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菍繁殖方法多樣,可以用種子進行有性繁殖,也可切割或扦插繁殖等無性繁殖,為加快地菍生長速度,一般采用切割的繁殖方式,在清明節前后選擇生長勢強的地菍植株,用鐵鏟劃分成10厘米×10厘米的方塊,帶土按30厘米×30厘米的規格進行移,栽植時選陰雨天或早、晚陽光不強的時候為佳,栽好后壓實并澆定根水,若有條件,可以用遮陽網離地表20厘米高遮陰,可以有效提高移栽地菍的成活率。
分布于中國貴州、湖南、廣西、廣東、江西、浙江、福建;越南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250米以下的山坡矮草叢中,為酸性土壤常見的植物。
地菍喜生長在酸性土壤上,生活力較強,具有耐寒、耐旱、耐瘠、生長迅速等特點,甚至在石縫中亦能很好地生長開花。
水杉扦插育苗多采用遮陰方法。這需要用遮陽網,每天還要揭蓋遮陰棚。水杉硬枝扦插全光育苗的試驗研究表明,采用適當的方法,一般成活率可達90%以上。 一、精細整地 育苗地需地勢平坦,土壤深厚、排...
用繁殖。成熟期各地不一,海南天然林木,3-4月果熟。成熟時果皮黑色,采回后,堆漚數天,待果肉充分軟化后,用冷水浸漬,搓去果皮,用清水沖去果肉,攤開晾干。宜采后即播或沙藏,沙藏最好不超過20d。陰香較大...
你好,枸骨喜歡陽光充足、氣候溫暖及排水良好的酸性肥沃土壤,耐寒性較差,生長得緩慢,要多施磷肥,才能果密色鮮。枸骨的果實很吸引鳥雀啄食,因而在果期要加以遮蓋保護,夏季還要將盆移置陰處
小灌木,長10-30厘米;莖匍匐上升,逐節生根,分枝多,披散,幼時被糙伏毛,以后無毛。葉片堅紙質,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廣楔形,長1-4厘米,寬0.8-2(-3)厘米,全緣或具密淺細鋸齒,3-5基出脈,葉面通常僅邊緣被糙伏毛,有時基出脈行間被1-2行疏糙伏毛,背面僅沿基部脈上被極疏糙伏毛,側脈互相平行;葉柄長2-6毫米,有時長達15毫米,被糙伏毛。
聚傘花序,頂生,有花(1-)3朵,基部有葉狀總苞2,通常較葉小;花梗長2-10毫米,被糙伏毛,上部具苞片2;苞片卵形,長2-3毫米,寬約1.5毫米,具緣毛,背面被糙伏毛;花萼管長約5毫米,被糙伏毛,毛基部膨大呈圓錐狀,有時2-3簇生,裂片披針形,長2-3毫米,被疏糙伏毛,邊緣具刺毛狀緣毛,裂片間具1小裂片,較裂片小且短;花瓣淡紫紅色至紫紅色,菱狀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長1.2-2厘米,寬1-1.5厘米,頂端有1束刺毛,被疏緣毛;雄蕊長者藥隔基部延伸,彎曲,末端具2小瘤,花絲較伸延的藥隔略短,短者藥隔不伸延,藥隔基部具2小瘤;子房下位,頂端具刺毛。
果壇狀球狀,平截,近頂端略縊縮,肉質,不開裂,長7-9毫米,直徑約7毫米;宿存萼被疏糙伏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由于尚無人工培育的地菍品種,種質資源從野外的野生狀態下獲取,然而,在不同的環境中,野生種質受不同因素的外界條件影響,生長態勢表現不同,因此,選擇種質的時候應選擇生長速度快,開花量大和果實較大的品種,以免造成經濟效益低下。
地菍雖然可在山坡地、采伐地、河邊堤岸、田邊地頭、房前屋后等酸性貧瘠的紅壤旱地上種植,但長勢較慢,開花量和果實較小,影響其觀賞和食用價值,因此,宜選用地勢較高、不易積水、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栽培。在江西整地起壟應于3月下旬開始,整地時打碎土塊,耙細耬平,然后做寬120厘米、高10-20厘米的壟,田間做好“三溝”,防漬排澇。
