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多毛蒲公英 | 拉丁學名 | Taraxacum lanigerum V. Soest |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合瓣花亞綱 |
目 | 桔梗目 | 科 | 菊科 |
亞????科 | 舌狀花亞科 | 族 | 菊苣族 |
亞????族 | 萵苣亞族 | 屬 | 蒲公英屬 |
組 | 大頭蒲公英組 | 種 | 多毛蒲公英 |
分布區域 | 中國西藏、青海及尼泊爾 |
分布于海拔3900-4600米林緣或高山草甸上。
產西藏(察隅、吉隆、索縣)、青海。尼泊爾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西藏察隅。 2100433B
多年生草本。根頸粗,具褐色殘存葉基,被長蛛絲狀柔毛,部分被綿毛。葉卵狀披針形,長約10厘米,寬約3厘米,羽狀深裂,每側具5個側裂片;側裂片三角形、鐮形或線形,平展或倒向,裂片間具小齒;頂端裂片略為戟形,基部的兩個小裂片常伸長,倒向兩面被蛛絲狀柔毛或綿毛,葉柄略膨大。花葶2-4,高7-9厘米,被蛛絲狀毛,頂端密被蛛絲狀柔毛;頭狀花序直徑40毫米;總苞大,長19毫米,近黑色;外層總苞片伏貼,披針形,長約12毫米,寬2.5毫米,具窄白色或綠色膜質邊緣,先端有小角,上部和邊緣具蛛絲狀柔毛;內層總苞片寬線形,具寬膜質邊緣,先端增厚,具蛛絲狀柔毛;舌狀花黃色,邊緣花舌片背面具近黑色條紋,花柱和柱頭干時黑色。瘦果未見成熟。冠毛白色。
買墻貼的時候都會單獨給你一塊透明的粘貼膜,先把蒲公英要粘貼的一部分的正面站在粘貼膜上,再把粘在粘貼膜上的蒲公英粘在合適的位置,最后把粘貼膜撕掉就可以了
蒲公英這種花朵就好像流浪的人一般,永遠在風中追尋著他的那一半,找到依靠了才停留下來; ????蒲公英:有著充滿朝氣的黃色花朵,花語是“停不了的愛”。?? ? ????紫蒲公英:呈淡紫色的蒲公英,花語是...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通淋利尿。腮腺炎:新鮮的蒲公英搗碎加蛋清及適量冰糖搗成糊狀,敷于患處,每日換藥一次。
格式:pdf
大小:185KB
頁數: 1頁
評分: 4.4
目前汽車所使用的輪胎中,有10%~40%的成分來自橡膠樹的天然橡膠,旨在保證輪胎在低溫環境下的韌性及防止產生細微裂痕。全球每年生產的天然橡膠有三分之二被用于制造輪胎。以泰國和印尼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作為橡膠樹種植大國,如今面臨著無法擴大種植面積的限制。實際上早在若干年前,輪胎行業便開始尋找替代原材料,以緩解天然橡膠的產量瓶頸。天然橡膠可以從不同植物中提取出來,例如:三葉橡膠樹、銀菊、蒲公英、杜仲等。從不同植
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膽堿、菊糖、果膠等。
根中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賽醇、ψ-葡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樹脂醇、豆甾醇、β-谷甾醇、膽堿、有機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樹脂、橡膠等。葉含葉黃素、蝴蝶梅黃素、葉綠醌、維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維生素D(5~9毫克/100克)。
花中含山金車二醇、葉黃素和毛莨黃素。花粉中含β-谷甾醇、5z-豆甾-7-烯-3β-醇、葉酸和維生素C。綠色花萼中含葉綠醌。花莖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樹脂醇。又該品含考邁斯托醇、核黃素1.43微克/克和胡蘿卜素7.7~8.8毫克%。
⑴抗菌作用:該品注射液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及卡他球菌也有一定殺菌作用。本品醇提液1 :400能抑制結核菌,但煎劑1 :100無效。其1 :80的水煎劑能延緩 ECHO11病毒細胞病變,醇提物(31mg/kg)能殺死鉤端螺旋體,對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對幽門彎曲桿菌有良好的殺滅作用。
⑵通乳:該品葉有疏通乳脈管之阻塞,促進泌乳的作用。
⑶抗腫瘤作用:藥用蒲公英中提取的多糖(Tof一CFr),以40、2、600mg/kg ip 給于接種MM46腫瘤細胞的C3H小鼠,前期給藥未見作用,但11~20天和2~20天的后期隔日給藥則有效。對腫瘤細胞的遲延型過敏反應(T一DHR),在ddy一Ehrlich(同種腫瘤)系和C3H一MM46(同系腫瘤)系中,Tof一CFr后期給藥其足跖反應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上升。在ADMC系中,Tof一CFr與已知能活化巨噬細胞的糖原相比,具有更強的激活能力。
