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CimatronE8模具設計實例圖解 | 作????者 | 劉平安 |
---|---|---|---|
出版社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09年03月 |
定????價 | 55 元 | 開????本 | 16 開 |
ISBN | 9787302190615 |
第1章 CimatronE8.5 基礎知識
1.1 CimatronE8.5 簡介
1.1.1 Cimatron公司簡介
1.1.2 CimatronE軟件功能介紹
1.2 CimatronE8.5 界面介紹
1.2.1 CimatronE8.5 初始界面介紹
1.2.2 CimatronE零件設計界面介紹
1.2.3 CimatronE模具裝配設計界面介紹
1.3 鼠標
1.4 用戶自定義
1.4.1 自定義快捷鍵
1.4.2 自定義工具欄
1.4.3 自定義工具面板
1.4.4 自定義系統參數
1.5 鼠標指針
1.6 幾何體的選擇
1.6.1 【選擇】工具欄
1.6.2 【點】工具欄
1.6.3 【選擇過濾】對話框
1.7 幾何體的顯示
1.7.1 顯示網格線
1.7.2 顯示邊線
1.7.3 顯示動態截面
1.7.4 著色與渲染
1.7.5 幾何體顏色與線型修改
1.7.6 顯示與隱藏
1.8 視圖操作
1.9 動態工具
1.10 測量工具
1.11 入門實例——肥皂盒的造型與模具設計
1.11.1 實體造型
1.11.2 加載參考模型
1.11.3 設置收縮率和工件坐標系
1.11.4 快速斷開
1.11.5 拔模角分析
1.11.6 創建分模線和分模面
1.11.7 創建毛坯工件
1.11.8 定義激活部件和創建激活零件
1.11.9 創建型腔部件
1.11.10 創建型芯部件
1.11.11 新建與編輯模架
1.11.12 槽腔設計
1.11.13 添加頂桿
1.12 本章小結
第2章 草圖繪制
2.1 草圖基本知識
2.2 基本繪圖命令
2.2.1 直線工具
2.2.2 圓工具
2.2.3 橢圓工具
2.2.4 矩形工具
2.2.5 圓弧工具
2.2.6 校條線工具
2.2.7 對稱工具
2.2.8 變為參考線工具
2.2.9 變為參考線工具
2.2.10 增加參考工具
2.3 草圖編輯
2.3.1 偏移
2.3.2 過渡
2.3.3 裁剪
2.3.4 裁剪(斷開)\延伸
2.3.5 移動
2.3.6 旋轉
2.3.7 復制
2.3.8 鏡像
2.3.9 顯示開放點
2.4 草圖約束
2.4.1 約束基本知識
2.4.2 尺寸約束
2.4.3 固定約束
2.4.4 動態約束
2.5 典型實例——側座截面
2.6 典型實例——底盤
2.7 本章小結
第3章 零件設計
3.1 實體設計
3.1.1 增加
3.1.2 刪除
3.1.3 新建
3.1.4 倒圓角
3.1.5 刪除和延伸
3.1.6 打孔
3.1.7 抽殼
3.1.8 激活實體和取消激活實體
3.1.9 比例縮放
3.1.10 延伸
3.1.11 拔模
3.1.12 對分
3.1.13 融合
3.1.14 切除
實訓3.1 實體建模實例——瓶子
實訓3.2 實體建模實例——茶杯
3.2 常見曲線創建】
3.2.1 組合曲線
3.2.2 點
3.2.3 直線工具
3.2.4 圓
3.2.5 樣條線
3.2.6 螺旋線
3.2.7 相交
3.2.8 最大輪廓線
3.2.9 曲面曲線
3.2.10 延伸
3.2.11 投影
3.2.12 偏移
3.2.13 圓角過渡
3.2.14 文本
3.2.15 斷開
3.2.16 裁剪
3.3 常見曲面創建
3.3.1 掃掠面
3.3.2 旋轉面
3.3.3 導動面
3.3.4 混合面
3.3.5 邊界面
3.3.6 組合曲面
3.3.7 曲面圓角
3.3.8 網格曲面
3.3.9 掃描曲面
3.3.10 曲面倒圓
3.3.11 線、面圓角
3.3.12 三面倒圓
3.3.13 偏移
3.3.14 延伸
