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大葉筇竹(原變型) | 形????狀 | 竿高2-6米,直徑1.5-2.1厘米 |
---|---|---|---|
分????布 | 產四川雷波、馬邊 | 生????于 | 海拔1500-2200米的闊葉林下 |
生長于海拔1500-2200米的闊葉林下。
能供食用,且其味較筇竹筍更為鮮美。
2100433B
筍紫綠色,無毛;籜鞘早落,厚紙質,三龜狀長圓形,竿上部者為短三角形,較其節間為短,背部無毛,邊緣生纖毛,縱肋明顯;無籜耳;籜舌截形,高0.5-1毫米,邊緣生短纖毛;籜片錐形或三角狀錐形,長3-9毫米,寬1-1.5毫米,無毛。末級小枝具(1)2-3(4)葉;葉鞘長4.5-7.2厘米,綠色,無毛,邊緣無纖毛或起初生短纖毛,灰褐色;無葉耳及鞘口繸毛;葉舌拱形或截形,高0.5-1毫米,紫紅褐色或綠色,無毛;葉柄長1.5-4毫米,無毛;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1-18厘米,寬1.6-3.2厘米,無毛,下表面灰綠色,次脈5或6對,小橫脈明顯。花枝未見。
本種筍的顏色較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 Hsueh et Yi為淺。
水培步驟:在剛開始養的時候要剪掉底部的葉子,防止抑制竹子自身的成長。還有,在根的底部要斜剪去一小段,注意切口平滑,這樣可令雅竹更好的吸水。要控制水量、選擇性用水,水量只需占瓶子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
買支營養水,加營養水,富貴竹還是蠻好培養的,記得換水加營養液就沒什么問題了
原竹茶盤售價是360元,茶盤取材主要是崇尚天然,以表茶道取法自然,天人合一之意。而那些工業材質、樹脂材質以及仿冒紅木外觀的茶盤,形狀過于復雜的,置于茶臺上喧賓奪主,非但不能作為平和靜穆之背景襯托,反而...
分布在四川雷波、馬邊。模式標本采自雷波森工局214場。
格式:pdf
大小:378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屬禾本科筇竹屬植物,中國西南地區特有珍稀保護瀕危竹種,具有較高的經濟、生態和觀賞價值。通過野外調查,研究了云南大關三江口自然保護區筇竹資源的生態環境及其保護措施,為三江口自然保護區筇竹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及保護提供依據。
格式:pdf
大?。?span id="zwyvlip" class="single-tag-height">378KB
頁數: 2頁
評分: 4.7
花葉近實心茶稈竹是近年發現的近實心茶稈竹的一個新變型。2003年10月,筆者在福建古田縣西部海拔550米的一個山場進行外業工作時,偶然發現了這種與眾不同的竹子。其主要特點是葉片上有一至多條寬窄不一的淺黃色彩條,稈高一般在0.5~2.2米左右,是一種非常好的觀賞竹。2004年5月,我們再次到該山場進行調查,采集標本,發現個別竹株抽穗開花。根據該竹子的地下莖與地上部分的形
種:齒葉冬青Ilex crenata Thunb.
原變型:齒葉冬青(原變型)Ilex crenata Thunb. form. crenata
變型:長梗齒葉冬青Ilex crenata Thunb. form. longipedunculata S. Y. Hu
變型:多齒鈍齒冬青Ilex crenata Thunb. form. multicrenata (C. J. Tseng) S. K. Chen
荷秋藤(原變型)
Hoya lancilimba Merr. f. lancilimba
附生攀援灌木,無毛;節間長5-25厘米,生氣根。葉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1-14厘米,寬2.5-4.5厘米,兩端急尖,干后灰白色而縮皺;側脈少數,張開,不明顯,弧曲上升;葉柄粗壯,長1-3厘米。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長5-7厘米;花白色,直徑約3厘米,花冠裂片寬卵形或略作鐮刀形;副花冠裂片肉質,中陷,外角圓形;花粉塊每室1個,直立;蓇葖狹披針形,長約15厘米,直徑1厘米;種子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花期8月。
產于云南、廣西和廣東南部。生長于海拔300-800米疏密林中,附生于大樹上。模式標本采自廣東海南。
莖葉可藥用,廣西民間用作續筋駁骨、消腫止咳、跌打刀傷。
木材輕軟,紋理直,結構細,易加工,可供建筑、家具、造紙、火柴等用途使用。為優良的建筑材料和造紙原料,也可作家具、火柴桿。樹皮含鞣質5.20%,可提制栲膠。[5]
小葉楊是良好的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固堤護岸及綠化觀賞樹種 ;城郊可選小葉楊作行道樹和防護林。
小葉楊樹形美觀,葉片秀麗,生長快速,適應性強,是水濕地帶四旁綠化的良好。但壽命較短,一般30年即轉入衰老階段。
藥材基源
為楊柳科植物小葉楊的樹皮。
采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采剝,曬干。
性味
味苦;性宣
功能主治
祛風活血;清熱利濕。風濕痹疹;跌打捉痛;肺熱咳嗽;小便淋瀝;口瘡;牙痛;痢疾;腳氣;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克。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藥理作用
1.對憫血管系統的作用,楊芽脂為小葉白楊冬芽中提了的混合樹脂,楊芽脂濕懸液每日以1g/kg給大鼠灌胃給藥,連續4天,結果表明對正常大鼠心率和心電圖波形均無明顯改變,但對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楊芽脂提取物的水溶液能對抗腎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腸系膜微支國脈收縮,促進微循環障礙后血流和微循環的恢復。能增加正常豚鼠和使用垂體后葉毒豚鼠離體心臟的冠脈血流量。楊芽脂混懸液1.5g/(kg·d)灌胃,連續給藥3天,能明顯降低家兔血細胞比容、全血比粘度、血漿比粘度、紅細胞沉降離,增加血漿復鈣時間和延長凝血酶原時間,使家免血液的"濃"、"粘"、"凝"、"聚"性下降。
2.抗炎鎮痛作用,抗炎實驗表明:楊芽脂濕懸液灌胃給藥,對巴豆油所致小鼠耳熟炎癥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并能顯著抑制大鼠實驗性腹膜炎的炎癥滲出,亦可使大鼠瓊脂性破膚炎癥和足趾腫脹程度明顯減輕,且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增長也有抑制作用。熱板法和扭體法證明:楊芽脂混懸液小鼠灌胃給藥具有較為顯著的鎮痛作用,而且維持時間較長。
3.毒性,楊芽脂濕懸液24小時內給小鼠灌辦給藥3次,每次25g/kg。小鼠在給藥后自學成才動減少臥伏不動不食,24-48小時后恢復正常,給藥后7天未見死亡,表明楊芽脂毒性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