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便于提出開拓運輸系統的各種可能方案,首先要圈出礦體開采后崩落帶的位置。這時,根據上、下盤巖石和側翼巖石崩落角的大小,先在礦體橫剖面圖上計算出崩落線與地表的交點,然后再在地表地形圖上,利用三次自然樣條函數插值曲線將它們連接成光滑的曲線,從而表示出地表的崩落帶范圍 。
一個完善的開拓系統,必須能滿足生產工藝以及開采礦石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并且運輸環節簡單,通風阻力小,安全條件好。有利于環境保護,不占或少占農田;在保證上述各項要求的前提下,應盡可能使各項工程布置緊湊,工程量小,以降低基建投資和減少基建時間。
地下礦開拓系統是指由地面向礦體開掘的各種井巷在空間位置上所形成的體系的總稱。一般以主井或主平硐為主,配置副井、風井、井底車場、石門、硐室、運輸平巷和橫巷、主回風巷和回風天井、主溜井及其調車場,采用充填采礦法或采空區硐后充填的礦山,還需要配置主充填井和排水排泥井巷等,以形成礦井提升、運輸、通風、排水、供水、供電、輸送壓氣以及充填、排泥等生產工藝系統。為降低礦巖運輸費,在不受地形或工程地質條件影響的條件下,主井或主平硐應布置在礦巖運輸功最小的位置上 。
小型露天采石. ............. 第十二條作業單位應當采用臺階式開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開采方式,嚴禁采用擴壺爆破、掏底崩落等開采方式。 不能采用臺階式開采的,應當自上而下分層順序開采。實施...
小型露天采石. ............. 第十二條作業單位應當采用臺階式開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開采方式,嚴禁采用擴壺爆破、掏底崩落等開采方式。 不能采用臺階式開采的,應當自上而下分層順序開采。實施...
一、監測監控系統、二、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三、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四、壓風自救系統、五、供水施救系統、六、通信聯絡系統。 很多集成監控系統都帶
利用前述的最小費用流算法,優選出最佳的開拓運輸方案。應該指出,由于優選過程是針對各種初始方案進行綜合計算,因此有可能在原有基礎上派生出更好的方案,這正是本系統的另一個優點。
運輸工作是地下礦的主要作業,礦山生產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礦山開拓運輸系統的設計和組織。從數學上講,地下礦運輸系統可視作一個網絡流。利用網絡流中最小費用流算法,特別是采用分枝限界技術處理基建費用,可以很方便地用計算機得出最優決策 。
格式:pdf
大小:123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7
針對分層崩落法存在的缺點,通過試驗以一井取代兩井的新型方法,改進了分層崩落法的采準布置方式,采準工程量減少68.9%,采準工程投資降低68.9%.
地下礦開拓設計(development design of underground mine地下礦床開拓方式確定:地下礦床開拓一般有平硐、斜井、豎井及斜坡道等四種基本開拓方式。選用其中一種方式對礦床進行開拓稱單一開拓法;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方式進行開拓稱聯合開拓法。
應用設有固定提升運輸設施的傾斜巷道,對礦床進行開拓的方法。斜井開拓法適用于緩傾斜至傾斜礦床和埋藏深度小于200m,或礦體走向較長且埋深小于200m的急傾斜礦床。斜井開拓法按斜井與礦體之間的位置不同,通常可分三種:(1)脈內斜井開拓;(2)下盤斜井開拓;(3\)側翼斜井開拓。
應用豎井進行礦床開拓的方法。適用于開拓急傾斜或水平礦床和埋藏深度大于300m的緩傾斜或水平礦床。隨著深礦床(>600m)開采的增加和多繩提升機的應用,豎井開拓礦山也將增多。按豎井提升方式和容器可劃分為罐籠豎井、箕斗豎井和箕斗罐籠混合提升豎井三種。罐籠豎井開拓,一般適用于規模小于30×104t/a的礦山;采用箕斗提升礦石、罐籠運送人員材料的主副井開拓,適宜于規模大于100×104t/a的礦山或開采技術復雜的中等規模的礦山;混合豎井開拓是將罐籠與箕斗配置在一個井筒內,既起主井作用又起副井作用的豎井開拓,適用于中等以上規模的礦山。在豎井開拓設計時,如主井為箕斗井并與選礦廠鄰近,通常將箕斗卸載設施與選礦廠原礦倉連成一體,使礦石直接卸入原礦倉內。主井提升井筒一次開鑿深度的服務年限,一般應大于12年;對于規模小的礦山一般不小于服務年限的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