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珠,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農業大學土壤學博士學位點領銜人導師,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主要從事農業資源與環境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有土壤肥力與作物施肥;土壤質量演變及其調控;土壤退化與修復。
根據現代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在簡單闡述了現代植物營養與肥料施用的基本知識基礎上,較系統地介紹了當前常用的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肥料、復混肥料、微生物肥料以及新型肥料等幾十種肥料品種的特點、分子式、相對分子質量、反應式、理化性質、質量標準、施用方法與施用效果、識別要點及使用注意事項等內容,重點介紹了各種肥料的施用技術及注意事項。尤其是用了較大的篇幅對近年來研制開發的新型肥料產品和技術進行收集和管理,以促進新型肥料產品和技術的推廠應用。可為農民朋友購買合格肥料、掌握其施用要點,生產高產優質農產品以及企業生產合格肥料產品提供參考,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35796387
版次:1
商品編碼:12359169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8-05-01
用紙:膠版紙
錢覺時(JueshiQian),安徽桐城人,1962年生,現為重慶大學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霍英東教育基金獲得者。先后在東南大學、重慶大學、同濟大學和美國賓州大學學習。1992...
徐韋華,在臺灣很有影響力的著名拼布作家,從事拼布材料包設計多年,經驗非常豐富。
將光標置于論文作者名字后,在“插入/引用/腳注和尾注/自定義標記”中,輸入“作者簡介”四字,點“插入”,在頁尾輸入介紹內容即可。
第一章植物營養與肥料施用基本知識
第一節植物的營養成分
一、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
二、植物必需營養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三、植物的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
第二節植物對養分的吸收及其影響因素
一、植物對養分的吸收
二、影響植物吸收養分的外部環境條件
第三節肥料施用的基本原則、原理與施肥技術
一、施肥的基本原則
二、施肥的基本原理
三、施肥技術
第二章氮、磷、鉀單質化肥及其施用
第一節氮素化肥及其施用
一、銨(氨)態氮肥
二、硝態氮肥與硝銨態氮肥
三、 酰胺態氮肥
四、氰氨態氮肥
五、氮肥的合理分配與施用
第二節磷素化肥及其施用
一、磷素資源與磷肥的制造方法
二、常用化學磷肥的種類及其主要性質
三、磷肥的合理施用
第三節鉀肥及其施用
一、工業鉀肥
二、其他鉀肥
三、鉀肥施用技術
第三章中量、微量養分肥料及其施用
第一節中量元素肥料及其施用
一、鈣肥及其施用
二、鎂肥及其施用
三、硫肥及其施用
第二節微量元素肥料及其施用
一、鋅肥及其施用
二、硼肥及其施用
三、鉬肥及其施用
四、錳肥及其施用
五、鐵肥及其施用
六、銅肥及其施用
第四章復混肥料及其施用
第一節概述
一、復混肥料的概念
二、復混肥料的類型
第二節復合肥料
一、二元復合肥
二、三元復合肥
第三節混合肥料
一、混合肥料的種類
二、復混肥料的專業標準
三、混合肥料的系列品種
第四節復混肥料的合理施用
一、因土施用
二、因作物施用
三、因養分形態施用
四、以基肥為主的施用
五、掌握合理的施用量
第五節有機無機復混肥是肥料發展的大方向
第五章微生物肥料及其施用
第一節概述
一、微生物肥料的概念
二、微生物肥料的種類
三、微生物肥料的特點及特殊作用
四、微生物肥料推廣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五、微生物肥料的發展前景
第二節主要微生物肥料及其應用
一、根瘤菌肥料
二、固氮菌肥料
三、磷細菌肥料
四、硅酸鹽細菌肥料
五、復合(復混)微生物肥料
六、其他微生物肥料
第六章有益元素肥料及其應用
第一節硅素肥料及其施用
一、硅素對農作物的生理作用
二、主要硅肥資源
三、硅肥施用技術
第二節稀土肥料及其施用
一、稀土元素的肥效與作用機制
二、稀土肥料的種類和施用
第三節其他有益元素肥料與特種肥料
一、鈉與鈉肥的施用
二、鈷與鈷肥的施用
三、鎳與鎳肥的施用
四、硒與硒肥的施用
五、鋁的營養功能與鋁的毒害
六、鈦的營養功能與鈦肥的施用效果
七、有益元素肥料的施用要適量
第七章新型肥料及其施用
第一節作物專用配方肥
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二、某些作物的營養嗜好特性
三、水稻專用配方肥
四、蔬菜專用配方肥
五、薯油類作物專用肥
六、油菜專用肥
第二節水溶性肥料與水肥一體化技術
一、水溶性肥料的概念與產品特點
二、水肥一體化技術及其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第三節海藻肥
一、海藻肥的主要成分
二、海藻肥的作用機制
三、海藻肥的發展歷史及應用技術
第四節緩釋氮肥
一、化學合成的有機長效氮肥
二、包膜緩釋氮肥
第五節保水劑
一、發展歷程
二、吸水原理
三、產品類別
四、產品特性
五、主要功能
六、應用領域與使用技術
七、注意事項
第六節土壤調理劑
一、土壤調理劑的概念與分類
二、人工合成土壤調理劑
三、工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廢棄物
四、天然土壤調理劑
五、土壤調理劑的推廣應用前景
第七節農作物種子包衣劑
一、種衣劑的組成
二、種衣劑的功能
三、種衣劑的類型及特點
四、種衣劑的作用機制
五、現狀與展望
第八節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
一、生物反應堆及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概念
二、生物反應堆的技術原理
三、秸稈生物反應堆的作用
四、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應用方式及要點
五、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應用效果
六、易出現的問題、原因和解決方法
第八章有機肥料及其施用
第一節概述
一、有機肥料的概念
二、有機肥和無機肥的關系
