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稱 | 遵義城投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成立時間 | 2015年05月11日 |
---|---|---|---|
總部地點 | 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北海路遵投大廈16樓 |
遵義城投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2015-05-11在貴州省遵義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北海路遵投大廈16樓。遵義城投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
簡介:宜昌城投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08月1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非經營性政府投資工程項目代建及管理等。法定代表人:李江濤成立時間:2007-08-10注冊資本:100萬工商注冊號:42050...
公司奉行“質量是生命、服務是靈魂“的企業經營理念,以一流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滿足市場的需求。以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思路,使產品贏得了業內及廣大用戶的普遍認同和贊譽。他們是這樣說的,可以按照他們的承諾要...
格式:pdf
大小:516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我公司創建于1993年,前身是寧波市市政公用工程建設監理公司,隸屬于市政公用局,2015年更名為寧波市斯正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我公司是寧波市建設監理與招投標咨詢行業協會的創始人。公司不僅是浙江省最早取得市政工程監理甲級資質的監理企業之一,公司現擁有市政公用及房屋建筑工程監理雙甲資質的監理企業,并擁有招投標代理甲級、造價咨詢甲級、政府采購資質、人防工程監理乙級、公路工程監理乙級、水利水電工程監理乙級、港口與航道工程監理等專業資質等專業資質。公司目前擁有技術骨干四百余人,擁有中高級職稱者約占60%其中國家注冊造價工程師二十二人,注冊監理工程師近八十人,其他具有國家一、二級注冊建造師、、設備監理工程師、注冊安全師、注冊咨詢師
格式:pdf
大小:516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知為咨詢成立于2004年,是以推動中國企業的管理現代化、市場全球化、發展持續化為使命,以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社會競爭力為目標,為各界客戶提供員工培訓、管理咨詢、信息化實施、系列化服務的專業機構。現擁有北京知為先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知為管理研究院、中國精益管理推進中心等二級單位,也是中國工業工程學會精益管理推進中心的運作和日常辦公機構。
“城投林”搶眼2018脫貧攻堅
——西安城投集團赴幫扶村開展同植“城投林”植樹增綠活動
陜西農村網-陜西農村報西安訊(張新龍/報道)3月11日,西安城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文,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振高,工會主席傅麗、財務總監王雙文帶領集團機關、秦華天然氣公司、城投置業公司、城投建設公司、城投融資租賃公司干部職工200余人赴藍田縣九間房鎮幫扶村開展“播種綠色希望,共建美麗鄉村”同植“城投林”植樹增綠活動,共種植柿子樹200棵,幫助貧困戶種植花椒50余畝,2000余株,并為群眾免費發放花椒樹苗1萬余株。
今天栽下一棵綠,他日林蔭蔽烈日。
在田家村的一條沿河溝道內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植樹場景。狹長的溝道內雜草叢生,劃好的植樹點位見縫插針地布滿了溝溝坎坎。張志文董事長、李振高總經理等領導和大家一道扛起鐵锨洋鎬,合力抬著樹苗,撥開荒草,趟過小河,下到溝中大干起來。揮鍬、挖坑、栽苗、回填、壓實、澆水、封土,道道工序細致認真、有條不紊。為了多種植一些苗木,大家累了、餓了就坐在溝中的石頭上,吃一口肉夾饃、喝一口礦泉水,接著干。“今天我的目標是種10棵,別和我搶啊。”“不累,出出汗挺好”、“來,我幫你。”……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經過一天的忙碌,200棵柿子樹俊秀挺拔、錯落有致的布滿了山溝,給荒涼的溝道增添了一抹綠意和生機。
翻溝越澗,搬運樹木,撒播綠色,保護生態不甘人后。
貧困戶的責任田,分散在山嶺的角角落落,道路崎嶇難行,大家和貧困群眾一起帶著工具和花椒樹苗爬上山嶺,下到溝道,揮起鐮刀、鐵锨,先把一人多高的荒草清理鏟除,并按照農業專家培訓的種植規范,確定好株間距,掄鎬挖坑、揮鍬鏟土、提桶澆水,一個個個忙得熱火朝天,很快一株株花椒苗整整齊齊地栽種在了希望的田野上。
