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總論和電阻電路的分析
第一章 集總參數電路中電壓、電流的約束關系
1.1 電路及集總電路模型
1.2 電路變量——電流、電壓及功率
1.3 基爾霍夫定律
1.4 電阻元件
1.5 電壓源
1.6 電流源
1.7 受控源
1.8 分壓公式和分流公式
1.9 兩類約束KCL、KVL方程的獨立性
1.10 支路分析
1.11 建模的兩種方法二極管模型
習題
第二章 網孔分析和節點分析
2.1 網孔分析
2.2 節點分析
2.3 含運算放大器的電阻電路
2.4 電路的對偶性
2.5 晶體管的大信號模型
習題
第三章 疊加方法與網絡函數
3.1 線性電路的比例性 網絡函數
3.2 疊加原理
3.3 疊加方法與功率計算
3.4 數模轉換器的基本原理
3.5 晶體管的小信號模型
習題
第四章 分解方法及單、雙口網絡
4.1 分解的基本步驟
4.2 單口網絡的電壓電流關系
4.3 單口網絡的置換——置換定理
4.4 單口網絡的等效電路
4.5 一些簡單的等效規律和公式
4.6 戴維南定理
4.7 諾頓定理
4.8 最大功率傳遞定理
4.9 T形網絡和n形網絡的等效變換
4.10 雙口網絡的電壓電流關系
4.11 互易雙口 對稱雙口
4.12 端接雙口
習題
第二篇 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
第五章 電容元件和電感元件
5.1 電容元件
5.2 電容的VCR
5.3 電容電壓的連續性質和記憶性質
5.4 電容的儲能
5.5 電感元件
5.6 電感的VCR
5.7 電容與電感的對偶性 狀態變量
習題
第六章 一階電路
6.1 分解方法在動態電路分析中的運用
6.2 零狀態響應
6.3 階躍響應沖激響應
6.4 零輸人響應
6.5 線性動態電路的疊加原理
6.6 三要素法
6.7 瞬態和穩態
6.8 子區間分析——方波激勵的過渡過程和穩態
習題
第七章 二階電路
7.1 LC電路中的正弦振蕩
7.2 RLC串聯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7.3 RLC串聯電路的零狀態響應和全響應
7.4 GCL并聯電路的分析
習題
部分習題答案(上冊)
《電路分析基礎(第5版 上)/“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上冊分為兩篇:總論和電阻電路的分析、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具體內容有:集總參數電路中電壓、電流的約束關系、網孔分析和節點分析、疊加方法與網絡函數、分解方法及單、雙口網絡、電容元件與電感元件、一階電路、二階電路。
《電路分析基礎(第5版 上)/“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可供普通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通信工程、電子科學等專業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比如說電壓與電流吧,對一個二端元件來說如果你選擇電壓方向為左正右負,而你選擇電流從元件的左端流入這時電壓與電流就是關聯參考方向,如果選擇從右端流入這時電壓與電流就是非關聯的參考方向。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1.2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與土方調配1.3 基坑土方開挖準備與降排水1.4 基坑邊坡與坑壁支護1.5 土方工程的機械化施工復習思考題第2...
呵呵 電路分析基礎包含了電工電子技術基礎,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是電路分析基礎的子集。
格式:pdf
大小:228KB
頁數: 16頁
評分: 4.7
第 1 頁 共 17 頁 電路分析的基礎知識 【內容提要】 電路理論一門是研究由理想元件構成的電路模型分析方法的理 論。本章主要介紹: 1、電路的組成及電路分析的概念; 2、電路中常用的基本物理量; 3、電路的基本元件; 4、基爾霍夫定律; 5、簡單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 6、簡單 RC電路的過渡過程 本章重點: 簡單直流電路的分析方法。 第一節 電路的組成及電路分析的概念 一、電路及其作用 1、電路:電路是為了某種需要, 將各種電氣元件和設備按一定的方式連接起來的電 流通路。 2、電路的作用: 電路的基本功能可分為兩大類: ① 是實現對信號的傳遞和處理。話筒→放大器→喇叭。 ② 是實現能量的傳輸和轉換。 發電機→升壓變壓器→導線→降壓變壓器→用電設備。 3、電路的組成: 顯然,任何一個電路都離不開提供能量的電源(或信號源) 、消耗 能量的負載 (燈泡、喇叭)以及中間環節 (連接二者之間的各種
《電路分析基礎》是一套深受讀者好評的教材。在第3版出版十余年后,作者對此書進行了修訂。除內容有所調整外,還將原來上、中、下三冊的結構改為上、下兩冊
《電路分析基礎》第4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具體內容有:集總參數電路中電壓、電流的約束關系、網孔分析和節點分析、疊加方法與網絡函數、分解方法及單口網絡、電容元件與電感元件、一階電路、二階電路。
本書可供普通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通信工程、電子科學等專業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有關工... [顯示全部]
《工程電路分析基礎(第2版)》根據2011年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的“電路分析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圍繞電路分析方法,全面介紹了電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主要內容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電路疊加與等效變換、正弦穩態電路分析、三相電路、頻率特性與諧振電路、耦合電感、理想變壓器及雙口網絡、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全書配有豐富的例題、思考題和習題,書后附有習題答案。
《工程電路分析基礎(第2版)》的知識點注重以工程應用為背景,結構合理、內容簡練、重點突出、可讀性強,便于自學。全書各章末附有學習拓展、應用實例和綜合實例等內容,涉及了新電路理論知識和工程性強的實際應用案例,旨在拓展讀者的工程視野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工程觀點?!豆こ屉娐贩治龌A(第2版)》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電氣類、自動化類、電子信息類各專業電路課程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電路分析基礎(上冊)(第4版)》是一套深受讀者好評的教材。在第3版出版十余年后,作者對此書進行了修訂。除內容有所調整外,還將原來上、中、下三冊的結構改為上、下兩冊《電路分析基礎(上冊)(第4版)》第4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上冊分為兩篇:總論和電阻電路的分析、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具體內容有:集總參數電路中電壓、電流的約束關系、網孔分析和節點分析、疊加方法與網絡函數、分解方法及單口網絡、電容元件與電感元件、一階電路、二階電路?!峨娐贩治龌A(上冊)(第4版)》可供普通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通信工程、電子科學等專業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