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硐室掘進 | 定????義 | 施工作業 |
---|---|---|---|
核????心 | 硐室 | 類????別 | 工程 |
介紹
(見彩圖) 臺階工作面掘進法 分正臺階與倒臺階兩類,用于較穩定的巖層。正臺階工作面掘進(圖1)時,上臺階超前,超前部分可用錨噴或其他臨時支架維護;下臺階掘出后,全斷面進行永久支護。如頂板不夠穩定,可在超前部分砌好拱部永久支護,下臺階掘出后再砌墻接拱。倒臺階工作面掘進時,下臺階超前,超前部分先砌墻,上臺階掘出后再砌拱部永久支護。有時,將上臺階爆破下來的矸石當臨時工作臺進行砌"para" label-module="para">
導硐掘進法 巖層不夠穩定時,先掘進小斷面導硐,然后逐次擴大并砌"para" label-module="para">
① 中央(或單側)掘進 高度和寬度較大的硐室施工時,可將導硐置于中央下部便于向兩側對稱地逐步擴大。某側有特殊要求,可采用單側導硐施工,如水泵房應在吸水井一側先掘導硐,并掘砌吸水井,使該側墻基與吸水井施工成為整體,再逐步擴大與砌"para" label-module="para">
② 雙側掘進 大斷面硐室施工時,先從最下層兩側墻基位置挖掘兩個小導硐,將墻基與墻砌好;小導硐一直掘砌到硐室盡端后,再掘砌第二分層的小導硐;爆破的部分矸石填作工作臺,便于向上施工直到硐室頂部。做好永久支護,最后將中間殘留巖柱挖出(圖2)。 目前,用先拱后墻,上、下導硐,開掘大型硐室法已獲成功,如配合光面爆破、錨噴等效果更好。根據硐室用途的要求,做好通風、防潮、防水和防滲處理。對于重要硐室,須進行圍巖變形和支護受力監測工作。有些與井筒直接相連的硐室,其永久支護應與井筒的永久支護同時施工,以提高其整體性和封水性(見巷道與硐室支護)。2100433B
國家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中心的上述負責人表示,他個人更為看好硐室的發展。建造一個可保護30多人的臨時硐室,幾十萬元就夠,經濟效益好,而8個人的救生艙,就要120萬~130萬元。一位煤機企業人士也表示,對于...
這要看各局技術管理的具體規定,各局各單位還是有一點區別的。一般來說30---50米以內的小巷道或者臨時性巷道,都編制補充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即可。如果是較長的巷道,則需要提前7天按照接續安排,及時編制掘進...
煤礦井下硐室的一種,一般是放些機電設備,開關呀、變壓器什么的,,就相當于一個小房間而已,就是井下的硐室。
格式:pdf
大小:24KB
頁數: 1頁
評分: 4.6
裸體硐室掘進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MKJ304103- 單位工程名稱: 部位: 工程量: m 主 控 項 目 檢驗項目 質量情況 驗收 結論 1、光面爆破必須符合作業規程:圖表齊全, 參數合理。 2、施工及臨時支護應符合施工組織設計及作 業規程。 檢驗項目 (設計值) 合格標準 (mm) 檢查點檢查(抽查)記錄 合 格 率 測點 部位 1 2 3 4 5 6 7 8 3、寬度 中左( ) 中右( ) 中左( ) 中右( ) 機電硐室 0~+150 0~+150 非機電硐室 -20~+150 -20~+150 中 左 上 中 下 中 右 上 中 下 合格率 4、高度 拱高( ) 墻高( ) 拱高( ) 墻高( ) 機電硐室 -30~+100 -30~+100 非機電硐室 -30~+150 -30~+150 拱 高 左 中 右 墻高 合格率 5、坡度 ±1‰ 一 般 項
格式:pdf
大小:24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以潘一礦-788m充電硐室為例,介紹了正向多臺階施工法、礦用安全高效水膠炸藥在大硐室快速掘進中的應用情況,對應用效果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炮眼直徑小于50mm,深度( )m稱為中深孔爆破,多用于井筒及大斷面硐室掘進。
A、1~2
B、1~3
C、2~4
D、3~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礦山開采技術。炮眼直徑小于50mm、深度2~4m稱為中深孔爆破,多用于井筒及大斷面硐室掘進。參見教材P299。
臺階工作面掘進法是工程施工使用的作業方法
特殊情況下可大于40°;斷面形狀通常為直墻拱形,斷面尺寸為8~20m2,視井筒不同用途和提升量而定。斜井掘進一般先進行鎖口施工,然后進行表土和基巖掘進。
根據表土性質、地下水情況、井筒傾角和斷面大小等因素選擇。表土穩定和井筒斷面較小時,可全斷面一次掘進;表土穩定性較差,且井筒斷面較大時,采用導硐法(見硐室掘進)或板樁法掘進。后者將板樁沿井筒頂板與兩幫先后依次打入,形成超前于工作面的支護。板樁一般長 2m左右。每掘進0.5~0.8m,架設臨時支架;每掘進2~3m,進行永久支護。在不穩定涌水量大的地層中,也可采用沉井、降低水位、帷幕和凍結等法施工。斜井施工中應有可靠的防洪與排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