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爭奪、環境嚴重污染、氣候變暖和自然災害,及其所帶來的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毫無疑問,氣候和環境保護使我們繼續在這個星球上生存的*重要的問題,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挑戰。如何極大地減少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減少能源消耗,而且是在全世界范圍內減少能源消耗。被動式建筑以的能耗提供住戶優良的環境和室內空氣品種。本書通過對被動式建筑、近零能耗建筑以及產能建筑的節能標準做一個全面的介紹和比較,同時提供從方案設計到詳細設計各個環節的規劃指導。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介紹,展示了21世紀的建筑前景。
路德維希·榮恩:德國建筑師、規劃師,埃爾福特技術應用大學建筑學院院長。節能建筑專題研究方面的專家,獲得過多種獎項,出版的專業圖書有《建筑結構學》第1、2卷,是德國許多大學指定教材。今年7月中旬作為隨行專家,曾隨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加布里爾訪華,是 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的客座教授。
被動房是引進國外節能環保技術,利用可再生能源采暖建造的各類先進技術集成的房屋,通常能耗很低。如利用太陽能、地熱能、風能轉換建造的房屋。 目前,荊門(乃至湖北)還沒有這樣真正符合標準的被動房。 荊門石化...
“被動房”是建筑節能理念和各種技術產品的集大成者,通過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使采暖消耗的一次能源不超過15千瓦/平米的房屋。漢堡之家是中國境內首座獲得認證的“被動房”,是上海世博會...
圖上這種就是敞開式廚房,現在這種廚房也越來越多了,要是你經常在家燒飯,那得經常打掃了,成都那邊吃的比較辣,你要做敞開式廚房,還是買個吸油煙效果比較好的油煙機吧
第一章 緒論
一、概述
二、被動房發展歷程、技術和標準
(一)國內外被動房現狀
1.被動房起源
2.被動房的定義
3.建筑理念
4.被動房在國外的發展狀況
5.被動房在國內的發展狀況
(二)被動房技術
1.被動房保溫隔熱系統
2.被動房門窗技術
3.新風系統發展現狀
(三)標準現狀
1.國外被動房標準
2.國內被動房相關標準
3.國內外被動房建筑標準比較
三、發展趨勢及前景展望
(一)國外被動房發展趨勢
(二)國內被動房發展趨勢及應用前景分析
四、我國被動房產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
(一)我國被動房產業存在的問題
1.國內設計評價標準體系不健全
2.缺少施工評測規范
3.缺少配套的建筑材料和系統
4.性價比不高
(二)我國被動房發展的建議.:
1.建立科學的被動房標準體系
2.重視被動式建筑的設計
3.加強被動式建筑的基礎研究工作
4.制定有效的經濟激勵政策
5.加強國際交流和能力建設,加大宣傳和示范力度
第二章 被動房技術指標及五大原理
一、技術指標
二、設計標準
三、被動房的五大原理
(一)良好的保溫性
(二)被動房門窗
(三)無熱橋設計
(四)氣密性
(五)新風及熱回收
第三章 國內外被動房標準
一、歐洲超低能耗建筑和被動房標準體系
(一)背景簡介
(二)歐洲典型國家低能耗建筑和被動房標準現狀
1.瑞典
2.挪威
3.丹麥
4.芬蘭
5.德國
6.奧地利
7.瑞士
8.英國
二、德國被動房標準介紹
(一)被動房標準
(二)被動式節能改造標準EnerPHit
1.采用建筑構件方法定義的被動式節能改造標準(表3.1 0)
2.采用能源需求方法定義的被動式節能改造標準(表3.1 1)
3.被動式節能改造通用標準(表3.1 2)
三、被動房研究所節能建筑標準
四、河北省工程建設標準《被動式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一)提出了明確的室內環境指標規定
(二)對房屋能源消耗需求進行了規定
(三)對房屋的實際能源消耗進行了規定并提出了一次能源和一次能源系數概念
(四)提出了完整的計算方法
(五)提出了完整的數據庫
