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軸電樞反應即交軸電樞磁動勢對主極磁場的影響。在這里,我們為了分析問題的簡單,假定①磁場是不飽和的,②發電機電樞轉向是逆時針的,電動機則為順時針的。從而可知:
(1)交軸電樞磁場在半個極內對主極磁場起去磁作用,在另半個極內則起增磁作用,引起氣隙磁場畸變,使電樞表面磁通密度等于零的位置偏移幾何中性線,新的等于零的位置我們稱之為物理中性線。
(2)不計飽和時,交軸電樞反應既無增磁,亦無去磁作用。考慮飽和時,起到去磁作用。
當電刷不在幾何中性線上時,出現了直軸電樞反應。
(1)若為發電機,電刷順著旋轉的方向移動一個夾角,對主極磁場而言,直軸起去磁反應,若電刷逆著旋轉方向移動一個夾角,則直軸電樞反應將是增磁的。
(2)若為電動機,則剛好相反。
當電樞繞組中沒有電流通過時,由磁極所形成的磁場稱為主磁場,近似按正弦規律分布。當電樞繞組中有電流通過時,繞組本身產生一個磁場,稱為電樞磁場。電樞磁場對主磁場的作用將使主磁場發生畸變,產生電樞反應:
(1)純電阻性負載時的電樞反應
電樞磁場的電動勢與電流相位相同,電樞磁場使主磁場發生畸變,一半加強,一半削弱;
(2)純電感性負載時的電樞反應
電樞磁場的電流滯后于電動勢90度,電樞磁場產生的電動勢與主磁場產生的電動勢方向相反,因此削弱了主磁場電動勢,這就是為什么三相電路中含有電感性元件時電壓下降的原因;這時叫做縱軸去磁電樞反應
(3)純電容性負載時的電樞反應
電樞磁場的電流超前于電動勢90度,因電樞磁場與主磁場成90度,電樞磁場產生的電動勢與主磁場產生的電動勢方向相同,因此加強了主磁場電動勢,這就是為什么三相電路中含有電容性元件時端電壓上升的原因;這時叫做縱軸輔助磁電樞反應。
電樞反應對直流電機的工作影響很大,使磁極半邊的磁場加強;另半邊的磁場減弱,負載越大,電樞反應引起的磁場畸變越強烈,其結果將破壞電樞繞組元件的正常換向,易引起火花,使電機工作條件惡化。同時電樞反應將使極靴尖處磁通密集,造成換向片間的最大電壓過高,也易引起火花甚至造成電機環火。
加裝附加磁極以便使畸變的磁通得以補償。對大型電機,在主磁極的頂部加裝補償繞組可使磁通分布畸變得以修正。
電動機的作用是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電動機分為交流電動機和直流電動機兩大類。 (一) 交流電動機及其控制 交流電動機分為異步電動機和同步電動機兩類。異步電動機按照定子相數的不同分為單項異步電動機、兩相異...
1、三相異步電動機定子繞組屬于電樞繞組。2、三相同步電機必定要有電樞繞組和磁極繞組。大型同步電機三相對稱繞組在定子上,轉子是通入直流的磁極繞組(勵磁繞組),稱為旋轉磁極式。小容量同步電機有采用旋轉電樞...
