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電化學高效液相分析儀 | 產????地 | 荷蘭 |
---|---|---|---|
學科領域 | 藥學 | 啟用日期 | 2014年1月21日 |
所屬類別 | 分析儀器 > 電化學儀器 > 電化學傳感器 |
新藥開發,藥物/毒素代謝、代謝產物合成環境降解/留存時間的污染物分析。 2100433B
流速范圍:0.001-9.999mL/min,0-40MPa。
電化學傳感器對工作電源的要求很低。實際上,在氣體監測可用的所有傳感器類型中,它們的功耗是最低的。因此,這種傳感器廣泛用于包含多個傳感器的移動儀器中。它們是有限空間應用場合中使用最多的傳感器。傳感器的預...
一防止生銹二外觀可以好看點三防電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
根據具體的水質做一個對比實驗,采用不同材質的極板,控制間距, 或者控制電壓,頻率等
格式:pdf
大小:745KB
頁數: 5頁
評分: 4.6
目的研制一種偏二甲肼電化學氣體檢測儀,以解決偏二甲肼電化學氣體檢測儀使用壽命短,適用溫度范圍窄的弊病。方法采用蒸汽壓和冰點較低、沸點較高的烷酮類有機物作為溶劑,可溶性導電性鹽作為溶質組成非水電解液,貴金屬一體化擴散電極作為工作電極、對電極和參考電極,氣體擴散電極采用噴涂法自制,以控制電位電解型氣體傳感器為核心研制偏二甲肼非水電解液電化學氣體檢測儀。結果對研制的偏二甲肼非水電解液電化學氣體檢測儀的測試結果表明,檢測儀的使用壽命達到2年以上,各項性能指標基本滿足技術指標要求,響應時間尚待改進。結論偏二甲肼非水電解液電化學氣體檢測儀可用于偏二甲肼的泄漏檢測。
格式:pdf
大小:745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8
Ag/AgI鑒定器和涂絲電極鑒定器的研制成功充分證明了離子選擇電極作為液相色譜鑒定器的可能性。對于這類電化學鑒定器的研究,其重點不但在于指示電極本身及其響應特性,還在于研制出各種適用于流通體系的電極組成高靈敏度的檢測池。采用商電極裝入流通帽式的檢測池,其通道不易做到小于1mm。由于體系中氣泡不易排除而引
液相色譜法以液體為流動相(稱為載液),液體流經色譜柱,受到阻力較大,為了迅速地通過色譜柱,必須對載液施加高壓。一般可達150~3.5萬KPa。
流動相在柱內的流速較經典色譜快得多,一般可達1~10ml/min。高效液相色譜法所需的分析時間較之經典液相色譜法少得多,一般少于 1h 。
近來研究出許多新型固定相,使分離效率大大提高。
高效液相色譜已廣泛采用高靈敏度的檢測器,進一步提高了分析的靈敏度。如熒光檢測器靈敏度可達10-11g。另外,用樣量小,一般幾個微升。
氣相色譜法與高效液相色譜法的比較:氣相色譜法雖具有分離能力好,靈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優點,但是受技術條件的限制,沸點太高的物質或熱穩定性差的物質都難于應用氣相色譜法進行分析。而高效液相色譜法,只要求試樣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氣化,因此不受試樣揮發性的限制。對于高沸點、熱穩定性差、相對分子量大(大于 400 以上)的有機物(這些物質幾乎占有機物總數的 75% ~ 80% )原則上都可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來進行分離、分析。 據統計,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氣相色譜分析的約占20%,而能用液相色譜分析的約占70~80%。
高效液相色譜按其固定相的性質可分為高效凝膠色譜、疏水性高效液相色譜、反相高效液相色譜、高效離子交換液相色譜、高效親和液相色譜以及高效聚焦液相色譜等類型。用不同類型的高效液相色譜分離或分析各種化合物的原理基本上與相對應的普通液相層析的原理相似。其不同之處是高效液相色譜靈敏、快速、分辨率高、重復性好,且須在色譜儀中進行。
超高效液相色譜(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是分離科學中的一個全新類別,UPLC借助于HPLC(高效液相色法)的理論及原理,涵蓋了小顆粒填料、非常低系統體積及快速檢測手段等全新技術,增加了分析的通量、靈敏度及色譜峰容量。超高效液相色譜是一個新興的領域,作為世界第一個商品化UPLC產品的Waters ACQUITY UPLCTM 超高效液相色譜系統在1996年問世,之后像安捷倫、島津等公司也陸續開始生產超高效色譜儀。目前,超高效液相色譜儀已經開始逐漸地投入液相實驗中。
超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原理與高效液相色譜法基本相同,所改變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小顆粒、高性能微粒固定相的出現。 高效液相色譜的色譜柱,例如常見的十八烷基硅膠鍵合柱,它的粒徑是5um,而超高效液相色譜的色譜柱,會達到3.5um,甚至1.7um。這樣的孔徑更加利于物質分離
