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編著的《防震減災新技術(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是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系列叢書之一。防震減災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與時代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由中國工程院、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和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八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于2014年12月18~20日在廣州召開。論壇的主題為“防震減災新技術與新發展”,研討內容主要包括:震害調查、分析與經驗總結,震后結構性能評估與加固改造,地震地面運動與場地影響,結構地震反應分析及抗震設計與試驗方法,結構減震控制,結構抗災性能與發展方向,建筑結構、橋梁結構、隧道結構、高聳結構、水工建筑結構和核電廠結構等新型抗震結構與體系,山地建筑工程抗震與防災對策,巖土地震工程與地下工程抗震防災,土動力學與巖土地震工程,高新技術在工程防震減災中的應用,地震應急救災與恢復重建,城市與村鎮綜合防震與減災。本次論壇對目前防震減災領域面臨的關鍵問題和挑戰開展了深入交流和廣泛討論,論壇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將為減輕世界地震災害損失做出應有的貢獻。
本書可供土木建筑、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工程力學等有關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習用書。
第一部分 綜述
綜述
第二部分 主題報告與報告人簡介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0n Seismic Isolation,Energy Dissi pation and Control in CiVil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Design Codes
in China
群體高層建筑天空城市的構想
三元被動減振理論與它的一種實現方式——電渦流軸向阻尼器
結構工程振動控制與標準體系
低成本村鎮建筑抗震節能結構體系研究與應用
結構區域分布傳感與健康監測技術及理論體系
高層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新方法——調平法
結構減振技術的研究與實踐
某鋼筋混凝土建筑的地震損傷、修復加固和結構監測
鋼一聚丙烯混雜纖維混凝土柱抗震承載力試驗研究
附錄 主要參會人員名單
后記2100433B
地震時的10條須知 一、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
一、面臨地震,如何做好防震減災? 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 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內,如離門窗較遠,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是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轉移到承重墻較多...
您好,樓主。做好震前建筑工程的抗震工作,對于減輕地震災害損失是大有裨益的。 防震減災在建筑上的要求我個人所知道的有: 1、地基要嚴格處理,夯實打牢; 2、房屋布局和結構要...
格式:pdf
大小:109KB
頁數: 1頁
評分: 4.4
地震是一種突發性的自然災害,盡管目前在科學技術上還不能控制地震的發生,但是,完全可以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來減輕和防止地震災害,對建筑結構進行抗震設計,就是減輕地震災害的一種積極有效的方法。因此,防震減災背景下,發展建筑物抗震技術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介紹了隔震減震新技術。
格式:pdf
大小:109KB
頁數: 4頁
評分: 4.8
論古代建筑的抗震 夏鐘秀 2014092303 摘要:從古至今,地震總是會給人類帶來傷亡。在我國古人們依靠智慧用“以柔克剛”的思 維,利用種種巧妙的措施, 以最小的代價將強大的破壞力消弭至最小的程度——柔性的框架 體系——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持續時間最長,技術成熟度最高的體系。 關鍵字 :古代,抗震,框架體系 Seismic theory of ancient buildings Xia zhongxiu 2014092303 Abstract Historically, the earthquake will always bring human casualties. Ancient people in China used to rely on wisdom ", "with thinking, use all sorts of clever measures, with mi
本書為2016年10月在合肥工業大學召開的“第九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會議的論文集。共收集論文100余篇,內容涉及震害調查、分析與經驗總結,震后結構性能評估與加固改造,地震地面運動與場地影響,結構地震分析與設計,結構減震控制,地震新型結構與新體系,演示地震工程與地下工程抗震防災,高新技術在工程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地震應急救災和恢復重建,城市與村鎮綜合防震與減災,防震與減災產品、軟件和設備等。幫助與會人員交流防震減災的*新技術,了解防震減災的*新進展,掌握防震減災的新應用。
莆田網訊
日前,市地震局、仙游縣在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仙游一中聯合舉行紀念汶川地震10周年防震減災宣傳演練活動。
此次活動內容包括防震減災科普知識講座、應急避震疏散演練等。仙游縣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開展搭建救援基地、破壞障礙滅火、人員自救緊急逃生、高空救人等應急救援演練;仙游縣地震災害醫療緊急救援隊開展對被搶救傷員進行止血、包扎、輸氧、轉移等緊急醫療救護演練。現場還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活動,共分發宣傳材料,進一步普及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演練活動檢驗了地震應急救援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進一步提高防震減災綜合水平。(湄洲日報記者 黃國清 通訊員 張德合)
第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或者機構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根據上一級防震減災規劃和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防震減災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并報上一級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或者機構備案。
第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住房和城鄉建設、國土資源、衛生、教育、民政、交通運輸、通信、水利、農業等部門編制相關規劃,應當包含地震災害防御內容、體現防震減災要求。
第十一條 防震減災規劃報送審批前,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征求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
防震減災規劃報送審批文件中應當附具意見采納情況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