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集成電路后端設計與實戰》詳細介紹整個后端設計流程,分為概述、全定制設計、半定制設計、時序分析四大部分。本書同時基于廣度和深度兩個方面來闡述整個CMOS集成電路后端設計流程與設計技術,并通過實戰案例進行更深入地技術應用講解,使集成電路后端設計初學者同時得到理論與實戰兩方面的雙重提高。
前言
第1章 引論 1
1.1 集成電路發展史簡介 1
1.2 國內集成電路發展現狀 2
1.3 國際集成電路發展趨勢 4
第2章 集成電路后端設計方法 5
2.1 集成電路后端設計 5
2.2 后端全定制設計方法 5
2.2.1 后端全定制設計流程介紹 6
2.2.2 主流后端全定制設計工具介紹 6
2.2.3 后端全定制設計小結 13
2.3 后端半定制設計方法 13
2.3.1 后端半定制設計流程介紹 13
2.3.2 主流后端半定制設計工具介紹 14
2.3.3 后端半定制設計小結 21
第一部分 后端全定制設計及實戰
第3章 后端全定制設計之標準單元設計技術 24
3.1 設計標準單元庫的重要性 24
3.2 標準單元設計技術 25
3.2.1 標準單元的基本介紹 25
3.2.2 標準單元的基本類型 27
3.2.3 標準單元庫提供的數據 29
3.2.4 標準單元設計參數 29
3.3 標準單元設計流程 39
3.3.1 方案設計 40
3.3.2 標準單元電路及版圖設計 43
3.3.3 標準單元庫版圖和時序信息的提取 45
3.3.4 庫模型與庫文檔生成 47
3.3.5 設計工具流程驗證 48
3.3.6 測試電路設計及工藝流片驗證 49
3.4 標準單元設計需要的數據 49
3.5 標準單元設計EDA工具 50
第4章 后端全定制設計之標準單元電路設計技術 51
4.1 CMOS工藝數字電路實現結構 51
4.1.1 靜態電路實現結構 51
4.1.2 偽NMOS電路實現結構 52
4.1.3 傳輸管與傳輸門電路 53
4.1.4 動態電路實現結構 54
4.1.5 高扇入邏輯電路的實現結構 55
4.2 CMOS數字電路優化 60
4.3 標準單元庫中幾種時序單元介紹 61
4.3.1 C2MOS觸發器 62
4.3.2 真單相觸發器 62
4.3.3 脈沖觸發器 63
4.3.4 數據流觸發器 64
第5章 后端全定制設計之標準單元電路設計實戰 65
5.1 電路設計流程 65
5.2 時序單元HLFF的電路設計 65
5.2.1 建立庫及電路設計環境 65
5.2.2 Vituoso Schematic Composer使用基礎 68
5.2.3 時序單元HLFF電路實現 69
5.2.4 時序單元HLFF電路元件的產生 70
5.2.5 時序單元HLFF電路網表輸出 71
5.3 時序單元HLFF的電路仿真 72
5.3.1 設置帶激勵輸入的仿真電路圖 73
5.3.2 使用Virtuoso Spectre Circuit Simulator進行電路仿真 74
第6章 后端全定制設計之標準單元版圖設計技術 80
6.1 基本CMOS工藝流程 80
6.2 基本版圖層 82
6.2.1 NMOS/PMOS晶體管的版圖實現 83
6.2.2 串聯晶體管的版圖實現 83
6.2.3 并聯晶體管的版圖實現 84
6.2.4 CMOS反相器的版圖實現 85
6.2.5 緩沖器的版圖實現 85
6.2.6 CMOS二輸入與非門和或非版圖實現 86
6.3 版圖設計規則 87
6.4 版圖設計中晶體管布局方法 93
6.4.1 基本歐拉路徑法 94
6.4.2 歐拉路徑法在動態電路中的應用 95
6.4.3 晶體管尺寸對版圖的影響 97
6.5 標準單元版圖設計的基本指導 97
6.5.1 優化設計標準單元 98
6.5.2 標準單元PIN腳的設計 100
第7章 后端全定制設計之標準單元版圖設計實戰 104
7.1 版圖設計流程 104
7.2 時序單元HLFF版圖實現 105
7.2.1 建立項目庫及版圖設計環境 105
7.2.2 Vituoso Layout Editor使用基礎 106
7.2.3 時序單元HLFF版圖實現 111
7.2.4 時序單元HLFF版圖GDS輸出 115
7.3 版圖設計規則檢查 116
7.3.1 執行版圖設計規則檢查 116
7.3.2 基于版圖設計規則結果的調試 119
7.4 版圖與電路等價性檢查 120
7.4.1 執行版圖與電路等價性檢查 120
7.4.2 基于版圖與電路等價性檢查結果的調試 124
7.5 版圖寄生參數提取 126
第8章 后端全定制設計之標準單元特征化技術 129
8.1 標準單元時序模型介紹 129
8.1.1 基本的時序模型歸納 129
8.1.2 時序信息建模方法 130
8.1.3 時序信息文件基本內容 131
8.2 標準單元物理格式LEF介紹 136
8.2.1 LEF文件中重要參數詳細說明 136
