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震減災活動中,除了自身的科學素養和必要技能之外,公眾對政府及專業部門的方針戰略和政策措施的理解也非常重要。本書在這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嘗試。一方面介紹了一些與地震有關的科學問題,一方面嵌入了許多已經頒布的地震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的重要條文內容,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一個比較有特色的知識體系傳遞給大家,期望能對非專業人士深化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認識有所助益。
一、地震是一種什么自然現象
1.為什么會發生地震?
2.地震分為幾類?
3.什么是地震波?
4.什么是地震體波和面波?
5.描述一個地震的基本參數有哪些?
6.什么叫震源和震源深度?
7.什么叫震中和震中距?
8.什么是地方震、近震和遠震?
9.什么叫城市直下型地震?
10.地震的大小(震級)是如何確定的?
11.地震的影響程度(地震烈度)是如何確定的?
12.地震震級和地震烈度有何區別?
13.什么叫地震序列?
14.地震活動性有什么特點?2100433B
地震前的預兆 1、 在大地震發生前的瞬間,往往有地聲、地光和地面微動,先于強震動12秒鐘左右出現于地表,作為大震即將來臨的預警信號。這些臨震異常現象為人們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機...
地震時的10條須知 一、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
一、面臨地震,如何做好防震減災? 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 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內,如離門窗較遠,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是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轉移到承重墻較多...
格式:pdf
大小:47KB
頁數: 4頁
評分: 4.8
論古代建筑的抗震 夏鐘秀 2014092303 摘要:從古至今,地震總是會給人類帶來傷亡。在我國古人們依靠智慧用“以柔克剛”的思 維,利用種種巧妙的措施, 以最小的代價將強大的破壞力消弭至最小的程度——柔性的框架 體系——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持續時間最長,技術成熟度最高的體系。 關鍵字 :古代,抗震,框架體系 Seismic theory of ancient buildings Xia zhongxiu 2014092303 Abstract Historically, the earthquake will always bring human casualties. Ancient people in China used to rely on wisdom ", "with thinking, use all sorts of clever measures, with mi
格式:pdf
大小:47KB
頁數: 14頁
評分: 4.6
防震減災宣傳活動方案 根據 ************* 部署要求《關于加強 ************* 住建行業 防災減災救災暨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和 ***** 建設局《關于加 強*** 建設行業防災減災救災暨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為 切實做好今年防震減災各項工作,結合實際,為進一步全方位、多角 度地宣傳防震減災知識, 增強市民的公共安全意識, 提高市民應急避 險和自救互救能力,經局領導同意,特制定 2018年防震減災宣傳活 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堅持以人為本,立足本地實際,創新思路, 充分發揮宣傳輿論的導向作用, 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普及 防震減災和避險互救知識, 增強全社會災害風險防范意識, 最大限度 減輕災害損失。 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 促進社會 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 二、活動主題 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地震與防震減災知識200問答》精辟地闡述了地震、地震預報、防震減災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等知識,同時研究了地震災害生成的環境,較系統地指出了各類地震災害的工程防御措施、政府行為對策及個人避險防護,是一本集科學性、知識性為一體,通俗易懂,又有很強可用性的科普讀物。本書可作為學校防震減災知識教材,也是防震減災和地震災害防治管理人員和政府領導在工作中很好的參閱文獻。《地震與防震減災知識200問答》入選2012年農家書屋。
前言
地震知識問答
地震預報知識問答
防震減災知識問答
地震安全性評價知識問答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及資料
《茶樹栽培基礎知識與技術問答》是由金盾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