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復合材料板殼結構的后屈曲及其新型精化理論 | 項目類別 | 面上項目 |
---|---|---|---|
項目負責人 | 張建武 | 依托單位 | 上海交通大學 |
目前國內外剪切板殼精化理論研究重視理論性而忽視應用性。現有精化理論變量較多,方程復雜,較難求解,因此為結構設計部門提供實用有效的精化理論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本項研究建立的新型精化理論能滿足實際需要,有效預測層合剪切板殼非線性失穩和彎曲性態。其創新處歸納為:一、建立以馮卡門和唐耐爾方程為基本形式的一階剪切精化理論,未知量壓縮為二個,而非其它理論的四個以上,相當精度下分析與求解難度降低;二、應用當前理論分析各種面內載荷下層合剪切矩形板、軸壓和外壓下層合剪切圓柱殼的后屈曲,并構造出平衡路徑的漸近攝動展開式,獲得一些高學術價值的結果。這些長處使本項研究具有明顯的工程應用特色,學術理論意義重要。
批準號 |
59675027 |
項目名稱 |
復合材料板殼結構的后屈曲及其新型精化理論 |
項目類別 |
面上項目 |
申請代碼 |
E0511 |
項目負責人 |
張建武 |
負責人職稱 |
教授 |
依托單位 |
上海交通大學 |
研究期限 |
1997-01-01 至 1999-12-31 |
支持經費 |
8(萬元) |
復合材料:復合材料的基體材料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金屬基體常用的有鋁、鎂、銅、鈦及其合金。非金屬基體主要有合成樹脂、橡膠、陶瓷、石墨、碳等。增強材料主要有玻璃纖維、碳纖維、硼纖維、芳綸纖維、碳化硅纖...
從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復合板材[1]指的是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材料組合而成的板材。實際上,針對與不同材質的板材,復合板材的概念和制作方法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以金屬復合板材、木塑復合板材和玻璃...
復合材料板是指在一層金屬板上覆以另外一種金屬板,以達到在不降低使用效果(防腐性能、機械強度等)的前提下節約資源、降低成本的效果。復合方法通常有爆炸復合法,爆炸軋制復合、軋制復合等。復合材料可分為復合板...
格式:pdf
大小:169KB
頁數: 4頁
評分: 4.8
應用ABAQUS軟件建立復合材料加筋板結構有限元模型,在軸向壓縮載荷下,進行線性特征值屈曲分析。針對筋條參數、壁板參數及邊界條件等影響因素,計算模型的臨界屈曲載荷,對加筋板結構進行屈曲承載能力分析。結果表明:加筋條高度和條數、壁板鋪層順序和厚度及結構邊界條件對屈曲載荷影響顯著。
格式:pdf
大小:169KB
頁數: 5頁
評分: 4.8
板錐網殼結構是一種受力性能合理,技術經濟效益良好的新型空間結構形式。本文結合復合材料力學理論和復合材料結構力學(板殼理論),采用組合結構有限元對復合材料層合板自身的局部穩定性和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研究復合材料板錐網殼結構的受力性能,為復合材料板錐網殼結構設計和層合板鋪層設計提供理論上的依據,得出了可應用于工程實踐的重要結論。
本書共分為7章,第1章簡要介紹了空間網殼結構;第2章論述了一種適用于網殼結構的試驗模態分析法;第3章介紹了針對某網殼模型結構進行的模態分析試驗;第4章論述了網殼結構模態局部化的理論與試驗,試驗證明了網殼結構模態局部化的存在等內容。
可變形電子技術是當前國際電子產業的前沿技術,研究可變形電子結構的動力屈曲和后屈曲問題,是具有顯著創新性的前沿課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本項目研究可變形電子結構在不同應變速率下的非線性動力屈曲和后屈曲問題,研究其臨界荷載、初發屈曲模態、初始屈曲時間,關注其屈曲變形的動態擴展規律及其最終屈曲模態,考慮初始缺陷的重要影響,并研究復雜應力情況下可變形電子結構的動力屈曲問題。本項目將得到可變形電子結構的動力屈曲和后屈曲的特征參量與結構材料性質、幾何參數和載荷特性的關系,為可變形電子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防屈曲支撐是一種集抗側力與消能減震于一體的新型構件,具有廣闊應用前景。本課題將圍繞一組創新型裝配式組合防屈曲支撐,對其設計理論展開全面深入的研究。這種裝配式組合防屈曲支撐與一般防屈曲支撐的最大區別在于外圍約束構件的組成及受力機理不同,前者由多個鋼制約束組件通過螺栓裝配而成,其構造特點使得構件加工與精度控制更簡便,利于現場組裝,而且震后修復拆裝也僅需更換內核構件,維護成本低。本研究將借助理論分析與試驗研究相結合的手段,揭示這種裝配式組合防屈曲支撐的外圍約束機理與構件破壞模式,確定不同類型支撐的約束比限值要求;由于螺栓連接對外圍約束構件形成有效的捆綁作用是此類構件正常工作的前提,因而將對連接捆綁作用的設計方法進行獨創性的研究。為配合與推廣這類新型支撐的工程應用,本課題還將通過剖析防屈曲支撐與框架結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確定關鍵設計參數的取值,并輔以試驗研究,建立防屈曲支撐框架結構的設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