⑷利膽作用:國外研究,該品有利膽作用,臨床上治療慢性膽囊痙攣及結石癥有效。此外本品尚有利尿健胃,輕瀉等作用。
⑴該品葉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表面角質紋理明顯或稀疏可見。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3~9細胞,直徑17~34μm,頂端細胞甚長,皺縮呈鞭狀或脫落。下表皮氣孔較多,不定式或不等式,副衛細胞3~6個,葉肉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結晶。葉脈旁可見乳汁管。
根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棕色。韌皮部寬廣,乳管群斷續排列成數輪。形成層成環。木質部較小,射線不明顯;導管較大,散列。
⑵取該品粉末1g,加5%甲酸的甲醇溶液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濾過,濾液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咖啡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6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生蒲公英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及鉀,也含有鐵、鈣、維生素B2、維生素B1、鎂、維生素B6、葉酸及銅。具體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葉含水分86%,蛋白質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熱量約有108.8千焦。
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性味甘,微苦,寒。歸肝、胃經。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治熱毒、癰腫、瘡瘍、內癰、目赤腫痛、濕熱、黃疸、小便淋瀝澀痛、疔瘡腫毒,乳癰,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
性味:苦甘,寒。
《唐本草》:味甘,平,無毒。
李杲:微苦,寒。
《本草述》:甘,平微寒。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苦甘,寒。
歸經:入肝、胃經。
李杲:足少陰經。
《本草衍義補遺》:入陽明、太陰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唐本草》:主婦人乳癰腫。
《本草圖經》:敷瘡,又治惡刺及狐尿刺。
《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癩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疬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綱目》:烏須發,壯筋骨。
《醫林纂要》:補脾和胃,瀉火,通乳汁,治噎膈。
《綱目拾遺》:療一切毒蟲蛇傷。
《隨息居飲食譜》:清肺,利嗽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
《嶺南采藥錄》:炙脆存性,酒送服,療胃脘痛。
《山東中藥》: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催乳。治疔瘡,皮膚潰瘍,眼疾腫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蟲咬傷,尿路感染。
《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利尿,緩瀉。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風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兩(大劑2兩);搗汁或入散劑。外用:搗敷。
禁忌: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用量過大:常規用量煎服后,偶見有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度泄瀉。大劑量(30g/kg)灌服煎劑3天,可見實驗兔子肝細胞及腎小管上皮細胞輕度濁腫,腎小管變窄,其它無明顯改變。小鼠和兔亞急性毒性試驗,尿中可出現少量管型,腎小管上皮細胞濁腫。
