香。9~10月成熟。果實入藥,不可食用。耐寒力不及皺皮木瓜和光皮木瓜。
椰子瓜·木瓜 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ne
皺皮木瓜(貼梗海棠) 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
毛葉木瓜(木瓜海棠) Chaenomeles cathayensis (Hemsl.) C. K. Schneid
日本木瓜(倭海棠) Chaenomeles japonica (Thunb.) Lindl
臺灣白木瓜(臺灣海棠) Chaenomeles Taied tiuer (ghersd ) person 2100433B
貼梗海棠
科屬:薔薇科蘋果屬
適應溫度:42°至零下25°
應用范圍:貼梗海棠常用于市政片植、公園、庭院、盆栽、造型、觀光園、景區(qū)彩化、海棠花海、專類園等
貼梗海棠又叫皺皮木瓜也是一種獨特的孤植觀賞樹。枝密多刺可作綠蘺。果實含蘋果酸、酒石酸、構椽酸及丙種維生素等,干制后入藥,有驅鳳、舒筋、活絡、鎮(zhèn)痛、消腫、順氣之效。
溫帶樹種。適應性強,喜光,也耐半陰,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黏土、壤土中均可正常生長,忌低洼和鹽堿地。
早春先花后葉,很美麗。枝密多刺可作綠蘺。公園、庭院、校園、廣場等道路兩側可栽植皺皮木瓜樹,亭亭玉立,花果繁茂,燦若云錦,清香四溢,效果甚佳。皺皮木瓜作為獨特孤植觀賞樹或三五成叢的點綴于園林小品或園林綠地中,也可培育成獨干或多干的喬灌木作片林或庭院點綴;春季觀花夏秋賞果,淡雅俏秀,多姿多彩,使人百看不厭,取悅其中。皺皮木瓜可制作多種造型的盆景,被稱為盆景中的十八學士之一。
華彩三農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