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防靜電措施 | 外文名 | antistatic countermeasure |
---|---|---|---|
所屬學科 | 物理學 | 公布時間 | 2019年 |
《物理學名詞》第三版。 2100433B
201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
燈具、電氣、儀表采用防爆型及隔離柵,化工廠防靜電的措施,設備、框架接地、操作工人著防靜電服,不準穿鐵釘鞋等。設備、罐區、框架按裝專用避雷針及接地網。
你好,摩擦產生靜電的物體往往是絕緣體,正是因為絕緣,電荷容易停留,而導體一旦形成回路,電荷就流走了,形成電流,就沒有靜電了。 靜電的產生只不過是電子的移動,比如頭發和塑料梳子,頭發留住電子的能力沒...
格式:pdf
大?。?span id="51q0u7k" class="single-tag-height">22KB
頁數: 3頁
評分: 4.4
防靜電的措施 預防觸電的預防觸電的預防觸電的預防觸電的安全安全安全安全技術技術技術技術措 施措施措施措施 電氣事故是與電相關聯的事故,按照電能的形態,電氣可分為觸電事故、 雷擊事故、電磁輻射事故和電氣裝置事故。 這里重點介紹觸電事故的類型以及預防技術。 觸 電事故是由電流及其轉換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 觸電事故分為電擊和電傷。 電擊 是電流直接作用于人體所造成的傷害。 電傷是電流轉換成熱能、 機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 用于人體造成的傷害。通常說的觸電指的是電擊,電擊分為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 前者是觸及正常狀態下帶電的帶電體時發生的電擊, 也稱正常狀態下的電擊; 后者是觸及正 常狀態下不帶電, 而在故障狀態下意外帶電的帶電體時發生的電擊, 也稱故障狀態下的電擊。 而一般來說觸電事故的預防技術分為直接接觸電擊預防技術、 間接接觸預防技術和其他電擊 預防技術等三個方面。 一、直接
格式:pdf
大?。?span id="jm2gtli" class="single-tag-height">22KB
頁數: 5頁
評分: 4.5
1、凡有靜電危害的工序、設備場所,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2、在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的區域,必須加強通風措施使其濃度控制在爆炸下限 以下。 3、危險場所作業人員,應根據需要,穿 防靜電的鞋和工作服,或設置易于導除 人體靜電的設施, 如安裝接地欄桿等; 嚴禁在上述區域穿脫衣服和穿易產生經典 的服裝進入該區域;嚴禁在上述區域,用易燃溶劑(二甲苯等)擦搓衣服,操作 區地面應鋪設導電地面,并保證其導電性能。 4、在有經典產生的場所操作、檢查,不得攜帶與工作無關的金屬物品,如鑰匙、 手表、戒指等。 5、嚴禁將易產生靜電的易燃易爆液體用塑料容器裝貯。 6、禁止在裝易燃易爆液體的過程中取樣、檢尺或將金屬物品置入罐(槽車)內, 檢尺取樣應在裝料完畢經靜置后進行。 7、禁止使用噴射蒸汽加熱易燃液體。 8、禁止使用絕緣軟管插入易燃液體罐內進行移液作業。 9、在機器發生故障、液體滲漏、改變工藝條件或物料用量改變
答:防靜電火災的幾項基本措施:
靜電安全防護主要是針對靜電火災和爆炸事故的防護。因此靜電防護措施主要是控制靜電產生、防止靜電累積、防止靜電放電和防止形成爆炸性危險物。
(1)控制靜電場所的爆炸性危險物。主要是不讓爆炸性危險混合物在靜電危險場所出現。一般采用不燃材料取代可燃材料,降低爆炸性物質在空氣中的濃度,不使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減少工藝過程中的靜電起電能力,控制工藝過程中的起電電量和起電能量,使其達不到危險靜電電量和危險放電能量的水平。為此,在火災或爆炸危險場所,禁止使用高絕緣材料的物料和裝置,限制可燃液體流速,限制可燃氣體排放速度等。
(3)接地。對金屬而言,使用靜電接地是導走靜電的最好方法。一般來說,靜電產生的速度是很低,大約10安/秒~4安/秒,如果接地電阻選擇在106歐,就完全不會累積起事故電量。
