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國際單位制(SI)的電磁學部分。基本量是長度、質量、時間和電流強度(該單位制與前三種單位制根本性區別和特點,因為制定者認為電流強度由長度、時間和質量導出不僅非常古怪而且不能突出其本質),基本單位是米、千克、秒和安培。在MKSA制中,E與D量綱不同,B與H量綱不同,ε和μ都有量綱,真空電容率,真空磁導率μ=4π×10^7千克·米/庫^2, ,其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2100433B
又稱混合單位制。基本 量和基本單位與CGSE制及CGSM制相同。其主要特點是:凡電學量如q、I、E、P、D等都采用CGSE制單位,凡磁學量如B、M、H等都采用 CGSM 制單位;電容率ε和磁導率μ都是無量綱的純數 。在高斯單位制 中 ,與點電 荷有關 的 公式都 比較 簡單,此外公式中較多地出現光速 c,在理論物理中使 用和運算 比較方便,這是某些理論物理書刊仍愿采用高斯單位制的原因。但是一些電工、無線電常用的電學公式中卻經常出現無理數4π ,使計 算較 為復 雜 。
又稱絕對電磁單位制( emu ) 。 基本量和基本 單 位與CGSE制相同(故統稱CGS制) 。但它首先選定安培定律 ,確定B、m、H、D、E等電磁量的 CGSM 單位。在CGSM制中,B和H單位相同,磁導率 μ無量綱,真空磁導率μ0=1,但E和D有不同量綱,在真空中 ,即真空 電容率 ,和ε都是有量綱的。
中央空調制冷量計算分為三步: 1、計算實際需要的制冷量: 按照用房間實用面積(地毯面積,家有到頂落地大櫥可以扣除相應占地面積)計算; &n...
工程竣工后竣工圖是由施工單位制作還是由業主單位制作,為什么?
工程竣工后竣工圖是由施工單位制作還是由業主單位制作,為什么? 首先明確竣工圖由施工方完成; 其次明確竣工圖是交工資料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由施工方完成而不是建設方完成。 再次,竣工圖是竣工結算的依據之一...
機械加工圖紙尺寸是采用毫米為單位的,即 mm 。如果有“道”(一道也叫一絲)就寫成 0.01mm 一道等于0.01mm。如果有“μ” 就寫成0.001mm ,1μ=0.001mm 一般“道”,“...
又稱絕對靜電單位制( esu)。基本量是長度、質量和時間 ,基本單位是厘米、克 、秒 。首先選定庫侖定律,分別確定電場強度E,電勢U ,極化強度P ,電位移D和電流強度I等電學量的 CGSE 單位。然后利用安培環路定理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等公式 ,確定磁感應強度B和磁場強度H等磁學量的CGSE單位。
格式:pdf
大小:17KB
頁數: 4頁
評分: 4.3
GB/T 29166 —×××× 103 附 錄 F (資料性) 美國慣用單位制轉換為國際單位制的方法 F.1 背景 關于美國慣用單位制 (USC)轉換為國際單位制 (SI),本文件采用下列方法進行轉換單位的換算。 F.2 通則 F.2.1 圓整 某一數值中,所保留的最后一位數之后的那位數若小于 5,則保留的最后一位數不變;若那位數大 于 5,則保留的最后一位數加 1。 若所保留的最后一位數后緊接著是 5,其后均為 0,則保留的最后一位數如果是偶數,則不變;如 果是奇數,則加 1。 F.2.2 分數 將 USC 單位的分數或代分數,轉換為完全小數的等量值而不經圓整。采用式( F.1)可將 USC 單 位的完全小數的等量值轉換為 SI 值 Nm,單位為毫米( mm): Nm=25.4 ×N (F.1) 式中: N—— USC分數或代分數的未經圓整的完全小數等量值,單位為
絕對電磁系單位制簡稱“電磁單位制”。電磁學中以電流的磁力為基礎的絕對單位制。它選取長度、質量和時間為基本量。基本單位是厘米、克和秒。電流強度的單位是第一個導出單位,根據畢奧,薩伐爾定律定出,稱為電磁安培。再以電磁安培和其他各電磁量的有關定律和定義,導出各該量的單位。這單位制中,一般量的單位都用“盡燈表示,只有兒個單位有特定的名稱:磁感應強度單位為高斯,磁通量單位為麥克斯韋,磁場強度單位為奧斯特2100433B
物理量單位制中電磁量單位的集合。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電磁單位制主要有絕對靜電制、絕對電磁制、高斯制、實用單位制、國際單位制等幾種。
界面電磁學(Surface Electromagnetics)是現代電磁學領域在近年來開始高速發展的一個研究方向,它的主要研究對象為在物質(天然的或人造的)表面或分界面附近才會產生的獨特而豐富的電磁學現象及其應用。正如物理學和化學領域的眾多研究方向中存在著“表面物理學”和“表面化學”這樣的重要分支一樣,界面電磁學也可以被視為是現代電磁學領域的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的分支。
如果從空間維度的角度對現代電磁學領域中的眾多研究方向進行粗略的分類的話,大致可以將現代電磁學領域內研究的問題分為4類:0維問題、1維問題、2維問題和3維問題。其中,3維電磁學問題通常表示問題所研究的空間或物質在3維空間中的每一個維度上的尺寸都可以和所研究的電磁波波長可比擬,甚至遠大于該電磁波波長。在這樣的情形下,一般需要使用較為普適的電磁場和電磁波理論來對問題進行分析,這樣的分析和求解過程通常是繁瑣而復雜的,但從理論上講,這樣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解決絕大部分的電磁學問題。
當電磁學問題所涉及的空間或物質的尺寸在某一個或某幾個空間維度上是遠小于所關心的電磁波波長的時候,為了簡化問題的理論分析和更加高效地進行實用的工程設計,就需要在完整電磁學理論的框架下提出各種在特定問題下具有獨特優勢但在其他問題中并不一定適用的簡化的理論體系和分析手段。例如,當電磁學問題所涉及的空間或物質的尺寸在三個空間維度上均遠小于所關心的電磁波波長的時候,就可以使用比普適的電磁場理論要簡單得多的電路理論來對問題進行分析,這類問題可以被稱為0維問題;當電磁學問題所涉及的空間或物質的尺寸僅在1個空間維度上與所關心的電磁波波長可比擬,在其余兩個維度遠小于波長的時候,可以使用傳輸線理論對問題進行有效地分析和求解,這類問題可以被稱為1維問題。
而當電磁學問題所涉及的空間或物質的尺寸在兩個空間維度上與所關心的電磁波波長可比擬,僅在1個維度上遠小于波長的時候,就產生了2維電磁學問題。在過去許多年的電磁學研究中,2維電磁學問題的分析和求解通常是直接建立在普適的3維電磁場理論上的,但隨著現代電磁學研究的不斷發展以及現代電子科學與技術的不斷進步,2維電磁學問題在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方面的重要性被不斷發掘出來,專門針對2維電磁學問題的研究手段和理論體系亟需建立。界面電磁學正是在這一基礎上誕生出來的研究方向,它旨在研究重要的2維電磁學問題,建立針對2維電磁學問題的研究手段和理論體系,并由此提出各類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方面的新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