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準號 |
10772126 |
項目名稱 |
超高非靜水壓下材料彈性模量及強度的測定 |
項目類別 |
面上項目 |
申請代碼 |
A0814 |
項目負責人 |
賀端威 |
負責人職稱 |
教授 |
依托單位 |
四川大學 |
研究期限 |
2008-01-01 至 2010-12-31 |
支持經費 |
40(萬元) |
對材料在超高壓下的彈性模量及強度等基本物理量的測定是高壓物理領域內長期存在的一個難題。本項目擬在理論和實驗手段上就解決該難題作出嘗試。我們將采用金剛石壓砧同步輻射徑向X射線高壓原位衍射技術,對材料在高壓下的體彈模量、切變模量、楊氏模量、及屈服強度進行測量。通過這一新型的先進實驗手段,可在同步輻射X射線能量分辨衍射模式下, 獲取金剛石壓砧單軸壓縮應力場內樣品晶面組在不同空間取向的應變,并利用Singh等發展的晶格應變理論及本項目申請人最近發展的關于材料在非靜水單軸壓應力場中最大宏觀差應力與最大微區偏應力的關系理論,導出材料所對應的靜水壓壓縮曲線、屈服強度、及各彈性模量。若此方法的可行性得以驗證,將是高壓物理領域內的一個突破,并可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凝聚態物理學、地學、行星科學及國防科學等領域。
型鋼的彈性模量為2.1 ×10^7N/cm²。彈性模量定義:一般地講,對彈性體施加一個外界作用,彈性體會發生形狀的改變(稱為“應變”),“彈性模量”的一般定義是:應力除以應變。材料在...
彈性模量主要反應的是材料抗彈性變形的能力,材料剛度的一個指標,在構件的理論分析和設計計算時,彈性模量E是經常要用到的一個重要力學性能指標。 拉伸彈性模量是指軸向拉伸應力與軸向拉伸應變在呈線性比例關系范...
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數稱為彈性模量。彈性模量的單位是達因每平方厘米。“彈性模量”是描述物質彈性的一個物理量,是一個統稱,表示方法可以是“楊氏模量”、...
格式:pdf
大小:54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材料彈性模量 E和泊松比 的測定 彈性模量 E 和泊松比 是各種材料的基本力學參數,測試工作十分重要,測試方法也 很多,如杠桿引伸儀法、千分表法、電測法等。本節介紹電測法。 一、實驗目的 1.了解材料彈性常數 E、 的定義。 2.掌握測定材料彈性常數 E、 的實驗方法。 3.了解電阻應變測試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驟。 4.驗證虎克定律。 5.學習最小二乘法處理實驗數據。 二、實驗設備 1.TS3861 型靜態數字應變儀一臺; 2.NH-10型多功能組合實驗架一臺; 3.拉伸試件一根; 4.溫度補償塊一塊; 5.游標卡尺。 三、實驗原理和方法 彈性模量是材料拉伸時應力應變成線形比例范圍內應力與應變之比。 材料在比例極限內 服從虎克定律,其關系為: E F A 試件的材料為鋼,寬 H 和厚 T 均由實際測量得出,形狀為亞鈴型扁試件如圖 2-17,應 變片的 K =2.08 。實驗時利用 NH-3
格式:pdf
大小:54KB
頁數: 5頁
評分: 4.4
測定材料彈性模量實 驗 精品文檔 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測定材料彈性模量實驗 一、 實驗目的 1、驗證單向拉伸時的虎克定律并測定低碳鋼的彈性模量 E和泊松比μ。 2、了解電測法的基本原理,學習電阻應變儀的操作。 二、實驗設備 1、萬能材料實驗機 2、CM—1C 型型數字靜態應變儀 3、游標卡尺 三、測試原理及裝置 測定鋼材彈性常數時,一般采用在比例極限內的拉伸試驗。本實驗采用低碳鋼矩形截 面試件,試件形狀如圖 3—1所示,截面名義尺寸為 10mm×50mm;材料屈服極限 σs=235.2MPa 測試原理如下: 鋼材在比例極限內服從虎克定律,其表達式為: E ( 1) 或 精品文檔 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A P E (2) 又由泊松比定義知: ' ( 3) 給定試件的幾何尺寸,在試件中線中部的兩面,分別貼上兩片縱向和兩片
