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800245046 | 出版社 | 中國畫報出版社 |
---|---|---|---|
出版時間 | 1999年3月 | 頁????數 | 44 |
定????價 | 14.00 | 裝????幀 | 平裝 |
格式:pdf
大小:48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青花陶瓷是陶瓷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承載著中華幾千年的陶瓷文化。青花陶瓷的外表加工上,常借鑒國家技法,陶瓷上國畫技法的表現,主要適宜陶瓷材質為主體,以釉與顏料作為表現手段,因此可以說青花陶瓷藝術就是陶瓷國畫技術。本文先簡要闡述了國畫技巧的內涵,分析青花瓷與國畫的聯系,然后探討國畫技巧同青花陶瓷裝飾的融合策略。
格式:pdf
大小:48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青花陶瓷是陶瓷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承載著中華幾千年的陶瓷文化;青花陶瓷的外表加工上;常借鑒國家技法;陶瓷上國畫技法的表現;主要適宜陶瓷材質為主體;以釉與顏料作為表現手段;因此可以說青花陶瓷藝術就是陶瓷國畫技術;本文先簡要闡述了國畫技巧的內涵;分析青花瓷與國畫的聯系;然后探討國畫技巧同青花陶瓷裝飾的融合策略;
《現代設計表現技法:裝飾畫基礎教程》是由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的
裝飾畫是一種實用性極高的畫,應用范圍非常廣,如家具設計、染織設計、服裝設計、工業設計等。常購物的讀者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同材質的商品,有裝飾畫圖案的價值似乎更高。本書作者特別擅長繪制裝飾畫。用繪制裝飾畫這種有趣的方式記錄生活中發生的故事,生活好像也變得更有趣了,大家都來嘗試一下吧!
本書共有5章。第1章“繪畫基礎”,介紹繪畫工具和技法基礎,包括畫筆工具、紙張工具、輔助工具、認識點線面、認識黑白灰、認識構圖、認識表現形式等內容;第2章“裝飾符號基礎”,介紹幾何符號和字符符號,包括常見幾何符號、數學符號、英文符號、中文符號等內容;第3章“一草一木一莊園”和第4章“一花一樹一世界”,介紹不同主題的實戰技法,案例豐富且有趣,作者分享相應的繪制要點、技法提示,并通過詳細的圖片和解說文字重現繪制過程;第5章“花語的奇思妙想”介紹了適合初學者學習的黑白灰裝飾畫創作案例的繪制技法。本書案例既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場景,也有生活中常見事物的夸張呈現,可謂妙趣橫生、別出心裁。本書部分案例配有視頻,便于讀者快速掌握繪制技法,同時希望讀者不僅能從中體會到裝飾畫的無限可能,更能體會到生活的無限樂趣和無窮魅力。
本書適合喜歡裝飾畫創作的美術愛好者閱讀,也適合作為設計師等專業人士拓展想象力的趣味美術教程。
正月初四,亞非兄來做客,囑我為他與夫人的新著《裝飾畫基礎教程》一書寫序,雖然為書作序難,為諸如裝飾畫這類連其概念的界定尚存爭議的專著寫序更難,但我還是欣然接受了。
現代裝飾畫在中國存在的歷史并不長,若從張光宇先生開始計算,至今也不過六七十年,但從裝飾畫在繪畫母體中胚胎、生長,最后從母體中分離出來,得到世人承認的過程來看,這時期又是漫長的。既然裝飾畫是從繪畫母體中派生出來的,它必然承襲了繪畫母體中很多基因,雖然如此,裝飾畫與繪畫卻是兩個相互獨立的個體,盡管它們有著難割難舍的親緣關系。為了辨別兩個不同的個體,我們暫且不去談論她們相同的基因;我們將裝飾畫與它的母體——純繪畫做一比較,從而辨認現代裝飾畫的特征。
純繪畫鼓勵并欣賞實現畫家個人意志,而裝飾畫則以一個時代的大眾意志為歸依。
純繪畫是肯定原則性的藝術,而裝飾畫則比較贊成非極端個人化的原則性。
純繪畫蔑視重復的藝術,而裝飾畫則不反對復制。
純繪畫是不具備實用性的藝術,而裝飾畫則比較兼顧應用目的。
純繪畫負載較寬泛的社會意識,時而呈現出沉郁、落拓、荒誕,而裝飾畫則窺避社會意識,尤其是批判意識,總是輕松、樂觀,甚至唯美。
純繪畫在材料運用的廣泛性上是有限的,而裝飾畫在材料應用的廣泛性上則幾乎是無限的。
從以上比較中我們不難看出純繪畫與裝飾畫的個體差異。然而,文字上的比較總是由于語言的不準確性帶來與現實的偏差,亦正因此,我至今尚無法以文字的形式將裝飾畫的概念清晰準確地界定。
亞非夫婦并未因概念的問題裹足不前,“寫一本教材”是他們的目的,“對學生有用”是他們的初衷。如果說身為教師的夫婦領著學生們做裝飾畫的藝術游戲,那么他們必須告訴學生們這個游戲的規則,否則游戲無法進行。他們在前人和自己藝術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制定出若干個規則,這些規則就是他們在本書中所講的一些裝飾畫的基本法則,使學生們在這個藝術游戲過程中有規則可依循,因而這本書肯定有用。
我想,亞非夫婦無意將這些法則強加于所有的人,在展開裝飾畫一般規律的時候,他并未限制有別樣的裝飾畫法則的存在。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法則,法則亦有其時尚性,并非一成不變,亞非夫婦制定的裝飾畫法則適合于當今的時代。未來的法則由未來去定,我們尚無法預見,愈加合理的法則是人們的期待,亦是本書作者的期待。亞非夫婦是重視現實的人,他們并沒因未來會出現更加合理的新法則而放棄現實的努力,面對未來的修正,夫婦倆仍做著他們應該做的,因為他們深知未來的大廈必然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之上。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