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其他用途的核電子學儀器相比,輻射防護儀器的特點在于能根據測量結果比較方便、可靠地估計出人所受的劑量當量。至于與探頭相接(或分開)的電子學測量裝置,應當非??煽?,使用方便,有的包含報警裝置,即當測量值超過某個可調的預置閾值時,儀器能發出可看見或聽見的報警信號。
機體組織或器官中某點處的劑量當量H,是該點處的吸收劑量D與幾個無量綱的加權因數的乘積。吸收劑量D的定義為:任何電離輻射授予某體積元中質量為dm的物質的平均能量,即D=/dm。D的SI單位是焦耳/千克 (J/kg),專名叫戈[瑞](Gy);D的專用單位是拉德(rad),1Gy=100rad=1J/kg。相應地,劑量當量的SI單位的專名叫希[沃特](Sv),專用單位叫雷姆(rem),1Sv=100rem=1J/kg。
通常不可能直接測定體內任一部位的劑量當量,往往通過測定別的量(例如,測量X、γ輻射在空氣中的電離本領,測量體表的吸收劑量,測量所關心點處的粒子注量或能注量,測量已進入人體內的放射性活度,或通過測量工作場所及環境中的空氣、飲水、物體表面的放射性污染程度等),再按適當的計算模型近似求得,至少要估計出體內最大劑量當量值。對存在多種輻射或多種污染途徑的場合,通常用不同的儀器分別測量,再分別折算出劑量當量值。
照射量是X、γ輻射對空氣的電離本領的一種量度,其專用單位稱倫琴(R)。照射量(率)計通常是一個空氣電離室,室壁和電極用近似空氣等效材料制造,壁厚經仔細考慮以適應所需的輻射能量范圍。電離電流由弱電流放大器測量。
照射量(率)計可用以測量 X、γ輻射在空氣中的比釋動能(率)。比釋動能的定義是:不帶電電離輻射,在質量為dm的某種物質中釋放出的全部帶電粒子的初始動能總和dE,即dE/dm,它的單位是戈[瑞](Gy),專用單位是拉德(rad)。
由于人體軟組織與空氣有相近的有效原子序數,在X、γ輻射場某處測得的讀數(所用單位倫/時)在數值上近似等于該處軟組織內的比釋功能率(所用單位拉德/時),也近似地等于軟組織中的劑量當量率最大值(所用單位為雷姆/時)。
電離室靈敏度較低。實用上,G-M計數管、正比計數管、閃爍體(見輻射探測器)等包上適當種類、厚度的材料后,配上計數率表或對數率表,也能在一定能量范圍內用于測量照射量(率)。
一個熱中子探測器(如BF3計數管)包圍一定厚度的中子慢化材料,中間再襯上一定面積的鎘或硼薄層,構成中子劑量當量(率)計。在中子能量從熱能到15兆電子伏范圍內,儀器的劑量當量響應基本上與中子能量無關。儀器讀數可近似地代表測點處人體劑量當量(率)值。
由小型、堅固、廉價的累積式探測元件,配以適當設計的包裝構成,佩帶在胸前。其讀數可代表軀干或全身所受外照射的累積劑量當量。常用的探測元件有照相膠片、袖珍電容式電離室和熱釋光片等。
由一個或幾個大體積的閃爍探測器、降低本底計數用的屏蔽物和γ譜儀組成。它能以相當高的靈敏度發現甚至測量出體內發射較高能量γ輻射的核素。 2100433B
您好,輻射防護是研究保護人類(系指全人類、其中的部分或個體成員以及他們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輻射危害的應用學科,輻射防護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輻射劑量學、輻射防護標準、輻射防護技術、輻射防護評價和輻射防護管理...
您好,輻射防護是研究保護人類(系指全人類、其中的部分或個體成員以及他們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輻射危害的應用學科,輻射防護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輻射劑量學、輻射防護標準、輻射防護技術、輻射防護評價和輻射防護管理...
核輻射防護服對X、γ、β、α粒子提供,是一種改性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的新技術,采用該技術改性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具有抗核輻射能力,可以用作核輻射材料。這種聚合物襯層采用材料使用鉭材料制成,...
格式:pdf
大?。?span id="syliexb" class="single-tag-height">20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3
醫用加速器是生物醫學上的一種用來對腫瘤進行放射治療的粒子加速器裝置。帶電粒子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借助不同形態的電場,將各種不同種類的帶電粒子加速到更高能量的電磁裝置。要使帶電粒子獲得能量,就必須有加速電場。依據加速粒子種類的不同,加速電場形態的不同,粒子加速過程所遵循的軌道不同被分為各種類型加速器。醫用加速器適應癥廣泛,可用于頭頸、胸腔、腹腔、盆腔、四肢等部位的原發或繼發腫瘤,手術后殘留的腫瘤
格式:pdf
大?。?span id="chifkpc" class="single-tag-height">20KB
頁數: 7頁
評分: 4.7
減輕公眾醫源性輻射負擔的當務之急是要求醫務工作者在了解輻射生物學效應和輻射防護研究的基礎上,盡可能優化各種放射診療方案,減少不必要的照射。本文介紹近年來輻射生物效應基礎研究、輻射危害的流行病學調查、醫源性照射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供醫源性輻射防護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借鑒。
2002年國際電工委員會發布了《輻射防護儀器:β、X和γ輻射周圍和(或)定向劑量當量(率)儀和(或)監測儀》(IEC60846—2002)標準,我國參考該標準于2003年制定了《輻射防護用X、γ輻射劑量當量(率)儀和監測儀檢定規程》(JJG393—2003),于2008年又發布了《輻射防護儀器β、X和γ輻射周圍和/或定向劑量當量(率)儀和/或監測儀標準》(GB/T4835—2008)。
在放射防護監測中,國際輻射單位與測量委員會(ICRU)把對光子外照射的防護監測劃分為“個人監測”和“區域監測”。多年來,我國在開展區域監測中使用的檢測儀多數屬于電離室型劑量率防護儀。據估計,我國目前使用的防護儀有數千臺。如果把我國應用的防護儀按測量的顯示值劃分,大致可分為四類:①我國早期研制的以測量照射量率為代表的XS及WF系列;②以測量空氣吸收劑量率為代表的FJ-347A;③以測量劑量當量為代表的450P-SI;④以近期美國進口測量周圍劑量當量為代表的451P-DE-SI。在這四類儀器中多數監測機構只有其中一種防護儀,但也有相當多的省市級監測機構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類型防護儀。為了確保電離輻射場所的安全與工作人員和公眾的健康,輻射防護儀器儀表已被廣泛應用在輻射防護實踐的監測中。多年來,輻射防護儀器儀表在輻射防護領域充當重要的角色,它即是評價電離輻射場所是否安全的定量基礎,也是評價輻射危險的依據。
內容簡介
本文集收集了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建院30周年慶祝大會暨核能與輻射防護國際學術交流會的主要論
文、報告43篇,其中國內外專家特邀報告7篇。國外專家的報告介紹了日本、瑞典的輻射防護概況等;國內專
家的報告介紹了中國核工業30年環境質量評價、全國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調查、中日合作項目――低水平放
射性廢物處置安全評價方法學研究等的情況。其他報告介紹了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在輻射測量方法及裝置、
劑量測量與評價、輻射安全、放射性廢物管理、環境監測與評價、放射生態學、放射醫學、勞動衛生與職業病、核
技術應用等方面近年來取得的研究成果,并介紹了幾個技術管理服務中心所開展的工作。
本文集可供從事核工業、核電站及核技術與放射性同位素應用等部門的輻射防護、環境保護及核安全的
科技、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大專院校有關專業的師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