栽種一抹綠,助推扶貧路。
城投集團在扶貧工作中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結合當地實際,發展綠色種植產業。去年以來,已種植1000余畝花椒,300余畝九孔貢蓮,200余畝金銀花,還著力打造了一座柿子山、一條柿子溝的“城投扶貧林”,通過打造農旅結合的美麗鄉村來推動幫扶村脫貧致富。
公司戰略定位: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著力構筑“投資”、“智庫”和“資產管理”三大平臺,努力發揮“對外投資主平臺”、“經營性資產調蓄池”與“經營決策智囊庫”三項職能,在落實市城投集團戰略的過程中,不斷拓寬自身發展空間,實現公司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公司目標愿景:
做大規模,做實平臺,努力成為城投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業投資與資產管理機構。
公司重點發展方向:
投資平臺建設:充分體現市城投集團的戰略意圖,立足城投產業與資源,推進產融結合,把握投資機會,著力培育并發展金融、類金融產業,努力形成獨特性、差異化的產業優勢;根據市場化法則,適度布局資源類、基礎類和房地產類實業投資項目,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智庫平臺建設:緊緊圍繞城投產業、行業投資與發展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分析,輔助決策;發現、挖掘和篩選業務機會,提出投資建議;積累一批具有投資價值的儲備項目;加強智庫平臺載體建設,提高研發質量,培育研發品牌;積極探索研發產業化。
資產管理平臺建設:力爭將資產管理平臺建設成為市城投集團系統內的資產管理、運營、交易的專業機構,構建“信息平臺”、“交易平臺”、“經營平臺”和“研究平臺”四大平臺載體。
戰略實施路徑:
公司將著力推進好“369”戰略實施路徑。
“3”即3年打好基礎。指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至“十二五”期末,公司以金融、類金融業務和實業投資為主要核心的雙輪驅動型投資格局初步形成;以信息、交易、資本運營為核心的資產管理平臺初步構建,智庫平臺建設影響力初步顯現;企業管控體系總體形成,融資能力得到培育,團隊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6”即6年初見成效。通過6年左右的努力,至“十三五”中葉,公司三大平臺建設進一步夯實,金融、類金融產業和資源性投資產業不斷鞏固,并基本形成差異化、獨特性產業優勢;企業管控與精細化管理得到全面推進,企業投資與經營管理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9”即9年躋身一流。通過9年左右的努力,至“十四五”前期,公司產業、規模、盈利、團隊、文化、品牌得到全面發展,努力使公司躋身于城投領域專業投資與資產管理機構的第一方陣。
中國穩增長壓力巨大,城投債“起死回生”或許是個印證。按照中信建投的說法,如果嚴格按照《43號》文的要求,發改委審批的城投債將逐漸偃旗息鼓。但今年一季度穩增長壓力仍大,高層不得不應予發改委再次創新以“四類專項債券”重出江湖。
中信建投黃文濤、楊曉磊表示,預計一季度經濟狀況低于高層預期,因此這次“正門”“后門”融資路徑齊上,體現了拓寬融資渠道的政策用意:
我們判斷今年一季度經濟下滑程度低于超出中央預期。上半年金融數據熱、經濟需求冷的局面還將持續。在制造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減速的背景下,穩增長似乎還沒找到合適的抓手。雖有兩個8000億的水利和高鐵做支撐,但在融資渠道受限和民營資本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下,單靠基礎設施投資拉動來實現穩增長的目標,實際上也難以落實。這次“正門”“后門”融資路徑齊上體現了拓寬融資渠道的政策用意。
我們預計,后期各類融資渠道還將繼續放開,從而解決資金與經濟需求之間的線路堵塞問題,但即便如此,最早也需要到二季度末才能見到經濟企穩,全年經濟是先降后穩的走勢。
正如華爾街見聞所提及,周四(9日),發改委印發四類專項債券發行指引,分別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養老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城市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四份。
上述專項債發行指引從七大類重大投資工程包和六大領域消費工程,其基本涵蓋主要穩增長領域,特別是基建和地產,寬信用再進一步。
不僅如此,發改委還放寬了發債門檻。《指引》表示,可適當放寬企業債券現行審核政策及《關于全面加強企業債券風險防范的若干意見》中規定的部分準入條件,鼓勵“債貸組合”增信,并優化各類品種方案設計。對于發行主體限制有巨大突破,城投類及一般生產經營性企業發行限制均有條件放開,且明確條件符合的城投類企業不受發債指標限制。
何謂“專項債券”?