8.2.2 LEF文件全局設置 139
8.2.3 LEF文件中工藝庫物理信息設置 139
8.2.4 LEF文件中單元庫物理信息設置 142
8.2.5 LEF對應的圖形視圖 144
第9章 后端全定制設計之標準單元特征化實戰 145
9.1 時序信息提取實現 145
9.1.1 時序信息特征化的實現流程 145
9.1.2 時序信息特征化的數據準備 146
9.1.3 標準單元HLFF的時序信息特征化 149
9.1.4 SiliconSmart工具流程介紹 155
9.2 物理信息抽象化實現 155
9.2.1 物理信息抽象化實現流程 156
9.2.2 建立物理信息抽象化工作環境 156
9.2.3 標準單元HLFF的物理信息抽象化 161
9.2.4 版圖抽象化后LEF數據輸出 174
第二部分 后端半定制設計及實戰
第10章 后端半定制設計之物理實現技術 178
10.1 半定制物理實現工程師應該具備的能力 178
10.2 半定制物理實現流程 179
10.3 半定制物理實現使用的EDA工具 181
10.4 半定制物理實現需要的數據 182
10.5 布局規劃 182
10.6 電源規劃 188
10.6.1 電壓降與電遷移 188
10.6.2 電源規劃前的功耗預估方法 193
10.6.3 電源條帶的基本設置方法 194
10.6.4 電源環的基本設置方法 197
10.6.5 電源網絡分析的基本方法 197
10.7 時鐘樹的實現 199
10.7.1 常見時鐘網絡的實現方法 199
10.7.2 時鐘樹的綜合策略 201
10.7.3 時鐘樹的基本性能參數 202
10.7.4 時鐘樹的綜合流程 205
10.7.5 門控時鐘 209
10.7.6 時鐘樹優化基本指導 210
10.8 布線 214
10.8.1 天線效應 214
10.8.2 串擾噪聲 220
10.8.3 數模混合信號線走線的基本方法 224
10.9 ECO 226
第11章 后端半定制設計之Open-SparcT1-FPU布局布線實戰 229
11.1 布局布線的基本流程 229
11.2 布局布線工作界面介紹 230
11.3 建立布局布線工作環境 231
11.4 布局布線實現 236
11.4.1 芯片布局 236
11.4.2 電源網絡實現 238
11.4.3 自動放置標準單元 244
11.4.4 時鐘樹綜合 247
11.4.5 布線 252
11.4.6 芯片版圖完整性實現 256
11.4.7 布局布線數據輸出 259
第12章 后端半定制設計之Open-SparcT1-FPU電壓降分析實戰 262
12.1 電壓降分析的基本流程 262
12.2 建立電壓降分析的工作環境 262
12.3 電壓降分析實現 266
12.3.1 設置電源網格庫 266
12.3.2 功耗計算 269
12.3.3 電壓降分析 271
第三部分 靜態時序分析及實戰
第13章 靜態時序分析技術 278
13.1 靜態時序分析介紹 278
13.1.1 靜態時序分析背景 278
13.1.2 靜態時序分析優缺點 279
13.2 靜態時序分析基本知識 280
13.2.1 CMOS邏輯門單元時序參數 280
13.2.2 時序模型 281
13.2.3 互連線模型 282
13.2.4 時序單元相關約束 283
13.2.5 時序路徑 284
13.2.6 時鐘特性 287
13.2.7 時序弧 289
13.2.8 PVT環境 292
13.3 串擾噪聲 293
13.3.1 串擾噪聲惡化原因 293
13.3.2 串擾噪聲的體現形式 294
13.3.3 串擾噪聲相互作用形式 295
13.3.4 時間窗口 296
13.4 時序約束 298
13.4.1 時鐘約束 298
13.4.2 I/O延時約束 308
13.4.3 I/O環境建模約束 309
13.4.4 時序例外 311
13.4.5 恒定狀態約束 315
13.4.6 屏蔽時序弧 316
13.4.7 時序設計規則約束 317
13.5 靜態時序分析基本方法 318
13.5.1 時序圖 318
13.5.2 時序分析策略 320
13.5.3 時序路徑延時的計算方法 321
13.5.4 時序路徑的分析方法 323
13.5.5 時序路徑分析模式 327
第14章 靜態時序分析實戰 339
14.1 靜態時序分析基本流程 339
14.2 建立靜態時序分析工作環境 339
14.3 靜態時序分析實現 343
14.3.1 建立時間分析 344
14.3.2 保持時間分析 360
14.3.3 時序設計規則分析 369
14.3.4 時序違反修復 371
參考文獻 374
cmos模擬集成電路設計 這本書是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書,需要具備半導體物理及器件以及基本的模電知識作為基礎,要深入的話需要信號與系統和數學方面的扎實功底。 &n...
