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稱 | 德州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 成立時間 | 1996年05月27日 |
---|---|---|---|
總部地點 |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加楓路26號2層207室 |
簡介:上海滬沁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是上海伊宏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計量檢測儀器的專業化公司。為國內的科研、教育、工業生產等單位提供計量、質檢及認證所需的各類量具、儀器...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陸家浜路1295號金田商務9層908 上海蘭科儀器有限公司注冊、創建、經營的一家專業性儀器。自創建以來深受同行和用戶的好評與青睞。這正是十多年來我們不斷尋求新發展經營理念的結晶。上海...
格式:pdf
大?。?span id="vumsfut" class="single-tag-height">13KB
頁數: 1頁
評分: 4.6
上海三電貝洱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是中日德三方合資企業。2004年通過日本三電株式會社、德國貝洱有限公司入股+實現了上汽股份公司、上海龍華工業公司與日本三電.德國貝洱四方在原中泰合資上海易初通用機器有限公司股權結構上的重組。投資總額7460萬美元.注冊資本2984萬美元.是國內生產汽車空調系統及汽車空調壓縮機等系列產品的專業定點廠。公司員工人數980名.占地面積85295平方米。1003年銷售額達161億元、出口銷售額835萬美金。
在全球,德州儀器把第一顆IC帶到世人面前,是半導體領域的先趨者、精英聚集的殿堂,薰陶過如張忠謀等國際級企業領導者。
在臺灣,德州儀器是臺灣科技產業界最重要的元件供應夥伴
德州儀器業務發展
德州儀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J·克萊倫斯·卡徹和尤金·麥克德莫特創建一個叫做"地球物理業務公司"的為石油工業提供地質探測的公司。
在1939年,這個公司重組為Coronado公司。1941年12月6日,麥克德莫特和其他三名GSI的雇員J·埃里克·約翰遜、塞瑟爾·H·格林以及H·B·皮科克買下了GSI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GSI為美國軍用信號公司和美國海軍制造電子設備。戰爭結束后,GSI公司繼續其電子產品的生產。1951年,公司重新命名為德州儀器,GSI變為德州儀器的一個全資子公司。
從1942年開始,德州儀器憑借潛水艇的探測設備開始進入國防電子領域。這些技術基于原來它為石油工業開發的地質探測技術。
在20世紀80年代,這個產業的產品質量成為了新的焦點。80年代早期一個質量提升計劃被啟動。80年代晚期,德州儀器和伊士曼柯達公司和聯合信號公司(Allied Signal)一起,開始參與摩托羅拉的六標準差規范的制定。
這類產品包括雷達系統、紅外線系統、導彈、軍用計算機、激光導航炸彈等。
早在1952年,德州儀器就從西部電子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AT&T的制造部門)以25,000美元的代價購買了生產晶體管的專利證書。到同年末,德州儀器已經開始制造和銷售這些晶體管。公司副總裁帕特里克·哈格蒂頗有遠見,意識到了電子技術領域的美好前景。隨后,原本在新澤西州的貝爾實驗室工作的戈登·K·蒂爾在看了一則紐約時報的廣告后加入德州儀器,被哈格蒂任命為研究主任,回到了其故鄉得克薩斯州工作。
蒂爾在1953年1月將他在半導體晶體方面的專業知識帶到了工作中。哈格蒂讓他建立了一支由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團隊,使德州儀器保持半導體行業的領先地位。蒂爾的第一個任務是組織公司的中央研究實驗室(Central Research Laboratories, CRL)。由于蒂爾的之前職業背景,這個新的部門基于貝爾實驗室。
另一名物理化學家,威爾克斯·阿道克斯,在1953年早些時候加入了德州儀器,開始領導一支較小的研究團隊,致力于研制生長結晶體管。不久,阿道克斯成為了德州儀器的一名首席研究員。
1954年1月,塔尼巴恩在貝爾實驗室研制出了第一個可以工作的硅半導體。這個工作在1954年春季的固態設備大會上被報道,隨后在應用物理學報(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6, 686-691(1955))上發表。
