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長汀縣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類????型 | 年度報告 |
---|---|---|---|
地????區 | 長汀縣 | 公布時間 | 2009年 |
一、概述
根據《條例》規定和省市有關要求,2009年全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結合全縣實際,不斷向縱深發展,各部門逐步形成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意識。縣府辦公室在做好自身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同時,切實擔負起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責任,通過建章立制、完善載體、調研督查、開展培訓等方式,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建立陽光政府。
(一)組織機構建設情況
我縣領導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機制的建立健全工作,成立了以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縣直有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確保了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力量。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縣府辦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并配備了專職人員一名、專用電腦一臺,確保了政府信息公開的日常工作有效運行。從而使我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做到了有領導主抓、有綜合協管、有工作機構負責、有專人專機承辦,確保了我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指南》和《目錄》的更新、完善情況
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是施行《條例》的核心保障,我辦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的更新、完善。我辦遵循“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工作準則,由近及遠、由點到面,對政府信息,特別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信息進行了認真梳理。根據信息的類別和內容,我辦進一步研閱了去年編制的《長汀縣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長汀縣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對個別不完整的地方進行了及時修改。
(三)落實和制定相關配套措施情況
按照省、市要求,我縣加強縣政府門戶網站建設,以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為重點建設內容,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為公開重點,圍繞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化解社會矛盾抓好政府信息公開,對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全面和準確發布,最大程度地滿足了社會各方面對政府信息的需求,確保了信息發布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公正性,樹立了政府信息的公信度。同時,建立了網上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受理平臺。
(四)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制度規范情況
我縣先后制定和完善了貫徹落實《條例》的實施意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實施細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目標管理考評等相關文件。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發布協調機制,確保各級行政機關在發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機關時,積極主動與有關行政機關進行溝通、確認,保證行政機關發布的政府信息準確一致。為加強對全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審查和監督,我縣還建立完善了政府信息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保密審查、監督檢查等一系列制度。這些制度保障了我縣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章可循,規范和推進了全縣的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和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工作。
(五)《條例》的學習、宣傳、培訓等方面的工作
為了提高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營造良好的氛圍,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順利開展,我辦認真組織了對《條例》的學習。本著非專業人士意識強、專業人士業務精的思想,我辦通過集中學習和個人自主學習相結合的形式,在全辦干部職工中普及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知識,從而提高廣大干部職工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認知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一)本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數量
縣政府2009年度共計新增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12條,其中縣人民政府信息151條,縣政府辦公室信息61條。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主要類別情況
繼續根據《長汀縣人民政府信息公開目錄(試行)》,截至2009年12月31日,縣政府辦已通過政府信息管理平臺公開各類信息212條,其中公開的信息類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機構職能
“機構職能”類信息主要包括機構設置、主要職能和辦事程序等,全年共公開了3條,占已公開信息總數1.4 %。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成立長汀縣稀土產業領導小組的通知》、《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成立“長汀縣鐵路建設辦公室”的通知》、《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成立長汀縣開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活動領導小組的通知》等文件。
2、規范性文件
“規范性文件”類信息主要包括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等。全年共公開了“規范性文件”類信息5 條,占已公開信息總數2.4 % 。例如,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幫扶工業企業發展暫行規定的通知》、《長汀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長汀縣縣鄉(鎮)政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等相關性文件。
3、規劃計劃
“規劃計劃”類信息主要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等,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長汀縣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長汀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全縣城鄉劃分專項調查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性文件。
4、統計信息
“統計信息”類信息主要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全年公開了 3 條,占已公開信息總數 1.4 %。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認真做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長汀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2008年度全縣科普工作統計的通知》等文件。
5、財政預算決算
6、行政事業性收費
主要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和標準。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嚴格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通知》等文件。
7、政府采購
政府采購,即政府集中采購項目,主要包括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準及實施情況等。
8、行政許可
“行政許可”類信息主要包括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等。
9、重大建設項目
主要是指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情況。全年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省道205線長汀策武至濯田路段公路沿線墳墓遷移的通告》等相關性文件。
10、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類信息主要是指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全年共公開了 13 條,占已公開信息總數 6.1 %。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成立長汀縣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宮頸癌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及技術服務指導小組的通知》、《長汀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縣民政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民政優撫、救濟、救助特定對象醫療保障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等相關性文件。
