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模信號是指放大器兩個輸入端接入幅度相等、極性相反的一對信號。輸入的信號為電壓信號的就是差模電壓放大倍數。
放大電路對差模輸入電壓的放大倍數稱為差模電壓放大倍數,用Ad表示,即
Ad= △Uo/△UId
而放大電路對共模輸入電壓的放大倍數稱為共模電壓放大倍數,用Ac表示,即
Ac= △Uo/△UIe
通常希望差分放大電路的差模電壓放大倍數愈大愈好,而共模電壓放大倍數愈小愈好。
參考《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第三版)楊素行主編
因為供電電壓是有限的!你放大器輸出的電壓不可能比供電電壓還要大吧?比如放大器的放大倍數是1000,供電電壓是10V,輸入電壓為5mV時輸出電壓為5V,這沒問題,但是輸入電壓為10mV呢?這時輸出電壓不...
晶體管共射極單管放大器中Rc,Rl及靜態工作點對放大器電壓放大倍數、輸入電阻、輸出電阻的影響。
Rc越大,電壓放大倍數越大、輸copy入電阻不受影響、輸出電阻越大。Ri越大,電壓放大倍數越小、輸入電阻越小、輸出電阻不受影響。Rc有一個大小范圍,太大復會飽和失真,太小電流放大倍數不夠,因為共射極單...
用單片機加DA0832轉換 LM358做電壓的倍數放大 來 控制電壓0-10V變化
可以用,但用單電源358低不到0伏,(幾十毫伏),如要得到0伏,要用雙電源
格式:pdf
大小:136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論文主要討論了三極管的工作狀態以及三極管靜態值對其放大倍數的影響。首先說明了三極管的類型及工作模式,繼而討論了三極管外置電阻的改變會對三極管靜態值的影響,指出在平時使用三極管時應調整到合適的靜態值以使其工作有額定的放大倍數。
格式:pdf
大小:136KB
頁數: 1頁
評分: 4.4
目前蓄電池電壓測量方法數不勝數,但沒有具體的總結,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5種差模測量法的基本原理,并對其優缺點進行總結,幫助人們在選擇不同類型的蓄電池進行測量時選擇適當的方法,來提高效率與準確率。
電流放大倍數
在三極管中,漂移到集電區的電子數或其變化量與在基區復合的電子數或其變化量之比,即ICE與IBE之比,稱作電流放大倍數。
它是一常數。用β表示。β=ICE/IBE=(IC-ICBO)/(IBE-ICBO)≈IC/IB
直流電流放大倍數與交流電流放大倍數非常接近,一般作近似處理。
直流電流放大倍數即集電極電流除以基極電流的倍數叫做三極管的直流電流放大倍數.
在基極補充一個很小的IB,就可以在集電極上得到一個較大的IC,這就是所謂電流放大作用,IC與IB是維持一定的比例關系,即:
β=IC/IB
式中:β--稱為直流放大倍數
集電極電流的變化量△IC與基極電流的變化量△IB之比為:
β= △IC/△IB
式中β--稱為交流電流放大倍數,由于低頻時β1和β的數值相差不大,所以為了方便起見,通常對兩者不作嚴格區分。
基極電流IB、集電極電流IC,也分別稱為輸入電流和輸出電流,輸出電流與輸入電流相比有相當的增大,此現象稱為放大。
這里,IC與IB的比稱為直流電流放大倍數hFE,如下式所示:
晶體三極管的直流電流放大倍數的數值通常大多在50~1000左右的范圍內。
強電系統中:
共模電壓:相與地之間的電位差。
差模電壓:相與相之間的電位差。
應用于弱電(信號)線路之間亦是如此:
信號線與屏蔽層或地線之間的電位差為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