戈登·蒂爾在1954年2月也獨立研制出了第一個商用硅晶體管并在1954年2月14日對它進行了測試。1954年5月10日,在俄亥俄州的代頓舉行的無線電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Radio Engineers, IRE)國家航空電子大會上上,蒂爾正式對外界公布了他的成就,宣稱"與同事告訴你的關于硅晶體管的嚴峻前景相反,我卻恰好能把這些東西裝在我的口袋里。(Contrary to what my colleagues have told you about the bleak prospects for silicon transistors, I happen to have a few of them here in my pocket.)",并在大會期間發表了一篇題為《近期硅鍺材料和設備的發展》(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ilicon and Germanium Materials and Devices)的論文。
在這一點上,德州儀器成為了當時唯一一個大批量生產硅晶體管的公司。隨后在1955年,利用固態雜質擴散的擴散型晶體管被發明。不過,當時硅管的價格比鍺管昂貴得多。
工作在中央研究實驗室的杰克·基爾比在1958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集成電路。基爾比早在1958年7月就有了對于集成電路的最初構想,并在1958年10月12日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個能工作的集成電路 。6個月后,仙童半導體公司的羅伯特·諾伊斯也獨立地開發出了具有交互連接的集成電路,也被認為是集成電路的發明人之一?;鶢柋纫虼双@得了200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在集成電路領域的貢獻。諾伊斯在仙童公司研制的芯片是由硅制造的,而基爾比的發明是由鍺制造的。2008年,德州儀器建立了一個以"基爾比"命名的實驗室,用于研究那些半導體技術創新思維。
德州儀器的7400系列晶體管-晶體管邏輯(TTL)芯片在20世紀60年代被開發出來,使計算機邏輯方面的集成電路的使用更加普及。
德州儀器在1967年發明了手持計算器(當時價格高達2,500美元)。隨后,在1971年研制出了單芯片微型計算機,并在同年的10月4日被授予了單芯片微型計算機的第一個專利證書。
TMC0280型聲音合成器
1978年,德州儀器介紹了第一款單芯片線性預測編碼語音合成器。在1976年,德州儀器即開始了一個存儲強度應用方面的研究,很快他們開始聚焦于語音方面的應用。這個研究的結果就是TMC0280型單芯片線性預測編碼(Linear predictive coding (LPC))語音合成系統,成為了第一款能夠通過電子復制模擬人聲的商業產品。這個成果在德州儀器多個商用產品中被應用。2001年,德州儀器將它轉讓給了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的Sensory公司。
在發展半導體和微處理器之后,德州儀器遇到了兩個關于工程和產品開發方面的有趣的問題。第一,用于創造半導體的化學藥品、機械和技術原先都不存在,必須通過自己"發明"他們;第二,早期的市場需求較小,公司必須"發明"這些產品的"用途"以打開銷路。例如,其第一款晶體管收音機就是這樣發明的。另外一個例子是,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發的安裝在墻上、由計算機控制的家用恒溫器,很可能由于其價格較為高昂,無人問津。德州儀器在田納西州約翰遜城設立了一個工業控制部門,為化學和食品工業生產自動進程控制計算機。這個商業非常成功。1991年9月,德州儀器把它賣給了西門子公司,隨后轉向了軍用和政府設施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里的電子設備的制造。
新華美通北京2005年12月23日電:TI 并購領先 RF 收發器與片上系統 IC 供應商 Chipcon,進一步豐富高性能模擬產品系列
“日前,德州儀器 (TI) 宣布將并購低功耗、短距離無線 RF 收發器 IC 領域的領先設計公司 Chipcon。將 Chipcon 在 RF 收發器及 SoC 芯片領域的豐富經驗與 TI 高級模擬硅芯片技術和廣博而精深的系統經驗相結合,將會顯著增強 TI 實力,為客戶在消費類電子、家庭和樓宇自動化等應用領域提供全面的短距離無線解決方案。該并購還將進一步豐富 TI RF 系列解決方案,并加強其在 ZigBee(TM)(全球無線監控應用標準)領域的領先地位。TI 同意向 Chipcon 支付約2億美元,并購交易預計將于2006年1月完成。”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