11、應急管理
主要包括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等。全年共公開了“應急管理”類信息 8 條,占已公開信息總數 3.8%。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長汀縣甲型H1N1流感防控預案的通知》、《長汀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性文件。
12、監督檢查
“監督檢查”類信息主要包括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等的監督檢查情況。全年共公開了該類信息 34 條,占已公開信息總數 16.0 %。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成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建設領導小組的通知》、《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禁止新建、擴建、搶建生豬養殖場的緊急通知》、《長汀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切實做好當前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性文件。
13、城鄉建設
主要指城鄉建設和管理的重大事項。全年共公開“城鄉建設”類信息 42條,占已公開信息總數 19.8 %。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四幅工業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實施方案的批復》、《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劃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供策武陳坊村民委員會作為失地農民就業技能培訓基地建設用地的批復》、《長汀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長汀縣 “三沿五區”亂建墳墓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等相關性文件。
14、公益事業
“公益事業”類信息主要是指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
15、征地拆遷
主要指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同意收儲長汀縣大同鎮羅坊村國有建設用地的批復》等相關性文件。
16、救災救濟
“救災救濟”類信息主要包括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況,全年共公開了6條,占已公開信息總數 2.8 %。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成立長汀縣汀江防洪工程建設指揮部的通知》、《長汀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農業生產防寒防凍工作的緊急通知》等相關性文件。
17、工作動態
全年共公開“工作動態”類信息 92條,占已公開信息總數 43.4%。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賴相發同志任職的通知》、《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成立2009年長汀縣教師招聘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成立長汀縣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領導小組的通知》、《長汀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嚴厲整治酒后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的通知》等相關性文件。
18、其他信息
指其他應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公開了《長汀縣人民政府關于龍巖汀洲水電站建設用地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批復》等相關性文件。
(三)至2008年底對2003年以來政府信息梳理及公開完成情況
自2008年5月1日《條例》實施以來,我辦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對2003年以來的政府信息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梳理,及時公開了應主動公開但未公開的所有政府信息。經審查確認,至2008年底,共公開了政府信息1255條。其中,2003年106條,2004年210條,2005年194條,2006年232條,2007年217條,2008年 296 條,有力促進了政府工作的陽光化。
(四)信息公開的形式
為方便公眾了解信息,在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形式上,我縣堅持因事制宜,靈活運用,重在效果,主要通過縣政府門戶網站、新聞媒體、政務公開欄、檔案館和圖書館等方式主動公開縣政府和本辦的政府信息。
1、政府門戶網站
我縣專門成立了自己的政府門戶網站—“中國·長汀”網,并在網站上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專頁,專頁中設置了信息公開制度、信息公開目錄、信息公開指南、依申請公開和工作動態(包括重要會議、領導活動、政務動態、鄉鎮工作和部門工作五個二級欄目)等多個板塊。同時,開設了“政府信箱”專欄,包括縣長信箱、監督投訴、在線咨詢、建言獻策、寫信求助和受理查詢六個欄目。此外,在網站首頁設置了政府機構、便民服務、在線辦事、投資指南、旅游觀光、土地流轉、三農服務、長汀快訊、政府文件、部門工作、鄉鎮工作、公告欄等欄目。市民通過“依申請公開”子欄目,可以向各政府機關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并查閱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處理的情況,通過相關欄目可以查閱縣政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
2、檔案館和圖書館政府信息查閱場所
我辦將所有公開的政府信息以紙質文件的形式分別送交檔案館和圖書館,人民群眾可以到檔案館和圖書館進行查閱。
3、新聞媒體
縣政府辦通過長汀電視臺、長汀廣播等形式向社會公開縣內重大民生事項、重點項目建設進展情況等方面信息,更形象生動、直觀具體的向公眾,特別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民群眾,展示了政府信息。
4、政務公開欄
為了讓公眾及時了解最新動態,為了疏通和拓寬群眾查詢、監督的渠道,我縣在縣政府門口專門設立了政務公開欄,并對政務公開欄的內容進行定期更新,確保了政務公開的內容準確、全面、及時,真正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和操作。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理情況
2009年度本縣未受理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事項。
四、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2009年度本縣未收取任何費用,無減免情況。
五、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2009年度本縣未接到有關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復議、訴訟和申訴。
六、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我縣也深刻認識到,推行政務公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當前我縣政務公開工作與上級政府的要以及人民群眾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期盼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我縣各鄉鎮由于硬件實施不足,專業人員缺乏,還未能實現網上政府信息公開。此外,在如何進一步深化公開內容、拓展公開形式、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宣傳和培訓等方面也還需要不斷完善不斷改進。
我縣高度重視,堅持把政務公開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服務型政府、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按照中央、省、市的統一部署,進一步完善機制、規范內容、創新形式、加強監督,不斷深入推行政務公開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加強政務公開網站建設。不斷完善政府門戶網站,做好對縣直部門和各鄉鎮網站布局的指導,加緊落實各鄉鎮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2、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進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選擇若干社會關注度高的政府信息作為突破口,逐步形成不同領域的政府信息的公開規則。研究推進行政執法過程中的信息的公開。
3、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提升人民群眾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意識,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處理、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目錄編制、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類目備案、向檔案館圖書館送交政府公開信息等工作,繼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的監督、評議制度。
4、加強培訓和宣傳工作。加強對領導干部和政府信息公開業務人員的培訓,提升公開意識,提高業務水平。同時,通過媒體宣傳,正確引導社會公眾正確行使知情權。
福建省長汀縣:東方巴黎:2600/平方 世紀金源3100-3600/平方 富貴嘉園3800-4200左右/平米長汀縣的均價在3500左右,具體要看房子所在位置小區,...
