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率是描述面輻射源特性的物理量。它表示某物體的單位面積輻射的熱量和黑體在相同溫度、相同條件下的輻射熱量之比。
任何物體在高于絕對零度(-273.15℃)的時候,其物體表面就會有紅外能量也就是紅外線發射出來,溫度越高,發射的紅外能量越強。紅外線測溫儀和紅外熱像儀就是根據這個特點來測量物體表面的溫度的,因為紅外線測溫儀和紅外熱像儀是測量物體表面的溫度,所以在測量時會被物體表面的光潔度所影響。實驗證明:物體表面越接近于鏡面(反射越強),其表面所發出的紅外能量衰減越厲害,就需要對不同物體的表面對紅外能量的衰減情況做出補償,即設置一個補償系數,這個補償系數就是輻射率。
輻射率(也稱發射率)是依據物體本身的溫度輻射出能量的能力,描述被測物體輻射能力的參數。也指物體自身輻射的能量與同一溫度下絕對黑體所輻射的能量比,用守號ε表示。輻射率僅僅與物體表面的性質(成分、結構)有關。在定給溫度條件下,任何物體的輻射率在數值上等于此物體的吸收率。ε=1-ρ。輻射率有時稱為輻射系數。當輻射能投射到物體表面時,就發生反射、吸收和透過。物體吸收了輻射能后溫度升高,并隨之又輻射出一部分能量。
一切物體的輻射率都在大于零和小于1的范圍內,其值的大小與物體的材料、形狀、表面粗糙度、凹凸度、氧化程度、顏色、厚度等有關。總體上說紅外側溫裝置從物體上接收到的輻射能量大小與該物體的輻射率ε成正比。實際被測物體與黑體的差別在輻射率ε,透射率δ和反射率ρ上。理想黑體的輻射率ε=l,透射率δ=0,反射率ρ=0,實際被測物體的輻射率ε<1、透射率δ>0、反射率ρ>0,不同物質的ε、δ、ρ是不相同的,并隨物體的表面狀況而變化,它們在不同的溫度和不同的波長有不同的值,這些因素是紅外測溫儀器現場應用的主要測量誤差來源,也是現場實際應用時的困難所在。
實踐證明,物體的輻射率ε、透射率δ、反射率ρ這3個參數對波長最敏感,其次是被測物體的表面狀態,再其次是溫度根據這個次序選擇與設備測量范圍相適應和適用的紅外測溫儀器類型及參數,在使用中對被測物體的輻射率ε設定盡量準確,并根據被測物體的形狀,改變不同的檢測角度和方向。不過,對運行的電力設備進行紅外測溫診斷時,大多情況下是通過比較法來判斷的,即相鄰相的橫向比較和本身不同部位的縱向比較,一般只需求出其相對溫度的變化,不必對輻射率ε的精度過分苛求,但要進行絕對溫度準確測量時,必須事先知道被測物體的輻射率,否則測出的溫度值將與實際值有較大的誤差,最大時可達19%。
紅外測溫儀器的產品資料一般都附有供該儀器使用的與被測物體對應的輻射率。取值范圍數值,由于上述的影響因素較多,因而提供的各類物體的輻射率也是參考值,而且限定在儀器規定的工作波長的區域和測溫范圍內使用。
電力設備常用材料輻射率的參數各不相同,輻射率參數必須在紅外診斷前設置進去,如氧化黃鋼的輻射率為0.59~0.61,強氧化鋁的輻射率為0.30~0.40,電瓷的輻射率為0.90~0.92.對電力設備進行一般性紅外診斷時,紅外熱像儀的輻射率設為0.91為宜。
需要進行精確紅外診斷時,根據電力設備的主導材料發熱點狀態進行輻射率調整。如果在采集設備發熱缺陷的紅外熱像時,輻射率沒有按照發熱點主導材料的輻射率設定,那么紅外熱像所采集的溫度值與實際發熱溫度值會有差別,影響對溫度的準確判斷。例如,電力設備常用的材料如銅、鋁、鐵、瓷質等的發射率不一樣。如果使用瓷質的輻射率去采集鋁的發熱點溫度,讀取的溫度結果會有很大差別。在紅外診斷過程中,由于輻射率對精確測溫影響很大,因此必須選擇正確的輻射率系數。
在紅外熱像儀“水平欄菜單區域”內找到“分析”欄,在其中找到”輻射率”按功能鍵盤的回車鍵確定,然后打開“輻射率”欄目后,即可調整不同輻射率的參數。
有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與標準的接觸式測溫儀進行比對。計算公式為:發射率=實測值/標準值,式中的實測值就是紅外線測溫儀或是紅外熱像儀測得的溫度,而標注值為接觸式測溫儀測得的溫度,由于任何物體都不可能完全沒有反射(黑體),所以往往這個修正系數都會大于0。
具體步驟如下:
1.將紅外線測溫儀或是紅外熱像儀的發射率線調整為1
2.將被測物保持為恒溫狀態
3.用標準的接觸式測溫儀測出當前的標準值溫度
4.用紅外線測溫儀或是紅外熱像儀測出當前的實測值溫度(注意檢測點盡可能一致)
5.將兩組數據帶入公式:輻射率=實測值\標準值 進行計算得出發射率
以上是我們最常用的確定發射率的方法,還有幾種方法也能幫助我們在不同的情況下計算出發射率:
1.對于溫度不太高的物體,可以在被測物體表面貼上一塊發射率已知的紙片或其它薄片,在溫度達到平衡狀態時,用測溫儀分別測量未覆蓋和覆蓋部分的溫度。便可求出被測物的輻射率。也可通過在被測物體表面涂上輻射率已知的油漆物質來實現。
2.對于高溫物體,除用第二種方法外,還可以在被測物表面鉆一空腔。空腔的深度與口徑比應為6:1,可以認為空腔的輻射率近似于黑體。
3.查詢金屬發射率參照表和非金屬發射率參照表
在輻射圖像測溫方法中引入光譜輻射率修正,利用光譜儀根據高溫金屬表面的光譜信息計算單色輻射率隨波長變化的曲線;使用彩色CCD攝像機拍攝高溫金屬表面的彩色圖像,結合單色輻射率修正曲線從紅、綠單色輻射強度分布中比色計算金屬表面溫度和輻射率。
(1)輻射率可用于表示擴展光源的特性。