地菍為低耗肥植物,一般在栽植前結合整地每公頃施用尿素75千克、鈣鎂磷肥300千克、氯化鉀45千克作基肥。栽植后每30天,視地菍植株的生長情況,在地菍的行間澆1次稀釋的人糞尿或1%的尿素水溶液1500千克/公頃,蕾期、開花期和結果期應結合澆肥每公頃施磷酸氫二鉀15千克,硼酸2.25千克,以增加開花量和提高結實率。地菍移栽當年植株生長比較緩慢,容易滋生雜草,因此要定期除草,直到地菍全部覆蓋地表后,則其他雜草很難侵入,以后只需定期人工拔除一些長勢強,株型高大的雜草即可。
南方地區雨量充沛。但季節分配極為不均,降雨集中在4~6月,這個時間地菍栽培應及時清溝排水,防澇防漬,而到7-9月,則高溫干旱,雨量稀少,季節性干旱嚴重,雖然地菍的自然生長環境對水分要求不高,但嚴重的干旱同樣會導致結實率降低、果實開裂等,又需要進行一定的補水,總之,在地菍工栽培中要保持土壤含水量在一定的范圍內,以地表濕不可見明水,干不開裂為度。
地菍果實的成熟期不一致,當地菍果實外皮呈黑色,果蒂和果肉紫紅色時,才可以分期收獲,收獲過早,果實淡而無味,過遲則容易開裂或爛果,均會影響果實的商品品質。
移栽當年的地菍主根生長不長,主要以匍匐根為主,匍匐根一般生長在地表,抗凍能力較弱,在溫度較低時(≤-4℃)會導致地菍整株死亡,不能安全越冬,可以在低溫到來以前在地菍植株表層鋪一層地膜或覆蓋一定量的稻草,有利于提高地溫和防止冰雪直接接觸地菍葉片造成的傷害,可有效提高地菍越冬的成活率。
地菍人工栽培中尚未見到發生病蟲害,一般不需進行藥劑防治。
地菍的觀賞價值也較高,其葉片濃密,貼伏地表,能形成平整、致密的地被層,覆蓋效果好,是良好的地被植物,并且葉、花、果終年都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葉片可在同一時間內呈現綠、粉紅、紫紅等色,甚至可在同一片葉上出現;圓球形的漿果從結實至成熟也呈現綠-紅-紫-黑的色彩變化。且地菍幾乎長年開花,沒有明顯的無花階段。
地菍果實是一種多汁漿果,近球形,直徑7-11毫米,成熟的果實中還原糖占總糖的96.34%;果實中維生素C的含量與傳統水果梨、香蕉等相當。地菍果實中至少含有16種氨基酸,包括蘇氨酸、纈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等7種人體所必需氨基酸和嬰幼兒所需的組氨酸。谷氨酸具有較高的含量,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32.80%。花青甙含量也較為豐富,達到300mg/千克。
地菍果實中含有鉀、鈣、磷、鎂、鈉、鐵、錳、銅、鋅等多種礦質元素,且各礦質元素的比例適當,果實具有高鉀低鈉的特點,有利于維持機體的酸堿平衡。同時,常量元素鈣的含量較高,達7328.4mg/千克,可作為天然的補鈣食品。
地菍研究早期主要是作為藥草被人們所利用,其味甘、澀,性涼,具有活血止血、消腫祛瘀、清熱解毒之功效。臨床用于治療高熱、腫痛、咽喉腫痛、牙痛、赤白血痢疾、黃疽、水腫、痛經、崩漏、帶下、產后腹痛、癰腫、療瘡、痔瘡、毒蛇咬傷等病癥。現代臨床研究報道,可將地菍制成制劑,治療消化道出血,其止血功效著。另有報道,地菍有抗腫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而對正常細胞沒有毒副作用。