您好。長汀縣房價一般在8000-12000元/平方米之間。價格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首先要明確,所謂政府信息公開,公開什么?對誰公開?如何公開?等等前提。不能違背憲法和法律和中央的有關規定。其次,像這種地區性網絡型所謂“政府信息公開統一平臺",是面向中國全體公民乃至世界各國...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7頁
評分: 4.7
- 1 - 三臺縣環境保護局 200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三臺縣環境保護局 2009 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以 下簡稱年報)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以 下簡稱《條例》 )和三臺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三臺縣 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及其配套制度的通知》 (三府辦發〔 2009〕 144 號)(以下簡稱《實施辦法》 )等相關規定進行編制。全文包 括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概述, 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政府信 息依申請公開和咨詢情況,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等 4個部 分。年報電子版通過三臺政務網網站( http://santai.my.gov.cn/) 全文公開,如有疑問請與三臺縣環境保護局辦公室聯系(地址: 三臺縣 潼川鎮九 倒拐 79 號;郵編: 621100;聯系 電話: 0816-5229121;電子郵箱: scsthb@sina.com)。 一 概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9頁
評分: 4.5
- 1 - 2008 年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 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 2009年 2 月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廣 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 、《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 要求,由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編制的 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 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 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 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計表。本 局網站(網址 :http://js.panyu.gov.cn )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 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 , 地址:市橋街禺山大道 104號區建設局大樓 ,電話 :84834383 。 一 概 述 2008 年,在區政務公開辦等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本局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和區政府政務公開工作精神
2010年度,全縣各級負有公開義務的行政機關,共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055條,其中公文類信息987條。縣政府及其辦公室全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71條。
在主動公開的公文類信息中:機構職能類信息91條,占9.2% ;政策、規范性文件類信息150條,占15.2% ;規劃計劃類信息46條,占4.7% ;行政許可類信息16條,占1.6% ;重大建設項目、為民辦實事類信息179條,占18.1% ;民政扶貧救災社保就業類信息179條,占18.1% ;國土資源城鄉建設環保能源類信息116條,占11.8% ;科教文體衛生類信息110條,占11.2% ;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類信息100條,占10.1% 。
2008年5月1日施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來,全縣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816條。
1、政府門戶網站
公眾通過“中國·長汀”門戶網站的“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可查閱縣、鄉(鎮)兩級政府及縣直部門單位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通過“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欄目,可向各行政機關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并查閱公開申請處理的情況;通過“公開意見箱”,可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建言獻策;通過標題、類目、文號、關鍵字等“信息檢索”功能,公眾可方便地查閱到各公開單位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2010年,縣直各部門及鄉鎮通過網站公開政府信息612條,網站專欄頁面訪問量達93.3萬人次,其中“中國·長汀” 政府網站公開專欄頁面訪問量達84.3萬人次。
2、政府信息查閱點
縣檔案館和圖書館都設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公共查閱點,各公開單位定時將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紙質版和電子版各一份)送交“兩館”,公眾可在兩個查閱點查閱到自己所需的資料。
3、新聞媒體
縣內重大事件、重大決策、重要措施等,特別是關系群眾的重大民生事項,都通過長汀電視臺、長汀廣播電臺等形式,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公眾。2010年全縣通過廣播電視公開政府信息44條。
4、政務公開欄等其他渠道
通過在辦公場所、公共場所設立公開欄等的方式向社會公開最新的政策法規、重大事項等信息,以及各單位的辦事指南、領導信息、科室職能職責等,方便群眾知事辦事。2010年全縣通過政務公開欄等形式共主動公開政府信息568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信息公開條例》)和《民政部機關政府信息公開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特向社會公布2009年度民政部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本報告由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收費情況、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六個部分的內容組成。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 日止。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民政部網站查閱或下載。
如對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民政部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147號;郵編:100721;聯系電話:略)。
我局領導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信息中心具體負責政府信息的發布和管理,為政府信息公開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對于工作需要的人、財、物,我局都給予支持。
為了更好地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我局及時編制了《漳州市建設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漳州市建設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將根據我局政府信息公開情況及時進行更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在漳州市建設局機關政府門戶網站上查閱。
我局按照科學、嚴肅、形象、便民的總體要求,建立了網上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專欄頁面訪問量達99萬人次。及時向檔案館、圖書館報送相關紙質信息,并在信息中心設置了公共查閱場所,添置了必要設備,建立了相關的查詢制度。
一是建立市建設局主動公開工作規則,凡需公開的政府信息,由各科室在行文時明確公開屬性,報告分管領導審批后方能上網公開。二是建立市建設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受理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受理申請、辦理程序、收費事項、業務用章、聯系方式。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學習、宣傳、培訓等方面工作
針對我局機關的職能特點,分類、分層次、分批舉辦政府信息公開培訓班,通過集中培訓、以會代訓等多種形式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