(2)用異戊二烯橡膠合成的環化橡膠在紅外波段具有高透明性,以其作粘結劑和紅外低輻射顏料配合制得的紅外低輻射率涂料,噴涂在防銹底漆和紅外反射層之上時,涂層法向紅外輻率為0.55~0.6,且耐蝕性能優良。
(3)美國LOWTRAN-6計算程序的水汽連續吸收經驗公式,透過率的計算結果與LOWTRAN計算結果相一致,以這種透過率簡化模型為基礎,建立了輻射傳遞正演計算模型,開發了相應軟件,并用于衛星遙感射。 2100433B
1.這個面積是接收區的面積,比如太陽輻射強度就是指地面上的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2.立體角是源對接受點的張角。
產品的甲醛去除率這個指標,目前好像沒有標準,因為甲醛清除率這個說法太寬泛了,空氣凈化器是多大的功率,放在多大的空間里,是大房子還是試驗箱里?甲醛的起始濃度是多少?多長時間的凈化率?這些都是問題。 另外...
綠地率(ratio of green space/greening rate)描述的是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
格式:pdf
大小:261KB
頁數: 2頁
評分: 4.3
深基坑 基坑工程簡介: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護體系設計與施工和土方開挖,是一項綜合 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它要求巖土工程和結構工程技術人員密切配合。基坑 支護體系是臨時結構,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 基坑工程具有以下特點: 1)基坑支護體系是臨時結構,安全儲備較小,具有較大的風險性。基 坑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進行監測,并應有應急措施。在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 險情,需要及時搶救。 2)基坑工程具有很強的區域性。如軟粘土地基、黃土地基等工程地質 和水文地質條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異性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區域也 有差異。基坑工程的支護體系設計與施工和土方開挖都要因地制宜,根據 本地情況進行,外地的經驗可以借鑒,但不能簡單搬用。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強的個性。基坑工程的支護體系設計與施工和土方 開挖不僅與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有關,還與基坑相鄰建(構)筑物和地 下管線的位置、抵御變形的能力、重要性,以
格式:pdf
大小:261KB
頁數: 2頁
評分: 4.8
圖形的定義 :區別于標記、標志與圖案,他既不是一種單純的符號,更不是單 一以審美為目的的一種裝飾, 而是在特定的思想意識支配下的多某一個或多個視 覺元素組合的一種蓄意的刻畫和表達形式。 它是有別于詞語、 文字、語言的視覺 形式,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大量復制,是傳播信息的視覺形式。 圖形的特征 :圖形設計范圍極為廣泛,它覆蓋著藝術造型、涉及思維、語言符 號、心理研究、大眾傳播、市場經營等方面的知識。 圖形設計的基本特征概括起來大致有幾個方面: 獨特性 文化性 單純性 認同性 象征性 傳達性 圖形的歷史與發展 :圖形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歷史息息相關。 早在原始社會, 人類就開始以圖畫為手段,記錄自己的理想、活動、成就,表達自己的情感,進 行溝通和交流。 當時繪畫的目的并非是為了欣賞美, 而是有表情達意的作用, 被 作為一種溝通交流的媒介,這就成為最原始意義上的圖形。 在人類社會的語言期與文字期中
1、熱源最高溫度:1300℃
2、使用輻射溫度(可調)40℃-900℃
3、使用峰值波長范圍(可調)0.43-50μm
4、表面法相總輻射率≥0.91
5、吸收體法相總輻射率≥0.94
6、熱響應時間≤2min
7、熱輻射轉換率99.9%
8、反射體法向總輻射率0.05-0.10
9、電熱輻射轉換率80%
1、熱源最高溫度:1300℃
2、使用輻射溫度(可調)40℃-900℃
3、使用峰值波長范圍(可調)0.43-50μm
4、表面法相總輻射率≥0.91
5、吸收體法相總輻射率≥0.94
6、熱響應時間≤2min
7、熱輻射轉換率99.9%
8、反射體法向總輻射率0.05-0.10
9、電熱輻射轉換率80%
紅外輻射陶瓷 用t紅外波 段范圍內的陶瓷材料。具有較高的輻射率和較高輻射強度。 在一般陶瓷基體中加人鐵、鉆、鎳、錳氧化物等或選用紅外區 全輻射率或單色輻射率較高的金屬氧化物飛碳化物、氮化物, 經配料、成型、高溫燒結而成、.也有在陶瓷坯體上噴涂或涂刷 一層紅外輻射層,形成紅外輻射陶瓷。廣泛應用于制造干燥 爐、烘烤爐、熱處理爐及醫用理療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