3.3.15 縫合
3.3.16 斷開
3.3.17 最大輪廓斷開
3.3.18 裁剪
3.4 基準工具
3.4.1 基準面的創建
3.4.2 基準軸的創建
3.4.3 坐標系的創建
3.5 幾何體的操作
3.5.1 移動幾何體
3.5.2 復制幾何體
實訓3.3 手機面板
3.6 典型實例——基座模型的創建
3.6.1 基準面的創建
3.6.2 創建主實體
3.6.3 挖槽
3.6.4 側面切除和倒圓角
3.6.5 頂部開槽和鉆孔
3.6.6 創建加強肋
3.7 典型實例——茶壺模型的創建
3.7.1 創建基準面和壺體
3.7.2 創建壺嘴
3.7.3 創建提手
3.7.4 壺體切除和倒圓角
3.7.5 壺體開口部分的創建
3.8 本章小結
第4章 分模設計
4.1 分模設計基礎
4.2 布局
4.3 快速斷開工具
4.3.1 快速斷開
4.3.2 新方向
4.3.3 分模屬性
實訓4.1 殼體快速斷開實例
4.4 拔模角分析
4.5 分模線工具
4.5.1 分模線預覽
4.5.2 組合曲線
4.5.3 外分模線
4.5.4 內分模線
實訓4.2 殼體分模線的創建
4.6 分模面工具
4.6.1 外分模面
4.6.2 內分模面
4.6.3 島嶼
實訓4.3 殼體分模面的創建
實訓4.4 粘板分模面的創建
4.7 定義激活零件與創建激活零件
實訓4.5 定義激活零件和創建激活零件
4.8 激活工具
4.8.1 縫合分模面
4.8.2 切除
4.9 工具
4.9.1 比例縮放
4.9.2 比較與高級比較
4.9.3 新毛坯
4.9.4 標記為毛坯
4.9.5 工件坐標系
4.9.6 輸出模具部件
實訓4.6 粘板型腔和型芯的創建
4.10 典型實例——手機分模設計
4.10.1 加載參照模型
4.10.2 快速斷開
4.10.3 拔模角分析
4.10.4 創建分模線
4.10.5 創建分模面
4.10.6 創建毛坯工件
4.10.7 創建型腔
4.10.8 創建型芯
4.11 典型實例——盒子分模設計
4.11.1 加載參照模型
4.11.2 快速斷開
4.11.3 拔模角分析
4.11.4 創建分模線
4.11.5 創建分模面
4.11.6 創建毛坯工件
4.11.7 創建型腔
4.11.8 創建型芯
4.12 典型實例——拉環分模設計
4.12.1 加載參照模型
4.12.2 快速斷開
4.12.3 創建分模線和分模面
4.12.4 創建毛坯工件
4.12.5 創建型腔
4.12.6 創建型芯
4.12.7 創建滑塊
4.13 本章小結
第5章 模具設計
5.1 模具設計基礎
5.2 布局
5.2.1 增加布局
5.2.2 布局坐標系
實訓5.1 殼體的布局與工件加載
5.3 模架
5.3.1 新建模架
5.3.2 編輯模架
5.3.3 刪除模架
實訓5.2 粘板模具模架的創建與編輯
5.4 增加復制
5.5 增加激活零件
5.6 槽腔設計
實訓5.3 粘板模具槽腔設計
5.7 添加模具配件
5.8 冷卻系統設計
5.8.1 冷卻管道
5.8.2 冷卻切除
5.8.3 增加冷卻部件
5.8.4 刪除冷卻回路
實訓5.4 粘板模具冷卻系統設計
5.9 流道系統設計
5.9.1 流道體
s.9.2 融合
5.9.3 切除
實訓5.5 粘板模具流道設計實例
5.10 頂出系統
5.10.1 增加項桿
5.10.2 頂桿裁剪
5.10.3 頂桿切槽
實訓5.6 粘板模具頂桿的創建與編輯
5.11 新滑塊
5.12 材料清單
5.13 切換至分模
5.14 典型實例——盒子模具設計實例
5.14.1 布局與工件加載
5.14.2 新建模架
5.14.3 槽腔設計
5.14.4 冷卻系統設計
5.14.5 添加頂桿
5.15 典型實例——手機模具設計實例
5.15.1 布局與工件加載
5.15.2 新建與編輯模架
5.15.3 槽腔設計
5.15.4 流道設計實例
5.15.5 添加頂桿
5.16 本章小結
第6章 模具設計綜合實例
6.1 茶杯模型模具設計實例
6.1.1 加載參照模型
6.1.2 快速斷開
6.1.3 創建分模線和分模面
6.1.4 創建毛坯工件