地菍不僅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提取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加工,地菍果實的色素無毒副作用,色價高達190,有濃郁的果香味,在酸性條件下顏色鮮艷,性質較穩定,可用于飲料、冷飲、果酒、糖果和點心的著色,其色素用水或乙醇提取,工藝簡單,成本低,是一種優良的天然食用色素。
格式:pdf
大小:9.0MB
頁數: 12頁
評分: 4.6
高空壓條繁殖方法 高空壓條壓條繁殖, 相對扦插繁殖的優點 在于: 1、可以直接繁殖更粗的枝條 ;2、保 險系數高,即使沒有成功發根,枝條也不會 死掉。 5月 21日高壓, 6月 4日 已經發現 一條根生出來了, 里面還有沒有其它的根還 不得知。 一、選取你相中的枝條,可以是需要修 剪掉的多余部分, 也可以是你喜歡的適合做 盆景的曲折枝條; 二、在枝條下用鋒利小刀環狀刻皮,然 后環剝掉樹皮,寬度在 1-2 厘米; 三、用飲料瓶做成漏斗狀,中間剪開, 套在環剝處,用金屬線捆好; 四、飲料瓶里面放好沙子苔蘚或或培養 土等保水植料,外面用塑料布纏好,盡量做 到不漏水、不露土; 五、澆水,再用塑料布團成團,把漏斗 頂部露出的植料給塞上,以防止蒸發過快 (如果是像筷子一樣直來直去的枝條,就簡 單多了,塑料布兩頭一扎就可以 )! 以后隔幾天補點水,保持濕度,耐心等吧。 成了,把需要的枝條鋸
格式:pdf
大小:9.0MB
頁數: 2頁
評分: 4.7
香樟樹繁殖方法 香樟樹繁殖方法時間: 2009-05-24 播種繁殖,扦插繁殖。 果實成熟時自行脫落,有鳥類啄食。用種子繁殖,應隨 采隨播,每公斤種子 7,200-8 ,000 粒,發芽率 70-80% , 每畝播種量 10-15 公斤。植樹造林,也可萌芽更新。有白粉 病、黑斑病、樟葉蜂、樟稍卷葉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蟲 為害。 樟樹育苗技術 一、簡介 :樟樹材質優良,有香氣,是上等的建筑、 家具、工藝的良材, 樟樹的樟腦和樟油廣泛用于工藝、 代工、 醫藥和國防工業,此外樟樹還是“四化”中綠化的優良樹種。 樟樹是常綠喬木, 喜光,主根強大, 根系發達,喜溫濕氣候, 適應性強,生長較快,壽命較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平地 四旁,河灘沖積生長最好。 二、育苗 1.時間。每年十至十二月,將已成熟的種子 采下,然后混沙貯藏,三月初即可催芽播種。 2.整地。在 冬初進行第一次耕耙, 播種前進行第二次耕
大野牡丹
地念
地菍
多花野牡丹
寬萼毛菍
毛菍
毛菍(原變種)
細葉野牡丹
野牡丹
野牡丹屬
展毛野牡丹
枝毛野牡丹
紫毛野牡丹
該種與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極相近,主要的區別是,該種植株較大,毛被較密,葉面密被糙伏毛,毛隱藏于表皮下,僅尖端露出;花較大,萼上的糙伏毛略扁。
該科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很多。本科植物常作藥用 。野牡丹還是酸性土的指示植物。毛菍和地菍的果,胎座膨大,多汁味甜,是很好的野生果品。此外,該科有很多是有名的花卉,如中國特有的虎顏花;巴西的樹野牡丹屬(Tibouchina)有很多種是行道樹和庭園觀賞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