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規定了鑄鐵采暖散熱器的術語和定義、分類、主參數與型號、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運輸與貯存。本標準適用于工業、民用建設中,熱媒為130℃以下的熱水或0.2MPa以下蒸汽的鑄鐵采暖散熱器。
家用暖氣片、上下對絲、回水盒、排氣嘴、對絲用的紙泊墊片、油麻絲、蒸汽用水閥和度鋅管組成,輔助工具要管子鉗和扳手。安裝時是兩片家用暖氣片之間裝上上下對絲,然后用專用的工具把對絲分別上緊然后又擺好上下對絲...
我理解為應該是108管5米長2排計為10米;和108管4米長2排計為8米。
自己百度一下找個專業廠家電話咨詢吧,我也幫你百度了好多,都是型號,但具體標識什么不是很清楚。
格式:pdf
大小:76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標準規范 國家標準《鑄鐵采暖 散熱器》介紹 哈爾濱工業大學 董重成 ☆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采暖散熱器委員會 宋為民 摘要 該標準是國內第一個供暖散熱器產品的國標 。標準中規定了鑄鐵散熱器的結構形 式 ,定義了普通鑄鐵散熱器和內腔無砂鑄鐵散熱器 ,明確了各類鑄鐵散熱器的最小工作壓力 , 用金屬熱強度作為鑄鐵散熱器的熱工指標 。 關鍵詞 散熱器 標準 介紹 Intr o d u c ti o n of n ati o n al st a n d ar d C a st2ir o n h e ati n g r a di a t or By Dong Zhongcheng ★ andSongWeimin Abs t r act The sta ndard is t he first national sta ndard f or heating radiat or produc
格式:pdf
大小:76KB
頁數: 2頁
評分: 4.7
該標準是國內第一個供暖散熱器產品的國標。標準中規定了鑄鐵散熱器的結構形式,定義了普通鑄鐵散熱器和內腔無砂鑄鐵散熱器,明確了各類鑄鐵散熱器的最小工作壓力,用金屬熱強度作為鑄鐵散熱器的熱工指標。
《鑄鐵采暖散熱器(GB 19913-2005)》由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工業行業標準:采暖散熱器 灰鑄鐵翼型散熱器(JG 4-2002)》主要起草人:張善道、董重成、宋為民、牟靈泉、王俊新。本標準委托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采暖散熱器委員會負責解釋。本標準發布日起,原標準JG/T4-1999將同時廢止。
采暖散熱器起步較早發展成熟,當屬歐洲,尤其是意大利。采暖散熱器在歐洲成熟出現的年代大家公認為19世紀末。
1890年在歐洲貴族宅邸興起,采用鑄鐵浮雕單柱形式,價格極其昂貴,作為一種生活中的奢侈品流行于上流社會。
1900-1920年代,伴隨著采暖散熱器取暖的方便性、舒適性被廠泛認可和用于上流社會交際場所(如教堂、劇院)的需要,產生了散熱量較大的多柱、鑄鐵浮雕采暖散熱器。滿足了較大空間的樓堂館所。
1920- 1930年代間,采暖散熱器第一次革命產生了單柱鋼質采暖散熱器,明顯地提高了生產量,較大量滿足社會需求。
1930-1950年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多數人放棄生火取暖的基本方式。 追求更高生活水準。從而產生了大眾化的采暖散熱器,即多柱鑄鐵和多柱鋼質采暖散熱器.
1950-1960年,人們已經醫治完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創傷。產生了較為良好的工業革命成果,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們在滿足取暖舒適的同時,在節能環保、美觀裝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銅質板式采暖散熱器以散熱量大、外觀簡潔、大方、價格適中,受到人們青睞,成為主流產品。
1960-1980年人們考慮到鋁材傳熱系數高的特點,希望其能取代鑄鐵和鋼質采暖散熱器。但由于鑄鋁型材粗獷簡單及不能很好解決堿性水質腐蝕問題,故而在1980-1990年期間采暖散熱器主流又回歸到鋼質。可人們要求其外觀必須能和現代的家居格調相一致,滿足人性化、個性化的要求。依據當時的生產工藝水平,大多數生產廠商普遍采用氬弧焊工藝插接式焊接,生產線條流暢的管式采暖散熱器。
1996年以后隨著超聲波自動焊接(激光焊)工藝的普及和焊接成本降低,國內生產廠商經過生產設備改造,大膽采用色彩,運用文化底蘊和卓越的創造力,以專業的國際化設計理念,創造出裝飾性與采暖功能完美結合的現代鋼質采暖散熱器。