過敏反應:服用蒲公英煎劑、蒲公英酒浸劑后,個別人會出現蕁麻疹、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蒲公英注射劑靜脈滴注后,亦偶有寒戰、面色蒼白、青紫或精神癥狀。
藥不對證:主要是寒熱不分,不加辨證而濫用蒲公英治療各種感染。臨床上所見的感染多數為熱證,用蒲公英一般不會有不良反應。但少數感染屬于陰寒證,無熱象,病程多較長,病人體質虛弱。筆者普見有人用大劑量蒲公英治療陰寒證,結果病人出現食欲減退、倦怠、疲乏、出虛汗、面色蒼白。感染灶并無好轉之象。將蒲公英清熱解毒的作用簡單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濫用,會產生不良反應。
各家論述
《本草經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藥。乳癰屬肝經,婦人經行后,肝經主事,故主婦人乳癰腫乳毒,并宜生暖之良。
《本草述》:蒲公英,甘而微余苦,是甘平而兼有微寒者也。希雍有曰:甘平之劑點朗肝腎。'昧此一語,則知其入胃而兼入肝腎矣,不然,安能涼血、烏須發,以合于沖任之血臟乎?即是思之,則東垣所謂腎經必用者,尤當推而廣之,不當止以前所主治盡之也。
《本草新編》: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陽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湯以瀉火,未免太傷胃氣。蓋胃中之火盛,由于胃中士衰也,瀉火而土愈衰矣。故用白虎湯以瀉胃火,乃一時之極宜,而不可恃之為經久也。蒲公英亦瀉胃火之藥,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以長服久服而無礙。凡系陽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劑服之,火退而胃氣自生。但其瀉火之力甚微,必須多用,一兩,少亦五、六錢,始可散邪輔正耳。或問,蒲公英瀉火,止瀉陽明之火,不識各經之火,亦可盡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無過陽明之焰,陽明之火降,而各經余火無不盡消。蒲公英雖非各經之藥,而各經之火,見蒲公英而盡伏,即謂蒲公英能消各經之火,亦無不可也。或問,蒲公英與金銀花,同是消癰化瘍之物,二物畢竟孰勝?夫蒲公英止入陽明、太陰二經,而金銀花則無經不入,蒲公英不可與金銀花同于功用也。然金銀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
《醫林纂要》:蒲公英點能化熱毒,解食毒,消腫核,療疔毒乳癰,皆瀉火安上之功。通乳汁,以形用也。固齒牙,去陽陰熱也。人言一莖兩花,高尺許,根下大如拳,旁有人形拱抱,搗汁酒和,治噎隔神效。吾所見皆一莖一花,亦鮮高及尺者,然以治噎膈。
《本草求真》:蒲公英,入陽明胃、厥陰肝,涼血解熱,故乳癰、乳巖為首重焉。緣乳頭屬肝,乳房屬胃,乳癰、乳巖,多因熱盛血滯,用此直入二經,外敷散腫臻效,內消須同夏枯、貝母、連翹、自英等藥同治。
《本草正義》:蒲公英,其性清涼,治一切療瘡、癰瘍、紅腫熱毒諸證,可服可敷,頗有應驗,而治乳癰乳療,紅腫堅塊,尤為捷效。鮮者搗汁溫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藥方中必不可缺此。
《本草圖經》:敷瘡,又治惡刺及狐尿刺。
《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癩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疬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本草新編》:蒲公英,味苦,氣平。入陽明、太陰。潰堅腫,消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附方:
治乳癰:蒲公英(洗凈細銼),忍冬藤同煎濃湯,入少酒佐之,服罷,隨手欲睡,是其功也。(《本草衍義補遺》)
治急性乳腺炎:蒲公英二兩,香附一兩。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治產后不自乳兒,蓄積乳汁,結作癰:蒲公英搗敷腫上,日三、四度易之。(《梅師集驗方》)
治瘰疬結核,痰核繞項而生:蒲公英三錢,香附一錢,羊蹄根一錢五分,山茨菇一錢,大薊獨根二錢,虎掌草二錢,小一枝箭二錢,小九古牛一錢。水煎,點水酒服。(《滇南本草》)
治疳瘡疔毒:蒲公英搗爛覆之,別更搗汁,和酒煎服,取汗。(《綱目》)
治急性結膜炎:蒲公英、金銀花。將兩藥分別水煎,制成兩種滴眼水。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全展選編·五官》)
治急性化膿性感染:蒲公英、乳香、沒藥、甘草,煎服。(《中醫雜志》(11):31,1965)
治多年惡瘡及蛇螫腫毒:蒲公英搗爛,貼。(《救急方》)
治肝炎:蒲公英干根六錢,茵陳蒿四錢,柴胡、生山梔、郁金、茯苓各三錢。煎服。或用干根、天名精各一兩,煎服。
