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熾燈泡光電參數的測量方法(GB/T 15043-2008)》修改了本標準英文名;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章;對整個版面和章條進行了梳理;將經典的光電法測量光源色溫改為紅藍比法進行敘述;增加了光譜光度法等新的測量方法;改用積分法和光譜光度法測量光通量的編排方式;調整了檢測儀器的準確度要求等。
外文名稱 | Method of Measuring Electrical and Photometric Characteristics for Incandescent Lamps | 書名 | 白熾燈泡光電參數的測量方法 |
---|---|---|---|
作者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出版日期 | 2008年8月1日 |
語種 | 簡體中文 | ISBN | 155066132241 |
出版社 | 中國標準出版社 | 頁數 | 20頁 |
開本 | 16 | 品牌 | 中國標準出版社 |
前言
1范圍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測量系統
5測量步驟和計算方法
附錄A(規范性附錄)供電和電測線路圖
附錄B(規范性附錄)測量系統不確定度驗證的推薦方法
附錄C(規范性附錄)積分球推薦涂料及配方
附錄D(規范性附錄)CIE標準光度觀察者的光譜視見函數V(λ)
附錄E(規范性附錄)色修正和吸收修正系數的計算
附錄F(規范性附錄)UCS圖
附錄G(規范性附錄)相關色溫線的斜率及其與黑體軌跡交點的坐標
附錄H(規范性附錄)試驗色(i=1~14)的光譜反射系數ρi(λ)數值
附錄I(資料性附錄)色參數測量原理方框圖
圖1直流或交流供電系統
圖2積分法測量光通量系統示意圖
圖3光譜光度法測量光通量系統示意圖
圖4發光強度測量系統
圖5發光強度分布曲線測量系統
圖6紅藍比法測量色溫的系統
《白熾燈泡光電參數的測量方法(GB/T 15043-2008)》由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
只要這些信號最終能引起到達光電器件的光的變化。根據被測量引起光變化的方式和途... 就是鎢絲燈(即白熾燈)。近年來,鹵素燈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它是在鎢絲燈內充入鹵素氣體。
低壓鈉燈 特點:發光效率特高、壽命長、光通維持率高、透霧性強,但顯色性差。 用途:隧道、港口、碼頭、礦場等照明。
幫你找到雅善家居公司報價,就像這樣的25w白熾球形燈泡 E14E27螺口球泡燈泡,價格為¥14.50,還有通過總結,得到比較不錯的普通照明燈泡白熾燈泡 ...
格式:pdf
大?。?span id="7k6ymaw" class="single-tag-height">3.7MB
頁數: 1頁
評分: 4.7
日光燈管換算 光通量 15W 490-560lm 20W 700-800lm 30W 1160-1400lm 40W 1700-1920lm 功率W 光通量 LM 功率W 光通量 LM 功率W 光通量 LM 15W 180 3W 210 6W 570 25W 300 5W 420 9W 855 40W 480 7W 630 12W 1140 60W 720 9W 810 14W 1372 100W 1200 12W 1080 18W 1800 白熾燈 LED球泡 LED燈管
白熾燈泡為最早成熟的人工電光源,它是利用燈絲通電發熱發光的原理發光。
一般而言,白熾燈泡的發光效率較低,壽命也較短,但使用上較方便。
人類使用白熾燈泡已有128年的歷史了,提到白熾燈,大家自然會想到大發明家愛迪生,他為了找尋白熾燈絲的材料,試驗過6000多種材料,最終用炭精絲試驗出了第一只真正意義上的白熾燈,使用了45小時之后燈絲才熔斷,后來經過愛迪生和后來者的不斷改進,白熾燈才有了今天3000小時以上的壽命.
Langmuir在氣體與金屬表面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使得白熾燈的實際應用成為現實。GE公司著名科學家William Coolidge和Irving Langmuir完善了白熾燈泡用韌性鎢金屬制造技術,將其卷繞成絲以減少熱損耗,并通過使用惰性氣體防止燈泡發黑。正是對材料的研究使得白熾燈橫空出世,也開創了產業中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的運用
愛迪生發明白熾燈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但白熾燈與當今的熒光節能燈,LED節能燈相比,其發光原理,發光與電能效率低下,壽命也比較短,發熱量以及安全性方面,均不可與熒光節能燈,LED燈相比,我們在感謝愛迪生的同時,為了節能,環保,也不得不讓他發明的白熾燈走下歷史舞臺.
