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高7-15米,樹皮灰色;小枝細瘦,暗紫色,光滑或疏被白色短柔毛。
葉厚紙質, 長橢圓形、披針形、卵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或狹矩圓形,較少橢圓形或矩圓形,長4-8厘 米,寬1.5-2.5厘米,頂端長漸尖至尾狀,基部圓楔形,較少近圓形或楔形,邊緣具刺毛狀 重鋸齒,上面初時疏被長柔毛,沿脈密被短柔毛,后變無毛,下面除沿脈疏被長柔毛或短柔毛外,余則無毛,脈腋間具簇生的髯毛,側脈16-20對;葉柄長、5-10毫米。
果序長約3- 6厘米,直徑1-2厘米;序梗細瘦,長約2厘米;序梗、序軸疏被短柔毛;果苞半卵形或半卵狀披針形,長8-15毫米,寬4-6毫米,兩面沿脈疏被長柔毛,背面較密,外側基部無裂片,內側基部的邊緣微內折,中裂片的外側邊緣僅具1-2疏鋸齒或具不明顯的疏細齒,有時近全緣,內側邊緣直,全緣。小堅果卵圓形,長2-3毫米,被或疏或密的短柔毛,頂端被長柔毛,具數肋。
生長于海拔600-1600米的山坡林中。
產于陜西、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東、福建、江西、浙江。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城口。
采自湖南南部的C. handelii Rehd.這種鵝耳櫪,我們觀察了保存于美國阿諾德樹 木園之模式標本的照相和碎片(葉、果苞及小堅果)以及該產區的標本,并結合原始記載和 地理分布來判斷,此種應是多脈鵝耳櫪C. polyneura Franch,故予以合并。
濟南百航商貿有限公司,型號:中小型,報價:1300.00元;沭陽縣森業花木園藝中心,型號:大型,報價:2000.00元;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近年人工培育的雜交草種。矮生百慕大葉叢密集,植株低矮,葉色嫩綠而細弱。具細而密的根狀莖和節間極短的匍匐枝。稈纖細,高5~10厘米,葉片絲狀內卷,長2~6厘米,寬0.5~1毫米。總狀...
喬木、灌木或木質藤本。奇數羽狀復葉;托葉通常小且早落;小葉互生;無小托葉。花小,通常多數,組成頂生或腋生圓錐花序。分枝有時呈二歧聚傘狀;苞片和小苞片通常小,脫落,稀宿存;花萼鐘狀,裂齒5,下方1枚通常...
該植物主要為藥用,可制作中藥。
【藥名】多脈鵝耳櫪
【類別】活血散瘀藥;利濕通淋藥
【拼音】duō màiéěr lì
【科屬】樺木科
【基源】為樺木科植物多脈鵝耳櫪的根皮。
【藥用部位】根皮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700-1500m的巖山叢林中。
【采收加工儲藏】秋季采挖,剝取根皮,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淡;性平。
【功效】活血散瘀;利濕通淋。
【主治】跌打損傷;癰腫;淋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松潘鵝耳櫪(變種)(中國森林樹木圖志)
Carpinus polyneura Franch. var. sunpanensis (Hsia) P. C. Li, stat. nov. Carpinus sunpanensis Hsia,北研叢刊2: 180圖14. 1934;胡先骕, 中國森林樹木圖志2: 130.圖版48. 1948.
喬木,高約10米。葉卵形,長4-5厘米,寬2-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多為圓形或微心形,側脈12-15對。小堅果無毛。
產于四川松潘。生于海拔約2000米的林中。模式標本采自松潘。
遵義鵝耳櫪(變種)(植物分類學報)
Carpinus polyneura Franch. var. tsunyihensis (Hu) p. C. Li, stat. nov.——Carpines tsun yihensis Hu, 植物分類學報9 (3): 296. 1964.
喬木,高約7米。葉較大,橢圓形,長6-9厘米,寬3.5-4厘米,側脈15-16對。小堅果無毛或頂端疏被毛。
產于貴州遵義。生于海拔約1000米左右的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南黔山。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9頁
評分: 4.6
為全面測量固定源濕法脫硫煙氣中多形態顆粒物的排放濃度及其離子組成特征,提出了一種基于一級冷凝、二級過濾和一級沖擊吸收的多形態煙氣顆粒物的同步測量方法,外場實測了3種濕法脫硫和除塵工藝的排放水平.現場測試表明:簡易濕法除塵脫硫(NaOH法)一體化裝置煙氣中可過濾顆粒物(FPM)濃度為(36±11) mg/m3,可逃逸顆粒物(EPM)濃度為(33±7)mg/m3;氧化鎂法+布袋除塵工藝煙氣中FPM濃度為(14±5)mg/m3,EPM濃度為(13±6) mg/m3;石灰石-石膏脫硫+電袋除塵工藝煙氣中FPM濃度低,小于3 mg/m3,EPM濃度為(6±1)mg/m3;煙氣中EPM是傳統濾膜法檢測FPM濃度的0.7 ~5.7倍,EPM的主要存在形態為冷凝液中的可溶解顆粒物(DPM),顆粒物的組分與脫硫方法密切相關,備形態顆粒物的主要組分是SO42-、SO32-、NO3-、NO2-、NH4+、Cl-、Na+、Mg2+和Ca2+等離子.
多脈榆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多脈榆
種拉丁名:UlmuscastaneifoliaHemsl.
科中文名:榆科
科拉丁名:Ulmaceae
屬中文名:榆屬
屬拉丁名:Ulmus
海拔:500-1600
命名來源:[JournaloftheLinneanSociety,Botany26(177):446-447,pl.101894]
中國植物志:22:372
英文植物志:5:8
多脈暗羅形態特征
喬木,高達8米;樹皮灰黑色;枝條灰黑色,有縱條紋,無毛。葉革質,長圓形,長10-18厘米,寬3-5.5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鈍,葉面除中脈被柔毛外無毛,葉背被疏長柔毛,在脈上較密;中脈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側脈每邊25-28條,兩面均凸起,網脈明顯,兩面均凸起;葉柄長1-1.5厘米,密被柔毛。花1-2朵腋生或頂生,直徑約3厘米;花梗長2.5厘米,被微毛,老漸無毛;萼片寬卵形,長1.3厘米,寬1.5厘米,外面被微毛,內面無毛;外輪花瓣比內輪花瓣略短小,長圓形,長2.2厘米,寬9毫米,外面被微毛,內面無毛;內輪花瓣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5厘米,寬1.6厘米,外面被微毛,內面無毛;雄蕊長圓狀楔形,長4毫米,藥隔頂端圓形,被短柔毛;心皮長圓形,長2.5毫米,被長柔毛,柱頭頭狀,被短柔毛,每心皮有胚珠1顆,基生。花期5月。
多脈瓜馥木形態特征
攀援灌木;小枝被褐色短柔毛。葉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4-22.5厘米,寬5.5-10厘米,頂端急尖或鈍,基部圓形,葉面除中脈和側脈被短柔毛外無毛,葉背被褐色短柔毛;側脈每邊25-35條,上面扁平,下面凸起,網脈明顯,與側脈近垂直網結;葉柄粗壯,長8-12毫米,密被褐色短柔毛,上面有槽,葉腋內有長圓形被褐色短柔毛的芽。團傘花序與葉對生或頂生,被短絨毛;花梗短;花長6毫米;萼片三角形,外面有毛,內面無毛;花瓣三角形,厚,外面被短絨毛,內面凹陷而被毛;雄蕊楔形,有時卵狀三角形;心皮被毛,每心皮有胚珠6-7顆,2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