治膽囊炎:蒲公英一兩。煎服。
治慢性胃炎、胃潰瘍: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錢,一日三次,生姜湯送服。(⑨方以下出《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脹痛:蒲公英一兩(研細粉),橘皮六錢(研細粉),砂仁三錢(研細粉)。混合共研,每服二至三分,一日數回,食后開水送服。(《現代實用中藥》)
用于燒傷合并感染:以鮮蒲公英搗爛,加入少許75%酒精調敷患處。(《中西醫結合雜志》1987;(5):301)
治療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參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劑水煎服,1個月為1療程。(《上海中醫藥雜志》1984(2):33)
治療急性膽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針草30g。水煎服。(《新編常用中草藥手冊》第33頁)
治療腮腺炎:以鮮蒲公英30g搗碎,加入1個雞蛋清中攪勻,加冰糖適量,搗成糊狀,外敷患處。日換藥1次。(《中藥現代臨床應用手冊》1993;12)
治急性熱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等:蒲公英、大青葉、板藍根、金銀花各12g,水煎服。
治乳腺炎、闌尾炎、瘡癤療腫:蒲公英、金銀花、連翹各15g,山甲、當歸、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單用其鮮品搗爛局部外敷。
治目赤紅腫:蒲公英30g,黃芩10g,水煎,熏洗患眼。
治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薢、生蒲黃、木通、車前子各10g,水煎服。
臨床應用
⑴單味新鮮者,搗碎,取汁直接敷于痛處,治肺癌引起的疼痛。
⑵單味新鮮者,搗碎,加雞蛋清(少加白糖)調糊,外敷,治流行性腮腺炎。
⑶單味搗爛取汁,高溫消毒后點眼,治砂眼癢痛。
民族用藥
藏藥 哇庫爾那保:全草治培根木保病,瘟病時疫,血病,赤巴病《中國藏藥》。克什芒:全草治潰瘍,高燒,腸胃炎,膽囊炎《青藏藥鑒》。
蒙藥 巴嘎巴蓋-其其格:治乳癰,瘟疫,淋巴結炎,黃疸,口苦,口渴,發燒,胃熱,不思飲食,“寶日”病,食物中毒,陳熱《蒙植藥志》。
苗藥 Reib wud mangb彎務罵,Vob eb wel窩歐吾,Uab berx ferx蛙本反:全草治乳腺炎,治疥瘡《苗醫藥》。Vob heeb wek fieex窩灰窩非:全草主治乳腺炎,疥瘡《苗藥集》。
彝藥 全草治食積不化,腹脹胸滿,肺腸癰瘍,肝膽濕熱,疔瘡腫毒,熱淋澀痛,久婚不孕《哀牢》。
傈僳藥 阿納拉切白:根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癤毒瘡腫,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氣管炎,腎炎,膽囊炎,尿路感染,各種結核《滇藥錄》。阿拿拉茄百:全株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性闌尾炎,尿路感染,肝炎,目赤腫痛,乳汁不通;外用于瘡癰,毒蛇咬傷《滇省志》。
傣藥 梗囡(德傣):根治小兒黃瘦,老人體弱《滇藥錄》。蒲公英(德傣):根治黃水瘡《德傣藥》。
土家藥 肥豬草:全草治火眼,奶癰,肺火,瘡癤腫毒《土家藥》。
食用方法
⑴腌泡的蒲公英花蕾,經常吃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⑵蒲公英的根可以吃,也可以用來替代咖啡。
⑶蒲公英的花可以做酒。
⑷蒲公英的葉子可生吃,其苦味與味道強烈的油和醋相混合時會產生一種不錯的味道。
⑸蒲公英不僅可以生吃,也可烹食。蒲公英炒肉絲具有補中益氣解毒的功效。
⑹用沸水焯蒲公英1~2分鐘,然后再烹飪可減少一些苦味。
材料:蒲公英100克,綠豆50克,蜂蜜10克。
做法:將蒲公英放入鍋里煎水,取凈汁500毫升;再往蒲公英汁液中加入綠豆,煮至綠豆開花,調入蜂蜜即成。吃綠豆喝湯,同時將余湯涂臉,30分鐘后洗去。連續內吃外用1周以上就會有明顯的效果。
蒲公英是一家專業的企業形象與品牌價值整合服務商,是集策劃、設計、印刷、制作于一體,涵蓋CIS企業形象策劃與設計、廣告設計、平面設計、印刷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等設計領域的綜合性專業設計隊伍;可以為您的企業及品牌提供全方位形象包裝、顧問、策劃、設計。
蒲公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身,以其獨到的品牌理念贏得包括金融投資、地產建筑、法律教育、汽車制造、信息科技、醫療機械、餐飲百貨、旅游娛樂、文化藝術等眾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