6.1.5 定義激活部件
6.1.6 創建激活部件
6.1.7 創建型腔
6.1.8 創建型芯
6.1.9 創建滑塊部件
6.2 刷子模型模具設計實例
6.2.1 加載參照模型
6.2.2 快速斷開
6.2.3 拔模角分析
6.2.4 創建分模線和分模面
6.2.5 創建毛坯工件
6.2.6 定義激活部件和創建激活部件
6.2.7 創建型腔部件
6.2.8 創建型芯部件
6.2.9 模具修正
6.3 支架模型模具設計實例
6.3.1 加載參照模型
6.3.2 快速斷開
6.3.3 創建內分模面
6.3.4 創建外分模面
6.3.5 創建毛坯工件
6.3.6 創建型腔
6.3.7 創建型芯
6.4 凳子模型模具設計實例
6.4.1 加載參照模型
6.4.2 快速斷開
6.4.3 創建內分模面
6.4.4 創建外分模面
6.4.5 創建毛坯工件
6.4.6 創建型腔
6.4.7 創建型芯
6.5 插槽實體模型模具設計實例
6.5.1 加載參照模型
6.5.2 快速斷開
6.5.3 拔模角分析
6.5.4 創建分模線和分模面
6.5.5 新建模架和編輯模架
6.5.6 創建毛坯工件
6.5.7 定義激活部件
6.5.8 創建激活部件
6.5.9 創建型芯和槽腔設計
6.5.10 創建型腔和槽腔設計
6.5.11 粘板模具流道設計實例
6.5.12 定模板冷卻系統設計
6.5.13 動模板冷卻系統設計
6.6 電機上殼模型模具設計實例
6.6.1 加載參照模型
6.6.2 快速斷開
6.6.3 創建分模線和分模面
6.6.4 創建毛坯工件
6.6.5 新建模架和編輯模架
6.6.6 定義激活零件和創建激活零件
6.6.7 創建型腔部件
6.6.8 創建型芯部件
6.6.9 創建滑塊部件
6.6.10 型腔后處理
6.6.11 添加滑塊系統
6.6.12 添加頂桿
6.7 本章小結
……
《Cimatron E8模具設計實例圖解(配光盤)》以最新版本的Cimatron E8.5為藍本,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介紹了Cimatron E8.5中各部分知識,包括Cimatron E8.5基礎知識、草圖繪制、零件設計、分模設計、模具設計和模具設計綜合實例等。全書以圖解的方式,通過基礎知識和實例訓練相結合的方式講解了從零件到模具設計各部分操作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技巧,最后以綜合實例的方式進一步向讀者介紹常見模具設計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Cimatron E8模具設計實例圖解(配光盤)》適合具有一定CAD基礎的讀者使用,可作為大中專院校機械類相關專業和培訓班的教材,同時也可作為CAD/CAM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本書以最新版本的Cimatron E8.5為藍本,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介紹了Cimatron E8.5中各部分知識,包括Cimatron E8.5基礎知識、草圖繪制、零件設計、分模設計、模具設計和模具設計綜合實例等。全書以圖解的方式,通過基礎知識和實例訓練相結合的方式講解了從零件到模具設計各部分操作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技巧,最后以綜合實例的方式進一步向讀者介紹常見模具設計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
你問的是塑料彎曲模具設計實例,還是五金彎曲模具設計實例.無發上傳圖片。見圖
proe分模大致也就是這幾個步驟 輸入模型 縮放比例 建立坯料,做分型面 用分型面分割 分模的命令也是很靈活的 關鍵是把面做好就能分模了 有個裙狀曲面用的也可以,但也不是很多 ,不管用什么命令把面做...