第二節有機肥料的腐熟原理與技術
一、有機肥料腐熟的目的
二、 有機肥料腐熟的過程及其調控技術
第三節有機肥料的主要類型與品種、營養特性與施用
一、糞尿肥
二、秸稈類肥
三、綠肥
四、有機廢棄物的利用
格式:pdf
大小:201KB
頁數: 1頁
評分: 4.4
1.論文題目:電渣熔鑄三峽電站水輪機導葉 第一作者:陳瑞,男,1961年生,鑄造專業碩士研究生,現為沈陽鑄造研究所研究員,系《電渣熔鑄三峽電站水輪機導葉》項目的課題組長。多年來一直從事電渣熔鑄技術的研究與產品開發工作。主持并參加了"九五"、"十五"國家重點攻關課題《電渣熔鑄三峽電站水輪機導葉
格式:pdf
大小:201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7
污水處理后產生的污泥是一種二次污染,很難得到處理,而海陽市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積極引進一種被稱作“好氧堆肥式”的處理新技術,不僅實現了污泥的無害化處理,還變廢為寶,將污泥加工成生物肥料,應用到園林綠化和農業生產當中。
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種植作物要求施肥必須使足夠數量的有機物質返回土壤,以保持或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所有有機或無機(礦質)肥料,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應以對環境和作物(營養、味道、品質和植物抗性)不產生不良后果為原則。
一、AA級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準則A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的產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符合特定標準,并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1)用綠色食品標準規定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禁止使用其他化肥,禁止使用有害的城市垃圾和污泥。醫院的糞便垃圾和含有害特質(如毒氣、病原微生物、重金屬等)的工業垃圾,一律不得收集作生產綠色食品的肥料。
(2)稈還田可因地制宜地進行。綠肥利用形式有覆蓋、翻入土中與混合堆漚。綠肥最好在盛花期翻壓,翻埋深度為15厘米左右。蓋土要嚴,翻后耙勻。壓青后15"para" label-module="para">
(3)腐熟達到無害要求的沼氣肥水及腐熟的人畜糞尿可用作追肥,嚴禁在蔬菜等作上澆不腐熟的人糞尿。
(4)餅肥對水果蔬菜等作物品種有較好的作用。
(5)葉面肥料,噴施于作物葉片,可施互次或多次,最后一次必須在收獲前20天噴施。
(6)微生物肥料可用于拌種,也可作基肥和追肥施用,使用時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操作。微生物肥料對減少蔬菜硝酸鹽含量、改善品質有顯效果。可在蔬菜上有計劃地擴大使用。
(7)補鉀可選符合推薦性國家標準(GB/T20937-2007)并取得有機產品認證的有機天然硫酸鉀鎂肥,中信國安“有機天然硫酸鉀鎂肥”填補了有機天然礦物肥的國內空白,解決了有機農業補鉀難的問題。
二、A級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準則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符合特定標準,并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1)選用綠色食品標準規定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如生產上實屬必須,允許生產基地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肥,但禁止使用硝態氮肥。
(2)化肥必須與有機肥配合使用,有機氮與無機氮之比以1比1為宜,廄肥大約1000千克加尿素20千克(廄肥作基肥,尿素可作基肥和追肥用)。最后一次追肥必須在收獲前30天進行。
(3)化肥也可以和有機肥、微生物肥配合使用。城市垃圾要經過無害化處理,質量達到國家標準后才能使用,每年每畝農田限制用量,粘性土壤不超過300千克,砂性土壤不超過2000千克。
(4)秸稈還田及其他使用準則,同AA級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準則。
《新型肥料使用技術手冊》系統介紹了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7大類新型肥料及其施用新技術,包含了配方肥、有機肥、復混肥料、微生物肥料、葉面肥、緩/控釋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以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具體應用、科學管理。書中除突出介紹這些肥料的生產應用技術外,還介紹了該領域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動態。
全書內容充實,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技術規范,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反映了目前國內外新型肥料使用技術的最新成果、技術水平和先進經驗,適于肥料企業、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園林園藝、經濟林業等部門的技術與管理人員及種植戶閱讀,也可供高等農業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
一、作物營養與施肥理論
(一)作物的營養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二)作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
(三)作物需肥特點及吸收規律
二、作物施肥原理與技術
(一)作物施肥原理
(二)作物施肥技術
三、肥料種類及其施用
(一)氮肥
(二)磷肥
(三)鉀肥
(四)鈣肥、鎂肥、硫肥
(五)微量元素肥料
(六)復混肥料
(七)生物肥料
四、肥料的混合與貯存
(一)肥料的混合
(二)肥料的貯存
主要參考文獻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