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長春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 | 類????型 | 管理條例 |
---|
物業管理條例 ?。?003年6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9號公布 根據2007年8月26日《國務院關于修改〈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編輯本段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物業管...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根據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
格式:pdf
大小:120KB
頁數: 11頁
評分: 4.4
寧波市物業管理條例全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活動,促進業主自治管理物業,維護業主和物業服 務企業的合法權益, 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國務院《物 業管理 條例》、《浙江省物業管理條例》 等法律、 法規的 規定 ,結合本市實際, 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住宅小區物業管理、 使用、維護及其監督管理。 第三條 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 (以下稱市物業主管部門 )負責全市物業管理活動的指導和 監督管理工作。 縣 (市 )、區房產行政主管部門 (以下稱轄區物業主管部門 )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 動的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 建設、規劃、城管、公安、價格、環保、工商、民政、財政、人防等有關部門應當依照 各自職責,協助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街道辦事處 (鄉鎮人民政府 )負責協調物業管理
格式:pdf
大?。?span id="ldynoez" class="single-tag-height">120KB
頁數: 14頁
評分: 4.4
烏魯木齊市物業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編輯 第一條 為規范烏魯木齊市物業管理行為, 維護業主、 使用人和 物業管理企業的合法權益,創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根據國 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物業管理活動。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物業, 是指各類房屋及其附屬的設施、 設備 和相關的場地。 物業管理,是指物業管理企業依據物業管理合同, 對各類房屋及 其相關的設施、設備和場地進行修繕、維護、管理及維護相關區 域內環境衛生和公共秩序,為業主提供服務的活動。 業主,是指房屋的所有權人。 使用人,是指房屋的承租人和實際使用房屋的其他人。 物業管理企業, 是指依法設立的從事物業管理服務的具有獨立法 人資格的企業。 第四條 物業管理實行業主自治管理與企業專業管理相結合的 管理原則。 擁有相對獨立的共用設施設備的物業, 應當劃歸于一個物業管理 區域。 物業管理區
《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引發網絡熱議,其中規定了物業服務人不得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設施設備,保障業主對共用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權。隨著智慧社區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小區開始安裝人臉識別門禁,點贊者稱人臉識別方便小區安保管理,拍磚者則認為隨意采集個人信息程序違法,甚至擔心數據信息泄漏造成不良后果。
據悉,即日起至9月30日,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公開向廣大市民征求《西安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
據了解,西安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對《西安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進行了審議。會后,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通過實地調研,召開了由物業企業、業主參加的座談會及立法專家論證會,并通過書面委托征求意見、網站報刊征集意見等方式,分別征求了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仲裁委、各區縣人大常委會、各開發區管委會、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工會、共青團、婦聯、相關律師事務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制委委員、法工委委員、相關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對修訂草案的修改意見。
根據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審議意見、城建環資委審議意見和征集到的意見,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會同相關單位對修訂草案進行了集中修改,形成了《西安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見稿)》,即日起廣泛征求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希望廣大市民積極參與,于9月30日前采用電話、傳真或電子郵件等方式,將意見和建議反饋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處。修訂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見稿詳見西安人大網站。聯系電話:86782048,傳真:86782048,電子郵箱:fgc029@163.com。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天津市防震減災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條例(修訂草案)》)作如下說明。該《條例(修訂草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請予審議。
一、制定《條例(修訂草案)》的必要性