看具體情況。。你這是要做什么?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有點麻煩,剪裁力壓料力什么的還要做公式,以及模具設計說明。有點麻煩公司里面做的話,出個拍樣圖簡單的分板就OK了。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模具設計技術工作,共收集了作者親自設計并在生產中得到成功應用的14幅典型沖壓模具全套詳細圖例。按照制件的工藝分析、工序圖或排樣設計(部分章節有介紹)、模具總裝圖設計、模座設計、模板設計、模具零部件設計等順序排列。為沖壓模具設計快速確定模具結構起到了參考、借鑒、仿照的助推器作用。全書共五篇,分別介紹沖裁模、彎曲模、拉深模、成形模及多工位級進模。根據不同制件的特點,分析確定采用不同的模具結構,并將這些模具總裝配結構實例,按件一一分解畫成工作圖,讀者可直觀地具體了解到每個模具零件的形狀尺寸、幾何公差、表面結構等要素及有關技術要求等,無論對初學模具設計與制造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從事模具技術人員來說,都能起到快速易讀易懂的效果。所介紹的實例,從不同角度,各有特點,都具有較好的借鑒和參考價值。本書可供從事沖壓模具設計及制造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學習參考。
內容介紹
《PC建筑實例詳圖圖解》通過對大量優秀建筑作品基本情況的介紹和設計理念的解讀,既可使讀者領略到PC建筑作為一首特殊的“凝固的音樂”而具有的巨大魅力和無限活力,也可作為對優秀建筑作品的經驗總結而啟發和觸動建筑師和設計者的創作靈感,同時從《PC建筑實例詳圖圖解》中大家也可認識到PC建筑作為現代工程結構理論與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對實現建筑產業化具有的重要推動意義。
2100433B
前 言
第1篇 沖 裁 模
第1章 連接板沖孔、切角模 1
1. 1 工藝分析 1
1. 2 沖壓力的計算 1
1. 3 模具設計要注意的相關問題 3
1. 4 模具總裝圖設計 3
1. 5 模座設計 5
1. 5. 1 上模座 5
1. 5. 2 下模座 5
1. 6 模板設計 7
1. 6. 1 凸模固定板墊板 7
1. 6. 2 凸模固定板 8
1. 6. 3 卸料板墊板 9
1. 6. 4 卸料板 10
1. 6. 5 凹模板 11
1. 6. 6 凹模墊板 12
1. 7 模具零部件設計 13
1. 7. 1 凸模 13
1. 7. 2 凹模 13
1. 7. 3 模柄 14
第2章 墊片落料模 15
2. 1 工藝分析 15
2. 2 工序排樣圖設計 15
2. 3 沖壓力的計算 16
2. 4 模具總裝圖設計 16
2. 5 模座設計 18
2. 5. 1 上模座 18
2. 5. 2 下模座 19
2. 6 模板設計 20
2. 6. 1 凸模固定板墊板 20
2. 6. 2 凸模固定板 21
2. 6. 3 卸料板墊板 22
2. 6. 4 卸料板 23
2. 6. 5 凹模板 24
2. 6. 6 凹模墊板 25
2. 7 模具零部件設計 26
2. 7. 1 凸模 26
2. 7. 2 擋料銷 26
2. 7. 3 模柄 27
第3章 取付支架沖孔、落料倒裝
復合模 28
3. 1 工藝分析 28
3. 2 模具設計方案確定 28
