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紡織材料的定義,紡織材料的內容包括纖維及纖維集合體。
纖維是紡織材料的基本單元。纖維的來源、組成、制備、形態、性能極其豐富與復雜,并直接影響著其構成物——纖維集合體的性質,以及纖維的實用價值和商業價值。認識和了解纖維應該從纖維的名稱、分類、命名及纖維的基本特征、現狀與發展著手,形成客觀、清晰和較為準確的認知判斷及歸類命名的概念與規則。
纖維按來源和習慣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兩大類,或按英美習慣將化學纖維分為人造和合成纖維兩類,共為三類。根據纖維的物質來源屬性將天然纖維分為植物(類)纖維、動物(類)纖維和礦物(類)纖維。按原料、加工方法和組成成分的不同,又可分為再生纖維、合成纖維和無機纖維三類。
用紡織纖維加工而成的紗線呈多樣性,因為有不同類型的纖維和不同成紗加工形式;因為由此產生的不同的紗線結構;因為不同紗線結構導致的不同物理性能和使用特性。
紗線按其體系(即紗線的基本構造要素和構造形式),有”紗“、”絲“、”線“之分。
紗線按纖維組成,有純紡紗線、混紡紗線、伴紡紗線之分;按混合纖維的分布,有均勻混合紗線、變化混合紗線、組合或復合紗線之分。
紗線依其用途可作為半成品或成品使用,即對應著加工用紗線和最終用紗線。
其他分類,主要是在生產加工中對紗線的習慣叫法。
織物,簡稱布,是纖維制品的主要種類,是紡織品的基本形式。
紡織品按生產方式的不同,可廣義地分為紗線類、帶類、繩類、機織物、針織物、編織物和非織造布等門類。2100433B
”纖維及纖維制品“表明了紡織材料既是一種原料,用于紡織加工的對象,又是一種產品,是通過紡織加工而成的纖維集合體。
”纖維、紗線、織物及其復合物“描述了紡織材料的形成過程,可以順序進行,也可以跳躍完成;表達了從單一、分散、微小的纖維變為聚集排列、相互依存、互為作用的纖維集合體,乃至復合物的加工成形。前者”形成過程“告知我們紡織材料存在多種變體,存在從對象到產品的多級轉換;后者”加工成形“喻意著紡織材料結構的復雜與多變,及纖維作用的奇妙和有趣。
紡織材料最關鍵和本質性的內容是以表面作用及排列組合為主要特征,以微小個體纖維構造(fabricate)的纖維集合體。
紡織材料是以微小的纖維單個體為特征,通過人工方法,利用纖維的性狀,將纖維排列、構造成具有實用結構、性質和形狀的材料。這種人工行為可以實施到細長微小、形態和性質多變的單根纖維。
新型墻體材料目前品種共有20多種,按磚、砌塊、輕質墻板三類進行劃分,可表述如下:  ...
其特點是,可用于高頻電路、負極在焊接時不要接反。它的特點是體積較小,然后燒成銀質薄膜作極板制成,再壓鑄在膠木粉或封固在環氧絕緣板樹脂中制成,適于電源濾波或低頻電路中,適用于高頻電路、穩定性差,然后密封...
Polyvinylchloride,主要成份為聚氯乙烯,色澤鮮艷、耐腐蝕、牢固耐用,由于在制造過程中增加了增塑劑、抗老化劑等一些有毒輔助材料來增強其耐熱性,韌性,延展性等,故其產品一般不存放食品和藥品...
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1 工料機類別 一、人工類 二、材料類 1、黑色及有色金屬 2、橡膠、塑料及非金屬材料 3、五金制品 4、水泥、磚瓦灰砂石及混凝土制品 5、木、竹材料及其制品 6、玻璃及玻璃制品 7、墻磚、地磚、地板、地毯類材料 8、裝飾石材及石材制品 9、墻面、頂棚及屋面飾面材料 10、龍骨、龍骨配件 11、門窗及樓梯制品 12、裝飾線條、裝飾件、欄桿、扶手及其他 13、涂料及防腐、防水材料 14、油品、化工原料及膠粘材料 15、絕熱(保溫)、耐火材料 16、吸聲、抗輻射及無損探傷材料 17、管材 18、管件及管道用器材 19、閥門 2 20、法蘭及其墊片 21、潔具及燃氣器具 22、水暖及通風空調器材 23、消防器材 24、儀表及自動化控制 25、燈具、光源 26、開關、插座 27、保險、絕熱及電熱材料 28、電纜及光纖光纜 29、電氣線路敷設材料 30、弱電及信息料器材 31、仿古建筑材料 32
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1 一、有關瀝青的常用名詞解釋 1、瀝青( asphalt , bitumen ),暗褐色至黑色的,可溶于苯或二硫化碳等溶劑的固體或半固體有機 物質,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從原油經蒸餾得到的殘渣。 2、巖瀝青( rock asphait ),浸有瀝青的石灰巖( calcareoua )或硅質巖( siliiceous )。 3、瀝青沙( asphaltic sand )浸漬了瀝青的沙子,其中瀝青可以被溶劑抽提出來。 4、天然瀝青( native asphalt )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瀝青。 5、石油瀝青( bitumen, petroleum asphalt )原油經減壓蒸餾、溶劑脫瀝青或氧化等過程得到的暗 褐色或黑色的半固體物質 ,主要由烴類及其衍生物所組成。 6、直餾瀝青( straight asphalt )原油經蒸餾后所得的符合一定規格標準的石油瀝青。 7、道路瀝青( paving
《紡織材料基礎》既是一門獨立學科,培養學員測試分析纖維、紗線和織物的能力,又是大紡織工程的基礎課,為學員學好專業課做好準備。編寫中我們考慮到受教育的對象文化基礎能差不齊,本著必需夠用為原則,降低理論深度,拓寬學員知識面,著重于應用技術的訓練,兼顧紡織工程各個專業的專門化,對新近出現的新型紡織材料做了適當介紹。
本書主要介紹了紡織纖維(天然纖維、再生纖維、合成纖維)、紗線(純紡紗線、混紡紗線)和織物(機織物、針織物、非織造織物)的結構、性能、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系與測試方法以及對紡織生產過程的影響。本書主要供紡織企業員工在職崗位培訓和各類紡織職業教育院校教學使用。
學院設有紡織工程系、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紡織品檢驗與貿易、針織工程與服飾設計、高分子材料及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等六個系。行政機構包括學院黨政辦公室、院團委、工會和學生工作辦公室等。
紡織與材料學院創建于1978年(前身為武漢紡織工學院紡織系),是武漢紡織大學最早開始培養本科生(1978年)和研究生(1991)的院系,2003年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專業成為我校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碩士點。“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二級學科被列為湖北省第四批立項建設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學位點(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