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案信息
備案號:0063-19942100433B
SMA系列射頻同軸連接器(就是我們常說的SMA頭)種類:半硬、半柔電纜連接器軟電纜連接器(以上兩種因為是連電纜的,所以很多公頭)印刷板安裝連接器(可以直接焊在PCB板上) !
采用美制螺紋標準,外絲為1/4-36UNS-2A,內絲為1/4-36UNS-2B
同軸線一般有兩大類:分別是RF同軸線和RG同軸線。RF射頻同軸線,電線結構主要分為導體、絕緣體、層和外被。按具體型號分,有RF0.81、RF1.13和RF1.37三種。RG射頻同軸線,電線結構主要分為...
格式:pdf
大小:5.5MB
頁數: 18頁
評分: 4.6
SMA 系列 射頻同軸連接器RF/Coaxial Connectors SMA系列 上海重構電子有限公司 SHANGHAI CHONGOO ELECTRONICS Co.,Ltd. TEL:(+86 21) 633 00701 Fax:(+86 21) 630 18030 E-mail:smoduim@163.com, http://www.chongoo.com SMA 系列 射頻同軸連接器RF/Coaxial Connectors SMA系列 SMA 系列 射頻同軸連接器RF/Coaxial Connectors SMA系列 上海重構電子有限公司 SHANGHAI CHONGOO ELECTRONICS Co.,Ltd. TEL:(+86 21) 633 00701 Fax:(+86 21) 630 18030 E-mail:smoduim@163.com, http://ww
精密螺絲如果要求高一點的話,產品物料上對精密螺絲有硬度的要求的話,一般都是需要加硬的。因為很多不加硬的精密螺絲在使用時,很容易滑牙,或者很容易斷掉。滑牙和斷掉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精密螺絲硬度不夠。所以對有硬度要求的精密螺絲一定要拿去加硬處理。
精密點檢和專業點檢并沒有嚴格的界限,精密點檢是在運行巡檢和專業點檢發現設備問題需要增加點檢內容、縮短點檢周期的點檢,也可設置一些關鍵點、危險點進行定期監測、診斷和分析,作為精密點檢內容。運行巡檢和專業點檢發現設備問題需要進一步分析原因的,應進入精密點檢環節。首先由點檢員按照工序服從原則,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分析、制訂預防和解決方案等,此項工作由專業點檢員來完成。需要外部資源進行診斷的,由專業主管負責聯系有能力的技術服務單位進行或進入公司問題庫管理流程。
精密點檢定位為對設備的“近期”負責。要做好精密點檢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一支專業從事設備狀態監測和分析診斷的技術隊伍
無論是振動頻譜分析技術、紅外熱成像技術、超聲波檢漏技術,還是油色譜分析技術等,都有非常強的專業性,對使用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據有經驗的電廠介紹,一般需要3~5年時間的研究和實踐才能掌握和應用這些高科技檢測技術。因此,首先要建立一支專業的狀態監測和分析診斷隊伍,原則上宜獨立設狀態檢測中心或診斷小組,而不宜以兼職的形式把狀態監測的職能分解到機、電、爐、儀各專業中,或由各專業的點檢員(工程師)兼管。同時,要注意人員的相對穩定,否則容易發生人員培訓困難、監測工作不規范、數據得不到有效積累等情況。
2.精密點檢工作的標準化、制度化和科學化
(1)要根據電廠人員、設備的實際情況建章立制。如制訂《設備狀態監測管理標準》、《狀態監測設備分工管理制度》、《設備定期檢測項目和周期標準》、《狀態監測儀器操作規范》、《設備狀態信息交流管理辦法》、《設備狀態監測技術標準》等管理辦法和制度,以確保精密點檢或狀態監測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2)要嚴格按照已經制訂的標準和制度執行。根據分工,狀態監測人員按照標準定期開展狀態檢測和故障診斷,掌握其發展趨勢和規律。
(3)要注重典型案例的分析與積累。作為精密點檢的狀態監測人員,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監測得到所需要的數據,只是一個基礎;更重要的是對大量數據和譜圖的分析,找出故障信息,甚至分析出故障原因及故障部位。因此,積極分析案例、積累案例,把案例作為故障判斷的輔助手段才是精密點檢的最終目的。
(4)狀態監測技術標準的研究與建立。建立狀態監測技術標準是非常有意義和非常必要的,但又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在現有的監測技術中,油品和紅外監測技術標準的建立和執行相對容易做到,而振動、電流、磁通等監測技術標準的建立比較復雜。國內一般的做法是先收集國際、國內的有關標準,制訂出企業的初始標準;然后再根據實際案例對標準進行修正,逐步建立一套適合于本企業的狀態監測技術標準。
(5)要掌握循序漸進,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科學地開展狀態監測、分析和診斷工作。
精密及超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