3. 3 模具總裝圖設計 28
3. 4 模座設計 30
3. 4. 1 上模座 30
3. 4. 2 下模座 31
3. 5 模板設計 32
3. 5. 1 上墊板 32
3. 5. 2 上固定板 33
3. 5. 3 凹模板 34
3. 5. 4 卸料板 35
3. 5. 5 下固定板 36
3. 5. 6 下墊板 37
3. 6 模具零部件設計 38
3. 6. 1 下墊腳1 38
3. 6. 2 下墊腳2 38
3. 6. 3 凸凹模 39
3. 6. 4 推板 39
3. 6. 5 浮動擋料銷 40
3. 6. 6 模柄 40
3. 6. 7 推桿 41
3. 6. 8 限位柱 41
第2篇 彎 曲 模
第4章 取付支架V 形彎曲模 42
4. 1 工藝分析 42
4. 2 彎曲力的計算 42
4. 3 模具總裝圖設計 43
4. 4 模座及托板設計 45
4. 4. 1 上模座 45
4. 4. 2 下模座 46
4. 4. 3 下托板 47
4. 5 模板設計 47
4. 5. 1 凸模固定板墊板 47
4. 5. 2 凸模固定板 48
4. 5. 3 彎曲凹模 48
4. 6 模具零部件設計 49
4. 6. 1 凸模 49
4. 6. 2 彎曲凹模鑲件 49
4. 6. 3 下墊腳 50
4. 6. 4 擋料塊 50
4. 6. 5 限位柱 51
4. 6. 6 模柄 51
第5章 LED 鋼片彎曲模 52
5. 1 工藝分析 52
5. 2 彎曲力和頂件力的計算 52
5. 3 模具總裝圖設計 53
5. 4 模座設計 55
5. 4. 1 上模座 55
5. 4. 2 下模座 56
5. 5 模具零部件設計 57
5. 5. 1 上模擋塊 57
5. 5. 2 上彎曲凹模 58
5. 5. 3 下彎曲凹模 59
5. 5. 4 上墊塊 59
5. 5. 5 上模帶壓料彎曲凸模 59
5. 5. 6 下模帶壓料彎曲凸模 60
5. 5. 7 導正銷固定塊 60
5. 5. 8 下模擋塊 60
第6章 箍圈彎曲模 62
6. 1 工藝分析 62
6. 2 工序圖設計 62
6. 3 模具設計要注意的相關問題 64
6. 4 第1道工序, 彎曲 64
6. 4. 1 模具總裝圖設計 64
6. 4. 2 模座及托板設計 66
6. 4. 3 模板設計 67
6. 4. 4 模具零部件設計 68
6. 5 第2道工序, 彎曲 71
6. 5. 1 模具總裝圖設計 71
6. 5. 2 模座及托板設計 71
6. 5. 3 模板設計 73
6. 5. 4 模具零部件設計 74
6. 6 第3道工序, 頭部卷圓 78
6. 6. 1 模具總裝圖設計 78
6. 6. 2 模座及托板設計 79
6. 6. 3 模板設計 81
6. 6. 4 模具零部件設計 83
6. 7 第4道工序, 波浪形彎曲 85
6. 7. 1 模具總裝圖設計 85
6. 7. 2 模座及托板設計 87
6. 7. 3 模板設計 90
6. 7. 4 模具零部件設計 92
6. 8 第5道工序,卷圓彎曲 97
6. 8. 1 模具總裝圖設計 98
6. 8. 2 模座設計 99
6. 8. 3 模具零部件設計 101
6. 9 第6道工序, 整形 104
6. 9. 1 模具總裝圖設計 104
6. 9. 2 模座及模板設計 106
第3篇 拉 深 模
第4篇 成 形 模
第5篇 多工位級進模
參考文獻317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