(4)增濕。就是增加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絕緣材料增濕后表面形成一層膜,增加靜電的釋放通道,增濕對吸濕性材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防靜電措施。
(5)采用抗靜電添加劑。它是一種表面活性劑。使用抗靜電添加劑可增加絕緣材料的親水性和導電性,從而使絕緣破壞,以達到消除靜電的目的。
(6)人體靜電的防護。人體不僅是一個小型的靜電發生器,同時也可以成為引燃源。人體靜電最有效的消除方法是采用系統接地的方法。如穿導電工作鞋、導電工作服、導電手套,地面采用導電地面等。在非常危險的作業場合,還應使用導電手鐲或腳鐲把人體直接接地。
防靜電火災的幾項基本措施:
靜電安全防護主要是針對靜電火災和爆炸事故的防護。因此靜電防護措施主要是控制靜電產生、防止靜電累積、防止靜電放電和防止形成爆炸性危險物。
(1)控制靜電場所的爆炸性危險物。主要是不讓爆炸性危險混合物在靜電危險場所出現。一般采用不燃材料取代可燃材料,降低爆炸性物質在空氣中的濃度,不使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減少工藝過程中的靜電起電能力,控制工藝過程中的起電電量和起電能量,使其達不到危險靜電電量和危險放電能量的水平。為此,在火災或爆炸危險場所,禁止使用高絕緣材料的物料和裝置,限制可燃液體流速,限制可燃氣體排放速度等。
(3)接地。對金屬而言,使用靜電接地是導走靜電的最好方法。一般來說,靜電產生的速度是很低,大約10安/秒~4安/秒,如果接地電阻選擇在106歐,就完全不會累積起事故電量。
(4)增濕。就是增加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絕緣材料增濕后表面形成一層膜,增加靜電的釋放通道,增濕對吸濕性材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防靜電措施。
(5)采用抗靜電添加劑。它是一種表面活性劑。使用抗靜電添加劑可增加絕緣材料的親水性和導電性,從而使絕緣破壞,以達到消除靜電的目的。
(6)人體靜電的防護。人體不僅是一個小型的靜電發生器,同時也可以成為引燃源。人體靜電最有效的消除方法是采用系統接地的方法。如穿導電工作鞋、導電工作服、導電手套,地面采用導電地面等。在非常危險的作業場合,還應使用導電手鐲或腳鐲把人體直接接地。
靜電對反應釜的危害,小編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靜電易引起爆炸和火災,容易導致電擊危害、影響生產、損壞反應釜設備。反應釜操作中,靜電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
反應釜預防靜電的措施有以下幾點:
1、控制介質注入方式。應從儲罐底部注入介質,盡量避免從儲罐頂部注入介質。如果缺失要從儲罐頂部注入介質,管道的排出口應插入罐內的深度應為距離罐底200mm;
2、控制介質流速。流速越大就越容易產生靜電。油品在管道內的安全流速v=0.8(1/d)1/2的(d是管道直徑,V代表平均流速)。
3、避免水、介質相混合共輸,避免不同介質混合共輸,避免液體介質、油氣與壓縮空氣共輸,儲罐要即使脫水,特別注意進料前要脫水;
4、充入惰性保護氣體。在罐內,充入氮氣保護,使罐內氮含量降低,罐內油面上就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即使罐內產生靜電,放電火花,也能保證儲罐安全;
5、跨接。浮頂罐的浮頂與罐壁要跨接。管線與閥門、流量計、過濾器、泵、罐使用了絕緣材料或腐蝕的時候要跨接。
6、接地。儲罐、孤立體要接地,可以防雷接地公用接地體。
7、控制人體靜電產生和消除人體靜電。技術人員(取樣、計量等)要先觸摸人體靜電裝置。要穿防靜電服。
8、安裝靜電消除器。在管道末端安裝靜電消除器,相管道中注入與油品中電荷極性相反的電荷,實現電荷中和,消除靜電。
9、安裝靜電緩和器。在過濾器之后,流體進入儲罐前的位置安裝靜電緩和器。
10、加入抗靜電添加劑。加入抗靜電添加劑,大大增加了介質的導電率,使介質內部的靜電荷不能積聚,很快通過跨接荷接地向大地泄漏。
文章來源:廣州恒東科技官網(http:www.hund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