(六)提出了透明外圍護結構的控制性指標
(七)關鍵材料性能指標規定
(八)提出了被動式房屋的檢測和認定方法
(九)提出了各種建筑用燃料C02排放量的計算方法
五、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技術導則深度解讀
第四章 相關典型案例
第五章 企業形象展示
第六章 被動房技術問答
第七章 知名學者、科研院所
參考文獻
附表1中國已建成的被動式低能耗建筑一覽表
附表2中國在建的被動式低能耗建筑一覽表(截至2017年底) 2100433B
被動房是建筑節能理念和各種技術產品的集大成者,以超低的建筑能耗值為目標;具有高保溫隔熱性能和高氣密性的外圍護結構、高效熱回收的新風系統,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
綠色建筑研習社專家周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被動房具有重要意義,實現被動房的基本路線是被動優先、主動優化、使用可再生能源,未來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應該加大宣傳和示范的力度。”
發展被動房意義重大
周懿介紹說:“與傳統節能建筑相比,被動房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可以大大緩解能源短缺壓力和溫室氣體減排壓力、全面提升建筑質量、促進節能產業升級。”具體來講,被動房能耗僅為普通節能建筑的1/10~1/4,以北方采暖地區估算,如將新建居住建筑建成被動房,可以在2050年時累計節省34億噸標準煤,并將每年采暖能耗增量控制在100萬噸以內。被動房可以提供更高的居住品質,室內溫度一年四季保持在18~24攝氏度,房間全年有新鮮空氣、不潮濕、無霉菌,有效改善空氣質量和生態環境;而且由于被動房施工中非常強調氣密性、保溫等施工細節,還可以改善粗放式施工,對于工程質量也有促進作用。符合被動房標準的外窗、滴水線條、護角膠條等構配件由于技術要求較高且應用不多,國內很少生產,主要從國外進口,如果大力推廣被動房,對國內建材產業的升級也有很大幫助。
公眾對被動房認識存在誤區
周懿說,從對被動房的認識深度和廣度上看,大眾普遍對被動房存在著認識上的障礙,還需多方努力。此外,即便是知道了被動房或對被動房有了一些認識,也存在著不少誤區。比如,有人認為被動房成本太高,無法承受;有人甚至認為被動房是炒作,是不現實的東西,離普通大眾還很遙遠,成本高似乎是目前國內被動房推廣的最大障礙。多數人都感覺到價格比較貴;要想推廣到低收入的廣大農村地區,就更不容易。建成性能既好于普通房屋價格又不高于普通房屋的被動房,是不容易的。
發展被動房需繼續加大宣傳示范力度
對此,周懿認為,應該加大宣傳和示范力度、開展教育和培訓、加強基礎材料和裝備的研發。
近年來,了解和關注被動房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真正了解和掌握被動房全面知識的人員畢竟還是少數。繼續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特別是應在還沒有開展被動房研究的地區,盡快填補空白。
他認為,要想有效地推進被動房發展,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培訓活動是十分必要的,也十分迫切。一些機構已經開始結合國內需求,開展了一系列從科普到職業教育等方面的培訓工作,包括把國外專家請進來參與教學活動。當前政府應制定激勵政策,各級地方政府主管部門應該積極跟進,盡快出臺更加系統和有力度的支持政策。
此外,應加大基礎材料和裝備的研發力度。從總體上看,現有被動房發展最大的障礙還是外保溫材料的問題。除了一再發生的火災讓人心有余悸外,這些材料的長期耐久性問題,也是業界關心的一個難點問題。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包括開發結構自保溫材料、研發防火性能或耐久性能更好的保溫材料以及為農村地區開發的低成本秸稈建材及被動房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技術產品與技術路線。此外,與被動房有關的新風系統、新能源配套系統,都需要進一步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