這書有的是。
還是買正常版的吧,教材一般都買正常版的,亞馬遜買買也差不了多少錢
格式:pdf
大小:170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本文采用低功耗CMOS集成電路構成排氣扇節電自動控制電路,比采用分立元件組成的線路更為簡單、可靠性高、易于制作、稍作調試即可正常工作。 1.工作原理電路原理如圖1所示,做成的電氣箱如圖2所示。A為CMOS可編程定時集成電路
格式:pdf
大小:170KB
頁數: 4頁
評分: 4.5
討論了3種常用的CMOS集成電路電源和地之間的ESD保護電路,分別介紹了它們的電路結構以及設計考慮,并用Hspice對其中利用晶體管延時的電源和地的保護電路在ESD脈沖和正常工作兩種情況下的工作進行了模擬驗證。結論證明:在ESD脈沖下,該保護電路的導通時間為380ns;在正常工作時,該保護電路不會導通,因此這種利用晶體管延時的保護電路完全可以作為CMOS集成電路電源和地之間的ESD保護電路。
內容簡介
《CMOS射頻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以實現一個完整的無線收發機射頻前端為主線,按照“射頻電路基礎—射頻電路元器件—無線收發機系統結構—射頻模塊電路分析與設計—后端設計與混合信號集成—無線收發機實例”的結構編寫。《CMOS射頻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力圖面向實際應用,在介紹清楚基本概念的基礎上,著重討論在集成射頻前端框架下各模塊電路的設計方法及提高性能的措施。全書共15章,第1-4章介紹了射頻電路基礎,第5-6章討論了射頻集成電路常用的元器件,第7章討論了無線收發機射頻前端的系統結構,第8-13章討論了主要射頻電路模塊的分析與設計問題,第14章介紹了射頻集成電路的后端設計及混合信號集成問題,最后一章給出了一個無線接收機模擬前端實現的實例。
全書共15章,第1-4章介紹了射頻電路基礎,第5-6章討論了射頻集成電路常用的元器件,第7章討論了無線收發機射頻前端的系統結構,第8-13章討論了主要射頻電路模塊的分析與設計問題,第14章介紹了射頻集成電路的后端設計及混合信號集成問題,最后一章給出了一個無線接收機模擬前端實現的實例。
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第3版·基礎篇)榮獲美國工程教育協會獎
CMOS集成電路設計手冊(第3版·基礎篇)是CMOS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權威書籍,有著以下的優點
1. 專門討論了CMOS集成電路設計的基礎知識。
2. 詳細討論了CMOS集成電路的結構、工藝以及相關的電參數知識。
3. 理論知識的討論深入淺出,有利于讀者理解。
4. 對書中涵蓋的內容,作者做了較為詳細的描述,細致入微,有助于讀者打下堅實的理論的基礎。
本書從系統級芯片(SOC)設計的需要出發,介紹CMOS模擬集成電路和CMOS數字集成電路的設計,內容包括:集成電路設計概論;CMOS工藝及版圖;MOS晶體管與CMOS模擬電路基礎;COMS數字電路中的基本門電路;模擬系統設計;數字系統設計;硬件描述語言VHDL基礎。 本書可作為高等理工院校電子、通信、計算機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從事CMOS集成電路設計工作的科研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