超精密加工是指亞微米級(尺寸誤差為0.3~0.03μm,表面粗糙度為Ra0.03~0.005μm)和納米級(精度誤差為0.03μm,表面粗糙度小于Ra0.005μm)精度的加工。實現這些加工所采取的工藝方法和技術措施,則稱為超精加工技術。加之測量技術、環境保障和材料等問題,人們把這種技術總稱為超精工程。超精密加工主要包括三個領域:超精密切削加工如金剛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可加工各種鏡面。它已成功地解決了用于激光核聚變系統和天體望遠鏡的大型拋物面鏡的加工。超精密磨削和研磨加工如高密度硬磁盤的涂層表面加工和大規模集成電路基片的加工。超精密特種加工如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上的圖形是用電子束、離子束刻蝕的方法加工,線寬可達0.1μm。如用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STM)加工,線寬可達2~5nm。
a.超精密切削
超精密切削以SPDT技術開始,該技術以空氣軸承主軸、氣動滑板、高剛性、高精度工具、反饋控制和環境溫度控制為支撐,可獲得納米級表面粗糙度。多采用金剛石刀具銑削,廣泛用于銅的平面和非球面光學元件、有機玻璃、塑料制品(如照相機的塑料鏡片、隱形眼鏡鏡片等)、陶瓷及復合材料的加工等。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利用鍍膜技術來改善金剛石刀具在加工硬化鋼材時的磨耗。此外,MEMS組件等微小零件的加工需要微小刀具,目前微小刀具的尺寸約可達50~100μm,但如果加工幾何特征在亞微米甚至納米級,刀具直徑必須再縮小,其發展趨勢是利用納米材料如納米碳管來制作超小刀徑的車刀或銑刀。
b.超精密磨削
超精密磨削是在一般精密磨削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鏡面磨削方法,其關鍵技術是金剛石砂輪的修整,使磨粒具有微刃性和等高性。超精密磨削的加工對象主要是脆硬的金屬材料、半導體材料、陶瓷、玻璃等。磨削后,被加工表面留下大量極微細的磨削痕跡,殘留高度極小,加上微刃的滑擠、摩擦、拋光作用,可獲得高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的加工表面,當前超精密磨削能加工出圓度0.01μm、尺寸精度0.1μm和表面粗糙度為Ra0.005μm的圓柱形零件。
c.超精密研磨
超精密研磨包括機械研磨、化學機械研磨、浮動研磨、彈性發射加工以及磁力研磨等加工方法。超精密研磨的關鍵條件是幾乎無振動的研磨運動、精密的溫度控制、潔凈的環境以及細小而均勻的研磨劑。超精密研磨加工出的球面度達0.025μm,表面粗糙度Ra達0.003μm。
d.超精密特種加工
超精密特種加工主要包括激光束加工、電子束加工、離子束加工、微細電火花加工、精細電解加工及電解研磨、超聲電解加工、超聲電解研磨、超聲電火花等復合加工。激光、電子束加工可實現打孔、精密切割、成形切割、刻蝕、光刻曝光、加工激光防偽標志;離子束加工可實現原子、分子級的切削加工;利用微細放電加工可以實現極微細的金屬材料的去除,可加工微細軸、孔、窄縫平面及曲面;精細電解加工可實現納米級精度,且表面不會產生加工應力,常用于鏡面拋光、鏡面減薄以及一些需要無應力加工的場合。
超精密加工技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家有美國、英國和日本。這些國家的超精密加工技術不僅總體成套水平高,而且商品化的程度也非常高。美國50年代未發展了金剛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技術,稱為“SPDT技術”(SinglePointDia-mondTurning)或“微英寸技術”(1微英寸=0.025μm),并發展了相應的空氣軸承主軸的超精密機床,用于加工激光核聚變反射鏡、戰術導彈及載人飛船用球面、非球面大型零件等。英國克蘭菲爾德技術學院所屬的克蘭菲爾德精密工程研究所(簡稱CUPE)是英國超精密加工技術水平的獨特代表。如CUPE生產的Nanocentre(納米加工中心)既可進行超精密車削,又帶有磨頭,也可進行超精密磨削,加工工件的形狀精度可達0.1μm,表面粗糙度Ra<10nm。日本對超精密加工技術的研究相對于美、英來說起步較晚,但是當今世界上超精密加工技術發展最快的國家。北京機床研究所是國內進行超精密加工技術研究的主要單位之一,研制出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超精密機床、部件和相關的高精度測試儀器等,如精度達0.025μm的精密軸承、JCS—027超精密車床、JCS—031超精密銑床、JCS—035超精密車床、超精密車床數控系統、復印機感光鼓加工機床、紅外大功率激光反射鏡、超精密振動-位移測微儀等,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哈爾濱工業大學在金剛石超精密切削、金剛石刀具晶體定向和刃磨、金剛石微粉砂輪電解在線修整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清華大學在集成電路超精密加工設備、磁盤加工及檢測設備、微位移工作臺、超精密砂帶磨削和研拋、金剛石微粉砂輪超精密磨削、非圓截面超精密切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有相應產品問世。我國超精密加工技術與美日相比,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在大型光學和非金屬材料的超精加工方面,在超精加工的效率和自動化技術方面差距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