(2)超高壓輸液泵的使用。
由于使用的色譜柱粒徑減小,使用時所產生的壓力也自然成倍增大。故液相色譜的輸液泵也相應改變成超高壓的輸液泵。
(3)高速采樣速度的靈敏檢測器。
(4)使用低擴散、低交叉污染自動進樣器。配備了針內進樣探頭和壓力輔助進樣技術;
(5)儀器整體系統優化設計。色譜工作站配備了多種軟件平臺,實現超高效液相分析方法與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自動轉換。
與傳統的HPLC相比,UPLC的速度、靈敏度及分離度分別是HPLC的9倍、3倍及1.7倍,它縮短了分析時間,同時減少了溶劑用量降低了分析成本。
不過由于實驗過程中儀器內部壓力過大,也會產生相對應的問題。例如泵的使用壽命會相對降低,儀器的連接部位老化速度加快,包括單向閥等部位零件容易出現問題等。
如今,超高效液相色譜儀主要應用于
(1)藥物分析 如天然產物中復雜組分的分析
(2)生化分析 如蛋白質、多肽、代謝組學等生化樣品
(3)食品分析 如食品中農藥殘留的檢測
(4)環境分析 如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檢測
(5)其他 如化妝品中違禁品的檢測
超高效液相色譜儀尤其對中藥研究領域的發展是一個極大的促進。中藥的組分復雜,分離困難等問題都可以通過超高效液相色譜法逐漸解決。在同樣條件下,UPLC能分離的色譜峰比HPLC多出一倍還多。在同樣條件下,UPLC的分辨率能夠認出更多的色譜峰。
相信在分析實驗室中超高效液相色譜會越來越普及,讓液相色譜法得到飛躍和進步。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是由非極性固定相和極性流動相所組成的液相色譜體系,它正好與由極性固定相和弱極性流動相所組成的液相色譜體系(正相色譜)相反。RP-HPLC的典型的固定相是十八烷基鍵合硅膠,典型的流動相是甲醇和乙腈。RP-HPLC是當今液相色譜的最主要的分離模式,幾乎可用于所有能溶于極性或弱極性溶劑中的有機物的分離。 反相色譜法適于分離非極性、極性或離子型化合物,大部分的分析任務皆由反相色譜法完成。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是化學鍵合相色譜法的一種。化學鍵合相色譜法是由液液色譜法發展起來的,是為了解決在分離過程中,機械吸附在載體上的固體液的流失問題而發展出來的一種新方法。鍵合相色譜法通過將不同的有機官能團通過化學反應共價鍵合到硅膠載體表面的游離烴基上,而生成化學鍵合固定相,化學鍵合固定相對各種極性溶劑都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由它制備的色譜主柱效高、使用壽命長、重現性好,幾乎對各種類型的有機化合物都呈現良好的選擇性,并可用于梯度洗脫操作,消除了分配色譜法的缺點。
根據鍵合固定相和流動相相對極性的強弱,可將鍵合色譜法分為正相鍵合色譜法和反相鍵合色譜法。反相鍵合色譜法即反相高效液相色譜。在正相鍵合色譜法中,鍵合固定相的極性大于流動相的極性,適用于分離油溶性或水溶性的極性和強極性化合物。在反相鍵合相色譜法中,鍵合固定相的極性小于流動相的極性適用于分離非極性、極性或離子型化合物,其應用范圍也比正相鍵合相色譜法更廣泛。
在反相鍵合相色譜法中使用的是非極性鍵合固定相。它是將全多孔(或薄殼)微粒硅膠載體,經酸活化處理后與含輕基鏈(C4、C8、C18)或苯基的硅烷化試劑反應,生成表面具有烷基或苯基的非極性固定相。如共價結合到載體上的直鏈碳氫化合物正辛基等。關于反相色譜的分離機理,吸附色譜的作用機制認為溶質在固定相上的保留主要是疏水作用,在高效液相色譜中又被稱為疏溶劑作用。根據疏溶劑理論,當溶質分子進入極性流動相后,即占據流動相中相應的空間,而排擠一部分溶劑分子。當溶質分子被流動相推動與固定相接觸時,溶質分子的非極性部分或非極性因子會將非極性固定相上附著的溶劑膜排擠開,而直接與非極性固定相上的烷基官能團相結合(吸附)形成締合絡合物,構成單分子吸附層。這種疏溶劑的吸附作用是可逆的,當流動相極性減少時,這種疏溶劑斥力下降,會發生解締,并將溶質分子解放而被洗脫下來。
烷基鍵合固定相對每種溶質分子締合作用和解締作用能力之差,就決定了溶質分子在色譜過程的保留值。以下簡述影響溶質保留值的三個因素:
1)溶質分子結構
在反相鍵合相色譜法中,溶質的分離是以它們的疏水結構差異為依據的,溶質的極性越弱,疏水性也強,保留值越大。根據疏溶劑理論,溶質的保留值與其分子中非極性部分的總表面積有關,其與烷基鍵合固定相結出的面積越大,保留值越大。
2) 烷基鍵合固定相的特性
烷基鍵合固定相的作用在于提供非極性作用表面,因此鍵合到硅膠表面的烷基數量就決定著溶質容量因子的大小。烷基的疏水特性隨碳鏈的加長而增加,溶質的保留值也隨著烷基碳鏈長度的增加而增大。隨著烷基碳鏈的增長,增加了鍵合相的非極性作用的表面積,其不僅影響溶質的保留值,還影響色譜柱的選擇性,即隨烷基碳鏈的加長其對溶質分離的選擇性也增大。
3) 流動相性質
流動相的表面張力愈大,介電常數愈大,其極性越強,此時溶質與烷基鍵合相得締合能力越強,流動相的洗脫強度弱,導致溶質的保留值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