天津市位于河北平原地震帶和張家口——渤海地震帶交匯部位,區域內構造斷裂數量多、類型復雜。1996年以來,我市一直被國務院列為“首都圈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范圍。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分布和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密集,一旦遭遇破壞性地震,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社會影響將十分嚴重。為此,2001年7月我市出臺了《天津市防震減災條例》,并于2004年12月對該條例進行了修正,有力地推進和保障了我市防震減災事業不斷發展,對于防御與減輕地震災害、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008年底,在總結汶川特大地震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根據我國震情形勢和依法加強防震減災工作需要,國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以下簡稱《防震減災法》)進行了修訂,對原有內容進行了完善,增加了地震災后過渡性安置和監督管理等內容。為了全面推進《防震減災法》在我市的貫徹實施,進一步適應我市發展新形勢下防震減災工作面臨的新要求,有必要對原《天津市防震減災條例》進行較為全面的修訂。
二、《條例(修訂草案)》規定的主要內容
此次修訂主要對我市防震減災現行制度進行了完善、對不適應新形勢需要的制度予以修改、對當前防震減災工作的成功做法加以制度化,并按照《防震減災法》的修訂情況,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加以細化?!稐l例(修訂草案)》共43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關于防震減災領導體制、工作體制和投入機制?!稐l例(修訂草案)》在原規定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完善:一是強調政府統一領導和經費保障(第三條)。二是強調政府部門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第四條)。
(二)關于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監測預報是防震減災的基礎工作?!稐l例(修訂草案)》對地震監測臺網建設、地震觀測環境保護等制度進行了完善,增加了強震動監測設施管理、監測信息管理、地震烈度速報等方面的規定:
一是加強地震監測臺網的規劃和建設。《條例(修訂草案)》規定了我市地震監測臺網規劃的制定程序和內容(第八條),明確了地震監測臺網的建設、管理和經費投入(第九條)。
二是增加了強震動監測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稐l例(修訂草案)》規定,重大建設工程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設置強震動監測設施,以減輕地震災害損失,避免地震次生災害(第十條)。
三是增加了監測信息管理。主要規范了地震監測信息共享機制、海域地震活動監測、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保護、監測預報信息統一發布等內容(第十二條至第十六條)。
四是增加了地震烈度速報系統建設。政府指揮抗震救災的首要條件是在第一時間實時掌握地震災害信息,了解地震災害分布范圍與致災程度。而建設地震烈度速報系統的主要目的就是為此提供支持?!稐l例(修訂草案)》明確由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制定本市的地震烈度速報系統建設方案(第十七條)。
(三)關于加強地震災害工程性防御措施。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的管理,提高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水平,是提高防震減災能力的重要措施?!稐l例(修訂草案)》對原有抗震設防要求管理制度進行了完善,增加了地震小區劃、農村民居建設等內容:
一是全面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稐l例(修訂草案)》規定,應當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建設工程要嚴格按照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不需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建設工程,應當按照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或者地震小區劃圖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對于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設工程,應當按照高于當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第二十條)。
二是加強做好建設工程管理與抗震設防要求的銜接工作。《條例(修訂草案)》明確要求有關部門將抗震設防要求作為項目審查必備條件,以保證將抗震設防要求落實到建設工程管理過程中(第二十三條)。
三是加強農村民居抗震設防管理工作。《條例(修訂草案)》增加了對農村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和農民自建房抗震設防的管理指導內容(第二十五條)。
(四)關于地震應急與救援。《條例(修訂草案)》增加了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地震應急預案、應急演練等方面的規定:
一是增加了對本市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設置與管理的要求內容(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要求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保證應急裝備和物資,并保證應急通信的暢通(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
二是對地震應急預案的制定主體進行了明確,即: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均應制定本地區、本部門的地震應急預案(第三十二條);因地震可能發生嚴重后果或影響的企事業單位,應當制定地震應急預案(第三十三條)。
三是增加了應急演練的要求。為了使應急預案不流于形式,明確要求制定地震應急預案的部門和單位,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地震應急演練,市和區縣要適時組織綜合演練,以切實保證應急預案的可行性(第三十四條)。
(五)關于震后安置與重建。鑒于《防震減災法》已設專門章節對地震災后過渡性安置和恢復重建作了詳細規定,《條例(修訂草案)》僅明確地震災害發生后,應當及時開展地震災害損失調查評估工作,并編制恢復重建規劃(第三十七條、第三十九條)。
以上說明連同《條例(修訂草案)》,請一并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