不銹鋼反應釜,搪瓷反應釜,高壓磁力反應釜
電樞反應使氣隙磁場發生畸變,會對電機的換向帶來不利影響:
1、由于幾何中性線處的氣隙磁密不再為零,于是,處在幾何中性線處的換向元件(電刷是與處在幾何中性線處的元件所連接的換向片接觸的)中必然會產生感應電動勢,使換向發生困難。
2、氣隙磁場畸變使換向器上的片間電壓不均勻,尤其當電機負載突變時,形成強烈的電樞反應,氣隙磁場嚴重畸變,有可能使相鄰兩換向片之間的電位差超過一定的限度,從而產生電位差火花,而且隨著電弧的拉長可能出現環火。換向是直流電機的一個專門問題,換向不良就會在換向器和電刷間產生火花,火花超過定程度,就會燒壞電刷和換向器,嚴重影響電機運行。此外,火花會產生電磁波,對無線通信造成干擾。
產生火花的原因有很多,除電磁原因外,還有機械的原因,換向過程中還伴隨著電化學、電熱等因素,它們相互交織在一起,過程相當復雜。
格式:pdf
大小:509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研究基于雙電機模型CPPM電機電樞反應電感的計算原理和方法。在建立CPPM電機雙電機模型基礎上,給出了d、q軸電樞反應電感的仿真計算公式;采用二維限元方法計算了一臺750 W內置式CPPM的電樞反應電感,并與現場實驗結果進行了比較和分析。
格式:pdf
大小:509KB
頁數: 4頁
評分: 4.6
1 第一章 綜合說明 第一節 工程概況 ** 縣 ** 水利水電樞紐工程位于 ** 縣七里坪鄉 ** 村,包括 ** 水庫、一、二級 電站等。水庫是以發電、防洪為主,兼顧灌溉、城市供水、旅游及水產養殖 等綜合利用的水利水電樞紐工程。 水庫總庫容為 2290 萬 m 3,興利庫容 780 萬 m 3,最大壩高 48 米,壩長 232m,其中溢流壩長 82 米,非溢流壩長 150 米。根據規劃要求, ** 一級電站是壩后式電站, 一級電站設計水頭為 24.6m , 設計流量為 7.0m 3/s ,裝機容量 2× 400+500=1300KW ;二級電站屬于引水 式電站,是利用一級電站尾水,利用約 2 公里的環山渠道及穿山隧洞,將水 引入二級電站前池,設計水頭為 38m,設計流量為 6.94m 3 /s ,裝機容量 2 × 630+800=2060KW 。 第二節 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一、提高防洪
在直流電機中,主場由場線圈產生。在發電和電動兩種模式中,電樞承載電流并建立磁場,稱為電樞磁通。電樞磁通對主磁場的影響稱為電樞反應。電樞反應:
去磁場
交叉磁化主場。
消磁效果可以通過在主勵磁繞組上增加額外的安匝來克服。具有共同的極點可以減少交叉磁化效應。
在放大器旋轉放大器中,電樞反應是必不可少的。
電樞反應的下降是磁場對發電機主極磁通分布的影響。
由于電樞纏繞有線圈,因此每當電流在線圈中流動時,在電樞中形成磁場。該場與發生器場成直角,稱為電樞的交叉磁化。電樞磁場的作用是扭曲發生器磁場并移動中性平面。中性平面是電樞繞組平行于磁力線移動的位置,這就是為什么位于該平面內的軸被稱為磁中性軸(MNA)的原因。這種效應被稱為電樞反應和正比于在電樞線圈中流過的電流。
發電機的電刷必須設置在中性平面上;也就是說,它們必須接觸換向器的連接到沒有感應電動勢的電樞線圈的部分。如果電刷接觸到中性面外的換向片,會使“帶電”線圈短路,造成電弧和功率損耗。
沒有電樞反應,磁中性軸(MNA)將與幾何中性軸(GNA)重合。電樞反應引起中性平面沿旋轉方向移動,如果電刷處于空載狀態,即沒有電樞電流流過時,當電樞電流流動時,它們不會處于中性平面。出于這個原因,希望將校正系統結合到發電機設計中。
這是克服電樞反應效應的兩個主要方法。第一種方法是當發電機產生正常的負載電流時,改變電刷的位置,使它們處于中性平面。在另一種方法中,在發生器中安裝稱為極間的特殊極點,以抵消電樞反應的影響。
電刷設置方法在發電機在相當恒定負載下運行的設備中是令人滿意的。如果負載有明顯的變化,中性平面就會按比例移動,刷子總是不能正確的位置。電刷設置方法是糾正小型發電機(產生大約1000W或更少)的電樞反應的最常見手段。較大的發生器需要使用間極。
當同步發電機輸出負荷時,電樞繞組里的電流產生的磁場將對主磁場發生作用,這就是同步發電機的電樞反應;1)當同發電機輸出的是容性負荷時,電樞反應磁場方向與主磁場方向相同,將對主磁場起增磁作用;2)當同發電機輸出的是感性負荷時,電樞反應磁場方向與主磁場方向相反,將對主磁場起去磁作用;3)當同發電機輸出的是電阻性負荷時,電樞反應磁場方向與主磁場方向垂直,它在主磁極的前極尖與主磁場方向相反,對主磁場起去磁作用;在主磁極的后極尖與主磁場方向相同,將對主磁場起增磁作用;由于電機工作在磁路接近飽和的狀態,所以增磁作用小于去磁的作用,總的使磁場略有減少。
同步發電機在輸出功率時,電樞里有電流流過,這電流就會產生磁場,電樞電流產生的磁場將對主磁場發生作用,這就產生了電樞反應。在定子有電流的情況下,空載時是沒有電樞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