300米級高混凝土壩在靜載下壩體均有不同程度的裂縫存在,在高水壓和強烈地震作用下這些裂縫有可能會進一步開裂擴展,甚至發生斷裂破壞,極大地影響高混凝土壩的安全性。本項目針對動載及高水壓下混凝土非均質材料的擴展機制開展研究,主要圍繞動載及高水壓下混凝土裂縫面水力劈裂效應力學作用機制、非均質混凝土材料裂縫動態擴展模擬的新方法和動載及混凝土水力劈裂擴展實驗系統研制開展工作。 構建了可考慮孔洞、夾雜以及微裂紋等多重不連續存在時的擴展有限元法位移模式,建立了有限體積法和擴展有限元法的耦合模型,對動載下混凝土水力劈裂試件進行系列數值模擬,取得了與試驗較為一致的結果,得出了動載下不同時刻裂縫面水壓分布,研究了裂紋面水壓力的分布形式對裂紋斷裂擴展路徑的影響;發展了基于四叉樹網格的新型比例邊界有限元法,建立了有限體積法和比例邊界有限元法的耦合模型,并首次對比例邊界有限元法求解裂紋面接觸問題進行了研究。在水力劈裂試驗方面, 針對常用的環氧樹脂膠密封裝置存在的缺陷,研制了新型的水力劈裂實驗的密封裝置,并成功進行了多組水力劈裂試驗。 通過研究,建立了動載及高水壓下混凝土裂縫開裂擴展過程追蹤的理論模型和方法,實現了動載及高水壓下混凝土裂縫起裂、擴展、失穩過程的精確模擬;研制了有效的動載及高水壓下混凝土斷裂擴展的實驗裝置,基于有關試驗建立了不同加載速率下縫內水壓模型,有效揭示了動載下混凝土水力劈裂效應的作用機制。 研究成果共發表研究論文20篇,其中SCI檢索論文8篇,出版專著2部。獲授權發明專利3項。培養博士(碩)研究生6名。部分成果獲云南省科技進步獎1項。研究得到的有關成果受到有關國際同行的好評。試驗得到的不同沖擊加載速率下(縫口張開速率)縫內水壓分布與擴展規律已引起國內外多個高校課題組的興趣,多個國外高校有關課題組(Universityof Illinois,USA)來信咨詢有關試驗方法并索要有關試驗數據,目前試驗成果已提供英國Durham University Charles Augarde教授等課題組作為數值模型驗證。 2100433B
建立動載及高水壓下混凝土裂縫內水壓力分布的預測模型;發展動力擴展有限元法的理論和方法模擬非均質混凝土材料裂紋動態開裂擴展過程,重點包括:骨料相、砂漿相、界面相、孔隙相和裂紋面等復雜界面存在時擴展有限元富集函數的構建方法、不連續處的數值積分技術、裂紋的張開-閉合處理技術,實現動載及高水壓下混凝土裂縫起裂、擴展失穩過程的精確模擬;研制有效的動載及高水壓下混凝土斷裂擴展的實驗裝置并開發先進的測試技術,為有壓混凝土裂縫內水壓分布的預測模型及裂縫開裂擴展模擬的數值模型的合理性提供可靠的依據。研究成果對揭示動載下有壓混凝土水力劈裂效應的作用機制,正確認識動載及高水壓下有縫混凝土結構的斷裂特性和動力破壞機理有重要的意義。
來源標題:二硫化鉬超高壓下具超導性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與強磁場科學中心聯合科研團隊,在超高壓條件下首次在一種新的材料——二硫化鉬中觀測到了超導現象。相關研究成果被選為編輯推薦文章,日前刊登在國際物理類頂尖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科研人員在自主搭建的高壓綜合測試平臺上,利用金剛石對頂砧產生的超高壓條件,通過低溫電輸運測量發現:二硫化鉬在90GPa(90萬大氣壓)左右的壓力條件下變成超導體,在130—220GPa(接近地球外核壓力)壓力范圍內,超導轉變臨界溫度可高達12K,并通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解釋了超導出現的微觀機制。
作者:吳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