發改委此次推出的“專項債券”,是與企業債并行的新型債券品種。這是發改委針對眾多城投企業資產負債率較高、余額在GDP中的占比不超8%等限制而量身打造的新品種,主要面向“七大類重大投資工程包與六大消費工程”專項提供的融資路徑。
中信建投認為,
此次發行的專項債券可能包含項目收益債,由于項目收益債在實務操作中遇到項目收益認定的難點,因此此次發改委跳過項目收益債提出專項債券。
發改委專項債券與與財政部專項債券的關系
由于監管機構不同,因此,兩類專項債券的償還來源也不同。
財政部口徑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的,以政府性基金收入或專項收入還本付息的政府債券。
發改委口徑的專項債券是指:由平臺公司、企業為拉動重點領域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而進行的特許融資,償還收入來自各自項目本身的收益,與政府預算無關。
招商固收團隊表示,
四類專項債券是在發改委企業債框架下的局部創新品種,不屬于財政部專項債范疇,不屬于項目收益債,但可視作未來項目收益債的創新過渡。
中信建投表示,
簡單來講,財政部的專項債券是利率債;發改委的專項債券是信用債,名字相仿,定位截然不同。
發改委口徑的專項債是否屬于政府性債務?
在中信建投看來,此問題懸而未決,
很多投資者關心發改委這次發行的債券品種是否屬于政府性債務,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無解的答案。
目前地方政府債務甄別還在進行中,由于政府性債務的邊界無法確定,導致財政部無法下決心公布最后的名單。到底哪些屬于政府性債務?國有企業中公益類企業算政府性債務嗎?正是財權事權不匹配、政企未明確分開,政府性債務界定就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城投債前景如何?
在招商固收團隊看來,考慮到一級發行逐步恢復和資產劃撥調整帶來或有風險,后續城投估值壓力依然不低:
首先,供給沖擊仍然存在。
①不單是考慮債務置換,還考慮穩增長,去年整個城投加地方債的凈融資量大概在2萬億左右,今年安排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去年基本持平,大概是15%,如果從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來源角度看,地方政府的凈融資需求中債券部分,應該是要增加的,至少要和去年持平,也要2萬億,今年從預算的角度看,地方債的凈增加大概是6000億,還有1.4萬億需要有其他的融資方式來安排,除地方債以外,地方政府還要從各種渠道去籌措資金,特別是債券部分,很有可能是PPP模式下用企業債的方式,PPN、項目收益債、資產證券化等品種都是可以考慮的。
②我們測算今年城投債的到期金額大概是9100億,納入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比例是極低的,這部分債券需要還本付息,需要滾續,從存量和增量的角度來講,今年地方政府的各種融資渠道的融資需求仍然是龐大。目前對地方政府比較合意的,可操作的融資安排仍然是城投債,二季度開始應該會有恢復。
第二個負面沖擊,考慮到43號文和新預算法要求,城投主體亟需轉型重組,在轉型重組中可能存在資產劃撥風險。
去年以來江東控股、鎮江國控,包括上海的同盛投資、廣西交投都在做轉型和資產劃撥,目前我們看到的還是在東部地區,經營性資產的覆蓋比例還比較高,如果向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和低層級主體蔓延,如縣市區這個層級,經營性資產覆蓋比例比較低,這個時候如果出現資產無償劃撥,類似于哈城投、石河子國資,對債券持有人會有負面影響。
我們認為,城投債的后續政策風險所引致的估值壓力依然存在,現在的收益率水平沒有體現這個不確定性,建議大家關注,所以我們維持中性的判斷。
發改委此類項目債看法,在同等評級和收益率條件下,建議精選后適度參與一級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