-------------------------------------------------------------------------------------------------------------------------------------
白熾燈泡為最早成熟的人工電光源,它是利用燈絲通電發熱發光的原理發光。一般而言,白熾燈泡的發光效率較低,壽命也較短,但使用上較方便。
人類使用白熾燈泡已有128年的歷史了,提到白熾燈,大家自然會想到大發明家愛迪生,他為了找尋白熾燈絲的材料,試驗過6000多種材料,最終用炭精絲試驗出了第一只真正意義上的白熾燈,使用了45小時之后燈絲才熔斷,后來經過愛迪生和后來者的不斷改進,白熾燈才有了今天3000小時以上的壽命.
Langmuir在氣體與金屬表面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使得白熾燈的實際應用成為現實。GE公司著名科學家William Coolidge和Irving Langmuir完善了白熾燈泡用韌性鎢金屬制造技術,將其卷繞成絲以減少熱損耗,并通過使用惰性氣體防止燈泡發黑。正是對材料的研究使得白熾燈橫空出世,也開創了產業中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的運用
愛迪生發明白熾燈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但白熾燈與當今的熒光節能燈,LED節能燈相比,其發光原理,發光與電能效率低下,壽命也比較短,發熱量以及安全性方面,均不可與熒光節能燈,LED燈相比,我們在感謝愛迪生的同時,為了節能,環保,也不得不讓他發明的白熾燈走下歷史舞臺.
-------------------------------------------------------------------------------------------------------------------------------------
激光頻譜特性參數測量
激光頻譜特性參數測量包括波長、譜線寬度和輪廓、頻率穩定性和相干性等參數的測量。激光波長測量使用光譜儀和干涉儀。大多數激光波長計的主體部分是干涉儀。也可用差拍和外差的方法測量激光波長。
激光波長測量需要各級標準波長譜線輻射源。一般可使用各種元素燈。某些分子飽和吸收譜線穩定的高穩激光,其波長值的相對不確定度小于1×10-10,可作為精密測量的標準。在日常實驗中,可用某些原子、分子的飽和吸收譜或光電流譜的譜線波長值來標定。后者方法比較簡便,標定精度可達0.001埃。由于光速已知,波長測量也可通過光頻測量來實現,但這需要有利用微波頻標來測量光頻的頻率測量鏈。
激光頻率穩定性是指連續運轉的激光,在一定時間間隔內,頻率起伏的方差與該時間內的平均頻率之比。頻率穩定性通常用拍頻方法測量。譜線寬度測量須使用高分辨率的光譜儀和干涉儀。激光的相干性也可用干涉技術測量。
激光空域特性參數測量
激光空域特性參數測量包括測量激光光束直徑、發散角、橢圓度、橫模式、近場和遠場花樣等。這些參數是通過測量激光功率或能量的相對空間分布得到的。
光束直徑的定義是,在確定的光束橫截面上,激光強度降至中心值的1/2(或1/e、1/e2)處的環的直徑。激光發散角則是光束直徑對激光器輸出窗所張的角。因此,它們的基本測量方法是,用配有狹縫或光闌的能量或功率探測器沿光束橫截面掃描,或者把陣列探測元件直接對準光束測量,借助電視錄像掃描技術獲得圖形和數學顯示。測量光束直徑、遠近場花樣和發散角的一種簡便而粗略的方法,是將已感光的相紙、熒光材料或像增強器的靶面置于光束的適當部位,取得光束的形狀,并對它進行分析和測量。當激光能量或功率足夠強時,在激光輸出的方向上放置一個長焦距透鏡,觀測其焦平面上靶材燒蝕的孔徑,就可以測出發散角
激光時域特性參數測量
激光時域特性參數測量包括脈沖波形和寬度、峰值功率、重復功率、瞬時功率、功率穩定性等的測量。峰值功率是較為重要的時域特性參數,但是它要通過激光能量和脈沖寬度或波形測量才能求出。激光時域參數測量需要配備響應速度足夠快的線性探測器和記錄、存儲、顯示系統。激光脈沖寬度在100~5納秒時,使用帶寬100~500兆赫的示波器,最好是記憶示波器或波形數字器。激光脈沖寬度短到1納秒以下時,則使用高速電子光學條紋照相機,或雙光子吸收熒光法和二次諧波強度相關法等測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